词条 | 高职教育 |
释义 | § 简介 高职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或进一步简称为“高职”。高职教育 发布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 背景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也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而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 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 § 特点 (1)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2)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3)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4)“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5)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 出现的问题 本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培养人才靠教育,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靠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 不容置疑,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当前高职教育实则面临诸多困难,不少问题与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已直接困扰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各方高度的关注。对于时下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业内业外说法很多,建议也不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当前高职教育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五少”,即社会少认同,法律少明细,政府少作为,办学少特色,就业少出路。 社会少认同——对高职的认同度不高,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种种现象似乎表明,就国家社会而言,高职是次等教育;就家长学生而言,高职是无奈的选择;就用人单位而言,高职毕业生是锅“夹生饭”。一言以蔽之,就是高职在现实中遭遇到了认可却不认同的命运。 法律少明细——我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法律,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多为目标性和原则性,具体操作性欠缺,致使很多涉及高职发展的实质问题都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从落实。 政府少作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无论是在高职教育的宏观外部环境优化上还是在高职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统筹政策制定实施上亦或是在协调高职与各相关行业、企业的互动联系上都显得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投入不足。简而言之,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没有扮演好管理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 办学少特色——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有的办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有的又成了中专的“发面馒头”。定位尚且不准,特色又如何形成?高职应向何处去;高职应如何办学,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这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 就业少出路——就业是民生之本。从2003年的情况看,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55%,而全国的总体就业率是70%,本科生的就业率是 80%以上,所以教育部提出来毕业生就业难点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 很显然,以上“五少”不解决,高职就难以健康发展。为求形成共识,以便上下努力,在改革创新中实现高职教育的新发展,这里有必要对由这“五少”引发的高职教育的种种矛盾作进一步剖析。 § 高职地位尚未落实 核心透视:①国家在政策上不一视同仁,给高职以不利的竞争地位。一方面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高职在高招中的录取批次及分数划段,主客观上都必然造成“低分学生进高职”的现状。另一方面,许多规定人为制造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如助学贷款、公费医疗、生活补助等, 这些都强化了传统的教育偏见和教育类型歧视。 ②社会舆论将高职教育视作次等教育。部分学者和领导认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普通教育的“落榜生”有学可上,以便延缓就业、支持社会稳定,同时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按照这样的逻辑得出的结论,职业教育自然只能是次等教育。加之传统的等级制度和身份观念使大众对高职低眼相看。学而优则仕,传统的“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进机关当“白领”待遇稳当,到32/-当“蓝领”低人一等,这种心理定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③毕业生岗位待遇报酬偏低使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望而怯步。高职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尽管有些企业提出高薪聘用“高级技工”,但综合来看,技术工人的身份地位还是偏低,收人也还是偏少,这更加重了人们对高职的漠视。 一句话: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在社会中占主流地位,这固然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也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有关联。 § 政府主导仍需强化 核心透视:①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主体是由“三改一补”而来,本身就先天不足,而国家规定的生均费要求各省市地方又大都未予落实,高职多年形成的许多老问题,如占地少、规模小、科类结构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办学条件差等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人把这一现象比喻为“缺粮断奶”,而且这些问题是很难仅仅通过高职学校自身调整来改善的。 ②地方政府对高职的构建、发展、规划、布局等缺乏统筹考虑,导致高职教育资源重复浪费,无序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目前高职“遍地开花”、“一派繁荣”是政府政策的功绩的话.那么时下高职“泡沫升腾”、“优劣并存”的态势也应当由政府来买单,更何况打破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突破行业、部门界限,整合职教资源,真正形成教育一盘棋,这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完全能够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③面对高职的特殊性,多数地方政府在职业标准、资格证书、劳动准人、行业依托、依法治教等方面政策模糊,在高职与相关部门、有关行业和企业方面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各高职院校被迫各自为政,单纯依靠教育内部资源,放弃全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力量,造成产学研结合难以落到实处,自然也就形成不了教育合力与规模,无法最大发挥其本身的作用与功效。 一句话:世界各国的经验都证明,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等都不能替代的。 § 学校定位鲜有特色 核心透视: ①绝大多数高职在办学定位问题上有三种倾向值得特别关注:一是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中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专业设置的功利主义倾向;二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追求目标偏重于保少数学生的“专升本”上,使高职生一定程度上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的预备生;三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办学,把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最大的追求,院校领导的主要心思和精力皆在于此。 ②由于传统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高职在我国生存、发展的空间、氛围原本就不宽松,办学不规范等于让高职教育还没竖起牌子就先砸了自家的牌子。缺少精品,没有品牌,这已是阻碍高职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试问:除了通过学校的产品——学生外,社会上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一所高职的优劣?本科有“211工程”项目学校,中职有“国家级重点示范”,而高职在这方面明显缺少标杆。 ③高职要设精品专业,要创重点品牌.就不能回避实训基地的问题,就不能不涉及高职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可恰恰这方面是高职的痛处,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这是绝大多数高职校长必须面对且待解决可又力不从心的病兆。 一句话:高职教育发展必须处理好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从外延型发展转为内涵型发展,这对改变高职目前的不利局面很有意义。[1] § 发展趋势 规模将继续扩大,发展趋向理性 江苏高职教育教学检查 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招生总数将进一步增加。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对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还会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各地高职院校将注重把握学校适度规模,提高竞争力,强化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由于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提高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 今后一段时间,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为此,高职教育必将着力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注重提高质量,提高办学效益,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等重大工程,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由于国家实施高水平示范性院校建设项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等重大工程,高职院校的生均土地资源、生均校园建筑面积等指标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实践经验,实习实训设施条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也将取得明显进展。 由单一的职前学历教育逐步转向终身教育: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结合,教育、培训以及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强化;学生生源出现多元化特色,重新界定“学生”概念,超龄学生的数量将明显增多;学制趋于灵活化,长短学制结合,学分制趋于完善,适应职业多变的需要,整体上呈现高职教育终身化的特征。 模式转型,层次逐步丰富 高职教育模式将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 在培养目标上,将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 在学习制度上,将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职前与职后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将从“校内课程为主,重视学科性”转向“重视专业领域建设,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就业导向重于书本知识”; 在证书制度上,将从单一的“学历证书”转向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双证书”制度。 在教学评估上,将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重就业能力,重社会评价”,注重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 在学习方法上,将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主要学习地点,书本学习是基础”转向“教室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设计,注重工学结合,就业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 在学习过程上,将从“系统地学习经过组织的主题材料,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转向“满足经济界和学生生涯发展的双重需要,为提高就业技能打基础,重视能力培养。 在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上,将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向“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学历层次上,近期会基本稳定在专科层次,中期将先在东部沿海地区试行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远期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将呈多样化趋势。[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