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容墓 |
释义 | § 基本资料 邹容 邹容墓邹容是我国近代著名青年革命者。早年留学日本并接触新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编写通俗读物,宣传自由平等。1903年4月回上海,加入爱国学社,组建中国学生同盟会,写成《革命军》一书,号召推翻清廷,创建中华共和国,颂扬革命为世界之公理,自称为“革命军中马前卒”,为清廷所忌恨,与章太炎一同被捕入狱。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年仅21岁。其遗体由《中外日报》馆收殓后葬于华泾。 邹容墓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追授邹容为陆军大将军衔。后由华泾刘季平(刘三)移柩于华泾镇黄叶楼西侧(今华泾路中心河桥桥堍右侧200米处,近位育路口)。墓碑由蔡元培所题,为避清廷耳目,写为“周容之墓”。1924年春,章太炎、蔡元培、章士钊、于右任、张继等20余人,专程前往华泾举行公祭,并推刘三和李根源主持修墓立碑事宜。当时墓地坪高出农田,围以铁栏杆,墓面南为圆形石砌墓,高2.36米,直径2.48米,墓前尖顶青石刻书“邹容之墓”。[1] § 墓碑现状 邹容墓过神道石阶有石碑一座,刻有章太炎篆书“赠大将军巴县邹容”。墓后为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的青石墓表。碑后复有造型美观的高大石屏,气势雄伟,东西两边各立一座石亭。在文革中被毁。1980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邹容墓。墓区总占地一亩余,墓台座北朝南,面向大道,四周环有长青松柏,庄严肃穆,两边是正方形绿化区,广植花草。邹容墓现已整修一新,建成花园式陵园,向公众免费开放。 § 邹容生平 邹容墓(1)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学日本时改名为邹容。重庆巴县(今渝中区)人。(2)6岁入私塾,12岁育《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及名家传记。其父要他科举高中,他却讨厌经学的陈腐,鄙弃八股功名,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心向维新变革的新思潮。(3)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当得知谭嗣同等六君子变法遇难的消息,他悲愤不已,作诗曰:"赫赫谭君故,湘湖士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表达了他的惋惜与变革志向。后入重庆经学院读书,仍关心国家大事,立志救国救民,常侃侃议论政事,以致被除名。(4)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天,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日本的考试,被录取。临行前,当局以其平时思想激进,取消了他官费留学日本的资格。(5)1902年春,他冲破重重阻力,自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补习日语,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并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活动。他刚毅勇为,常争先讲演,陈述已见,切齿于满清统治的暗弱腐败,向往中华民族的新生崛起。其辞犀利悲壮,鲜与伦比,为公认的革命分子。(6)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清政府赴日学临、监姚文甫因奸私事败露,邹容同五人直入姚邸,数其罪,剪其发辫,将其痛打一顿。清政府驻日公使以邹容犯上作乱罪,照会日本外务省索办邹容等人。(7)1903年6月,因《苏报》宣传《革命军》,被相互勾结的中外反动派查封。江苏候补道俞明震赴上海查办革命党,章炳麟等人被捕入租界狱。 邹容奋起投狱,与章炳麟共患难。被判刑两年,罚做苦工。(8)因洋人待"犯人"甚虐,麦饭粗劣,邹容被折磨致病,于1905年4月3日卒于狱中,年仅20岁。上海义士刘三收其遗体安葬在上海华泾乡野。 § 相关评价 邹容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已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他的《革命军》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但它喊出了中华民族谋求革命独立之呼声,所以问世之后,风行海外。1912年2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签署命令,追赠邹容为"大将军"。 § 周边景点 航天科技展示馆 上海航天科技工业展示馆是上海航天的一个行业展馆,也是上海市的高科技展馆,地处漕河泾高科技开发园区,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上海航天的型号产品,以及上海航天专家精英代表。展馆共分六大板块,一是大堂区,内有卫星飞行运行轨迹模拟台,介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与极地轨道、近地轨道、卫星运行状态;二是火箭展区,从我国最早的探空火箭、风暴一号火箭直到今天的长征四号乙等火箭系列;三是飞船展区,有“神舟”一号1:1模型,同时介绍飞船的全过程情况;四是卫星展区,有我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五是人物 展区,主要介绍上海航天的专家、院士,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人物事迹,并在两边穿插有上海航天的企业文化。展示馆运用纪实和高科技手段,即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示高科技产品,揭开了航天技术的神秘面纱。有些展示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如三维动画,生动地描述了火箭发射风云一号、二号气象卫星的情况;如火箭发射“神舟”号飞船全演示,把火箭发射飞船和飞船在太空的运行及回收的三个过程,通过声、光、电、动态模拟,把火箭发射飞船的场景展示得栩栩如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且有形象生动的导弹作战阵地多层幼影的演示,有惊险刺激的坐飞船,游太空的娱乐项目等。通过身临其景的演示和实物展示,集中体现上海航天40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体现上海航天高科技水平,体现上海航天人勇于攀登和无私奉献的行业精神。自开馆以来,在各部委、科工委、集团公司领导的关怀下,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领导关心、指导下,已接待人数23451名,接待团队774批,其中有中央有关领导、各部委、各军兵种、集团公司领导,外省、市自治区领导,各大中小院校学生,外国贵宾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意大利、韩国、日本、泰国等。 邹容墓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介绍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于1896年)联合创办,设立于交大新中院。楼高二层,西式建筑,内有天井,是学校早期学生宿舍,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充溢着历史的沧桑况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内有中国航运史馆和董浩云陈列室,将作永久陈列。中国航运史馆通过大量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模型及航海贸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历史。董浩云陈列室用生动的照片、资料、实物和逼真的场景,浓缩了“世界七大船王”之一的董浩云传奇的一生,在这个期盼“四海一家”的跨国企业家身上,拥有不变的的中国心。[2] 伟盟生态林 伟盟生态林位于松江城区以北6公里处的洞泾镇中山街道,东接沪松公路,南临辰花公路,西北面与嘉松公路相连接,离市中心33公里。距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5公里,离沪杭高速公路松江交流道3公里,交通极为方便。占地面积约3600亩,基地水网纵横交错,有着优越的水景资源。园区内拥有一座以四星级酒店标准设计的上海伟盟生态林酒店,配有会议、休闲娱乐、餐饮、教育等设施,另设有会员俱乐部。会议设施:商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大宴会厅,它的建造使松江地区拥有了大型、多功能会议场所,为中外厂商、机关、团体进行会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娱乐设施:高尔夫球练习场、网球场、跑马场、森林浴场、钢琴吧、歌舞厅、钓鱼池、健身房、游泳池等。餐饮设施:能同时容纳600人的中、西餐厅,以鲍鱼鱼翅为特色的鱼翅餐厅及园区餐饮、森林咖啡屋。休闲设施:花艺、农艺示范区、养殖场。景点介绍生态林内有百米大道、欧式牌楼、亲水公园、国际花园、紫藤长廊、情人岛、沙滩、星月湖风景区、民俗村、来音湖、玫瑰苑、森林区、果园、农艺园、露天舞台等108个景点。整个园区占地3600亩,经过建设者6年的辛勤营造,于2001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园区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邹容墓 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位于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13号。黄道婆在流落崖州30年后返回故里,传授纺织技术,为乡民所崇敬。黄卒后,乡民为之举行公葬,建冢立碑、修造祠堂、供奉塑像。黄墓几经修葺,墓院内设两层台梯,花岗岩石铺地。墓冢加砌50厘米高的大理石护圈,墓碑前置长条形石质供桌,三面白色围墙,整个墓地简洁、素朴、庄重。新建的纪念馆位于黄道婆墓东侧,有1间正厅,2间侧厅。侧厅为小型陈列室,厅中陈列的近百件文字、图片、塑像和实物展品,展现了黄道婆发明的纺织技术。据介绍,厅中不少纺织机和织布,是文管会有关人员花一年时间从江浙民间收集而来的。黄道婆是我国元代杰出的纺织革新家。出生在今天上海龙华一带,年轻时因家贫曾流落到海南岛崖州一带谋生,并在那里学会了先进的纺纱织布技术。30年后,黄道婆返回故里,将纺织技术传授给当地乡民,并改革纺车、弹棉等工具,促进和发展了当地织布业,使松江的织布驰名大江南北,有“衣被天下”之称。 月圆园 介绍佘山月圆园艺术园,是度假区在核心区内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松江旅游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重点包装的开发过程中,佘山月圆园艺术园现已成为度假区内最新的,集现代雕塑艺术、现代建筑艺术、自然人文景观、高档休闲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乐园。佘山月圆园艺术园以“保护自然、创造人文”为理念,依托山林、月湖资源,精心创设了寓意为春、夏、秋、冬四大主题的功能性区域景观。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儿童智能活动广场、月圆园婚纱会馆、日月一号和秋月坊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园内有来自荷兰、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雕塑大师创作的20余座现代雕塑作品,作品涵盖了石雕、陶艺、铸铜等雕塑造型语言,为山水风景的完美组合。艺术园是一个融合了创造、培育和鉴赏功能为一体的艺术主题公园,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亲近艺术、感染艺术的新空间。艺术园区在整体景观设计中采用四季为主题,即以春、夏、秋、冬将园区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以不同的植被和建筑表现各区不同的自然风光。春区:游客在进入园区时就能感受到春的温暖,春的气息。区内有游客服务中心、水上舞台、水晶宫、观景平台等表现春意盎然的休闲服务点。 邹容墓 爱庐 东平路9号,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美龄的陪嫁“爱庐”,现在属于Sasha’s西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中等音乐专科学校。宋美龄曾经多次说过:“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有特殊的感情。我之爱恋它,更甚于自己祖籍地海南岛。”宋美龄嫁给蒋介石之前住在陕西北路369号(原西摩路139号),旁边就是著名的西摩路基督教堂。这幢花园洋房一说是宋美龄母亲倪桂珍在1918年丈夫宋耀如病故后买下,一说是宋氏姐弟共同出资购买送给母亲安度晚年的,整幢建筑是西欧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为660平方米,花园980平方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