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郭可詹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图片 郭可詹,铁路高校数学教育专家,资深教授。从事数学教育近50年,是中国铁路教育系统数学学科的主要创办者和开拓者。主张工科教育必须理工结合,人才培养必须知识全面。长期潜心于数学教学及研究,编写多部教材,为研究生译著和开设多门新课程。在铁路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 简历 1917年2月21日 生于安徽省安庆市。 1922-1936年 读私塾、小学、北平育英中学。 1936-1940年 就读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49年称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获学士学位。 1940-1942年 叙昆铁路工程局实习生、工务员。 1942年5-12月 中印公路第四工程处工务员。 1943-1945年 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帮工程司。 1945年春 考上公费留美。 1945-1946年 天水铁路工程局帮工程司。 1946-1947年 美国伊利诺大学数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47-1950年 美国伊利诺大学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1950-1951年 美国宾州一家小工厂任研究工程师。 1951-1989年 唐山工学院(1952年起称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数学教授。 1952-1957年 兼任唐山铁道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 1978-1983年 兼任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部主任。 1989年4月 退休。 § 生平简介 郭可詹,字学书,1917年2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祖籍福建闽侯。其父郭铁梅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系,是一位爱国工程技术人员,一生致力于铁路工程建设。1951年其父郭铁梅向铁道部捐赠工程图书,铁道部登报表彰(见1951年5月19日《人民铁道》报)。 从小跟随搞铁路工程的父亲走南闯北的郭可詹,在东北读小学时,就亲眼目睹了日寇惨无人道的侵略罪行。后来转学去北平就读于北平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但日本侵略步步进逼,国家处于危难之中。青少年时代的郭可詹是在民族灾难深重、内心压抑着屈辱与痛恨中度过的。1936年郭可詹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取了清华、北洋、武汉和唐山工程学院4所大学,他选择了被誉为“东方康乃尔”的唐山工程学院(1949年起称唐山工学院,1952年起称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继父业选读土木工程专业。在读大二时,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唐山校园沦入日寇魔掌。学校被迫而一再南迁,由湘潭复校到平越重建至再迁璧山,筚路蓝缕、颠沛转徙。在一次日军飞机轰炸中,郭可詹险些丧命。这一切使年轻的郭可詹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国家之所以被倭寇侵凌、列强瓜分,国民之所以惨遭凌辱、任受宰割,就是因为中国太贫穷、太落后,因而越发接受“知识救国”、“工业救国”爱国思想,立志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1940年大学毕业后,郭可詹先后在叙昆铁路、中印公路第四工程处、甘肃水利林牧公司等多处铁路、公路、水利界从事土木工程诸方面的工作5年多。194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读研究生,因成绩优异,于1947年提前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郭可詹天资颇高,极具数学天赋,从小就喜欢数学,到后来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兴趣。在美国大学里,学籍管理是灵活而开放的,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权。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就选修了许多数学课程。因此,在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就继续在伊利诺大学攻读数学,并于1950年获数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学习的几年中,郭可詹切身感到华人受尽歧视和寄人篱下的酸楚,也深知这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导致了国衰民哀。郭可詹和一些爱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参加了进步社团,非常关注国内的形势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建设人才,他决心尽快回国,为祖国的兴盛尽力。他毕业时的1950年7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美国当局极力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当时郭可詹收到了台湾邀请他去台工作的信函。他当即果断地在信上划了一个大“×”,毅然拒绝前往,于是国民党政府断绝发放他的路费。为了积攒回国路费,郭可詹在美国宾西维利亚州麦基斯堡一家钢铁工厂做了一年的研究工程师。1951年8月,他几经周折,绕道澳门,终于回到祖国。 回国后,郭可詹的工作本可以有多种选择。当时他的家人都在北京,也都希望他留在北京工作。但郭可詹早在美国学习期间就认定,中国长期挨打是由于落后,唤醒民众在教育。从而他抱定终生从事教育的决心,为培养新中国的建设人才献身铺路。他在回国前就写信与唐山工学院的数学教授黄寿恒联系,表达了回母校任教的意愿。1951年8月,郭可詹回国奔赴唐山母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郭可詹从当时的唐山工学院任数学教授至今,历任数学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主任;是校学术委员会、四川省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教育部工科教材《高等数学》编审委员。半个世纪以来,他为数学学科、数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学、教材及学科发展,殚精竭虑、尽奉毕生。 §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提倡理工结合、全面教育的办学理念 郭可詹从自身实践及国外学习的经历深刻地体会到,工科院校学习的业务面太窄。他认为,学校要发展非办理科不可。工科与理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说,国内某些著名大学如清华大学,上得快,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开办了理科与文科。唐山交大只有工科是不行的。他一回国就建议学校办理科,他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先进办学理念,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不久,国家学习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院系调整,当时的唐山工学院冶金、采矿、建筑、化工等几个系都被调整出去了。他痛心疾首,认为这注定学校发展受到损失,学校必然要落后。院系调整后学校改名为唐山铁道学院,学校里系、专业设置都是铁道部有什么,学校才办什么。学习前苏联,把前苏联的一套硬搬到中国来,他认为这样一来太专门化,桥梁专业只学铁路桥梁。干测量的,不会干筑路,知识面太窄。这样,线路也选不好。郭可詹认为一个好土木工程师应是土木工程方面的知识都具备,只有具有施工与养路的经验,才能是一个好的选线设计工程师。 因为铁路是在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工程,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容应对。他认为我们教育最失败的地方就是理工分家,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 正确的教育和育人理念对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是根本,郭可詹不断地向铁道部领导和学校领导谏言,他说,我一有机会就喊,抓住时机就提,真可谓是苦心孤诣。 铁路高校数学学科的主要创办者 机遇总是属于那些有思想准备的人。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各行各业都在大干快上。铁道部在大办教育的形势下,许多铁路局都在办大学。当时的唐山铁道学院也在扩招。一时全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尤其缺少数、理、化基础学科的人才,为适应这一发展形势,经铁道部同意,唐山铁道学院创办了数理力学系。这在当时全路是唯一的,在全国工科院校也是少见的。1958年招了新生,又从原工科专业1956级、1957级的学生中调整了部分学生到数力系,改学数学,因此有了3个年级,其他还有物理、力学等理科班。 当时学校数学教师人数本就不多,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的理科班,教师的负担可想而知。郭可詹教授在数学多个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责无旁贷,勇挑重担,一周上课多达26学时,每天上午的课一连4小时排得满满的。任务十分繁重,办系相当困难。就这样,郭可詹教授和黄克欧教授、苗邦均、黄盛清等其他老师一道,支撑下去,把唐院的数学专业办起来了。培养了一大批大学数学的教学骨干和科研人才,这些人为今后的西南交通大学和其他铁路院校的数学教学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中的优秀代表“侯氏定理”的创造者侯振挺教授,正是当时的数理力学系56级的学生。 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唐院数学专业停止招生了,到1965年送走了毕业生后就停办了。因为十年动乱和学校内迁四川峨眉,数学教师散失很多。在1972年恢复招生之后,现有的数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甚至不能维持正常教学,不得不靠工科教师来支援。还在粉碎“四人帮”之初,他就敏锐地意识到数学师资的补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只能靠自力更生。于是,还在拨乱反正初期,他就想学校所想,急学校所急。他决心和其他教师一起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数学师资。适时提出:再干、重新组建数学专业。为此,他又多次向铁道部领导和校领导呼吁恢复数学专业,为铁路高校培养数学人才,解决数学教师断层问题。由于郭可詹和其他教师四处奔走,多方努力,铁道部领导很快于1977年批准同意西南交通大学恢复数学等理科专业。这不但很快为学校补充了师资,还使这批教师成为了今天学校的教学骨干;同时为其他铁路高校解决了缺乏数学师资的难题。1978年11月,郭可詹被任命为基础课部主任。由于他工作十分出色还于当年获“年终特等奖”。 最应该让郭可詹感到欣慰的是:国家也不断反思,总结我国教育走过的40多年风雨历程,郭可詹教授的理工结合,知识全面的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已被领导与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理解并接受。近些年来国家教育形势大好。学校也在这个大背景下,不仅办了理科,还办了其他多个学科。今日的西南交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医、农等多科性综合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变专业培养为大类培养,每个学生都可以选修他喜欢的课程,学生的知识面比过去宽多了。 师者风范 诲人不倦 “文化大革命”搞得高等教育满目疮痍,在恢复招生和恢复高考后,高教战线蓬勃发展,形势喜人,形势也逼人,教材匮乏就是突出矛盾之一,不但学生需要合适教材,工科教师为了跟上时代步伐需“充电”也要教材。郭可詹教授不等不靠就开始自编、自刻、自印了 《微积分》 、《线性代数》 、《近世代数》等教材。针对学习对象不同,这些教材都各具特色,不仅解决了教学上的燃眉之急,还体现了他的因材施教以及教改思路,从学时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做了精心安排。以《线性代数》为例,它是为工科教师编写的,他们都有工科背景,他把代数里的抽象概念用力学实例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充分显示了他的博学与多才。 在讲台上,他旁征博引,纵横驰骋,讲课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子的热爱与尊重。听他的课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开拓了视野和思路。他为人师表,一向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1983年,郭可詹教授辞去了基础课部主任职务以后,更是一心扑在培养研究生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上,孜孜不倦。他不顾年事已高,先后编写了70多万字的教材,还为研究生新开了“群论”、“拓朴学”、“代数”等课程。当时教材奇缺,有些课就选用英文版图书作为教材,如“代数”就是这样。同学们到图书馆借或买,最后还是有八九位同学没有书。郭可詹教授去书店恰好遇到这本书,他一下就买了十几本,回来就发给没有书的学生,同学们深受感动。郭可詹教授在教学上就是这样公而忘私,对莘莘学子爱护有加。平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处处以身作则,深受大家的尊敬与爱戴。 郭可詹教授目光深邃,他不只是关注数学学科的发展,也关心着数学对工科的作用与影响。想办出高水平的工科,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科学生,缺失数学是不行的。他说,数学是基础学科,必须努力学习,如果不抓好这门学科,对学工科的学生是一大缺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有扎实的功底、厚实的积淀。他曾无限深情地说,我已是夕阳余辉,我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对青年人的培养和提高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已是古稀之年的郭可詹教授先后亲自主持“代数读书班”,并指导第三梯队青年教师从事“抽象代数”、“组合数学”、“纠错编码理论”的研究。使参加者受到了扎实的基本训练。他要求他们翻译数学名著,借此了解国外数学研究动态,开阔了视野,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郭可詹教授还亲自批阅译文,指出错误,并提出改正意见。 在教学实践方面,郭可詹教授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讲课。在组织教学、准备教案等方面都给予认真的指导。有一次青年教师在讲高等代数课的一个辗转相除的算法时,将“辗”字说成是“碾”字,为了把这个字读准确,他还亲自查字典,并帮助青年教师把这个字纠正过来。当时郭可詹教授还住在成都分部教学区,为了听课,他从分部提前步行到西南交大九里堤校区,每次听课他都认真做记录,在每一处需要改进的地方,都及时指正并说明道理,正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了提高。在 《线性代数》 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他反复进行修改,并进行多次教学实践后才同意出版,在严谨治学方面始终为学生做出了表率。 郭可詹教授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只要有人求教于他,他总是热情鼓励和指导。为了一个问题,他开列一大堆各类参考书目,并不惜把自己多年研究所得的笔记送给求教的人们。 1989年至1990年郭可詹教授指导西南交通大学数学系青年教师进行纠错编码理论讨论班,在对Van Lint的Introduction to Coding Theory(编码理论导论)的讨论中,由于郭可詹教授在抽象代数、数论及组合数学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使得在纠错编码理论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为青年教师在将纯数学理论与应用的结合上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青年教师从事数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如一些青年教师所说:“郭教授真像一支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的师长风范给莘莘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财富。 育人在先 论著在次 郭可詹从教几十年,总是一心扑在教学上。由于他对教学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加之教学和行政工作的繁重,以及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国家正处在激烈动荡之中,使极具数学天赋的郭可詹教授无暇顾及著书立说,这对国家是个损失,对他个人是个遗憾。但由于他一生勤奋不息,刻苦钻研,还是为社会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学术财富。 郭可詹教授先后发表过《带有一个不完全、可交换加法系统的嵌入问题》(1951年)、《可交换半群的幂等元子半群》(1962年)、 《半群中一种对偶性》 (1964年)等高质量的研究论文。1956年与本校黄克欧教授等人合译前苏联数学家吉洪诺夫与萨马尔斯合著的《数学物理方程》。1958年为教学所需,翻译了前苏联康托诺维奇的《线性赋范空间》,用作“泛函分析”课程的教材。1958年大跃进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材建设,数学教研室决定自编《高等数学》教材,编写出了《高等数学》教材一套。“文化大革命”后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为解决教材缺乏的矛盾,郭可詹教授采取自力更生的办法自编教材,编写出了一套仿群论、半群论、格论、环论、向量空间及欧氏空间与酉空间的《近世代数》教材。与此同时,还应当时校内外工科教师学习线性代数的需要,编写了《线性代数》。为担任的工科高等数学课又重新编写了一套 《微积分》 教材。1985 年暑期高教部决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办高校数学教师进修班,为教学的需要,郭可詹教授赶编了《积分变换》讲义和其配套的 《广义函数简介》 各一本。1992年至1993年为了配合高教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对教材的需要,郭可詹教授不惜70高龄,主持编写了《线性代数》一书。郭可詹教授所撰写的科学论文是高水平的,可以说20世纪数学的主攻方向就是代数结构,郭可詹教授在这一发展过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的《带有一个不完全、可交换加法系统的嵌入问题》文章就被收集到建国十周年论文集中。而他编写的教材更是硕果累累,其主要特点在于大部分是为了教学任务的需要,实践了育人的目的。 执着追求 志在千里 在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国家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郭可詹教授由一个朴素的爱国知识分子,实现了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化。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1956年向党组织提出了“请党培养我”的入党申请书。1957年“反右”期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多次被关进“牛棚”,爱人也遭迫害。但“极左思潮”并没有动摇郭可詹教授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年,郭可詹同志再一次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并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83 年3月,已66岁的郭可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此,1985年4月3日的《人民铁道》 报还专门刊发了一篇名为《老教授的心愿》的文章并配发了照片。 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履行党员义务,更加勤奋地工作学习。于1984年、1985年及1993年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79年、1984年两次被选为峨眉县人民代表;1984年被铁道部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职工”,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35周年观礼;1985年被铁道部评为“优秀教师”。鉴于郭可詹教授几十年来勤勤恳恳地奉献于教育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198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郭可詹教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并颁发“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1991年郭可詹教授被铁道部评为“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被国务院确定为“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并发给津贴。 如今,90岁高龄的郭可詹教授仍关心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以亲身经历介绍学校的优良传统,讲述中国历史,讲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民众所受的苦难,使学生受到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还常给校领导建言献策。清晨人们总会看到一位满头白发老人的身影走在学校的路上,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的认真稳健、踏实。这不正印证了郭可詹教授的一生吗,他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人,认认真真教书。世界上最长的是路,但路是永远也走不完的,至今他还在继续开拓、追求、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着。夕阳余辉,光彩照人。 § 主要论著 [1] 郭可詹.带有一个不完全、可交换加法系统的嵌入问题.数学学报,1951,1(1). [2] 郭可詹.可交换半群的幂等元子半群.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2(7). [3] 郭可詹.半群中的一种对偶性.唐山铁道学院学报,1964(1). [4] 郭可詹.线性代数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5] 郭可詹,等.线性代数.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