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闸口一村
释义 闸口一村一角明代村落雏成,男捕渔,女织网,素以流蟹村闻名。明崇祯年间所建崇福庙,距今已有300余年,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口有一贯海港浦,世泊舟楫,浦上建闸桥,闸口村名由此而得。民国时期属高亭镇,1950年5月后为高亭镇十四村,1955年属大岙乡,1956年复属高亭镇。1992年,全村有893户,2244人。闸口一村坚持科技兴渔,注重作业结构调整,拓宽国外市场,发展外向型创汇渔业。

§ 基本简介

闸口一村位于镇政府西0.5公里处,东起闸口桥,西至冷岙,北靠磨星山,南临高亭港。由何家岙、里闸口、外闸口、翁家、潘家、岙里头、海口、小岙、冷岙等9个自然村组成,是个东西长、南北狭的纯渔业村。全村现有人口1650人,792户,捕捞渔船19艘,渔运船12艘,作业方式有蟹笼、拖虾、外流、帆涨网。2007年总产量2488吨,总产值3786万元,全村劳均收入27149元,人均收入11701元。村级固定资产100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8万元。有党员38人,下设4个党小组,8个村民小组。

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积极探索,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前方发展钢质渔船,后方先后兴办了锯板厂、汽修厂、冷冻厂、船厂等企业,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前方开展“五好船”评比活动,后方争创“五好家庭”、文明户活动,全村群众素质有很大提高,环境卫生进一步美化,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垃圾袋装化、主要道路清运化。在上级党委的重视支持下,经过村班子的共同努力,多次受到省、市的嘉奖,连续十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集体,2002—2005年被评为“五好”党支部。

§ 渔业发展

黄大洋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闸口渔民已在黄大洋、岱衢洋及附近海域用溜网捕捞鱼蟹,同治年间(1862~1874)扩至江苏吕泗洋海域。溜网有大溜、中溜、小溜三种,以大溜为主。夏汛捕鳓鱼、鲳鱼,秋、冬、春汛捕梭子蟹与比目鱼(玉鳎),尤以蟹溜著称。村谣谓之:十月蟹汛旺,小儿买糖霜,女大备嫁妆。

1949年前,捕捞工具落后,产量低。1950年仅有木帆船19艘,产量345吨。1959年曾一度改为大对捕捞小黄鱼,1962年又改对网捕捞大黄鱼、带鱼,终因生产技术不适应及水产资源变化等原因,致使产量徘徊不前,陷于困境。1979年,劳动力人均倒挂148元,集体负债67万元。

80年代后,闸口一村在岱山县深化渔区改革的浪潮中,坚持因地制宜,重新恢复技术适合、经济效益高的传统流网作业,并根据流网生产作业特点,采用以单船核算制为主体的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提高,至此,渔业生产充满勃勃生机,迅速发展。1982年,产量1458吨,产值1041.7万元。1992年,产量 2283吨,产值1362.09万元,其中梭子蟹产量1600吨,占岱山县总产量1  4。为舟山市、岱山县重点产区。

1980年实现渔船机械化,并逐步大型化,每艘从原20~30吨位增至60 吨位以上。网具由原小网、棉纱网更新为大网尼龙网,并在网具结构和操作技术上加以创新。先后研制推行了马鲛鱼溜网、彩色流网等新作业、新技术。1992年 4月,首次试捕外海深水底溜网,捕捞栖底鲷科鱼类,获得成功。1992年,4艘溜网船试捕3航次,产鱼9吨,全部出口日本、香港,创汇10余万元,为溜网作业开拓了新渔场。并采用无线测探指导捕捞。全村拥有大、中型溜网船60艘,3760吨位,6622千瓦;有卫星导航仪48台,雷达2台,单边带报话机6 台,鱼探仪60台等。

每逢秋冬蟹汛,闸口一村溜网蟹源源供应上海、宁波等地。1962年,通过上海粮油进出口公司,向日本、法国出口冬蟹200吨,居岱山县之首,以后逐年增加,为国家创收外汇。80年代后采用科学方法,速冻鲜蟹、暂养活蟹,供应国内大中城市星级宾馆,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梭子蟹腌制加工成咸蟹(一名抢蟹或新风抢蟹),与风鳗齐名,是脍炙人口的海味,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颇受青睐。用梭子蟹制作的蟹糊或蟹浆,黄肉相间,色泽诱人,风味雅致,是难得的佐餐珍品。鳓鱼可加工速冻鳓鱼、鲍腌鳓鱼和三鲍鳓鱼、醉鳓鱼等多种。鲍腌鳓鱼色泽光亮,肉质坚实,味真清雅,甜口鲜美,在上海、宁波一带颇受欢迎。三鲍鳓鱼,清香浓郁,又能久藏,食时辅以鲜蛋、肉糜清蒸,为餐上佳肴。还可用黄、白酒加工成醉鳓鱼,别具香味,绍兴、萧山、杭州等地誉称香鱼,佳肴香鱼炖蛋颇有名气。

§ 工业发展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闸口一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港口资源,兴办工、商、副业,已发展成一个以渔为主,村办企业为支柱,渔工商全面发展的新兴渔村。

1986年,村利用本地港口资源建闸口船厂,为浙江省首批木质渔船生产许可单位,拥有钢轨滑道式船台面积6000平方米及较为齐全的机修、加工设备,年修造船能力300艘次。并扩建机械修配厂、新建锯板厂、渔需物资供应站、汽车修理厂,为渔业生产提供全程保障,形成一定规模的船、车修造能力。同时,利用村区沿街地域优势,多轨运行,兴办联户、个体企业、商店近百家。1992年,全村从事工商副业人员600余人,村办8家企业为集体创收105万元,联户、个体工商业产值达300万元。

1949年前,全村258户、1061人。村民生活一向贫苦,特别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村区流传顺口溜:吃吃六谷糊,做做汽车路,性命还在司令部。如今,闸口一村旧村换新颜。宽18米的滨港大街穿村而过,分成南北两半,南为生产区,北为生活区,街两侧县、镇机关、企业、商号、公寓高楼林立,村区小道多改成水泥路面,纵横分明,交错有序。村民住房楼群化,燃料煤气化,饮水自流化。高档家电普及,有线电视、电话开始进入渔家。全村559名渔民人均拥有船网资产3.2万元。1992年,全村拥有集体固定资产263万元,社会总收入1567万元,村集体收入54.5万元,劳动力人均收入13500元,人均收入 3857元。社会保障、集体福利事业不断完善。村为每家渔户实行财产保险、合作医疗;并建立海损事故互助基金制度;对老年村民实行养老制度和生活补贴,专设老年乐园,逢年过节,村老年协会举办慰问活动。

§ 参考资料

[1] 浙江贷山 http://www.gtzf.com.cn/article.aspx?sort=czc&id=199

[2] 浙江在线 http://www.zjonline.com.cn/gb/node2/node87411/node112244/node112315/node112316/userobject15ai1113458.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