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阑尾寄生虫病
释义

§ 治疗措施

1.血吸虫性阑尾炎

术后出现残余脓肿及肠瘘机会多,这些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

2.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

对疑为阿米巴阑尾炎者,应先行抗阿米巴药物治疗,然后再行手术。术中处理阑尾残端困难,术后也容易形成阑尾残端瘘。若冒然手术可使病变扩散,形成粪瘘甚至发生死亡。

§ 疾病症状

阑尾寄生虫病引起的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很多肠道寄生虫可寄生或进入阑尾腔内。如中国南方血吸虫 阑尾寄生虫病流行区常见到血吸虫性阑尾炎。北方地区常见到阑尾蛔虫病,此病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症之一。阿米巴肠病好发于盲肠,累及阑尾的机会较多。

1.血吸虫性阑尾炎血吸虫性阑尾炎症状和一般急性阑尾炎一样,但病程块,穿孔率高,且术后出现残余脓肿及肠瘘机会也多,这些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

2.阑尾蛔虫病腹痛常为脐周阵发性绞痛,远较一般阑尾炎腹痛为重。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生快,固定亦快,开始阵发性绞痛有症状缓解的间歇期,此期称之为痉挛梗阻期。梗阻不解除,阑尾损伤,继发感染产生急性阑尾炎即炎症期。继之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缺血、坏死、穿孔、蛔虫可钻入腹腔,引起严重化脓性腹膜炎。

3.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反复发作的右下腹压痛,或有髂窝持久不适感,在伴有化脓感染时,可有急性发作。本病的症状和细菌性阑尾炎相似,往往在术中才能发现,病变不仅限于阑尾,盲肠壁也表现增厚水肿。

§ 发病机理

1.血吸虫性阑尾炎 阑尾寄生虫病

慢性炎症过程,可出现白细胞浸润,粘膜小溃疡形成,经过长期刺激逐步出现纤维化,肉芽肿形成或粘膜瘢痕狭窄,血管周围病变严重时也可使阑尾血运不良,这些病理改变都可成为急性阑尾炎发病的病理基础。

2.阑尾蛔虫病

蛔虫通常寄生在人体回肠,如腹泻、驱虫、妊娠等使肠蠕动异常,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另外蛔虫又具有钻孔癖性,故可窜入盲肠钻进阑尾发生阑尾蛔虫病。蛔虫进入阑尾腔后可造成阑尾腔梗阻,蛔虫蠕动刺激阑尾壁肌肉痉挛,可引起急性阑尾炎。

3.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

因阿米巴肠病好发于盲肠,故累及阑尾的机会较多。结肠阿米巴病尸检中,发现4.0%~6.2%有阿米巴阑尾炎,有的形成脓肿或穿孔,单纯阿米巴阑尾炎很少见。

§ 临床表现

阑尾寄生虫病1.血吸虫性阑尾炎:血吸虫性阑尾炎症状和一般急性阑尾炎一样,但病程块,穿孔率高,且术后出现残余脓肿及肠瘘机会也多,这些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

2.阑尾蛔虫病:腹痛常为脐周阵发性绞痛,远较一般阑尾炎腹痛为重。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生快,固定亦快,开始阵发性绞痛有症状缓解的间歇期,此期称之为痉挛梗阻期。梗阻不解除,阑尾损伤,继发感染产生急性阑尾炎即炎症期。继之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缺血、坏死、穿孔、蛔虫可钻入腹腔,引起严重化脓性腹膜炎。

3.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反复发作的右下腹压痛,或有髂窝持久不适感,在伴有化脓感染时,可有急性发作。本病的症状和细菌性阑尾炎相似,往往在术中才能发现,病变不仅限于阑尾,盲肠壁也表现增厚水肿。

§ 手术治疗

阑尾是人体结肠的延续部分,但其末端是封闭的。在儿童期,阑尾是一种免疫器官,具有抵抗感染的作用,但在成人期则已退化无功能。由于阑尾与结肠相通,而结肠是储存大便的场所,所以当结肠有炎症时或粪块被挤入阑尾时,以及其它病理条件下,阑尾都有可能发生炎症,出现充血、肿胀,严重时出现阑尾化脓穿孔,此时肠内大便便会进入腹膜腔,引起急性腹膜炎。 阑尾寄生虫病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首先引起患者上腹痛,常使人误认为是胃炎,在几小时后疼痛逐渐转移到右下腹,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等表现。压迫右下腹可有压痛、同时有局部肌肉紧张感。出现上述症状后,您最好立即到医院就诊。在诊断阑尾炎之前,应检查尿常规和腹部超声,排除泌尿系结石;对女性患者还要请妇科会诊,排除妇科疾病。到为止,对于阑尾炎尚没有某一项检查可以确诊,大多是靠医师的临床经验。诊断阑尾炎后,医师将根据当时情况决定是进行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消炎)。治疗将持续到患者症状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炎症的阑尾。阑尾切除术是外科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情况下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类似通常所说的“腰麻”,但两者有一定差别。手术一般情况下比较顺利,但有时也会遇到非常困难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切除阑尾对于全身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对于急性阑尾炎还是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术后护理

1.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 阑尾寄生虫病

2.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4.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5.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6.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7.老年病人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 中医治疗

体针(之一) 阑尾寄生虫病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足三里、阿是穴。

配穴:恶心呕吐加上脘、内关;发热加曲池、尺泽;腹胀加大肠俞、次髎。

阑尾穴位置: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

阿是穴位置:系右下腹压痛最明显点(麦氏点)(下同)。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每次取2~3穴。如某些症状明显,酌加1~2个配穴。操作上,除尺泽以三棱针刺血外,余穴均以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之泻法,行强刺激1~2分钟,留针30分钟~1小时,隔5~10分钟运针1次。亦可接通G6805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日针1~2次。

(三)疗效评价

根据近年来各地报道,针灸治疗阑尾寄生虫病,平均有效率在85%~90%左右。还有人曾对461例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随访(随访19~21年)。结果,未行手术率为38.9%,未复发率为31.4%[5]。表明,针灸治疗的远期疗效也较巩固。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膝四、大横。

膝四穴位置:右膑骨外缘上4寸。

(二)治法

主穴均取。令患者仰卧屈膝,以28号2寸毫针直刺膝四穴,快速进针,深度以得气为度,采用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手法,使其针感沿大腿向上传导,以过腹股沟到小腹为佳。大横穴,可沿腹向下呈45度角斜刺,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转之法,促使针感向下传道至腹股沟,使两侧针感相接。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50例,短期内治愈735例,占98.0%。余15例中,6例阑尾寄生虫病急性发作者,局部形成肿块,另9例系急性穿孔,予以手术治疗[7]。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

(二)治法 阑尾寄生虫病

药液:注射用水。

阑尾穴双侧均取。体质强壮、针感迟纯者,针尖向上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注射速度稍快,每穴10毫升,5分钟内注射完毕;体质弱或针感强者,针尖直刺或向下斜刺,每穴5毫升,缓慢推入。每日1次,3~4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97例,均在一疗程内治愈。随访1~5年未见复发[10]。

耳针

(一)取穴

主穴:新阑尾点。

配穴:发热加皮质下、耳轮,呕吐加迷根。

新阑尾点位置:位于对耳轮耳腔缘,在臀与腰椎之间。

(二)治法

主穴,每侧注入注射用水0.2毫升左右,每日2次,症情缓解后每日1次。依据症情酌配配穴1~2穴。用毫针刺法,探得敏感点以后,速刺入快速捻转,刺激宜强,持续捻转2~3分钟后,留针30分钟~1小时,其间可行间断刺激。每日1~4次。耳轮穴用刺血法,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自觉腹痛消失,腹部压痛和反跳痛消失,血象恢复正常;[2]有效:一般情况改善,腹痛缓解,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减轻或消失;[3]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改善,甚至恶化者。

共治疗80例,结果痊愈7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6]。

电针

(一)取穴

主穴:阑尾穴、阿是穴、右天枢、关元、中脘、气海、膈俞、血海、大肠俞。

配穴:曲池、合谷、内关、内庭、支沟、阳陵泉、大肠俞。

(二)治法

主穴中阑尾穴每次必取,另选主穴4~5个,交替使用。配穴根据症状酌情选用。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取1.5寸毫针针刺,进针5分至1寸,手法以捻转提插为主,得气后接G6805脉冲电针治疗仪,选择波型为连续波,输出频率为80~12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用立式TDP神灯照射腹部压痛点,留针40分钟,一般经一次治疗,疼痛即可减轻。每日1~2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上法共治疗36例,痊愈30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1]。

§ 营养饮食

阑尾寄生虫病是可以消退的,但消退后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复发。 阑尾寄生虫病

手术方法比较安全,绝大多数手术效果是良好的。非手术疗法主要是抗感染(即消炎)。但应当做好随时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以免延误治疗使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造成治疗困难。

1.家庭用药:用药要早,最好在炎症未发展成腹膜炎时能控制住。可选用以下药物:

(1)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6小时1次肌肉注射。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链霉素,每次0.5克,12小时1次肌肉注射。应与青霉素同时应用。

(3)庆大霉素,每次8万单位,8小时1次肌肉注射。

(4)先锋四号,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

(5)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6次口服。

2.中药及偏方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l剂。[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