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三百首》 |
释义 | § 概述 《唐诗三百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俗谚 中国唐诗中最好的选本之一 古代成功的儿童启蒙教材 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读本 中国文化史上的长久之谜 审阅中国文化的优秀媒介 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唐诗选本 § 名书简介 编者:蘅塘退士 类型:诗歌选编 成书时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 背景搜索 《唐诗书谱》书影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产生后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现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之后,楚辞逐渐向接近散文的赋体演变,魏汉诗坛上出现了另一种新的诗体———“乐府”,乐府民歌清新刚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这对后世的“乐府古题”和唐代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乐府诗的发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继产生、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经过几千年的磨砺和发展,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尤其到了唐朝,近体诗确立了,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我国古典诗歌进入了空前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歌大繁荣局面。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题材风格的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制的愈益齐备和全面定型,诗歌艺术的全面发展,是前所未见的。这表明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唐代诗坛上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韩愈、柳宗元、元稹、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在他们中间,尤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成就最高,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流派众多的诗人创作了大量风格各异、内容丰富、意境高远、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诗篇。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种类,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选取了大量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 内容精要 《新镌七言、五言唐诗画谱》书影《唐诗三百首》一书,分为8 卷,入选诗篇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六类,乐府诗附入各体之后。《唐诗三百首》的命名,是沿袭“诗三百”的说法,当有要继承《诗经》传统的含意。“三百首”是个概数,实际上本书一共收录了310篇诗作。原本是为了儿童开蒙而选编的一个“家塾课本”,因为针对的对象是理解能力较弱的少儿,因此该书借鉴了《千家诗》易于背诵的特点,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理解。此外,编者严格地挑选作品,所选的诗篇多为唐诗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作品,盛唐诗是唐诗的高峰,诗坛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人,《唐诗三百首》中几乎毫无遗漏地收录了这些名家的诗作,所选诗篇也多为精品。 基于《唐诗三百首》的上述特点,使得该书不但适合百姓阅读,也能登大雅之堂。《唐诗三百首》,因篇幅适中,老少皆宜、 雅俗共赏的优点,成为两百年来刊刻最多、传播最广,在旧选本中是影响较大的一部诗歌集。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诗坛上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尤其是出现了具有世界影响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光辉人物,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则天时代,诗人陈子昂继承了建安、正始时期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雄健有力的笔调,抵制和冲击了齐梁以来的浮靡的诗歌风气。他的诗指陈世事,深切凝重,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的体恤同情,这和当时流行的诗歌风格截然不同。他的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等,陈子昂以复古的方式对诗坛进行革新,促进了唐诗的兴盛繁荣。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唐王朝的鼎盛时期,诗歌全面繁荣的高潮便展现在人们眼前,其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确实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张九龄、王之涣、崔颢等———虽然艺术造诣的深浅、作品存留的多少不尽相同,但都能卓然成家,经不极掩。他们的诗歌,大都赋功力技巧于自然浑成之中,华而不俗,雄健而不粗野,厚重而不呆板。表现了这个时代共同的艺术特点。 清·吴友如画宝·古今人物图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标志着盛唐诗歌的最高成就。韩愈曾在 《文章》中称赞过这两位举世瞩目的伟大诗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不同,但在艺术成就上各自达到了两个不同的巅峰。彼此不能替代,也不能掩盖对方的光芒。“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 因为《唐诗三百首》收录的作家作品众多、流派各异,因此本文主要具体介绍李白、杜甫两位最突出的诗人及其作品。 杜甫早期的作品,有着纵横驰骋的饱满热情和活力。例如他在《望岳》诗中曾这样写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希望登高望远,让群山在脚下变得无比的渺小,抒发了他胸中涌动的豪情,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进入中年时期,诗人杜甫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趋于成熟,他了解百姓的疾苦,透彻地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本质,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尖锐而严重的矛盾。于是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思想深度的现实作品。例如他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了皇室成员杨贵妃和其兄杨国忠等人挥霍糜烂的生活,讽刺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暴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任颐·五桂丹芳图唐王朝内部的腐败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触发了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边关告急。整个国家陷入了战争、杀戮、分裂的动荡混乱的局面之中,人民流离失所、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遭到破坏。杜甫一改过去的诗风,饱蘸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写出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流露出杜甫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安史之乱”基本平定后,杜甫到了成都,当他听说朝廷收复了河南、 河北的喜讯时,内心顿时百感交集,更感到无比的欢欣振奋。写下了《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将一个爱国诗人由惊到喜,由涕泪到雀跃的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 由于杜甫的诗作艺术地再现了动乱的现实,故而有了“诗史”的美誉。 李白的诗虽然不像杜甫的诗那样和现实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但独树一帜,具有毫不逊色于现实主义的浪漫情怀。李白的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丰富的、令人惊奇的想象力。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被历代爱好者所传唱。诗人这样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的意境开阔、幽远,体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精神世界。生活在治乱并存的唐朝,李白的诗歌同样也表达了个人对现实的见解。《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名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恣意纵横的想象、浪漫豪放的笔法,更可以通过缤纷华美的诗句,领会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和高洁。又如在《将进酒》一诗中,诗人同样以豪放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宣泄了内心对现实的愤懑和狂放不羁的情绪。 战乱后的唐朝,逐渐走向衰败,文化和艺术领域也呈现一片凋敝的景象。而后出现了“新乐府”运动,整个诗坛又开始复苏、兴盛,活跃着一批以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为代表的优秀诗人。白居易的诗和杜甫的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这些诗或是描写百姓贫困疾苦,或是揭露官吏的贪婪腐败,或是揭露社会矛盾,或是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例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均堪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到了晚唐,重要的诗歌作品多出自于杜牧、李商隐等诗人之手。由于当时的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因此反映在诗歌中的也多是没落、消沉、颓废的思想情绪。但是在艺术上,这些作品仍然有着突出的成就,在格律对仗、文词构思、诗歌意境方面都是值得把玩的佳作。 § 专家点评 唐诗诗意图唐代诗歌,尤其是盛唐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形式也层出不穷。诗歌的内容异常丰富,以描写边塞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而且出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精品。在这类作品中,诗人不仅将我们的视线带入到了辽阔苍凉、绚丽多彩的祖国边塞,而且将豪迈的激情、宏伟的志向、不屈的精神,渗透到了读者的情感和灵魂之中。欣赏边塞诗歌,高适、岑参等名家的诗篇不可不读。他们的作品采用的大多是七言或七绝的句式,具有浓郁的气氛和悲壮的情调。 田园山水诗歌是与边塞诗歌并驾齐驱的另一种古典诗歌类型。这类诗歌,以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反映的大多是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纵观这类题材的诗作,最富盛名的当属王维、孟浩然等人。他们的作品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句式,清新淡雅,意境深幽。尤其是王维的诗,将画的意境融入到诗歌之中。在发掘自然美方面,以王维为首的唐代诗人们,极大地推动了六朝以来山水诗的发展。王维以其独特而湛深的艺术功力,自成一家而区别于李白、杜甫之外,他的诗作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在创作方法上,中国的诗歌侧重于写意,因此往往是借写实为表达感情和思想而服务的。例如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找不到一处具体描绘幽州 古台的词句,诗将眼前所见的景象虚化了,取而代之的完全是艺术化的对人生的感喟和灵魂的迸发。古诗中常提介所谓“情景交触”,其他主要也是借景抒情,着眼点在于抒发、宣泄内心郁积的情感。譬如《登幽州台歌》之类以游历山川、探览名胜、凭吊古迹为题材的古典诗歌,也往往是借象征、暗示、隐喻、抒情等艺术手段,取代本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 当然,《唐诗三百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为了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标准和口味,诗集中也收录了一些平庸无聊、缺乏思想深度的作品。而例如杜甫反映历史面貌和民间疾苦的辉煌诗篇《北征》、《三吏》、《三别》,白居易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的讽喻诗等,都因不够“温柔敦厚”不能入选。 翠鸟图由于唐朝经济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统治者在政治上也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因此当时的中国和外国有着广泛而频繁的文化交流。诗歌这种唐代最为盛行的文学形式,自然而然地远播到许多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比邻的日本等国,受到了更为明显的影响。在日本,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深入人心,白居易的诗歌还进入了日本宫廷,被皇家所称道,视为珍品。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 《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这部诗集的编者清蘅塘退士,姓孙,名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是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 年)进士。只担任过几任知县,晚年回到家乡,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的旧注有多种,以陈婉俊的补注本最为简明,流行较广。 这个选本迅速超过了其他各家大小选本,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即使到了现代、当代,《唐诗三百首》仍是家置一册的最好的普及读本。港台大陆各家出版社一版再版,各种注释译解之作和续选、新选之作纷纷面世,也形象地说明了《唐诗三百首》巨大魅力。 § 妙语佳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所选诗人列表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弘、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慎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邱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余、祖咏 共计77人,其中被选诗作最多的为杜甫,选诗36首;其次是李白,28首;再次是王维和李商隐, 各14首。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