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漆木雕 |
释义 | § 简介 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以樟木为主要原料进行雕刻,并在其上髹漆、贴金的木雕。具有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因主要产于广东潮州,故又称潮州金漆木雕,简称潮州木雕。 § 沿革 金漆木雕是在木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的潮州开元寺中,留存有唐代木雕“木鱼”,以及宋代木雕“木龙”(铜钟的悬梁)。明清两代,潮州官宦、商贾的住宅多尚雕梁画栋,木雕普遍作为建筑和用具上的装饰,并使用髹漆、贴金的技法。明代李龄在《广济桥赋》中描述道,“五丈一楼,十丈一阁,华棁彤橑,雕榜金角,曲栏斜槛,丹漆涂垩”,可见当年的情景。开元寺内的挂筒“仙姬送子”、大殿龛桌和“金千佛塔”等,也都是明代金漆木雕的作品,其中万历年间(1573~1619)雕刻的龛桌已运用镂雕技法。清代乾隆以后,金漆木雕成为显耀华贵的工艺品,并广泛用于厅堂、居室中的门、窗、屏风、几案、挂屏、横匾、床榻、橱柜、睡枕以及神龛、神像、神牌、馔盒、香炉罩、烛台等。这个时期的金漆木雕,题材广泛,构图复杂,使用浮雕、圆雕、镂雕等各种技法,特别是运用多层次的镂雕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潮州安济圣王庙厅堂横梁上雕刻的“蟹篓”就运用多层次镂雕的技法表现了螃蟹在竹篓内的生动姿态。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建成的潮州“已略黄公祠”,其中堂横梁的金漆木雕,选用古典戏曲题材,构图复杂,多层次的镂雕极为精细,是清末的代表作品。 50年代中期,金漆木雕由潮州市发展到汕头以及广东东部的揭阳、普宁、惠来、揭西等县。1957年,著名艺人张监轩和陈舜羌创作的“蟹篓”汲取了清代遗物“蟹篓”的长处,大胆创新,表现竹篓内外姿态各异的螃蟹,竹篓雕刻玲珑剔透,四面都可观赏。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铜质奖章。1961年,张监轩等创作的“三阳开泰”等4幅挂屏,面积各为3m2,厚12cm,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1982年,汕头市木雕厂制作的大型挂屏“大观园庆元宵”,长12m,高4.5m,厚0.2m,总面积为54m2,耗用金箔50万张。作品取材于《红楼梦》,场面宏伟,人物众多,以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拱桥、石阶等贯穿其间,与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同年底,又制作大型挂屏“清明上河图”,作品长17m,高2.5m,共雕刻人物623人,骡、马、骆驼、猪、牛等近70头,船17艘等。 § 特色 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内容有人物、动物、山水以及佛像等。其中以揭阳生产的“狮子”,品种多样,线条圆润,具有浓厚的南国地方特色。 金漆木雕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风格: ①在构图上,吸收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传统技法,在人物题材作品上,往往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题材内容的需要,把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分成主次和上下,采用“之”或“S”形的构图形式,依次联系起来,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层次分明,布局匀称,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②雕刻技法多样,尤其以多层次的镂雕见长,一般为2~6层,镂空穿透,最适宜表现亭台楼阁、花篮、蟹笼等。 ③不论人物和景物,都采用夸张的手法,富有装饰性,趋向于图案化。有的挂屏通体贴以金箔,以朱红漆托底,使镂雕部分的金箔与底部的朱红漆相映,显得富丽华贵。用于建筑装饰的作品,人物的身长往往只有5个头位,或景小于人,树叶比人的脸部还大等,虽然不合乎解剖和透视的原理,但由于符合人们仰视观赏和构图上的需要,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工艺传承 揭阳金漆木雕,是宋时就是很兴盛之传统工艺。它以樟木为料,雕刻人物景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作品多层镂空,富立体感,玲珑剔透,外表贴金,典雅富丽。昔时多作为庙宇、祠堂、豪宅、华厅之建筑装饰,而今除仿古建筑仍用以装饰外,多用以作为艺术陈设。 清朝中期,名匠开贤雕刻木雕《蟹篮》,蔑眼篮纹纤巧精细,大小海蟹二十余只俯仰篮中,千姿百态,为此中传世珍品。当代名匠郭映腾、林应足雕制佳作《梅花喜鹊》,工精艺巧,富丽堂皇,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由多位艺人合制巨型金漆木雕《贾元春省亲》,以大观楼为主体,分四个层次幽深壮阔展现大观园全景,亭台轩馆、假山曲径、金窗玉槛、瑞木鱼花中,活跃着贾府五十八个性格、神情、姿态各异之人物,可称揭阳金漆木雕代表作,现悬挂于九龙“好世界”酒家。揭阳金漆木雕的另一代表作《双凤朝牡丹》,现悬挂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 流行地区 金漆木雕主要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和福建莆田地区,还有浙江青田,这三个地区(的金漆木雕),明清(时期)都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在长期的过程当中,它不断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广东潮州地区的木雕,它主要是凸雕 以层次为主,它雕刻的时候,它要表达一些很深的层次,里外可以达到四层到五层,立体感强,那么我们今天看它这件作品,它就是熏炉外边加的一个罩,就是说里边它放一个炉,把香料放到这个炉里边去,用火烧了以后 它这个香烟,从上边那个孔的地方喷出来,很有意思,而且这种烟它带有香味,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1] § 相关联接 雕刻是一种在空间创制图案的美学表现形式。图样设计可以体现于独立的物体、体现于浮雕的外表、或体现于从引人的场面到将观众团团围住等动人的景观造型设计。可以运用泥、蜡、石头、金属、纤维、木材、石膏、橡胶、甚至是空间本身等随手拈来的种种不同媒体,在形状、质量、情境以及相互关系上表达思想。利用雕刻、仿型、模塑、铸造、锻冶、焊接、缝合、组装或其它方法成形拼合质材。雕刻的意义可能是纪念性的、宗教性的、表象的、象征的、或纯粹艺术的表现,没有特殊含意。完成的意图可能是要永垂不朽,或瞬间自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