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人选唐诗(十种)》 |
释义 | § 《唐人选唐诗(十种)》 § 正文 唐诗选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此书收入现存的十种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①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是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本残卷;②元结《箧中集》,用《随庵丛书》影刻宋代尹家书籍铺刊本;③殷璠《河岳英灵集》,用《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④芮挺章《国秀集》,用《四部丛刊》影印明初刻本;⑤令狐楚《御览诗》,用汲古阁本;⑥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用《四部丛刊》影印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⑦姚合《极玄集》,用元代至元刊本;⑧韦庄《又玄集》,用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日本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官版本;⑨韦縠《才调集》,用《四部丛刊》影印述古堂钞本;⑩佚名《搜玉小集》,用汲古阁本。 将唐人所选唐诗选本结集刊行,较早的是明代嘉靖时佚名所辑《唐人选唐诗六种》,收《箧中集》、《国秀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搜玉小集》、《极玄集》6种。后毛晋又于明代崇祯时刊行《唐人选唐诗八种》,增《御览诗》、《才调集》两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又增《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又玄集》两种,共10种集成此书,现存唐人选唐诗选本大体收罗完备。 这些选本是唐代诗歌高度繁荣的产物。它们的编选大都有一定目的。如《箧中集》,选录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 7人诗,共24首。内容多为抒写作者们“无禄位”“久贫贱”的悲苦和愤懑,亦有反映民生疾苦之作;风格质朴,不事雕饰,且多为五言古诗,对当时流行的“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为辞”(《箧中集序》)的诗风有针砭作用。《河岳英灵集》选录开元、天宝时自常建至阎防等24人诗,共234首,但今本实数为228首。其选取标准兼顾“声律”、“风骨”,较正确地反映了盛唐诗歌的基本面貌,是十种选本中最受重视的一种。《国秀集序》称选录90人 220首诗,今本实选录开元前后自李峤至祖咏等 85人218首。编选者慨叹“风雅之后”、“礼乐大坏”,标榜“雅正”,内容多为奉和应制、侍宴之作;艺术上不满于“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强调“风流婉丽”的形式美和“可被管弦”的音乐性(《国秀集序》),作为盛唐诗歌选本,则是不很全面的。《中兴间气集》选录肃宗、代宗“中兴”时期钱起、郎士元等26人诗,共130多首,编者声称以“体状风雅,理致清新”为选取标准,大致反映出至德、大历间诗坛的主要面貌。《极玄集》选录王维等 21人诗,共100首,今本实录99首。它也以钱起、郎士元等人为主。《又玄集》继《极玄集》之后,“更采其玄者”而编成。此书以“清词丽句”为旨,序称选录150人300首。今本实录杜甫等142人,297首诗。《才调集》选录温庭筠、韦庄、杜牧、李商隐等诗1000首,则以“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才调集叙》)为选取标准,所收诗风格秾丽,偏重闺情,企图在唐末五代粗疏浅陋诗风之外别树一帜。上述几种选本,大都出于对当时某种诗风的不满,力图通过选本提倡某种风格,影响诗坛,也有为了总结和反映某一时期诗歌面貌和成就的。这类选集都有自序说明各自的诗歌艺术见解,其中《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并对入选诗人作了简要评论,《极玄集》对诗人仕履作了简注,更可以看出他们对本时代诗歌创作的评价,并有一定的诗史资料的价值。 另一类象《御览诗》,选录刘方平、皇甫冉等30人诗,共289首。此书一名《唐歌诗》、《选进集》、《元和御览》,是奉宪宗之命编选以供他阅读的,所选以“醇正”为旨,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上层统治集团的文学好尚,也有一定史料价值。此外象《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大约为唐中叶人写本,存开元、天宝间李昂、王昌龄等6人诗,共72首,残2首。其中有《全唐诗》中未收作品20多首,且所收作品与今本字句颇有异同,或所署作者姓名有不同。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此书题王昌龄作,且仅存前半首,文字亦与通行本有异。虽系残卷,选录宗旨也难以探求,却存留了颇为珍贵的资料,具有补遗、校勘、考订的价值。 《唐人选唐诗(十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据该所1962年重印本,作新一版于1978年刊行。 § 配图 《唐人选唐诗(十种)》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