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哲学原理》
释义

§ 名书简介

《哲学原理》作者:(法国)勒内·笛卡尔(1596-1650年)

类型:哲学著作

成书时间:1644年

§ 背景搜索

笛卡尔1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都兰省海乐村。父亲是地方议会的会员,家庭环境优裕,从1604年到1612年他在一所环境优雅的耶稣会学校———尖塔中学,接受了大量的宗教和哲学教育,并学习了一些自然科学和数学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数学根基。1612年他来到巴黎,因为厌烦社交生活,于是躲避到郊区圣日耳曼的一个隐僻处所,研究几何学。1616年他在普瓦提·埃大学获得法律学学位。

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他领域的知识皆是有懈可击的。他决定不再接受正规的教育,他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世面,接触了许多学者,收集各方面的材料,以增长知识。

在漫游过程中,笛卡尔还在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的军队中短期服役,但并未参加任何战斗。1621年离开军队后他去了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他许多国家。后来他于1625年回到巴黎定居,专心致志研究数学、自然科学,着手制定自己的哲学体系。

笛卡尔21629年,为了选择一个更自由的研究环境,他变卖了所有财产,侨居当时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此后的20年一直生活在那里。他通过法国驻斯德哥尔摩大使,与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开始书信往来。女王十分钦慕他的学问,邀请他来自己的皇宫,并且提出将派一艘军舰来接他。

1649年,笛卡尔接受了瑞典女王的慷慨之邀,来到斯德哥尔摩做她的私人教师。笛卡尔喜欢温暖的卧室,总是习惯晚些起床。可是女王除了早上5点以外腾不出空来。于是这位只有身体暖和时脑子才好用的教师只能顶着北欧刺骨的寒风去上课。这对体质孱弱的笛卡尔来说非常不妙。他很快就患了肺炎,1650年2月,在他达瑞典仅4个月后,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笛卡尔从未结婚,但却有一个女儿,她不幸早年夭折。笛卡尔称这是他平生最大的悲伤。

推荐阅读版本: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 内容精要

《哲学原理》插图《哲学原理》由一个序言和四章正文组成。序言中首先阐明了哲学的任务和功用。他认为哲学思考就是关于获得知识的方法的讨论,获得知识的最好方法是理性演绎法。以往人们获得知识有4种途径:直觉经验、感觉经验、传闻知识和书本知识。但并不是知识的第一原因和真正真理。因此,笛卡尔要创立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来认识世界。

要建立这种新的哲学,就必须抱有普遍怀疑的态度,对一切知识做一次总的检查,反对盲从和迷信。我们的知识通常来源于儿时的经验或感觉,因此必须清除其中谬误的部分。怀疑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形而上学,它探求世界的根本原理,例如解释超经验的上帝、说明灵魂的非物质性等。第二部分是物理学,探求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第三部分是实用科学,主要分为医学、机械学和伦理学。形而上学是所有学科的根基,由此发展出各个分支。人们应当掌握哲学原理去寻求知识。

《哲学原理》插绘“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条原理,也是他哲学思想最集中的精炼表述。他从各种感觉的怀疑入手,指出,按照普遍怀疑的原则,我们可以怀疑所有一切,可以设想没有上帝、没有苍天、没有物质,甚至可能没有我的身体。但是在怀疑这些事物的真实性时,却不能假设我们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惟一不能怀疑的是“我在怀疑”。因为怀疑怀疑者的存在,是自相矛盾的。我在怀疑时也就是我在思想,因此这个正在思想的自我是存在的。我思故我在,成为一个有逻辑判断的人能体会到的第一个确定知识。我是一个思想的实体,思想是我的属性。这强调了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假使我当真不存在,任何恶魔,不管多么狡猾都无法欺骗我。我可能不具备肉体,这是错觉也难说。然而思维是相同性质的,当我要把一切事物都想成虚假的时候,这个进行思维的我必然是某种东西不可。笛卡尔毫不犹豫地将“我思故我在”认定为其哲学的第一原理。

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画“上帝的存在”是他哲学的第二条原理。是从我思故我在进一步推出来的。他认为,可以把所有的观念分为天赋观念、从外界得来的观念和自我创造的观念。人心中最原本的观念不是从外界得来,也不是自己创造,而是上帝天赋的。这个天赋观念是全知、全能、全善的神明观念,一切不完全、值得怀疑的观念都是从它而来。由此可知我心之外有个上帝实体存在,他是产生最完满观念的实体,上帝是一切已经存在或将来存在事物的真正原因。

由上述的原则,他强调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精神的重要性。他以一块蜂蜡作为实例。各种感官能够体会到对这块蜂蜡的感受,例如视觉能看清它的形状、颜色、大小,嗅觉能闻到它芬芳的气味,味觉能尝到它甜蜜的味道,触觉能感受到它坚硬冰冷的外表。但这不能代表我们认识了它。如果将蜂蜡放在火旁,尽管蜂蜡照旧是蜂蜡,这些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可见方才感官所觉得的并不是蜂蜡本身。蜂蜡本身是由广延性、柔软性和可动性构成的。蜂蜡这件东西本身无法感觉得到,因为它均等地含蕴在蜂蜡对各种感官显示的一切现象之中。对蜂蜡的知觉作用“不是看、触或想象,而是精神的洞观”。笛卡尔说:“我没有看见蜂蜡,正如我若看见大街上有帽子和外衣上身,不等于我看见街上有行人。”他凭借精神中的判断力,来理解原本用眼睛看见的东西。从混杂的感官认识中剥下了蜂蜡的外衣,凭精神感知它赤裸的本相。所有的认识都是基于“我”的存在,因此通过感官看见蜂蜡,这件事确实断定“我”存在,但不能断定蜂蜡存在。于是通过这种认识论又回到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

§ 专家点评

荷兰静谧、迷人的自然风光笛卡尔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原理》是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创立新哲学的标志,在欧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批判了经院哲学,促进了科学和认识的发展,为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他在书中十分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以理性主义反对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以理性的演绎法代替经院哲学的繁琐推理,从而使他成为唯理论的创立者。他在书中提出的哲学思想为他在以后法国和欧洲大陆的哲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通常都把他看成是近代哲学的始祖,他是第一个禀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固然,他也保留了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人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未曾有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他的著作泛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从柏拉图到笛卡尔之间,所有的哲学家都是教师,沾着这行职业素有的职业优越感。笛卡尔不以教师的身份写哲学,而以发现者和探究者的姿态执笔,渴望把自己的所得传达给人。他的文章笔调平易不迂腐,并且异常出色,文笔精炼,语句华丽。

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也许笛卡尔哲学的最大有趣之处来自他的方法。笛卡尔十分留心被普遍接受的大量错误的概念,决定要达到恢复真理的目的,就须得从零开始做起。因此他开始怀疑一切——— 老师教给他的一切,他的所有最崇高的信仰,所有的常识观念,甚至外部世界的存在,连同他自己的存在———总之是一切的一切。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消除如此普遍的怀疑来获得一切事物的可靠知识呢?笛卡尔用形而上学观点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推论,证明出使自己满意的结果:由于他自己的存在(我思故我在),上帝才存在,外部世界才存在,这就是笛卡尔学说的起点,也是笛卡尔的认识论的核心,包含着他的哲学中最重要之点。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大多都注重认识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笛卡尔。

笛卡尔方法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他把“什么是知识”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置于他的哲学体系的中心。早期的哲学家力图描写世界的本质,但是笛卡尔教导我们这样的问题若不和“我怎么能知道?”联系在一起,就得不出满意的回答。第二,笛卡尔认为,我们不应该从信仰开始而是从怀疑开始。这样笛卡尔确实得出了正统神学的结论。然而后世的人们对他方法的兴趣远胜过其结论。

笛卡尔头像邮票笛卡尔在他的哲学中强调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区别,他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并且借助宗教原因在基督教哲学上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尽管物质和精神的区别在笛卡尔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过,但是他的论著引起了对该问题的哲学讨论。

笛卡尔的物质宇宙观也很有影响。他认为整个世界———除了上帝和人的心灵之外———都是机械运动的,因此所有的自然事物都可以用机械原因来解释。他否认占星术、魔法以及其他迷信形式,同样否认了对事物所做的一切目的论的解释。由笛卡尔的观点可以看出,动物从本质上讲就是复杂的机械,人体也受通常的力学定律所支配。从那时起,这就成了现代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笛卡尔的哲学受到了他的同时代人的强烈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感到其中有循环推理。“我思故我在”说精神比物质确实,而对我来说我的精神又比旁人的精神确实。笛卡尔的哲学几乎都有主观主义倾向,并且偏向把物质看成是唯有从我们对于精神的所知、通过推理才可以认识的东西。后来的哲学家指出了他体系中的许多缺陷,但是一个哲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体系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思想———更确切地说是别人从他的著作中吸取思想的精华———是否具有广泛的影响,基于这一点,笛卡尔无疑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笛卡尔至少有5个观念对欧洲思想有着重大影响:力学宇宙观、对科研的积极态度、在科学中强调使用数学、提倡在初期采取怀疑主义以及重视认识论。

笛卡尔提倡科学研究,认为把它应用于实践会有益于社会。他觉得科学家应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概念,应该努力用数学方程来描述世界。所有这些听起来倒很合乎现代要求,但是笛卡尔虽然自己也亲自做观察实验,但是却从未强调过实验在科学方法中的极其重要性。

笛卡尔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上帝虔诚的信徒。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良好的天主教徒,但是教会的权威不喜欢他的观点,他的著作被列入天主教的禁书之列。尽管如此,后人仍然能从他的著作中感受到两种体系的矛盾。

在笛卡尔身上有一种动摇不决的两面性,一面是他从当时科学学来的新知识,一面是他从小在教会学校接受的经院哲学。这种两面性让他陷入自相矛盾,但也使他丰硕的思想,不是那些完全合逻辑的哲学家能比得了的。有意思的是,笛卡尔的两种矛盾性,分别影响了唯物唯心两个重要而背向的哲学流派,各自从他那里汲取了所需的成分,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 妙语佳句

我思故我在。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

§ 相关词条

笛卡尔;哲学;文学;形而上学

§ 相关资料

《笛卡尔评传》;《笛卡尔传》;《哲学名人传》;《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

§ 词条分类

笛卡尔;哲学;形而上学;世界历史名书;传世经典文学

§ 相关链接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1/262/2007/2007021644523.html

http://www.lsqn.cn/mingren/RWJS/SJRW/200703/52930.html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6237.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3: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