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
释义 |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特色及评论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以来,临床应用已有32年的历史,国内开展亦有20多年的时间,随着医学科的飞速发展,医用材料的不断改进及临床经验学的积累,ERCP已由起初以单纯的基因诊断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诊断技术,从原来以管道显影观察像诊断手段,在治疗上有了快速的发展。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17章,每章阐述一种技术,重点讲述适应证与禁忌症、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并发症及临床评价,并附有大量的彩色、黑白照片及示意图,力求实用、简明。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本书目录 第1章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第2章 ERCP下胰管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 第3章 ERCP下胰液收集及检查 第4章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第5章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 第6章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第7章 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引流术 第8章 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 第9章 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 第10章 内镜下胰管支架引流术 第11章 ERCP与T型管、PTCD联合操作技术 第12章 经口胰管镜检查 第13章 经口胆道镜检查与治疗 第14章 胆胰管管腔内超声检查 第15章 内镜下逆行胆囊插管造影及置管术 第16章 Oddi括约肌功能测定 第17章 ERCP诊疗室设置与文档资料管理 缩略语索引 ERCP基本技术与临床应用 文章节选 第1章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1.1 概述 1.定义 ERCP(endoscopic rel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一造影导管,并进入乳头开口部、胆管或胰管内,注入造影剂,作X线胰胆管造影,若胰管、胆管同时显影或先后显影称为ERCP;若造影导管仅插入胆管内,注入造影剂仅胆管显影,则称之为ERC(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若造影导管仅插入胰管内,注入造影剂仅胰管显影,则称为ERP(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ography)。ERCP是一种无创或微创肝、胆、胰系疾病重要的诊治方法。 2.发展史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有32年的历史。1968年美国乔冶・华盛顿大学的McCune等组装了一种内镜下胰胆管插入器械,在Eder式纤维十二指肠镜上装上一根导管,对Vater乳头直视下进行插管。此属首次报告,但成功率仅有25%。随着内镜设备的不断发展,此项技术渐为便捷。1970年日本人Oi和Kasugai又相继作了进一步探索,使这一技术臻于完美,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胰胆疾病重要的诊断技术。国内开展ERCP略晚于国外,1978年陈敏章及王仪生等教授在国内首次报告,并逐步普及,成功率也渐提高,目前胰胆管显影的成功率与国外相仿。 在诊断性ERCP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同时,各种治疗性ERCP的技术也相继问世,1970年德国Soehendra教授设计塑料胆管支架,首次报告采用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治疗胆管梗阻。继之开展了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ecterolomy,EST),1973和1974后分别由Kawai、Classen及相马等教授报告。随着内镜器械及技术的不断提高,立法已成熟,应用日益普遍,国内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天津等单位开展EST治疗技术,目前已成为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1975年川共和永井等首先试行经十二指肠镜行鼻胆管引流成功。1977年Web和Classen采用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 )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983年国内于中麟、曾焕章教授首先开展此项技术。在积极开展治疗性ERCP治疗胆道疾病的同时,20世纪80年代初,相继开展了胰腺疾病的治疗。1983年Seigel等率先应用塑料支架治疗胰管梗阻性疾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