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子引擎
释义

§ 见解

转子内燃引擎(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但通常都被简称为转子引擎,Rotary Engine)是四行程内燃机的一种,由德国工程师菲力·汪克尔(Felix Wankel)在1959年时发明,因此又称为汪克尔引擎。与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引擎不同的是,转子引擎的运转元件(称为转子,Rotor,其断面造型类似一个三角形)是与输出轴同样采轴向运转,而不需利用杠杆与凸轮结构将输出的力量转向,因而减少了运转时能量的耗损。

§ 内容

概要

转子引擎的基本结构是在一个椭圆形的空间中,放入一个三角形的转子,三角形转子将椭圆形空间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燃烧室。由于三角形转子采偏心运转,因此这些被隔开来的独立燃烧室在引擎运转的过程中,容积会不断地改变,工程师就是利用这空间会改变的特性来达成四行程运转所需要的进气、压缩、点火与排气过程。

传统四行程往复式活塞引擎,引擎转两周,各汽缸才完成一次进气、压缩、点火与排气过程引擎。至于转子引擎,转子每转一周便有三次进气、压缩、点火与排气。转子跟转子引擎输出轴的齿轮比例为三比一,故此转子引擎只需转一周,各转子便有一次进气、压缩、点火与排气过程,相当于往复式引擎运转两周,因此具有小排气量就能成就高动力输出的优点(但相对的,同样排气量之下转子引擎也较往复引擎的油耗高出许多)。另外,由于转子引擎的轴向运转特性,它不需要精密的曲轴平衡就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运转转速。

优点和缺点

转子引擎具有高马力容积比(引擎容积较小就能输出较多动力)的优点。另外,由于转子引擎的轴向运转特性,它不需要精密的曲轴平衡就能达到较高的运转转速。除了以上的优点外,转子引擎的优点亦包括体积较小、重量轻、低重心等。

相对地,由于转子引擎的三个燃烧室并非完全隔离,因此在引擎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因为油封材料磨损而造成漏气问题,大幅增加油耗与污染。其独特的机械结构也造成这类引擎较难维修。

虽然转子引擎具有以小排气量、利用高转速而产生高输出的特性,但由于运转特性与往复式引擎的不同,世界各国在制订与引擎排气量相关的税则时,皆是以转子引擎的实际排气量乘以二来作为与往复式引擎之间的比较基准。举例来说,日本马自达(Mazda)旗下搭载了转子引擎的RX-8跑车,其实际排气量虽然只有1308立方厘米,但在日本国内却是以2616立方厘米的排气量来作为税级计算的基准。

发展历程

最初,汪克尔所发明的转子引擎专利权原是属于德国的NSU车厂所有(NSU是今日奥迪(Audi)车厂的组成前身之一),虽然在初期包括美国的通用汽车集团(GM)与日本的丰田(Toyota)都对这种设计有兴趣,但在经过短期实验发现量产化的困难度比预期为高之后,日本的马自达成为唯一一家还坚持投资转子引擎发展的车厂。在签约取得转子引擎的专利权之后,Mazda自1970年代起陆续推出了多款转子引擎动力的车款,包括今日硕果仅存的一辆量产转子引擎车--Mazda RX-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