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振新 |
释义 | § 简历 左六 1916年,贺振新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一个贫农家庭。 1927年,参加儿童团,任乡儿童团长、区少先队队长。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湘赣红第十七师当战士。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红六军团第五十一团副排长、湘鄂川黔军区第二军分区干部大队分队长、游击队政委、独立团连指导员、干部大队政委、红六军团第十七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第四十九团政治处总支书记、营教导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 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兼宣传股股长、团政治处主任。 1938年,在一次战斗中右臂被打穿,医院准备给他做截肢手术,幸亏白求恩赶来抢救,保住了右臂。 1944年,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一大队政治部主任、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五师副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 任第一野战军师政治委员,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系副主任。 1952年,贺振新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5年,毕业后军事工程学院炮兵系副政委、政委兼工程系军械科学研究所政委、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政委。 又曾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 1966年12月12日,贺振新去世,年仅50岁。 § 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 事迹 1966年,贺振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5月,兵团党委“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成立,裴周玉任组长,李荆山任副组长,贺振新、丁盛、陈实、曾继富、王振东、侯全智、杨宗胜等7人为小组成员。 7月22日至30日,兵团党委在乌鲁木齐昆仑宾馆召开座谈会。会议由张仲瀚主持,有各师领导干部及兵团部分劳动模范参加。座谈会学习讨论毛主席《五七指示》(即5月7日,毛主席写给林彪的信)。对照指示精神,座谈兵团17年来各方面的成就,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会上对某些人否定兵团成绩的错误言论开展了批评。此会后被丁盛等诬为“黑会”,与会干部遭到迫害。 8月21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兵团文化大革命问题,并作出决定:“鉴于张仲瀚同志有病住院,兵团党委常务工作由裴周玉主持,重大问题同张仲瀚商量。”会后,兵团党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作了调整:组长丁盛,副组长陈实、李荆山、杨宗胜,成员13人。 8月26日,丁盛在自治区叁级干部会议兵团小组会上宣布揪出了以张仲瀚为主帅,贺振新为副帅的“反党集”。 9月3日,兵团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作出《关于整写重点人材料的通知》,对张仲瀚、贺振新等进行揭发批判。 12月12日,贺振新心脏病复发,含冤去世,年仅50岁。[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