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语言
释义

§ 概述

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如澳大利亚有二百五十种语言仅被4万多人使用,而这些澳大利亚土著民族还不得不使用英语,长期以来,这些语种便渐趋衰亡。在美国同样也有很多正在衰亡的语言。如北美印第安人有170种语言,其中许多种语言如今只有一小部分人用它们来交谈。他们的子孙已不了解自己祖宗的语言,而习惯于用英语了。

人们的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尽管通过文字、图片、动作、表情等可 以传递人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然而世 界各地的人们所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彼此间直接交谈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同一种语言,还有不同的方言,其差别程度也不相同。有的方言可以基本上相互理解,有的差别极大,好像是另一种语言,北京人听不懂广东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 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如美国的黑人,他们虽然也使用英语,但是有自己的特点,甚至被称为黑人英语。

在一种语言环境中掌握某种语言后,虽然也可以学会另一种或几种其他语言或方言,可是原语言或方言的口音很难完全改变,总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原来所操语言的口音。熟悉语言的人往往就能从这些细微的差别中区分出说话人的家乡所在地及其身分和职业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 化,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传下去。语言是保持生活方式的 一个重要手段,几乎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语言是在自己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各种语言所在的环境必然会在语言上打上烙印。另外,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因此,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科技, 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 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只有摆在时空的环境里才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其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1]

§ 起源

劳动起源说

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劳动创造说。

神授说

认为: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人类的学说。

代表观点:

①印度婆罗门教《吠陀》中:语言是神赐予人类的一种特殊能力。

②基督教《圣经》中:耶和华创造了亚当,亚当创造了语言。

③中国苗族传说:山神创造了人,并传授了语言。

实质:在当时科学文化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无法解释语言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只得归之于神的恩赐。

人创说

认为: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不是上帝或神赐予的。

代表观点:

①摹声说: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这种观点只能解释摹声词的产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

②社会契约说:语言起源于人们的彼此约定。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无法解释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彼此约定的。

③手势说:在人类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个手势语言的阶段,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手势语言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

④感叹说: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声演变来的。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叹词是如何发展成具有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的。

⑤劳动叫喊说: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的劳动叫喊声发展而来。这种观点注意到语言起源和劳动的关系,但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是如何发展为语言的。

实质: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生,缺乏科学的依据。

劳动创造说

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①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②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③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语言起源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起产生的……”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2]

§ 演化

一说起“演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生物的起源与演化。不过,《物种起源》的发表同样引起了学者对语言起源和演化问题的兴趣。传统的语言学派无法接受这种新观点。1866年,巴黎语言学协会甚至发布禁令,要求停止任何与语言起源和演化有关的讨论。不过,语言学家们从19世纪便开始借用演化思路创造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历史比较法。语言也有着自己的“基因”,有“分化”,可以画出“谱系”。不过要了解的是,语言和生物的演化关系复杂,既有相似点,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假设。最近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新西兰科学家的最新假设——

假设: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

音素是构成语言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片段。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心理学系资深讲师昆廷·阿特金森博士以一种文明年代越久远、其语言音素越多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马普学会绘制的《世界语言结构图集》,分析了全球504种语言。他发现: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比如,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约45个。

这一分布规律与人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规律类似。以前的研究发现,人类的遗传多样性在非洲最高,然后缓慢衰减。阿特金森认为:这一“类似”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现代人类语言起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研究人员随后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并用一种概率统计法,依照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重新绘制印欧语系语言发展图谱,发现印欧语系大约一万年前开始分化扩散,远早于一些历史语言学家推测的年代。

阿特金森的发现与其他关于语言起源的证据也是吻合的。在根据人类粒线体DNA绘制的基因谱系树中,卡拉哈里沙漠的布须曼人是最早的分支。他们的语言属于一个名叫科伊桑语的语系,其中包含许多吸气音,这是最古老语言的一个特征。布须曼人生活在南部非洲,那里也是阿特金森通过计算证明的语言发源地。不过他说,科伊桑语是不是最接近人类祖先使用的某种语言,“不是我的方法能够证明的”。

阿特金森推断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也就是说,人类语言具有相同的“籍贯”,而不是独立产生。时间大约就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

语言为何进化得如此多样

阿特金森猜测,早期人类走出非洲时,带走了部分音素。他认为,一种语言音素数量关联人类扩散至那一地区的时间:年代越早,音素越多。

语言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在人口众多的族群中,语言倾向于保持稳定。原因很简单,因为有更多的人能记住上一辈说话的方式。然而在规模较小的族群中,比如探索新栖息地的分支派别,语言有可能更快的发生变化,在世代交替中有些音素将流失。

英国雷丁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马克·佩格尔教授指出:同样的效应也表现在DNA的演变之中;现代非洲人的基因多样性远胜于欧洲白人,而后者是7万年前迁离非洲的较小分支族群的后裔。

对于阿特金森关于语言演化的结论,中国语言学家和数学家周海中教授认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因为语言演化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心智发展和社会文化演化的结果;语言的变迁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变化的复杂性。阿特金森关于语言演化的研究方法新颖巧妙;他看待语言演化的视角也是新颖的、有创见性的;其研究之所以有成,部分得力于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不可或缺的支援。“阿特金森的这一重大成果无疑将对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说。

§ 机理

语言对于语言概念的探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也是语言学的中心课题。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中将语言视作母牛,而呼吸是公牛,由语言和呼吸产生了人心。

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人们对“语言”的定义多种多样。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有几十种。下面举出几种:

语言是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来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存在方式之一。

用于表达事物、动作、思想和状态的一个系统。

一种人类用于进行现实观念交流方式的工具。

人类共有的有意义的体系。

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时,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作用于文化时,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无论是什么定义,人类始终是语言的中心。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

对人类语言差别的准确定义是很困难的。乔姆斯基曾经指出:“有一些德国的方言非常接近我们所说的荷兰语,甚至其他的德国人并不能听懂。”注意语言不同于生物学,不同的语言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语言符号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间“约定俗成”的。例如汉语的“兄弟”,在英语中是“brother”,在德语中则是“Bruder”。

语言是非常复杂的,他受到人脑的支配,与思维密不可分。直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模拟人脑的语言功能,机器翻译更难以实现。

有人谈及动物语言,但是大多数语言学家还不能肯定动物是否具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更多的专家倾向于认为动物的语言只是一种信号,而不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的,在人工语言中的数学语言或计算机语言也不属于真正的语言。原创

§ 分类

书面语

根据语言是否发声,可以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例如,为了让对方引起注意或者为了特别的需要,大声或者发出声音让对方听见。无声语言是不需要发出声音的语言。比如打手势等姿态语言就属于此类..它们两者互为补充,完整地传达和显示各种丰富信息。

我们根据语言是否正式表达,又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一般而言,口头语言的表达比较随便,不必讲究措词修饰;而书面语言是比较正规的语言表达方式。一般在正式场合很受重视。例如书写公文,发表论文,撰写各种报告,进行演讲准备的演讲稿等。我们还可以根据语言使用的法律效度和各种正式场合的通用度,可划分为官方语言和非官方语言。例如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以汉语为核心的普通话;而各种其他在我国使用的语言就是非官方语言,像闽南语,土家方言等等。我们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工作生活的。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也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相应书面语的情况。两者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是一致的。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书面语既不是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也不是口语机械的复制品。书面语一般不记录口语交际时的辅助手段,如表情、手势、体态、口气等,但要补上一些省略以后就会影响理解的成分。因此,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由于书面语克服了口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口语更丰富的词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口语向前发展。[2]

§ 特征

语言

符号性和系统性

首先,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达观念的符号,符号的本质是社会的。它在某种程度上要逃避社会上某一给些小集体,小圈子的意识。这是语言最主要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社会契约,一个社会接受一种表达手段而排斥另一种表达手段其实都是社会上的集体意识的习惯。或者可以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使用那一种表达方式。

语言符号是一种包含着两面性的实体。一方面语言是表示事物的名称的,所以任何语言都是概念的映像,即具有所指性;另外,语言要依托声音,这种媒介来表达所指,所以说语言也是声音的映像,声音是语言的另一个侧面,也就是说语言具有能指性。

任意性和线条性

所谓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的连接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论证的,即使有的可以论证,但是在普遍意义上来讲,还是不可论证的关系。

这就是世界上的语言为什么各式各样的原因之一。

所谓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的能指是依托声音来完成的,所以他只能在一维的声音的空间里传播,而不能突破声音的范围和能力,所以说在分析语言的时候语言使能在横向上依照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完成,这也造就了语言使用和表达的局限,但是语言的声音性,决定了语言的线性是不可消除的必然结果。

不变性和可变性

语言是一个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个要素既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变动性,稳定性是语言系统的已存在的前提,也是语言自身被大规模研习使用的必备条件,而变动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系统,语言内部的不断衍生、发展的规律所致,而且也是语言的传承性的表现。任何事物都是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不断地产生,旧事物不断地消亡。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系统的变化虽然不是很明显,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受到使用的推动以及社会、文化等等很多因素的映像语言本身在不断的想着经济、简练、实用、包容力、表现力强的趋势发展。

语言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着不同方式、不同形态的变化,而且变化的多少快慢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规律来解释、预测语言的变化。这不但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学的关注、探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同时也昭示了语言学的变化性还是有据可依,有律可循的。

传承性和交际性

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储存的有效载体。因此,它在自身的发展当中,逐步体现出很强的传承性和交际性。

所谓传承性,是指语言以自己的风格特色吸引或者促使人们在生活生产中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语言这个工具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相关的人群,或者波及其也更广泛的区域。达到传承的效果。另外,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储存了文明的精华信息,承担文明发展的桥梁,同时,也由于语言本身的强大交际性功能,更显示出独特的交际功能,在丰富的交际中应对各种变化,产生更加有表达力的语言,产生更多的基于生活生产实际的意义。原创

§ 分化

语言的分化首先表现为地域方言,即同一种语言的各种地方变体的产生上。地域方言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封建割据,交通阻隔等原因,有时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社会单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多,关系疏远,交际减少,但整个社会并没有完全解体。这种社会分化导致语言社会功能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体系中差别的扩大,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如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其次,语言的分化表现在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上。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国家的解体、分治等原因,有时分化为几个独立的社会单位。语言便在不同方言的基础上继续分化为几种独立的亲属语言。例如,蒙古帝国瓦解后,原来的蒙古语便分化为许多独立的语言:蒙古语、东乡语、土语、达翰尔语、保安语以及苏联的希里亚特语等。

同一种语言还可因社会的社群分化而呈现出种种特色,这就是社会方言。[2]

§ 差异原因

①阶级和阶级的差别。

②职业的差别。

③年龄的差别。

④性别的差别。

⑤文化程度的差别。

⑥宗教信仰的差别。

从根本上说,社会的社群分化是语言产生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2]

§ 发明

仓颉

古人更加认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淮南子》里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最能表示文字的神力的是符□,这是跟口语里的咒语相当的东西。一般的文字也都沾上迷信的色彩,有字的纸不能乱扔,要放在有“敬惜字纸”标签的容器里,积聚起来烧掉。文字里边当然也有避讳,嘴里不能说的名字,纸上也不能写;必得要写就得借用同音字,或者缺一笔。

据估计,世界上大约有5600多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00种左右,超过5000万的有20种左右。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原创

§ 组成与功用

组成: 婴儿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组成的。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词汇是所有语言符号的总汇,语法是语言符号组合表意的规则。

外在形式:语言的外在形式是语音。也就是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以语音为载体的。

用途:很多通用的语言逐渐变为别的民族或国家的交际用语,成为第二语言。例如,当前非洲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在那里,个别的语言成了许多部落和民族的交际工具,它们日益替代了在这里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者的语言。另外,由于战争,人们被迫躲进山中、森林或集中到某一个区域,个别语系的基地大在缩减,最终也将趋向衰亡。这样的语种在新几内亚岛、巴普亚——新几内亚和西伊里安,有1110多个;西非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地区有280个。

功能: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充当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交际工具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它是指语言能够被人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

思维工具功能也是语言的重要功能,它是指语言在人类抽象思维中,具有表达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功能。人类抽象思维必须在概念基础上进行,而人脑中的概念必须固定在词语之中,因此说,思维要借助词语来进行。思维中进行的逻辑推理和判断也必须助句子来进行。思维成果--思想,必须用语言来表达。因此说,语言也是思维工具。原创

§ 人类独有

鹦鹉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鸣叫声包括鹦鹉模仿人类语言的叫声都不是语言。虽然某些动物也有某种特定的交际方式,即一般所说的动物之间传递某种信息的“语言”,但是人类的语言和某些动物的鸣叫声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单位明晰性

人类语言有明晰的单位。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说出来的话是由界限清晰的单位按照语言规则组装起来的句子。动物“语言”只是用囫囵的叫喊来传递固定而有限的信息,分析不出明晰的单位,更谈不上单位的组装

2。开放性

人类的语言能够通过组合替换造出无限的句子,传递无限而多样的信息。而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封闭系统,它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固定的。

⑶传授性。人类的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掌握,而动物“语言”能力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 变体

甲骨文

于同一种语言,又有各种变体即方言存在,(需要注意的是,“方言”一詞往往特指方言中的地域方言),即语言在系统上和在条理上相互区分的各种形式。

然而,方言或語言的区別,往往不单只考量语言本身的特质,下面是几种常见定义的方言的角度:

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书面变体:口语和书面语

风格变体:例如公文语体、科技语体等,在用词造句上有明显的不同风格。原创

§ 语种

汉语甲骨文文字目前世界上已知现存的语言大约有3000多种。世界语言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不同地方的人也许完全不能相互理解。有鉴于此,有人创造了人工语言以方便交流,例如世界语等。

世界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如此的巨大,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汉语、英语等在世界上被上亿的人使用着,然而一些方言却正在消失,但同时新的语言又在诞生。原创

§ 语系

通过对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研究,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大概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或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

汉藏语系

汉语

藏缅语族

有人认为还应有侗台语族和苗瑶语族

印欧语系

日尔曼语族

意大利语族(由拉丁語衍生出羅曼語族)

凯尔特语族

波罗的语族

斯拉夫语族

印度-伊朗语族

希腊语  希腊语文字

阿尔巴尼亚语

亚美尼亚语

安纳托利亚语族

吐火罗语族

高加索语系

南高加索语族

北高加索语族

乌拉尔语系

芬兰-乌戈尔语族

萨莫耶德语族

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

蒙古语族

满-通古斯语族

日语(有争议)

朝鲜语(有争议)

达罗毗荼语系

北部语族

中部语族

南部语族

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

马六甲语族

蒙(扪)达语族

尼科巴语族

南岛语系

印度尼西亚语族

密克罗尼西亚语族

美拉尼西亚语族

波利尼西亚语族

闪含语系

闪语族

柏柏尔语族

乍得语族

库施特语族

埃及-科普特语族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另外,如巴斯克语等少数语言的语系不明,也有人认为这些语言不属于任何语系,是完全独立的。还有一些语系未列出。原创

§ 全民性

语言

语言具有全民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无阶级性

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语言,不是为一个阶级服务,而是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为社会各阶级服务。

中性工具性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而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

普遍通用性

语言不同于客观事物。语言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如“国家”、“军队”等)、语言所代表的感情(如“正义”、“邪恶”等)是有阶级性的,但代表这些事物或感情的词是没有阶级性的。因为不同阶级的人对这些词都有共同的理解。原创

§ 言语辨析

作为语言学术语,语言和言语各有特定的含义。言语是指说出来的话和说话的行为,语言是由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由有限的、基本固定的成分组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结果,是无限多的。一个语言社会共有一种语言,但语言社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语言具有社会统一性,言语具有个人因素。原创

§ 机器语言

语言

程序是机器指令的序列,入乡随俗,使用机器指令编写程序,是人们最初和最自然的选择。机器指令的集合就是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二进制的,不易被人理解,太难掌握;而且因机器而异,程序不易移植。

汇编语言将每条机器指令配上一个助记符,如Add,Jump等就形成简单汇编语言。简单汇编语言中的语句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将简单汇编中的与机器相关部分分离出去,由系统完成,就形成宏汇编。现在所说汇编语言,一般都指宏汇编。汇编语言比机器语言容易一些,但仍然很难掌握;而且因机器而异,程序不易移植。

Fortran 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50年代由IBM发明,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现在仍有人使用。

COBOL 主要数据处理,现在仍在大型数据库等应用中广泛使用。

BASIC 主要用于初级计算机教育,在微机发明后,得到大发展。微软公司靠他起步。

ALGOL 建立在坚实理论基础上的程序设计语言,60年代被认为最有前途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PASCAL 专为计算机教育而发明的程序设计语言,对于促进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普及有很大作用,现在仍有多人在学。

C/C C与Unix操作系统结伴而生,BELL实验室发明,目标代码效率高,可以用来编系统软件。C也是BELL实验室发明,是在C上增加了面向对象特性,是现在使用最广泛的程序设计语言。

Java 最新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面向internet,Sun公司发明,可以一次编程,到处运行。

语言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一个人从小通过和同一语言集团其它成员(如父母、亲属、周围的人们)的接触,自然学到并熟练运用于交际和思维过程中的语言。本族语言或母语一般说都是个人的第一语言,也是主要语言。

人出生后,首先掌握和使用的语言,叫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专指本国内非本族语。在多民族国家里,第二语言往往是和第一语言同时被使用的。原创

§ 研究进展

在4200多种已被承认的独立的语言中,能得到很好研究的仅500种,而有1500种几乎还没研究过。

语言虽然可以作文字的基础,但语言毕竟不等于文字,尽管各国科学界和宗教界做出很大努力,然而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二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

据《语言及语言交际手段问题介绍》说,目前,世界上已知语言共5651种,其中4200种左右得到人们的承认,成为具有独立意的语言。其余有500种语言为人们所研究。原创

§ 美化

语言

人们说话一般看上去很平常,但仔细观察,就会明显感觉出其中的不断变化,即由粗简逐渐变得精练,变得美好动人。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日常生活与交往,总比住在城市里的人单纯得多,平常说话也就是嘘寒问暖,说说家常琐事和一些农活之类。说孩子长大了该上学、该嫁娶的要做什么准备,说其他家务事忙的什么,逐渐形成概括性的常用语,如:“起早贪黑”啦,“手忙脚乱”啦。琐碎事叫“鸡毛蒜皮”,安排工作有人“挑肥拣瘦”啦,有人“狗仗人势”啦,等等。有的话不便直说,就含糊地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别人一听就明白,可能会出事了!念过几年书,说话就不那么简单了。女孩长到十六岁,说是年方“二八”。男子到三十岁,说已达“而立”之年,到六十岁就称:“花甲”了。因为书上是这样写的。形容美女写的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方便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考试失败说:“名落孙山”,混充说是:“滥竽充数”,见惯了说:“司空见惯”,自高自大说是:“妄自尊大”,“夜郎自大”。妇女生了男孩说是“弄璋”,生女孩是“弄瓦”,因为古时原始的纺锤叫“瓦”,这样以显得自己文化、文雅。看过京戏,听过说书的,会借戏里的说辞,回家说:“打道回府”,再见说:“后会有期”,已经有点俏皮味儿了。早年间老百姓见了当兵的不叫兵,而是把“兵”字拆开,叫“丘八”,有时叫“丘八爷”,带有轻蔑、厌弃和讽意。因为那时军阀掌权,他们手下的兵常欺压老百姓,引起人们的反感!在生活中有所感,就有一些对现实的评说,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哪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开玩笑就用俏皮说法,耕地叫:“修理地球”,已得的利益竟然失去,说是:“烤熟的鸭子飞了”,争起来会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争端介于两方之间,都不讨好,自叹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水缸里耍锤——有劲使不上”,这是北方的俏皮话了。见报道说,北方有人家的两个孩子,男孩名叫“三千一郎”,女孩叫“千五百惠”,听着很像日本人名。其实不是,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违反了计划生育的规定,多生了这两个孩子,被罚款,一个罚了三千元,一个罚了一千五百,这才取了这两个名字——当然,想必是他们在开玩笑的时候说出来的。幽默是社会文明进化所形成的语言方式,是艺术化的语言、美化了的语言。这种语言方式,是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进化的。 原创

§ 小语种衰落

除此之外,有1400多种语言尚未得到承认或处于衰亡阶段,有250种澳大利亚地方语言,使用人数总共有4万人。有170种印第安地方语言,使用人数更少,而且大多只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在使用。

如果不计算少数民族的方言,全世界约有2790多种语言,超过5000万人口以上的语言有13种:汉语、英语、印地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法语、印度尼西亚语、葡萄牙语、孟加拉语、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原创

§ 分布范围最广五种语言

按照世界上各大洲2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来排,地理覆盖范围最广的五大语言是:

1。英语(六大洲: 亚,非,欧,北美,南美,大洋)

2。法语(六大洲:亚,非,欧,北美,南美,大洋)

3。西班牙语(四大洲:欧,非,北美,南美)

4。葡萄牙语(四大洲:欧,非,亚,南美)

5。荷兰语(四大洲:欧,非,北美,南美)

这五种语言正好是五个欧洲老牌殖民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母国语言,他们在海外的殖民地独立以后大都采用原宗主国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客观上,殖民主义增进了各大洲的相互交流的语言文化的的共同性,所以,06年世界杯上,当来自非洲的安哥拉与葡萄牙队比赛的时候,两国队员无需翻译可以在球场上直接交流。 原创

§ 十大语言

语言

汉语  使用人口12亿多,占全球人口20%以上

英语 使用人口5亿多,但学习者在10亿以上

印度语 使用人口5亿以上,主要是印度

西班牙语 使用人口4亿以上

俄罗斯语 使用人口3亿以上

阿拉伯语  使用人口3亿以上

孟加拉语 使用人口2亿以上

葡萄牙语  使用人口近2亿

马来及印尼语 使用人口超过1.5亿

日语  使用人口近1.5亿 原创

§ 景观

语言景观

语言景观指的是文字。文字景观在城市明显地反映在商业性的广告中,但对地理学来说,重要的是反映在地名上。

西方国家地名景观

美国地名。在美国,地名在高速公路的路标上特别明显,人们很远就可以从路标上看到其前方城市的名称和距离。例如,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 立的标牌有:“Huntsville City Limits”,“Harrisburg 25”,“Ohio River”, “Newfound Gap Elevation 5048”或“Entering Cape Hatteras National Seashore”。这里表明的:这里是“亨特斯维尔市区”,这里距离“哈瑞斯堡25英里”,“前面是俄亥俄河”,“前面是纽芬兰隘口,高5048 英尺”, 这里是“进入哈特拉斯海角国家海滨公园”。这种路标给人们提供很多的地 理信息。

西欧地名。在西欧的地名上往往反映当时命名的背景,尽管时过境迁,但是地名仍然保留了当时的特征,这是追溯过去文化的一条重要线索。 在今德国境内的易北河(Elbe)与萨尔河(Saale)以东地区在地名有后缀ow、in 与zig(如 Teterow、Berlin 与 Leipzig)的村、镇和城的地名 是很普遍的。这些后缀来源于斯拉夫语,而不是日尔曼语。带有此后缀的地名恰好反映在公元8世纪时斯拉夫人的分布区。同样情况,在莱茵河以西,多瑙河以南,有后缀weiler的地名很普遍(如 Esch weiler),这反映罗马人先前统治与使用拉丁语的痕迹。weiler 意为小村,它是由拉丁字villare(意为乡村的土地)转化而来的。在西班牙,摩尔人统治达700 年之久,所以留下许多阿拉伯语的地名。 例如,在河名前面有前缀 guada(如 Guadalquivir 瓜达尔基维尔河、 Guadalaupe 瓜达拉维尔河)的河名,这是阿拉伯语,wadi(意为河)的误传。 实际 Guadalquivir 是由 Wadi al Kabir 阿拉伯语(即大河)的误传而得的名。在西班牙一些地方阿拉伯名称经常出现,这说明摩尔人在当地的影响比较深。从英格兰向东,直到今天的波兰,日尔曼人在8—13世纪时砍伐森林的情况,仍清楚地记录在地名上。在德国,后缀有roth、reuth 和brunn的,例如neuroth、Bayreuth 和 Grasbrunn,这几个词的意思是树木被“根除”“掘出”和“火烧进行开垦”等。在英国,后缀有ley的,例如 woodley,意为林中“开垦出的土地”或 “开阔地”。从上述的几个后缀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当时破坏森林的方式、 特征和范围。

中国地名景观

中国汉语是表意文字,加上历史悠久,地名起源早,同时也是一个多民 族的国家,所以地名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反映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的含 义十分明显。例如在省的名称上反映地理位置:山东、山西(系指太行山的东西),河南、河北(黄河的南北),陕西(河南省的陕县以西),云南(云岭山以南);反映地理特征的如:四川(长江、嘉陵江、岷江、沱江)、黑龙江;反映该地重要城市的有安徽(安庆市与徽州)等。

在省区以下,城镇、市县、村落方面反映出地名的含义更为丰富。如在表示地理位置与自然特征方面的:在地方与山和水的相对位置上,中国是用阴、阳,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例如:华阴、蒙阴、江阴,凤阳、洛阳、咸阳等;表示地形特征的有:山的如“鞍山”,峰的有“赤峰”,岭有“弓长岭”,“冈”有“黄冈”;表示河流上的位置, 如泾源、湟中、丹江口;表示水的特征的河有漠河、川有洛川、水有沂水, 溪有屯溪、涧有清涧、沟有扶沟、潭有湘潭、池有贵池、泉有阳泉、井有七 角井。

在反映经济活动方面,如矿产资源的地名有金沙江、铜官山、锡矿山、 铁岭、铅山;在反映交通方面有渡口、天津、孟津;反映交通道口的有:通县、通辽;店有驻马店,铺有三十里铺,站有二站,驿有驿马关。集市贸易

方面,在北方称“集”,如符离集、双堆集,在南方称墟,如江背墟、鹤子墟。在云南、贵州的大部分地区和广西西北的部分地区都有以街加生肖命名 的地名。由于以十二日为一周期安排赶集,如果某地是子日那天是集市日,于是这个地方就称为鼠街或鼠场。这样的地名在这几省区中较多,下面只各 举其一:

鼠街(云南景东县); 牛场(贵州的贞丰县);虎街(云南南润县。由于有些地方忌虎改称猫场,如贵州织金县);兔场(贵州独山县);龙场(贵州贞丰县);蛇场(广西隆林县);马街(云南陆良县);羊街(贵州紫云县);猴场(贵州紫云县);鸡街(云南开远县);狗街(云南宜良县);珠场(贵州织金县,由于忌猪字粗俗而改为“珠”)。

在反映历史状况上,以北京市为例:在大兴东南的凤河两岸的地名中有:

霍州营、长子营、河津营、潞城营、南蒲州营、北蒲州营、屯留营等;在顺义西北有红铜(洞)营、忻州营、东降州营、西降州营、稷山营、河津营、 夏县营。这些地名都是山西的县名,这反映在明朝,为充实京城,在其初期从山西向北京进行有计划的移民的事实。在延庆县城周围以营命名的村落也 相当多。在官厅水库北面,除水库已淹没的以外,还留有三营、四营、五营梁、八营、十营等,这充分反映明代,这一带为保护京畿,大量驻军,实行军屯。结果留下大量以营命名的村名及序号。

在壮族语言中,称田为“那”,凡是有“那”作聚落名的都代表壮族农业过去发展的地区。今天,在广东西部,广西大部以及云南的很多地方, 以“那”作为地名开头的很多,如广东有那务、那霍;广西有那陈、那琴、 那岭、那楼;云南有那洒、那街。在傣族中,“勐”代表村,故云南傣族地区有大量带勐的地名。蒙语中 的“浩特”是指城,乌兰浩特和呼和浩特是表示“红色的城”和“青色的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圣地”。新疆的“塔里木” 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脱疆之马”。[1]

§ 语言与说话的比较

引例  他为什么没有语言能力了

抗战时期,山东的青年农民刘连仁被日军抓到日本当劳工,后逃入北海道的山林中穴居,没有说话的需要,因而他的语言能力也就日渐衰退而不会说话。在他穴居的第13年,他看见一条船,想喊一声"船"求救,但舌头不听使唤,转动不灵,喊不出"船"的音来。他意识到失去语言能力的危险,将来遇救,也无法说明自己的来历。于是,他张嘴训练舌头的弹性,以顽强的毅力学说话,最后才慢慢地说出:"我叫刘连仁,我是中国人,山东高密县人。我是民国三十三年抓来的劳工……"

比较

语言好像是一种工具,需要人去用,不用就会"生锈"、就会"退化",而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说出来的"话"是这种行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没有这种需要,人们就会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这就是说,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

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的话之中,人们可以从所说的话中找出语言来。[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