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运动病 |
释义 | § 疾病概述 运动病常产生各种加速度刺激乘坐运载工具时出现的以头昏、眩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一系列前庭和植物神经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晕车、晕船、晕机和宇航病。运动病的发生与前庭系统和视觉系统有密切关系,例如乘车、航海或飞行时,常产生各种加速度刺激,当刺激过强或刺激时间过长,超过前庭系统的耐受阈限时(每个人的耐受阈限不同),即会发生运动病。 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和其他系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刺激信号储存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当处于乘车、乘船、乘机等新的运动环境时,其感觉信号与储存于中枢神经内的信号相异,产生不适应状态,导致运动病发生。凡有前庭功能过敏或异常者,不适合从事司机、海员、飞行员的工作。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强前庭功能的稳定性,减少运动病的发生。治疗运动病的药物有氢溴酸东莨菪碱、乘晕宁、对氯胺、异丙嗪等,但这些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抑制作用,对司机、驾驶员是不适宜的。东莨菪碱加右旋苯丙胺的疗效较好;另外,耳廓后方皮肤贴敷能透入皮肤的东莨菪碱,使药物缓缓进入血中而产生疗效,这种方法副作用小,优于口服药物。 § 症状体征 运动病是机体对特殊环境的一种不适应医学上习惯按运载工具的不同将其分为:晕船、晕机、晕车、晕秋千等,由于它们发生的机制基本相同,主要症状相似,所以,用“运动病”一词概括上述不同条件下产生的综合征。 1.当机体置身于一定特殊环境中时,症状即可发生。因外界刺激程度及机体易感性的差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轻型:最初症状为疲乏、眩晕、思睡;随后出现咽部及胃部不适,唾液分泌增多,吞咽动作频繁,上腹部有饥饿样空虚感,不愿活动;面色苍白,出冷汗。 (2)中度型:可出现周身热感,倦怠,表情淡漠,厌食,手指颤动及恶心、呕吐。呕吐前常有血压降低、脉搏减缓;呕吐常呈喷射状,反复呕吐,吐后有短时间的轻松感。部分患者有视觉模糊,前额剧痛。 (3)严重型:恶心呕吐加剧,腹肌极度收缩,胃内容物虽已吐空仍继续作呕,甚至可吐出胆汁和呕血,呕吐常可作为判断严重程度的指标。患者疲乏无力,体温可低于正常;心血管功能呈不稳定现象,呼吸多变慢,通气增加。由于连续呕吐,可导致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出现少尿及血液酮体、pH值和碱贮备增高;甚至衰竭。症状十分严重时可出现心理异常,患者想跳海自杀以解脱痛苦。 重症患者,症状可持续数日,由于体力消耗过大,即使脱离发病环境后,也需一定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航天运动病一般可持续3~7d。在运动病发生率方面女性较男性为高。 2.高温闷热、异味(汽油、机油、呕吐物)、噪声、振动、缺氧;疲累、睡眠不足、过饱、空腹、酒后、坐位;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头颅外伤等内外因素均可促使症状发生。 3.条件反射的形成对发病有一定意义。一些前庭功能敏感船员,平时晕船严重,当一踏上船舶,即使船体未动,即可发生典型的晕船症状、体征。 4.在发病过程中,如舰船遇敌情或险情,发出战斗警报或危险信号时,患者会立即精神抖擞,症状体征可即刻消失;但当警报解除、险情克服,症状又会重现。 5.随涌浪平静、船舶进港、航空器着陆,外界刺激减弱或停止,症状亦可相应减轻或消去。 6.运动病一般无生命危险,但可使患者增加不适与烦恼;特别是必须坚守岗位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人员要饱受种种痛苦。 § 病理生理 选择一种运动锻炼预防运动病在特定环境条件(海上涌浪起伏冲击、空中气流剧烈波动、航空器飞特技动作、宇宙空间重力消失机体受激状态发生改变、陆上颠簸旋转)下,造成运载工具(船舶、航空器、航天器、汽车、火车、坦克等)或特殊设备(秋千、转椅、滚轮、浪桥等)的不规则摇荡、振动、颠簸、旋转等运动,产生复杂的前庭刺激(不同方向的角加速、直线加速度、Coriolis加速及重力)及非前庭刺激(视觉、听觉、嗅觉、内脏器官移位及深部本体感觉等),当这些综合作用的复杂、不良刺激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超过机体有关中枢生理耐受限度时,即可引起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 根据既往有晕船、晕机、晕车等类似病史及发病情况和症状体征。 运动病在诊断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梅尼埃综合征;②椎基底动脉及脑血管病引起的血管性眩晕;③位置性眩晕;④前庭神经元炎;⑤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耳毒性抗生素)性眩晕;⑥急性胃肠炎;⑦食物中毒。 § 旅游锻炼 旅游安排轻松旅程避免运动病1. 旅游日程的安排不宜过紧。旅游时应保持愉快的情绪,精神不要过分激动或紧张,以免诱发“运动病”。 2. 旅途中的饮食起居要讲究卫生和科学。睡眠要充足,饮食清淡,避免过量饮酒等。 3. 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尽可能选择晃动小的座位就坐。尽可能将头部固定,眼睛看远处不动的目标,少看窗外迅速移动的景物,也可以闭目养神,保持镇静。 4. 保持交通工具内的清洁卫生。不要抽烟,不要随地吐痰,及时通风换气,减少汽油和腥臭等气味对嗅觉的刺激。 5. 注意调整姿势和呼吸。乘船时可采取水平卧位,乘车时最好面向交通工具前进的方向。急转弯时,身体尽量向转弯的一侧倾斜。乘飞机遇机身急剧下降时,应深吸一口气并用力屏气,直到飞机飞行平稳为止。乘坐交通工具时可束上阔腰带,使内脏活动范围减小,以减小对内耳前庭器官的刺激。 6. 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口含一颗话梅,或在前额、太阳穴、鼻唇沟上涂少许清凉油,或在肚脐上贴一张伤湿止痛膏,均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运动病”。 7. 事先服用防治“运动病”的药物。如防治“运动病”的常用口服药有:乘晕宁、扑尔敏、阿托品、鲁米娜、苯海拉明等,也可选用人丹、玉枢丹,一般均应在乘车前30分钟口服。如仍出现“运动病”病状,可重复用药。还可配合指压疗法,即用拇指尖使劲掐压手腕横纹上三指处的“内关”穴。 § 治疗方案 运动病治疗方案1.选拔前庭功能稳定的人担任海员、航空航天员、汽车司机、坦克驾驶员。 2.通过锻炼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主要侧重能提高前庭平衡器官稳定性的特殊项目,如秋千、浪桥、滚轮、旋梯及做各种带有旋转性和快速改变头位或体位的体操运动。适应能力提高的个体差异很大,且是暂时的。因此,锻炼应坚持不懈,反复进行。90%的人经过锻炼可提高抗晕能力。 3.减少各种促发因素是防治运动病的重要方面。如车厢、船舱内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维持适宜温湿度;降低噪声、振动;及时清除周围的呕吐物,减少其他不良刺激,消除有害气体,都可使运动病发生延缓或症状减轻。 4.消除不良精神因素,保持身心愉快,防止过分疲劳。开始感到不适时,可即平卧,闭目休息;缚紧腰带,减少内脏移位刺激。船舶航行时,闭目或凝视窗外固定物体,勿注视近物或移动着的物体,可减轻或避免晕船发生。 5.宜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应过饱过饥。鼓励患者吐后再食,边吐边食水果,可减少干呕时的难受。 6.药物预防:一旦开始恶心呕吐,口服药物几乎无用。应在乘车、搭机前30~60min,或乘船在进入风浪区前1~2h开始选用抗运动病及镇静药物。推荐使用的药物有: (1)抗胆碱药:氢溴酸东莨菪碱(scopolaminum hydrobromidum)0.3~0.6mg,3/d,口服。有口干、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副作用。疗效较经皮(制成膏药在出航前8h贴于耳后皮肤上,药物缓释可维持72h)给药可靠。 (2)抗组胺药:茶苯海明(theohydraminum,又名晕海宁、乘晕宁,dramamine)50~100mg,1/4~6h,口服。 (3)复方药物:①复方晕海宁(又名抗晕灵,每片含晕海宁50mg、右旋苯丙胺5mg),口服l~2片,1/6h;②新克晕,无嗜睡、头晕副作用,防晕船有效率达94%。 (4)镇吐药物:氯苯甲嗪(又名敏克静,meclizine)25~50mg,2~3/d。此药作用时间能维持24h以上,长效可靠。但明显嗜睡,不宜供值更人员服用。 以上药物中,复方晕海宁效果最好,副作用小,特别对需要坚持工作的值更和驾驶人员适用。 7.症状严重患者要针对病情对症治疗。因剧烈呕吐出现虚脱、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失衡或低血糖者,应及时妥善处理,以免继发其他后果。 § 预后预防 运动病的预后及预防1、饮食起居要讲究卫生和科学。睡眠要充足,饮食要清淡,避免饮食过量; 2、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尽可能选择晃动最小的座位就坐。尽可能将头部固定,两眼注视远处不动的目标,少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也可以闭目养神,保持镇静; 3、注意调整姿势和呼吸。乘船时可采取水平卧位;乘车时最好面向车子前进的方向;急转弯时,身体尽量向转弯的一侧倾斜;乘飞机如遇急剧下降时,应深吸一口气并用力屏住呼吸,直到飞机上升或机身平稳为止; 4、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时,可系上腰带,使内脏活动范围减少,以减少对内耳前庭器官的刺激。 5、饮食起居要讲究卫生和科学。睡眠要充足,饮食要清淡,避免饮食过量; 6、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尽可能选择晃动最小的座位就坐。尽可能将头部固定,两眼注视远处不动的目标,少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也可以闭目养神,保持镇静; 7、注意调整姿势和呼吸。乘船时可采取水平卧位;乘车时最好面向车子前进的方向;急转弯时,身体尽量向转弯的一侧倾斜;乘飞机如遇急剧下降时,应深吸一口气并用力屏住呼吸,直到飞机上升或机身平稳为止; 8、乘坐任何交通工时,可系上腰带,使内脏活动范围减少,以减少对内耳前庭器官的刺激。 [1] 相关文献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航海运动病发病机制的探讨-海军医学杂志-200526(4)万方数据期刊论文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液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的影响-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18(1)万方数据期刊论文两种抗运动病药物的效果比较-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12(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