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赖兴巴赫,H. |
释义 | § 赖兴巴赫,H. § 正文 德国 哲学家,逻辑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柏林学派的领袖。他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的研究。 生平和著作 赖兴巴赫于1891年 9月26日生于德国汉堡。1910~1915年先后在斯图加特工学院和柏林、慕尼黑、哥丁根、爱尔兰根大学学习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及哲学,191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在柏林大学听A.爱因斯坦讲课并研究相对论。1920年应聘在斯图加特工学院任教,讲授物理测量技术、无线电报、相对论、哲学史及自然哲学等课程。1926年起在柏林大学任教,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因其父系为犹太族而被免职。随即去土耳其,任伊斯坦布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8年去美国,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哲学教授。他还担任过美国哲学协会太平洋分会1947年度的主席。1953年4月9日在洛杉矶去世。 赖兴巴赫在柏林大学任教时曾组织柏林经验哲学学会,成员包括C.G.亨佩尔、W.杜比斯拉夫、K.格雷林等人,形成逻辑经验主义的柏林学派。该派与维也纳学派紧密联系和合作,曾多次共同召开有关科学哲学的国际会议,并于1930年共同创立《认识》杂志,由赖兴巴赫与R.卡尔纳普任编辑。 他的主要著作有:《相对论与先天知识》(1920)、《相对论的公理化》(1924)、《概率论:概率演算的逻辑及数学基础》(1935)、《经验与预测》(1938)、《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1944)、《科学哲学的兴起》(1951)以及在他身后出版的《时间的方向》(1956)、《定律、模态与虚拟式条件陈述》(1976)。他的重要论文几乎全部收入《赖兴巴赫论文集1909~1953》(1978)。9卷本的《赖兴巴赫全集》从1977年起在德国陆续出版。 主要哲学观点 赖兴巴赫是从研究自然科学转向研究哲学的。他的研究课题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即由分子物理学引入的统计物理方法、相对论的时空理论及量子力学的物质观。赖兴巴赫认为,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是阐明科学的合理性,目的在于建立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基础。他对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进行逻辑的重构,而不考虑科学发现中历史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 赖兴巴赫自称为逻辑经验主义者,以表明他的哲学与实证主义有区别。事实上,这种区别只是细节上的,只在于他用概率的意义理论代替真值的意义理论,认为确定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主要看该命题是否能由观察确定其概率,而不是看它是否能被观察证实。在赖兴巴赫看来,能被严格证实的命题是没有的。他的概率意义理论是对早期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所作的修正,但从总体上说,赖兴巴赫的哲学立场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是一致的。他们同样接受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两分法,依靠经验检验事实陈述,用意义理论给科学与非科学划界,以归纳逻辑作为科学知识合理性的根据,反对形而上学,主张哲学科学化,认为哲学不过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逻辑分析。 赖兴巴赫早年曾受I.康德哲学的影响。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出现和牛顿力学(见I.牛顿)为相对论所代替,促使他后来抛弃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他认为,康德哲学把18世纪的科学当作普遍必然的真理,但在现代物理学出现以后它就站不住了。他指出,康德对D.休谟归纳问题的解决是失败的,必须运用概率论来解决归纳问题,从而为经验科学建立可靠的基础。为了表明统计方法用于描述物理实在的有效性,赖兴巴赫提出了概率概念与因果原则、归纳原则的联系。他认为,严格的因果陈述只是概率陈述的极限情况,科学中尤其是量子力学中的因果概念,并不一定要求概率接近于 1。概率陈述必须以归纳原则为前提,因为归纳原则是确定陈述概率值的唯一根据。在他看来,如果世界可被预测,归纳原则即是科学为作出预测所必须采用的预设。这就是赖兴巴赫所谓的归纳原则之正当性的实用辩护。在他那里,一切科学陈述均是概率陈述,理论陈述与观察陈述之间的关系是概率蕴涵,科学的逻辑不是两值逻辑,而是取值为区间0~1上的全部实数的概率逻辑。赖兴巴赫提出这套概率推理规则,与数学上的概率演算法则是相容的。 赖兴巴赫试图把相对论公理化,提出了“协调定义”的概念,以期揭示相对论的经验内容,从而把这一理论中的定义成分和经验成分区别开来。协调定义是把理论概念与有关可观察对象、性质或现象的概念联系起来的一种定义。赖兴巴赫认为,量子力学中的所谓波-粒二象性是对微观“现象间”作常规描述的结果。“现象间”是指发生在可观察现象之间的不可观察情况,如双缝衍射实验中粒子穿越狭缝的情况。赖兴巴赫认为应当用三值逻辑作为量子力学的命题逻辑。在这种逻辑演算中,命题除了可取“真”、“假”二值外,还可取第三值:“不确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