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辟支佛 |
释义 | 辟支佛,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的简称,又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或简称辟支迦佛、辟支等。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其或是思惟世间生灭无常的道理,或是观察十二因缘、飞花落叶等,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证果之人。所以亦称为「独觉」(新译)或「缘觉」(旧译)。 但汉传佛教天台宗区分「独觉」和「缘觉」:出生于没有佛的时候的开悟得道者,称为独觉,而出生于有佛之世,观察思惟十二因缘得道证悟者,称为缘觉。 辟支佛是缘觉乘(乘是载运的意思,载运修行的人,从迷到悟的方法与过程)的最高果位,但并不完全等于觉行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缘觉乘(没有听闻佛陀教说,独自观察十二因缘等法理而觉悟)和声闻乘(直接听闻佛陀教说,思惟修证苦集滅道四圣谛而觉悟),合称为「二乘」,加上大乘佛教的菩萨乘,总称为「三乘佛教」。而再加上一般世间的善法善行(好人好事等)人乘、天乘,统称为「五乘共法」,是载运众生到善趣的共同方法,其中所说的五乘,指的就是(1)人乘(2)天乘(3)声闻乘(4)缘觉乘(5)菩萨乘。 并不是每一位修行佛法者的觉悟解脱都是成佛,因为成为一位正等正觉开创佛法传统的教主,需要在修菩萨行时修行六度波罗蜜,累积声闻、缘觉所没有的智慧、福德、和能力(如杂阿含所提唯有如来成就的「如来十力」)才能成为一代教主。依照小乘佛教的看法,辟支佛与阿罗汉都是究竟解脱,也就无需再修行成佛。但大乘佛教依照《法华经》的教义,认为所有的修行者终将成佛,辟支佛与阿罗汉的觉悟尚不究竟,所以只要他们继续修菩萨行,终将也会成为正等正觉的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