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伤寒论疑难解读》
释义

§ 内容简介

《伤寒论疑难解读》在第1版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10年来的讲学、临床与思考的感悟,对《伤寒论》中的疑点、难点作出了进一步的、全新的、合理的阐释。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从5个方面对《伤寒论》进行了挖掘和再阐释一是对《伤寒论》所依托的文化与医学文献背景以及所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从认识论、方法论入手,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二是对《伤寒论》的基本理论正本清源,运用“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已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已“的原则和方法,寻绎仲景思路,对“误读传统”进行梳理、考辨与阐释,并创立新说。三是对《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等方面的问题辨疑解惑。四是对冗复不贯的原文疏正解读,对《伤寒论》研究史上存在的随文敷饰之弊进行疏正。五是根据读者需求,修订后特别从认识论角度对《伤寒论》的方法进行梳理和阐述,并就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向读者提出建议。《伤寒论疑难解读》内容丰富,论据确凿,方法科学,观点独到,颇具学习和收藏价值。广泛适用于中医临床和科研人员、在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时参考。

§ 作者简介

李心机,1942年生,山东省蓬莱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1962年考入山东中医学院,1968年毕业,从事医疗工作10年后于1978年考入山东中医学院,师从著名中医学家李克绍先生攻读硕十学位,1981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伤寒论》教研室副主任,中医系副主任,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历任山东省七、八、九届政协委员。他致力于《伤寒论》理论与临床思路研究,提出把《伤寒论》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和医学文献历史背景中研究的新思路,倡导“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的学术主张,引入人类文化学研究方法对《伤寒论》进行深入的考辨与阐释,运用人类文化学考察资料在比较与对文化、学术背景的还原分析中,正本清源,寻求《伤寒论》的本义,“还《伤寒论》的本来面目”。1999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寒论疑难解读》,意在突显《伤寒论》的疑难,重心是“点”,力在深度.该书曾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3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寒论通释》,意在突显系统,重心是“面”,力在广度,该书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优秀奖。2007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寒论图表解》,意在简明直观,重心是“简”,力在通俗。

§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探源与发微

气是物质与气是生命

整体观念与直觉思维

藏、藏府与藏象

哲学的阴阳与医学的阴阳

三与三阴三阳

伤寒发病与三阴三阳分证

“传”与“传经”

“六经提纲”与“非纲”

合病与并病

发汗与汗法

厥阴病篇与《伤寒论》传本

《伤寒论》、“《伤寒论》学”与“伤寒学”

《伤寒论》方法与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中篇 方证思路与辨疑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证

太阳中风与桂枝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大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五苓散证

茯苓甘草汤证

大陷胸汤证与小陷胸汤证(膈内拒痛与疼痛拒按)

十枣汤证

栀子豉汤

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

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

少阳病与柴胡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加芍药汤

少阴病吴茱萸汤证(烦躁与躁烦)

四逆散证治

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

大半夏汤与小半夏汤

甘草与甘草汤

一方与二法

下篇 条文解读与义疏

伤寒与温病

寒在骨髓与热在骨髓

恶风与恶寒

桂枝不中与之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

疑非仲景意

昼日烦躁不得眠

麻黄“先煮去沫”与“沫令人烦”

“主之”、“宜”、“与”及其他

“喘家作”与“喘家作桂枝汤”

“呕吐”与“咳吐”

“目瞑”与“瞑目”

“渴”与“消渴”

“虚烦”与“懊侬”

“不可余药”与“余勿服”

“潮热”与“海潮”

“发黄”与“胆汁外溢”

“半在里半在外”与“半表半里”

“发热恶寒”与“往来寒热”

“但见一症便是”与“不必悉具”

“七八日续得寒热”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

“脾约”与“脾弱”

“格阳”与“戴阳”

“热多欲饮水”与“寒多不用水”

“哕”与“干呕”

条文中自注例

后记

再版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