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资阳人
释义

§ 简介

“资阳人”是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距今已有35000年历史。1951年3月在四川省资阳县(现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城西九曲河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在一号桥墩发现了远古人类头骨化石,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派专人将古人类头骨化石送北京,由世界级专家、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裴文中、吴汝康等教授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认定化石为35000多年前的女性头骨化石,是目前已知的四川人最早的祖先,年龄在50岁左右,并命名为“资阳人”。同时又出土1件骨锥(骨锥底部缺失,残长10.82厘米,锥尖钝而光滑,呈深褐色,锥身有刮削加工的条痕)及许多动植物化石,与“资阳人”化石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鬣狗、虎、马、中国犀、猎、麂、水鹿、大额牛和东方剑齿象等。

“资阳人”化石为一较完整的头骨,头骨较小,表面平滑圆润,额结节和顶结节都明显突起,额部较丰满。面骨保存有上颌颚骨,覷底除左侧颞骨岩部保存外,其余大部残缺;上颚的牙齿全部脱落,仅保存上左第一前臼齿的一个齿根。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全部愈合,说明属一老年女性个体。其基本特征和现代人相似,但也保留了若干较原始的性质。如眉嵴比同龄同性的现代人显著,两内侧端几乎相连;前囟点位置较现代人的靠后;颞骨鳞部较低矮而平整,弧度较现代人小,从而表明其脑量不大,因而被认为是晚期智人阶段的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型,是旧石器晚期的真人类化石,是南方人类的代表,是古人类发掘中唯一的女性。

由“资阳人”头骨的一般性质判断,“资阳人”当属新人阶段;但又具有若干与中国猿人相似的性质,如眉嵴在内侧部非常明显,且几在中缐相连,这是现代同样年龄的小孩中所罕见的。眉嵴上方稍稍隆起,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矢状嵴,由此向后延伸,到顶骨中部而逐消失。中国猿人有明显的矢状嵴,前已述及,在现代的爱斯基摩人甚多矢状的嵴,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现代中国人中,也常有矢状嵴。由左侧保存的颧弓基部可知颧弓走行的方向较现代人为倾斜,虽其程序不如中国猿人为明显。颧弓向后与发达的孔突上嵴相连积,中国猿人也有非常显著的乳突上嵴。“资阳人”头骨与山顶洞人相比,也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如山顶洞老年人的眼眶上方也显著隆起,具有粗壮的眉嵴,他的眼眶约呈长方形,而“资阳人”左眼眶的上缘保存,远较现代人平直,也似呈长方形。山顶洞较年轻的女性头骨也具有矢状嵴。从这些性质的一致来看,似乎“资阳人”与中国猿人及山顶洞人是有一定关系的。资阳人头骨

§ 考古发掘

1951年3月,春寒未消,在修建成渝铁路资阳九曲河一号桥墩右侧的泥坑里,当重庆大学张圣奘教授从刺骨的泥浆里捧出那具远古人类头骨化石之时,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就此展开,蜀人祖先之谜有了答案。时任西南军政委的邓小平、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极为重视,明示头骨化石送北京,由“北京人”的发现者,著名专家斐文中、吴汝康等教授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于1957年出版了专著《资阳人》,为“资阳人”定了性,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原研究者认为,这些动物化石分属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两个时代,人类化石与后者同时。人类化石包括一个头盖骨和一块完整骨性硬腭,从石化程度和颜色判断,属于同一个中年以上的女性个体。地质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但有人认为它的时代较晚,尚无定论。

1972年,有关单位发表了“资阳人”出土地点一件树木化石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为距今7500±130年,有人据此认为“资阳人”属于新石器时代。1980年以来,有关单位对“资阳人”地层多次进行考察,采集了不同层位的动、植物化石,进行了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地点附近地层堆积比较复杂,从顶部的距今2170±70年到底部的39300±2500年,早晚都有。尽管“资阳人”化石出土层位不十分确切,但根据头骨形态及测量数据所表现出的若干原始性质,许多学者仍肯定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

近年来,在“资阳人”化石出土地点以西170余米处的深7.5~8.8米的砾石层中,发现了许多打制石器。其原料多为石英岩砾石,制作方法和类型与铜梁旧石器地点的石器相似。在资阳市雁江区鲤鱼桥一带与资阳人时代相同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有树干、树叶、种子、果壳等。研究表明,当时的地貌和今日相似,气候则较温和温润。这些新的发现,使人们对“资阳人”的文化及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 资阳人

§ 复原过程

半个世纪过去了,“资阳人”在历史教科书和大小百科全书上,仅有文字记载,没有像“北京人”、“山顶洞人”那样的感性形象表达,这无疑是一大缺陷和遗憾!但是“资阳人”在人类史学上的价值没有改变,关心和研究它的人更是层出不穷。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的孟基林和民间泥塑师廖飞平就是其中的中坚分子,他们要为蜀人祖先造像!心意已决,他们一人负责资料搜集,一人负责塑材准备。为了对“资阳人”头骨有直观的感受,廖飞平找来女儿的历史书反复观看。资阳市雁江区文化局和区文管所支持他们,拿出馆藏文物“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制件(全国仅存三件,分别在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博物馆、资阳市雁江区文管所),让他们进行触摸和全方位拍照,测量数据。经过几天的图文资料研究分析,画草图,“资阳人”复原工作开始了。资料显示,“资阳人”为50岁左右的女性,以仅存的一颗牙判断,此人犯有严重牙病。

现存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只有眉骨以上的上脑部分,“资阳人”应该复原成什么样的形象?是病中的老太太,还是弱不禁风的娇女?是年富力强之身,还是孩童之躯?在复原创作过程中,他们依据世界级专家裴文中、吴汝康等教授对“资阳人”个体特征的描述,如额结节突出、眉脊显著且相连、前额狭窄、鼻根部高而狭窄等,认真测定“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制件,并参考距今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复原像,他更具有古猿特征,也参考了距今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复原像,他完全具有现代人特征,完成了“资阳人”复原雕像创作。“资阳人”介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她更倾向于现代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新人,是典型的南方人特征,无疑是蜀人祖先。一个人类祖先复原像的形成,除了忠实于他的个体特征外,更应该考虑他的环境特征,区位特征和精神风貌。严格说来,人类始祖复原像应该是一种概念性形象,他应该展示这类人的精神风貌、人文特征、社会学和美学意义。

二人在复原“资阳人”时突出了以下特征:一、男性化特征。在当时生存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男女体型特征差别应当是很小的;二、刚毅的特征。要同猛兽和大自然作斗争,没有刚毅的性格,仅存纤柔之躯绝对不行;三、王者风范。可以设想,50岁的她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面对猛兽或异族的侵袭,她显得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四、年富力强。哪怕她就是病死的、饿死的、老死的,我们要展示的都该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年富力强的“资阳人”形象;五、母亲形象。50岁的远古女性,她应该像罗中立的《父亲》一样,是南方人类乃至中华民族共同的母亲。六、美感特征。刚毅、王者风范、年富力强且饱经沧桑,和她在古人类史上仅有的女性特征,最终体现在一个美字上,美是沟通世界的桥梁。

孟基林和廖飞平对照图片,研究资料,通过十几个昼夜的十数次修改,终于完成了“资阳人”的复原胸像。2002年11月18日,当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资阳人”复原像神态活现地立于街头时,有些市民准确地叫出了“资阳人”。从2003年9月开始,孟基林和廖飞两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消耗四卡车泥巴,又完成了“资阳人母子”全身泥塑主体雕像创作。“资阳人”全身泥塑主体雕像高3.1米,刻画了35000年前“资阳人”母子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形象。聪灵可爱的赤身小男孩右手抱着母亲的右腿,左手拉着母亲臀部的草裙,惊惧地侧眼凝视着正前方;母亲挺身而立,赤裸上身,两眼炯视,她一手护着孩子的头,一手握拳在腰,表现了原始“资阳人”的生存环境、母子连心的母性心态及同自然环境抗争的精神。雕像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粗犷处大刀阔斧,气势如虹;细微如触肌肤,能见经脉。“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原雕像和母子全身泥塑主体雕像的完成,填补了“资阳人”研究史和历史教科书上无具体形象的空白。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古脊椎动物研究专家方其任教授认为他们较为真实地复原了“资阳人”的外貌特征,再现了远古先人的生活场景。两位创作者说,他们将继续完成“资阳人”战洪荒抗猛兽等系列雕像,让人们能直观地了解远古先人的生活场景。

“资阳人”复原像泥塑小样完成后,首先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时资阳市文化局局长吴秀英表示,“资阳人”的复原,是一件好事,应当以此为突破口,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从复原雕像入手,完成群雕、组雕和资阳历史名人系列雕塑,作为博物馆、文化广场、“资阳人”主题公园的主体形象,力争三到五年时间打造出资阳文化品牌。 艺术家修复资阳人(半身像)  资阳人全身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