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春牛 |
释义 | § 简介 春牛舞又称牛头舞,壮语叫“拢娅歪”。“拢”即“跳”或“耍”之意;“娅”即女性;“歪”即水牛。春牛舞系壮族民间祭祀性舞蹈,流行于广南、西畴、马关等县的壮族布侬支系民间。一般只限在年节期间和丧葬仪式上才跳这种舞蹈。 跳春牛 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是用竹篾编制、用绵纸裱糊、勾画有牛头模样的面具,另用长约6尺左右的花格布缝制为“牛身”。跳舞时,舞者身穿“牛身”衣,双手举着牛头道具,踩着锣鼓点,摹仿着牛的各种动作而舞。舞者时而摆头跺脚,时而将身体旋转、翻滚,时而又跪拜四方,时而又跳跃奔跑。另一伴舞者头戴人头面具,手执刀棍,按锣鼓点作吆牛或舞弄刀棍等动作。再一伴舞者头戴猴头面具,摹仿猴子的动作,在“牛”前跳来跳去,以示戏牛取乐。因此,春牛舞在有的地方又叫戏牛舞。 跳春牛舞的人,仅限于男性,表演人数各地不尽相同。西畴县的壮族跳春牛舞为四人表演,有两人分别舞牛头,一人戴人头面具,另人戴猴头面具。广南县的壮族跳春年舞,由三人表演,一个耍牛头,其余一人戴硕大的人头面具,一人戴猴子面具。跳的动作都大体相同。 也称唱春牛、舞春牛,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流传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南方地区。春牛舞又称牛头舞,壮语叫“拢娅歪”。“拢”即“跳”或“耍”之意;“娅”即女性;“歪”即水牛。春牛舞系壮族民间祭祀性舞蹈,流行于广南、西畴、马关等县的壮族布侬支系民间。一般只限在年节期间和丧葬仪式上才跳这种舞蹈。 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是用竹篾编制、用绵纸裱糊、勾画有牛头模样的面具,另用长约6尺左右的花格布缝制为“牛身”。跳舞时,舞者身穿“牛身”衣,双手举着牛头道具,踩着锣鼓点,摹仿着牛的各种动作而舞。舞者时而摆头跺脚,时而将身体旋转、翻滚,时而又跪拜四方,时而又跳跃奔跑。另一伴舞者头戴人头面具,手执刀棍,按锣鼓点作吆牛或舞弄刀棍等动作。再一伴舞者头戴猴头面具,摹仿猴子的动作,在“牛”前跳来跳去,以示戏牛取乐。因此,春牛舞在有的地方又叫戏牛舞。 跳春牛舞的人,仅限于男性,表演人数各地不尽相同。西畴县的壮族跳春牛舞为四人表演,有两人分别舞牛头,一人戴人头面具,另人戴猴头面具。广南县的壮族跳春年舞,由三人表演,一个耍牛头,其余一人戴硕大的人头面具,一人戴猴子面具。跳的动作都大体相同。 跳春牛图 § 相关信息 “舞春牛”庆亚运 舞麒麟、舞龙、舞狮子都是广东人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那您可知道,在增城的派潭镇,还有“舞春牛”这一项活动? 派潭全镇7万多人口中,约三分之二为客家人,这里有一支常年活跃的“山歌春牛队”。队长张定渊介绍说,“舞春牛是客家传统文化活动,通常跟唱山歌一起表演,在古代一般在春节和开耕时节才表演。但现在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村民都会演出。” 从一千多年前开始,就有客家人南迁到增城,他们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包括至今还保留着中原地区迎春习俗的“舞春牛”。习俗演变至今,从古时候鞭打土牛,发展成现代的绕春牛跳舞、唱春牛调和表演“舞春牛”。 “以前我们会用竹子、布等材料制作‘牛’,通过表演牛耕田、人鞭牛、牛吃草、唱山歌、跳春牛舞等来赞扬牛的勤劳伟大。其实这也是在赞扬农民的辛勤劳作。”张定渊如数家珍,“现在,牛也跟着时代进步,变成钢铁筋骨的、有滑轮又有犁,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舞春牛的艺术性,我们大家都喜欢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舞春牛的主题更加丰富。“我们根据实际,把亚运盛会、增城的发展、追求纯真爱情等等题材也纳入到舞春牛的表演中,更贴近生活。”张定渊说。 跳春牛 2009年4月,“舞春牛”进入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派潭镇的王木森成为“舞春牛”的市级传承人。 春牛图 由于多数地区送春牛活动未能惠及乡村民间,所以民间便有了送春牛的延伸习俗“送春牛图”。各地客家送春牛图原本都在立春日,该习俗演变到民国时期时,又多在年初一。由三、五少年组成一小队,吹着嘹亮的客家唢呐,打着小鼓,敲着小钹,挨家挨户送春牛图。到了乡邻家门口,一番热闹的吹打过后,就给主人家送上“恭贺新禧”、“迎春接福”之类的红贴,继而送上象征五谷丰登、富贵吉祥的“春牛图”,等主人给过红包利是,又吹吹打打去往下一家。 “送春牛”体现的是官方色彩,送“春牛图”则更具有民间性。也有“送春牛”民间化的,比如四川西部客家将传统的送春牛与送子习俗联系起来,使“春牛”逐渐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客家较多地直接传承着宋代文明,今天的客家社会到处都尚可寻觅到宋代生活的影踪。 吴自牧《梦粱录》卷一载:“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仪。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律管吹灰,应阳春之象。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宋代句芒神形象不再是人面鸟身打扮,而已经非常人性化:彩画端正,长约二尺,头有双髻,立而不坐,手执牛鞭,似牧童之像。迎春时,祭祀芒神的神亭前又有纸牛、活牛各一头,或抬或牵,随由小童装扮的“芒神”而行,此即所谓春牛。纸牛可任人鞭打,俗谓“鞭春牛”。并有彩亭若干,供瓷瓶于中,插富贵花,及“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样,伴以大班鼓吹、台阁、地戏、秧歌,沿街唱舞,意为劝农。“春牛”从东郊进城之后,城内民众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这在当时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称为“看迎春”。 就是说,传承至今的送春牛图民俗,当源自宋代民间立春日“坐乘小春牛”,往富贵人家送春幡、春胜的活动。 历史进入民国,曾经风行全国立春祭春牛的古老风俗几乎全部消失,而代之用春牛图置换祭春牛。各地根据历象推算当年立春的时间,在春牛图上表示出来,印成“皇历”,帮助农家了解立春的早晚,以不耽误农时。各地绘制的《春牛图》均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如山东潍坊年画中有一幅《春牛图》,上部刻画有芒神和春牛,下部描绘三人吃春饼情景,其上有一段文字:“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料,专吃散灾小鬼头。”从中看出春牛本身就是一种吉祥物,是神灵所使,“专吃散灾小鬼头”。人们不仅送小春牛,还把抢来的春牛土和水,涂在灶上,认为可除邪气,全家平安。在这里,春牛又成为一种避邪巫术的象征物。 苏州桃花坞的春牛图,其前有一牛郎牵牛,牛驮着财宝,后一官人持扇鞭牛。 贵州台江苗族的春牛图,不仅绘有春牛,还绘有耕作农具、播种耕地等动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