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资产经营
释义

资产经营资产经营是以企业经营绩效最大化为目的,以企业资产的流动重组为特征,以生产经营为基础和以获取最有利的盈利机会为方式的现代企业经营观念。

§ 资产经营的概述

(1)资产经营不同于生产经营。一是生产经营是围绕产品的生产、销售,资金的投入、回收展开的日常性经营活动;而资产经营则是在产品经营的基础上,借助于企业资产的流动与重组而展开的战略性、超常规的经营活动。二是产品经营的着眼点是企业生产的商品;资产经营的着眼点则是把企业本身作为商品来生产和经营。三是生产经营注重物质交流,抱住单一的产品演独角戏,跳独角舞,怕拿不到项目,怕争取不到银行贷款,只重视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其经济性;资产经营重视的是价值流,关注投资效益和资金的循环周转与增值。所以资产经营要求企业资产多元化,以多轮驱动和多角经营战略支撑企业,并把效益作为经营活动的中心,关心投入产出比和资金的回报率。

(2)资产经营是全要素的经营。企业资产经营的实质,就是把企业拥有的一切经济资源资本化,让每一项资产都能在企业有序的组织下,成为为企业的经营目标而“战斗”的“列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资产经营是开放型的经营。有人把只懂生产经营,不善资产经营者看作是追求“围墙经济”,而把从事资产经营的企业经营者看作是追求开放型经济。这种看法是十分有道理的,资产经营要求企业经营者着眼于大市场、大配套、大协作,通过大思路、大手笔做出大文章,从而尽量利用社会力量发展和壮大自己。在资产经营条件下,经营者不仅要以最大力量保住本企业已有的产品、产量和市场份额,还要时刻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国内国际市场动态,探寻潜在发展机会,预测经营风险,随时做好从传统阵地中撤离的准备。资产经营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变得高度复杂,科技含量增大,从而迫使企业决策者放弃家长式封闭型决策方式,增加决策透明度,重视集体讨论和专家咨询,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避免个人素质的缺陷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企业的思路和途径

根据国际国内的实践来看,资产资产经营经营的思路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企业兼并,一般来说,企业在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之前,生产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如成本费用率高,技术开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如果通过企业兼并的路子则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兼并的直接效应是企业告别常规性渐进式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超常规的板块式增长阶段。

(2)以启动生产经营为目的。一些由于负债率高、经营不善的企业,银行停止向其提供贷款,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被迫处于“停转”状态。这时企业可以选择通过资产经营启动生产经营的思路,忍痛割爱,.把企业的一部分资产作价出售,换回资金用以重新启动企业。

(3)以实现资产的整合效应,以小博大,增强企业实力为目的。通常可以选择两种资产经营方式:一是企业改制。企业作为发起人之一,吸收其他发起人组建公司,企业以全部资产作价入股,并在新生组建公司中保持控股地位,这样既可增加企业的资本,又不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收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二是集团化道路。把自身作为核心企业,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投资建立公司、关联公司,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然后将零部件生产以合同形式转移出去,形成生产协作企业,从而形成由核心层、紧密层、外围层构成的企业集团,不仅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综合互补优势,以较少的资本支配较多的资本,还可以在集团内部实现社会化协作和专业化分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4)以活化企业呆滞资产为目的。以产权置换方式把企业债权转换为股权,然后把股权折价出售,或者以它抵押向银行借款,可以使受到不良债权困扰的企业得到解脱。

(5)以利用外部资金为目的。其一,购壳上市。即非上市企业收购上市企业股份,达到控股的目的,然后以最大股东的地位对其施加影响,使其同己方合资搞建设项目,收购己方子公司或者直接向己方注入巨额资金。这样既可以突破非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种种局限性,同时又可以控制被收购的目标企业。其二,借桥上路。如由企业划出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与有关企业(当然是实力较强的企业)搞合资。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并利用对方的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开拓市场,了解国际国内行情,借以调整经济战略,打开生产经营的局面。

(6)以分散经营风险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为目的。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联营、合资或单独投资建立子公司,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投资。采用这种资产经营的思路,能够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结构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减轻经济波动的冲击。以一些企业的优势来抵消和补偿另外企业的劣势,减轻资金运用的风险,形成互补关系。

(7)以稳定产销为目的。以参股、控股、合资的形式,与原材料供应方和本企业产品的购买方保持稳定的业务联系,保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和产品市场的稳定,达到规避经营风险的目的。

(8)以减轻决策压力为目的。承包、租赁、托管是较为可行的选择。

(9)以套利为目的。利用外汇市场汇率的频繁变动以及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的行情变动,进行套利交易,使企业资产的价值得到保全和增值。

§ 企业的六大放大效应

企业通过开拓资产市场和资产经营,具有六大放大效应,即:结构放大效应、交易放大效应、市场放大效应、融资放大效应、时间放大效应、资产经营效益放大效应。结构放大效应:跳出了传统的、只对产品进行生产经营或提供劳务的模式,对经营对象作了极大的调整扩展,它把整个企业的资源,如厂房、设备、产品、货币、债权等有形资产,以及商标、专利、技术、人才、商誉、管理、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全部利用起来,通过在资产市场的运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的快速增值。交易放大效应:随着经营对象的扩大和完善,资产经营的交易规模也相应急剧扩大,交易量与产品经营相比往往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是产品经营所无法比拟的。市场放大效应:由于资产经营是通过价值形态、资产形态的交易方式进行的,这样在当前资产市场日趋国际化的条件下,企业可以利用资产市场流动性强的特点和优势,综合运用资产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地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使市场容量无限扩大。利用资产市场的筹资、企业重组、购并实现商品市场的放大。融资放大效应:资产经营把产业资产与金融资产结合在一起进行融资,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融资,它依托资产市场进行,资金来源面广,如宝钢集团。二是融资工具多元化,可根据条件和时机,灵活运用配股、注资、分拆、可转换债券、股份出售等各种融资工具。三是资金量大。四是股本型筹资无负债,可增强企业财务基础。五是融资无次数限制。六是具有兼容性,它不排斥一般融资方式,而且成功的资产经营还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资信状况,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其他方式的融资。它还可运用杠杆收购以小吞大。时间放大效应:资产经营的对象往往是已进入销售阶段且有一定盈利业绩的成熟资产,因此投入和产出的周期大为缩短,而且通过资产经营可以对企业各类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有效匹配,从而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企业还可以将有关业务或项目通过上市或出让等资产经营活动在特定市场交易中(如在证券市场上)释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资金循环、周转的速度。一般而言,企业收购其他资产,半年后可包装上市,从而使资金循环周转速度成倍提高。 效益放大效应:资产经营通过对资产存量和增量进行管理、重组和交易,可在短期内使资产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如跨行业的产、供、销的全方位的资产运作可使企业的资源得以最优配置,从而带动企业资产运作的高成功率和高回报率。资产经营的另一特点是其交易不是以资产的当时实际价值进行,而是以溢价方式进行,不仅包括了当时价值,还包括了未来价值,即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使资产的未来价值和利润能提前获得,这就使资产经营的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

§ 企业难处

中国的资产市场正在经历重大变革,但资产的利用率还不高,从而影响了我国企业的资产经营。具体表现在一是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差距表明资产的浪费或资产净流出,二是资产产出率低,表明资金分配缺乏效率,三是国际收支状况显示,虽然外资大量流人,但国内市场未能提供充足的投资渠道。国内融资存在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我国企业的资产经营。其主要表现在:

(1)目前股票市场的规模远不能满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需求;

(2)交易成本过高,市场过度投机。交易场所供不应求、上市公司素质不高、以私人投资者为主导缺乏机构投资者参与;

(3)市场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主板、创业板、柜台交易等多种市场;

(4)金融市场状况不良,货币市场、资产市场和外汇市场彼此分割;

(5)法律框架和法规不成熟。

§ 企业步骤

首先,要确定我国企业资产经资产经营营的发展模式从全球500强企业成长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企业通过资产经营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一般有两种模式可借鉴:一是以欧美跨国大公司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他们大多是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实力, 可认为是一种先发型企业,其资产经营活动较多表现为通过吸收相关业务发展主导产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以确保在某个行业中的国际霸主地位;另一是日韩等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发展模式,他们选择了一条超常规发展道路,创建了综合商社型的跨国公司发展新模式,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崛起成为国际级的“航空母舰”,往往以加大资产经营力度,并进入相关或无关多元化领域借以壮大企业经营规模。我国要在较短的时期有较多的企业集团走向世界,大多只能选择后一条路径了。其次,资产经营要实现资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开拓、发展资产市场,逐步实现资产社会化和现代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面向全社会开发资金资源,开放资产市场,充分发挥资产和资产经营的市场容量及全社会资产的互补作用,加速资产的流动,从而提高资产社会化、大众化的水平,是推进我国企业集团走向世界的当务之急和社会基础。资产的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所谓资产社会化,就是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下的资产流动,货币资产的流动是资产的“生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商人周转十次的货币资产也会实现一个十倍于价值的总资产,”由此可见,货币资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推动力,没有资产的流动,便没有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不断融入全球化的我国,应该承认全社会资产不同形式的广泛占有,有利于资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 资产经营要完善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的建设金融市场、资产市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金融历史演变的产物。完善资产市场,企业可在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生产要素资产的最大化。这些约束条件包括市场环境条件(政策、市场竞争度、税收等)、时空条件(企业的区位、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自身周期和经济周期等)、要素投入条件(科研开发费用、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等)以及资产约束条件(企业原始资产大小等)。在传统经营方式中,企业的发展无疑受限于这些约束条件,而通过资产经营不仅可以在约束条件下实现资产最大化,而且可能会突破这些约束的限制,从而进入一个更加宽广的经营舞台。在现时我国经济发展中,企业所需资产金主要是靠国家直接投资或银行间接筹措,企业直接融资因资产社会化程度过低而受到限制,这个问题的解决,很明显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对绝大部分居民个人来说。他们手中的资金,只有通过资产市场才能转化为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所需的资产金。这就决定了要将城乡居民手中的钱转化为经济运行中的资产金,必须实现资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完善。最后,要逐步转变企业观念,综资产经营合应用多种资产经营的手段随着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结合的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进行资产经营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如企业可以利用庞大的、宽松的资产时常通过发行高利率债券等各种方式筹集资金,达到兼并、收购的目的,甚至能够以小博大。此外,随着企业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逐步分离,许多企业出于巩固竞争地位和长远利益的需要,也乐意被经营有方的大企业兼并,因而更多表现出两厢情愿的倾向。如波音和麦道、花旗银行和旅行者、埃克森和美孚石油公司、奔驰和克莱斯勒等之间的兼并,已很难说清是谁吃掉谁的问题,与其说他们是兼并,倒不如说是强强联合更为恰当。作为企业,目前最要紧的是实现经营思想的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资产经营的方向转变。产品经营是企业的基本职能,经营者的目标是商品效益的最优化。然而,仅仅具有一种好的产品并依靠其销售获得的利润来谋求自身发展的经营方式是不足以造就经济“巨人”的。资产经营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经营方式,通过它来实现企业的产权重组或企业的购并,其直接效应就是可迅速地改变企业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并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企业在市场变动中的应变力和承受力,从而达到规模迅速扩大,资产迅速增值的发展目标,这应当是每个有作为的企业为之奋斗的至高目标。 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 正处在一个需要企业巨人,并且必将产生企业巨人的时代。如果我国资产市场能加快达到上述要求,如果我国所有强大的企业集团能充分利用、发挥国内外的资产市场,真正、有效并有所创新地开展资产经营,那么相信不久的将来,像海尔、中海石油等那样走向世界的企业集团会越来越多,进人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集团也会越来越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