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尔德 |
释义 | § 简介 贝尔德贝尔德(J. L. Baird)(1888—1946),出生在英国,从小体弱多病,好多次差一点被病魔夺去生命。然而,身体的脆弱磨炼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大学毕业后,他在电气公司工作。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很短时间就修好了几台几乎淘汰的机器,深受公司器重。 § 发明 无情的病魔缠住了他,只好辞职养病。192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传送图像”的任务。他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卖掉,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机上,最后,完成了电视机的设计工作。 在一间小小的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工作室。虽然疾病折磨着他,但他顽强地工作着,常常是日以继夜,连夜战斗,饿了吃面包,困了和衣睡一会儿,没有钱买实验器材就以旧茶叶箱、旧帽子盒盖、编织针等代替。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像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 § 人物生平 贝尔德和他的机械电视 1888年,贝尔德庭生于英国苏格兰,少年时他就读于皇家技术学校,在那里听到了有关电视实验的情况。毕业后,他曾经营过肥皂业,但是他的兴趣不在这上面。他迷恋上了电视研究。1906年,年仅18岁的贝尔德自故乡苏格兰移居英格兰西南部的黑斯迁斯,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着手对电视的研究。 贝尔德没有实验经费,只好从旧货摊、废物堆里觅来种种代用品,装配了一整套用胶水、细绳、火漆及密密麻麻的电线粘和串联起来的实验装置。贝尔德用这套装置日以继夜地进行实验,用心地装了又拆,拆了又装,不断加以改进。失败一次又一次接踵而来,贝尔德从一个稚嫩的小伙子变成了满脸胡子的中年人,长期的饥饿与劳累使得他的健康状况变得极坏。他贫病交加,不名一文,不知道怎样维持这难熬的日子,只知道一心扑在电视实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 无情的病魔缠住了他,只好辞职养病。1923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既然马可尼能够远距离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那么发射图像也应该是可能的。”这使他受到很大启发。贝尔德决心要完成“用电传送图像”的任务。他将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卖掉,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研制电视机上,最后,完成了电视机的设计工作。 在一间小小的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工作室。虽然疾病折磨着他,但他顽强地工作着,常常是日以继夜,连夜战斗,饿了吃面包,困了和衣睡一会儿,没有钱买实验器材就以旧茶叶箱、旧帽子盒盖、编织针等代替。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像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 彩色电视系统 公元1930年,他语出惊人,提出了「彩色电视系统」构图;为此理想,百折不挠,如故顽强奋斗,终於公元1941年12月测试成功 公元1928年,贝尔德将影片从英国伦敦用无线电波传送到美国纽约,举世更惊喜其成就。电视事业被各国广播公司纳为主要开发目标。贝氏已有英国政府及英国广播公司(B B C)资助,更进一步全心力研发努力不懈下,公元1929年底电视台播送了他的新发明「有声电视」。公元1930年,他语出惊人,提出了「彩色电视系统」构图;为此理想,百折不挠,如故顽强奋斗,终於公元1941年12月测试成功之第二日,时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轰炸伦敦,殃及池鱼他的实验室沦为毁烬,前功尽去。不过他不气馁,仍然在战乱恶劣情况下抱病另起研究。 实验开始阶段 1924年春天,他终于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那图象还只是一个忽隐忽现的轮廊,发射距离只有3米。 然而,他突然变成伦敦报界的新闻人物了,但这不是由于他实验的成功,而是由于一次几乎使他送命的竟外事故。 原来为了得到2000伏电压,他把几百只手电筒连接起来。一不小心,他触及了一根连接线,电流立即把他击剑在地,身体蜷成一团,一只手烧伤,不省人事。事故发生的次日早晨,《每日快报》用大字标题报道:“发明家触电倒地”、“把那个疯子赶紧打发走”。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商店的老板找上门来,向贝尔德提出一个诱人的合同每周会给25英镑,免费提供一切必要材料,条件是贝尔德每天三次在该百货商店电器部把新发明进行公开表演。 这位发明家虽然知道这套设备对广大公众公开表演还为时过早,但为解决研究经费,只得同意签定和约。于是塞尔弗里奇百货商店腾出电器部一角供他使用,一面贴出告示招来顾客。自此,百货商店每天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人群赶来观看贝尔德发明的东西。可是,面对发射机和接收机,几乎没人真正明白它的意义。观众所看到的只是凝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廊,大多数人对贝尔德的“非凡发明”只是耸耸肩膀或会之一笑。 贝尔德对这种把戏似的表演也厌烦透了,他向塞尔弗里奇百货商店提出终止合同的要求,他的实验装车又搬回河口街的家里。 生活窘迫 这时,他再一次陷入困境。晚饭有一顿没一顿,省下一点可怜的饭钱来添置设备,衣服破了,鞋子穿洞,他都无钱修补,身体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没有钱付房租,房东扬言叫人把他赶出去。他为了寻找经济资助人,拖着疲惫的步子,走遍了伦敦的大街小巷。他访问报馆,想通过报纸的宣传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记者们都已经看到贝尔德在商店的表演,几乎都回答说:“你能传送一张脸给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新闻啦!”好几次,他一到报馆门口顺应潮流被门卫拒之门外,因为门卫早被吩咐,把那个“疯子”赶紧打发走! 电视的诞生 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无奈之下,贝尔德走出了他最不愿走的一着向苏格兰老家要钱。对于家里能否寄钱,他实在不抱多大希望。苏格兰人是讲究节俭的,哪里肯把花花绿绿的钞票花在他那毫无把握的实验上呢?然而,意外之事发生了,苏格兰寄来了500英镑。这是两个堂兄弟汇给他作为入股资金的。这真是绝处适逢生。一家小规模的“电视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原先卖掉换取粮食的实验部件,贝尔德又迫不及待地买了回来。他开足马力,实验一件又一件的装置。他的唯一的“助手”,是一个木偶头像,他为它取名为“比尔”,他要通过发射机把比尔的脸传送到邻室的接收机上。 试验成功 1925年10月2日是贝尔德一生中最为激动的一天。这天他在室内安上了一具能使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的新装置,希望能用它把比尔的脸显现得更逼真些。一天,他按动了机上的按钮,一下子比尔的图象清晰逼真地显现出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眼睛仔细再看,那不正是比尔的脸吗?那脸上光线浓淡层次分明,细微之处清晰可辨,那嘴巴、鼻子,那眼睛、睫毛,那耳朵和头发,无一不一清二楚。 贝尔德兴奋得一跃而起,此记得浮现在他脑际的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找一个活的比尔来,传送一张活生生的人脸出去。 贝尔德楼底下是一家影片出租商店,这天下午,店内营业正在进行,突然间楼上搞发明的家伙”闯了进来,碰上第一个人便抓住不改。那个被抓的人便是年仅15岁的店堂小厮威廉·台英顿。 几分钟之后,贝乐德在“魔镜”里便看到了威廉·台英顿的脸——那是通过电视播送的第一张人的脸。接着,威廉得到许可也去朝那接收机内张望,看见了贝尔德自己的脸映现在屏幕上。实验成功了! 接着,贝尔德又邀请英国皇家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前来观看他的新发明。1926年1月26日,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应邀光临贝尔德的实验室,放映结果完成成功,引起极大的轰动。这是贝尔德研制的电视第一天公开播送,世人将这一天作为电视诞生的日子。 逝世 公元1946年6月8日,贝氏公演他已发明的彩色电视机,从英国电视广播公司(BBC)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大游行」彩色电视节目。参与盛会人士都对于有颜色的电视影像赞不绝口,感念贝尔德对电视开创出伟大的事迹时,他已病重在床未能躬身与会,第六日年仅58岁与世长辞了,他的坚忍不拔科学家精神为电视研发可以说「鞠躬尽瘁」,永怀世人心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