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印度之行》
释义

§ 基本信息

《印度之行》

名称  《印度之行》

外文名称 A Passage to India

更多中文片名:印度之旅 、印度之路

更多外文片名:

Färd till Indien, En.....Sweden

Matka Intiaan.....Finland

Pasaje a la India.....Spain

Passagem Para a Índia.....Portugal

Passagem para a Índia.....Brazil

Passaggio in India.....Italy

Passatge a l'Índia.....Spain (Catalan title)

Podróz do Indii.....Poland

Reise nach Indien.....West Germany

Route des Indes, La.....France

影片类型: 剧情 / 冒险 / 历史

片长:163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对白语言: 英语 / 北印度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Dolby

制作成本:$16,0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Thorn EMI Film Finance plc)

拍摄日期: 1983年11月 - 1984年6月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 演职员表

导演:大卫·里恩 David Lean

编剧:

福斯特 E.M. Forster ....novel

大卫·里恩 David Lean

Santha Rama Rau ....play

主演:

朱迪·戴维斯 Judy Davis ....Adela Quested

维克多·班纳杰 Victor Banerjee ....Dr. Aziz H. Ahmed

佩吉·阿什克罗福特 Peggy Ashcroft ....Mrs. Moore

制作人 Produced by:

John Brabourne ....producer

Richard B. Goodwin ....producer

John Heyman ....executive producer

Edward Sands ....executive produ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莫里斯·雅尔 Maurice Jarre

摄影 Cinematography:Ernest Day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辑 Film Editing:大卫·里恩 David Lean

选角导演 Casting:Priscilla John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

John Box

Herbert Westbrook ....(uncredited)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

Cliff Robinson ....(as Clifford Robinson)

Leslie Tomkins

Herbert Westbrook

Ram Yedekar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Hugh Scaife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Judy Moorcroft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Patrick Cadell ....assistant director

Christopher Figg ....assistant director

Ajit Kumar ....assistant director

Nick Laws ....assistant director

Arundhati Rao ....assistant director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香港

Hong Kong

1985年7月11日

美国

USA

1984年12月14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国

USA

1985年1月25日

瑞典

Sweden

1985年3月15日

荷兰

Netherlands

1985年4月4日

意大利

Italy

1985年4月5日

法国

France

1985年4月24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5年4月26日

巴西

Brazil

1985年5月3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85年5月30日

日本

Japan

1985年8月10日

芬兰

Finland

1985年8月30日

§ 制作发行

《印度之行》

制作公司:

EMI Films Ltd.     [英国]

Home Box Office (HBO)     [美国]

(in association with)

Thorn EMI Screen Entertainment     [英国]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美国]     (1984) (USA) (theatrical)

哥伦比亚三星家庭视频公司     [美国]     (2003) (USA) (DVD)

Columbia TriStar [美国]     (USA) (laserdisc)

米高梅家庭娱乐公司     [美国]     (UK) (video)

RCA/Columbia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国]     (USA) (laserdisc)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巴西]     (2003) (Brazil) (DVD)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德国]     (2006) (Germany) (DVD)

Tec Home Vídeo   [巴西]     (19??) (Brazil) (VHS)

其他公司:

Capitol Records     [美国]

soundtrack

Mayflower Recording Ltd.     [英国]

adr recording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英国]

ship models and paintings

Optical Film Effects Ltd.     [英国]

titles

Peerless Camera Co. Ltd.     [英国]

opticals

Pinewood Studios Ltd.     [英国]

post-production

Studios CTS     [英国]

music recorded at

Blowup     [英国]

stills processing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英国]

music performed by (as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剧情

英国彩色故事片 。英国GW影片公司1984年摄制。D.利恩编剧兼导演(根据E.M.福斯特同名小说及桑撒·拉米·罗的舞台剧改编);欧奈斯特·戴摄影;莫里斯·贾雷作曲;主要演员有佩吉·阿什克罗夫特、朱迪·戴维斯、维克托·巴纳吉、阿历克·吉尼斯。

故事讲的是1928年英国少女阿黛拉来到印度探望未婚夫,结果孑然一身回到伦敦的印度之行。影片导演D.利恩是英国的电影大师。他以严肃的态度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突出表现殖民地印度与宗主国英国之间的无法沟通。

§ 影片主题

影片要表达的主题是相当复杂而神秘的,决不是简单的东西文化冲突那么简单。通过一趟文学叙事中常用的异国之旅,向我们展示了东方文化的神秘和人生的不可思议。影片中借人物对话表达出了许多宿命式的感叹,特别是有一个镜头拍出了环形山清晰可见的月球表面,在这样一部基本是古典格调叙事的影片中更是有一层特殊的含义。而对话隽永只是一个方面,更为伟大的是大卫·里恩出色地完成了小说到影像的移植,在保留原著故事深厚的文学性的同时,用自己具有史诗视野的影像风格赋予了其另一种神韵。大卫·里恩总是能用他宏伟,典雅,具有平衡对称美的影像风格讲述蕴藉深沉的故事,他的视野是广袤的,是泛文化的,他是电影中古典主义艺术的大师。

本片借助一个(两个)印度文化外来者的身心遭遇揭示出了横亘在东西方人种间的巨大文化隔阂,这种隔阂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消解的,这是两种哲学甚至是两种人类原始心性的问题。由此影片反映了在文化,政治,军事殖民背景下英印两个国度(这对应着东西方两种人类)的交流悲剧。并把这种悲剧性的文化层面的诘难向人的心灵更深处推进。Adela在进入马拉巴山洞后的神启般的迷失心性,不仅有着文化器质上的水土不服问题,也有着普遍人类自身的原始欲望与心性问题,在丛林深处大卫·里恩意味深长地向我们展示的那些古印度交欢雕塑就是明证,从这里,大卫·里恩的影像含义其实就开始超越了文化叙事。后来Adela在这一出神秘事件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都不得不使我们想到先前这一段费解的具有神秘主义特征的镜头。

§ 影片视点

大卫·里恩的电影构图有着不可思议的美妙,本片中每一帧画面似乎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意味隽永,耐人咂琢。而整个的影像又没有在美轮美奂的画面上各自孤立,而是组接得简洁流畅,富于层次性;对于人物形象特定与背景环境的全远景镜头描绘分别依据不同的古典技法处理,两厢结合得天衣无缝。总之,这是一部主题深遂,画面优美,情节跌宕,极富于观赏性同时又能发人深思的伟大杰作。

§ 人物分析

《印度之行》剧照

女主角Adela是E·M·福斯特这个诡异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说她是核心不仅是因为她是这次神启的印度之旅里的线索人物,也是因为她承载着一定的观看视角。对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她是完全陌生的,虽然大卫·里恩貌似全然客观与古典的、不介入心理分析的摄影紧紧地压抑住了她在这一异国他乡之地的孤独感,但随着情节的推进,Adela孤立无援的个体性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她最终还是发现其实她不爱她的未婚夫、摩尔太太不及道别就离去并客死在了回国的旅途上、当她诚实地说出事实并撤销了对印度医生的指控时她遭到了殖民地全体英侨的鄙弃……这一切都在表达着这部主题复杂的影片的一个低吟的声音:人是孤独的,交流是不可能的。

Adela的形象细细观察会发观有着相当的迷离性。它的感情是摇摆不确定的,并且似乎在不停地做着某种搏斗。它对未婚夫的爱似乎可有可无,只有当他受到那些印度神话中的交欢石雕启示时才猛然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需要,可是在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辨认过程中,他又发现了自己的反复无常。她在漂泊着,不光是身份,还有情感世界,整个人,因此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说Adela身上呈现出了现代性的一面。那样的身心分裂,那样的孤独淡漠,那样的接近于心灵荒蛮的漂泊与迷失感是只有现代人才有的。并且,在Adela身上对性欲有着很隐秘的指涉。影片将交欢石雕展现在Adela面前不是随意的,结合后面的应该是Adela编造的指控印度医生企图强奸她的幻觉妄想,可以说导演要暗示给我们的是联系着生命最原始的一些东西。在山洞中轰隆回响的怪声就像来自生命深处的一个变异的怪兽,让人恐惧,同时它又深深地惑乱着心性,遂导致Adela不可思议地妄想医生要强奸她;而印度医生出现在明晃晃的洞口也犹如一个威胁,使Adela既感受了性的压迫恐惧,其实又感受到了性的隐秘愉悦。这一切其实都在隐喻着Adela不稳定的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妙的是本片从摄影到情节叙事都是没有心理分析的,但是,这一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切观照却并没有缺席。

影片的第二女主角摩尔太太,于其中发挥着一个阐义的作用,他与那个看起来大智若愚的神秘学印度教授一起深化着本片要抒发的人生玄妙的情怀和宿命左右世事孤独无处不在的冥思。理查德是本片塑造的一个正面人物,我本来以为影片会发展他与Adela的关系,可是导演没有这么做。对爱情的探讨在本片中是宛转的,失语的,像喜玛拉雅的雪山一样沉默的。印度医生是这里面我最不喜欢的一个人物,表演极其混乱;开始它的过于热情,傻乎乎,自卑都让人厌烦,举止动作幅度与其它演员的沉稳优雅相比,显得很不谐调,从感情上说其实也是他部分地为了讨好殖民者一方而引发了整个事件;总之在影片中他是个很讨厌的角色,在现实中他是个演技很不到家的差劲演员。

§ 影片赏析

在混乱的孤独的背景下,逼仄压榨的空间反而成了情感的宣泄与突破口。《印度之行》里,大卫里恩除了拍出那些洞窟中怪异恐怖的回声现象,并没有对岩洞内部给予丝毫镜头(比如片头那些斑斓的壁画)。导致在葛丝小姐对阿齐兹医生提出指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困惑究竟她在洞窟中看到了什么使她产生幻觉。摩尔太太对回声产生排斥的心理效应,而葛丝小姐一开始并没有,她在山脚下的洞窟中尚显得镇定且兴味盎然。她的变化是从登上山顶开始的。疲惫中的她接受了阿齐兹的援手,当两人肌肤相触的一刻,葛丝的表情奇怪而迷茫。此时她突然问起阿齐兹的婚姻和他的妻子,询问他的婚姻中是否存在爱。这些不合时宜的探问隐晦地揭出了葛丝的心理状态:对爱的不确定、左右摇摆到她发现她其实并不爱朗尼——Nigel Havers扮演的殖民地地方法官。

尔后当她进入山洞,划燃一根火柴后,整个故事最诡异的一段发生了。阿齐兹在洞口焦急地呼唤她。听到回声的葛丝像发疯一样冲下了山顶,仓皇而逃,不顾被仙人掌刺得鲜血淋漓。随即她便控告可怜的印度医生意图不轨。由此看来,不管洞窟中有什么,所有的祸事都是从这趟参观山洞之旅引发的。这趟旅行专为两位贵宾筹备,但首先是摩尔太太出了状况,留在了山脚下,然后是葛丝小姐大受刺激。马拉巴的幻觉究竟是单纯的文化器质上的水土不服的总爆发,还是有更深层的寓意呢?葛丝在丛林中见到的表现情欲交欢场面的神像群又起何作用?还有那群追赶葛丝的野猴?

这一切都显示了印度这个神秘异域在外来的英国人眼中的怪异、不可理解与由此而引发出的恐惧、排斥感,同时还伴随着内在文化心理与习性遭受到的冲击?不断闪回的雕像神情与姿态竟使葛丝在马拉巴回声的恐惧中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幻觉:阿齐兹图谋强暴她。对于克制保守的英国人而言,这样的幻觉脱离了本性,显出异化特征。应该注意到,葛丝在前往马拉巴的旅程中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下。异域的不适感加剧并最终激发了这种心理效应。葛丝发现自身在印度是孤独的,不只与印度人的交流存在各种困难,甚至与至亲之人也存在无法沟通的隔阂。她身处的整个土地对她而言怪异又充满无法接受的心理暗示。当她在法庭上宣布撤销对阿齐兹的控告后,她又被英侨会抛弃了,真正从心理上的孤独无依转化为现实中的孤独无依。

由此,葛丝的孤独感不单单是基于文化与种族差异——异域地缘性的隔阂造成的,更是一种来自人类命运深处、终极的孤独感。异域只是拉紧了这张弓的弓弦并促使它及时绷断。这种孤独感不会随着她离开印度而立即获得治愈。摩尔太太客死于返回英国的渡轮上正说明了这点。

阿齐兹是另一个比较引人深思的角色。在影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穿西服,说英语,力图和英国人来往,言谈举止谦卑恭谨,甚至可说小心谨慎,惟恐丁点令人不适,面上时刻挂着过分热情乃至有些谄媚显得尴尬的笑容,英国人的一点友好表示就往往令他受宠若惊。这个印度医生反映了作为殖民地的印度,它的一部分人民对作为宗主方的英国人所怀有的心态,既戒备敌视,又不免对他们的精英文化生活深怀效慕之心。然而经过马拉巴事件后,阿齐兹的希望破灭,他脱下西服,换上了印度长袍。他深深认识到这种不平等交流的不可行,他最终不可能变成一个被英国人接纳的英化印度人。他只能做一个纯粹的印度人,而不能站立在两者之间。他一改往日温顺的面目,对前来劝说他的菲汀怒吼,指责他到底还是偏向本国人,但善良是普遍人性中的一部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对葛丝的追偿权。

扮黑脸的殖民地警察局长有两句经验名言,一句是,据我所知,但凡印度人和英国人过从过密,总会酿成浩劫。另一句是,根据经验,白人的外貌对有色人种总是存在吸引力。他从而推导出,阿齐兹必然会对葛丝产生邪念。为阿齐兹做辩护的英国人(?)、相貌古怪气质神秘的辩方律师皮笑肉不笑地接了一句,即使这个女人的外貌甚至逊色于男方?简直是绝妙刻薄地讽刺了警察局长论调的极其荒谬性。

马拉巴事件后,宗主国的代表——全体居印英国人近乎一边倒地都对阿齐兹摆出了敌视及审判面目,惟有两个英国人除外,摩尔太太和官立大学校长理查菲汀先生。摩尔太太不愿做控告阿齐兹的证人,被担任地方法官的儿子送返英国。菲汀则一如既往表现出热忱与对印度人的关注。他积极帮助阿齐兹,联系他的律师,对如何辩护作出建议,也担心印度人一方有过激反应而恶化事态。摩尔太太和菲汀先生都是真正善良的人,他们不驻足于种族与肤色带来的交流的困难,而在彼此那里保留了普遍的人性——跨越种族而依然存在的善意和真诚,还有爱。交流的不可能是相对的,种族之间人性的共通却是绝对的。

作为殖民地印度人的阿齐兹表现出了善意和宽容,作为宗主国英国人的摩尔太太和菲汀先生表现出了真诚与友爱,还有撤诉的葛丝小姐也表现出了勇于面对错误的勇敢,这些都是来自人性中的美好。片尾阿齐兹对菲汀和葛丝的谅解,说明种族隔阂是可以跨越的。交流是可行的,不仅不同民族间能够做到这一点,人这个种群内部个体相互之间也能够做到,只要保有这些来自天性中的善与爱。(非常主旋律)

再来说说哥博利,AG扮演的这位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印度教授哲学家,在整部电影中,他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每一处都有深意。在菲汀家室外的水池畔,他对马拉巴山洞的介绍语焉不详,摸棱两可;在马拉巴之旅火车站,他故意拖延祈祷时间让菲汀迟到,从而导致阿齐兹孤身与两女士前往,间接促发了后来的祸事;在阿齐兹被拘留起诉后,他跑到菲汀家要忧心忡忡的菲汀给他在克什米尔的新学校取名字,引起菲汀的反感和质问;摩尔太太返英时搭乘去码头的火车,在站台上望见正在祈祷的哥博利,后来摩尔太太在船上心脏病发猝死;马拉巴案件后帮助菲汀向阿齐兹传递书信,并最终调解阿齐兹与菲汀关系的也是他。这个神秘的印度教授就像他所代表的印度哲学一样玄妙难解,充满宿命主义与宗教圆融的处世观。整部电影中,当所有人,不管英国人还是印度人都焦头烂额之际,只有他云淡风轻,如隔岸观火,不动声色,似乎早已窥透世事将以自然注定的方式解决。

T.E.L说Forster超越了英国人也超越了印度人,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他是不是认为他自己没能做到这一点呢?  [1]

§ 精彩评论

把文学性的东西电影化,在铺陈中展现电影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大卫·里恩的功力是其他导演比不上的。

——纽约时报

大卫·里恩执导并编剧的影片《印度之行》,是自他的《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以来最好的作品,也是自《萍水相逢》以来他的最富人道主义情怀的影片。

——芝加哥太阳

大卫芝加哥太阳里恩(David Lean)将《印度之行》成功地搬上了银幕,为他的艺术生涯划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DVD

影片是一个迷题,每一个观众都受到它的挑战,他们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对人类的热情和偏见做出回答。

——BBC

山洞里发生了什么?福斯特一辈子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大卫里恩对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DVDTown

§ 幕后制作

《印度之行》剧照

里恩的收山之作,虽然谈不上杰作,但仍然不乏细致和气派以及精湛的表演。影片重点反映文化冲突,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改编自E·M·福斯特小说。从影四十多年,大卫·里恩只拍摄了16部影片,但获得奥斯卡提名 竟达56次之多,共获得27项金奖,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导演奖提名, 两次获奖,被称为英国电影届的泰斗。

关于影片

1960年,在观看了桑撒·拉米·罗根据《印度之行》改编的同名舞台剧之后,E·M·福斯特,当时已年逾80,颤巍巍地走上舞台,表达了自己对剧中表演的喜爱之情:“那些演员们多么伟大啊,”福斯特说,“我能在这里观看他们的演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那些发生在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我看得太多了,可是他们没能体现出人生的复杂性……”这不是单纯的关于“东西方文明对立”的讨论,而是在表达“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困境”。

如果不是在1970年时去世,福斯特可能也会对大卫·里恩的作品表达同样的喜悦之情,因为影片充分展现了他想表达的人性的矛盾和复杂。

著名作家福斯特共出版了五部长篇小说,最后一部《印度之行》却是最早被搬上银幕的,1984年,由大导演大卫·里恩执导。虽说福斯特曾有遗言,反对任何人改编他的任何作品,但似乎没人尊重他的愿望,他的六部长篇小说中的五部被改编成电影。

《印度之行》寓意深刻、含蓄,表演松弛,叙事紧张,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本片获1984年第五十七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11项提名,但最终完败于影片《莫扎特》(Amadeus),仅获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创原配乐奖。

关于改编

“只需联系!”这是E·M·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里给我们的建议,紧接着,在《印度之行》中,他却创造出了一个毫无联系和交流的世界,在那里,印度人和英国人说同一种语言却完全不了解对方,在那里,无所谓你如何评价那个著名的马拉巴山洞,因为到头来所有事情都只是化作一声空洞嘲讽的回响。福斯特的小说是本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卫·里恩对它的影像阐释也被并入银幕上最伟大的改编作品之一。

根据优秀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往往并不是很优秀,这是因为在小说中,文字描述的空间能让人浮想联翩,而电影却用它自己的方式把想象变为看得见事实。《印度之行》很巧妙地绕过了这个矛盾——它使小说中的核心事件发生在银幕之后,也许压根没有发生过,随你怎么想。

在一个炎热憋闷的日子,阿齐兹医生带领一支探险队来到马拉巴山洞,队员们一个接一个地放弃了,只有阿黛拉小姐留下了。接着,这两个人,一个印度男人和一个英国女人在最后一段路途上同行。在当时,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根植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半官方的种族主义之上,一些英国对吉卜林的话深信不疑:“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它们永远不可能相交。”在福斯特的小说中,当阿黛拉小姐走进山洞后,她和阿齐兹医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始终都不甚清晰。

大卫里恩的影片继续保留着这个问题的开放性。但是,由于他需要通过画面来讲故事,整个事件过程不可能模糊,于是,起码,影片让我们知道,阿齐兹医生在事件中是清白无辜的。

关于导演

作为《日瓦戈医生》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导演,大卫·里恩将影片中的人物放置在他所绘制的最美丽的画布之上。他没有照抄宣传印度旅行的海报,也没参考那些艳丽的明信片,而是展现了一个仿佛出自爱德华·李尔(Edward Lear)之手、维多利亚式水彩画一般的印度:谜一般的人物们散落在壮美的风景之中,看起来总像是未竟之作。里恩创造的印度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美丽世界,一个英国人永远无法完全理解的世界,当然,这一切也正是阿黛拉小姐在山洞里学到的。

大卫里恩是一个精巧的工匠,他的不可超越之处正在于:他能够让每一个镜头看起来和他想要的效果一模一样。他要求演员在表演上要充分、深沉又不过于招摇。他的电影剧本在清晰度和穿透力上可被称作典范。在影片的结束的时候,我们如此彻底地了解了这些人物,以至于只有最无聊的观众才想回过头去再仔细瞧瞧

§ 精彩花絮

编剧和制片人阿诺德哈迪·罗伊在本片中担任助理导演,他同时也是一个小说家,他在1997年写的畅销书《小玩意的上帝》获得了英国顶级文学奖,prestigious Booker Prize.

·大卫里恩以他创作态度特别是选材的严谨闻名于世,在1970年拍完《瑞安的女儿》(获两项奥斯卡奖)后,他“息影”14年,1984年才完成了《印度之行》的拍摄。

§ 精彩对白

《印度之行》剧照

登记员:头回去印度,奎斯特小姐?

奎斯特:头一回出国。

登记员:真幸运!开眼界啊。那是马拉巴山洞。离你们去的昌德拉布二十英里。

奎斯特:是吗?

登记员:莫尔太太五月十二日乘拉瓦尔品帝号回国。你的日期还没定,对不对?

奎斯特:我可能要住一阵子。

登记员:要是你决定一起回国,请尽快通知我们。

奎斯特:好的。

登记员:好,这是标签,你的票,莫尔太太的票。你们路上不会腻味的。总督大人这回也乘这条船。

希斯洛普:你好,母亲。阿德勒呢?

奎斯特:这儿。

希斯洛普:你果真来了。

希斯洛普:安东尼,去拿行李。把行李交给安东尼吧。对不起,我得……我得去迎接市长大人。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可那是个大人物啊。

莫尔:我没觉得他有那么了不起。

希斯洛普:是吗?

阿齐滋:夫人,这是清真寺。你不能来这儿。进来得先脱鞋。

莫尔:可我已经把鞋脱了。鞋放在外面。

阿齐滋:哦,请你原谅。

莫尔:让我过去。

阿齐滋:夫人……

莫尔:这样儿还不行吗?难道脱了鞋也不能进来吗?

阿齐滋:能进来。不过女士们嫌麻烦,尤其当这儿没人的时候。

莫尔:有上帝。

阿齐滋:有上帝?说得太好了。请问贵姓?

莫尔:莫尔太太。

阿齐滋:哦!

§ 影片获奖

影片寓意深刻、含蓄,叙事紧张,表演松弛,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

因此获当年美国电影艺术学院第五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11项提名。

荣膺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配乐金像奖。

获第四十二届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最佳外国片、最佳原配乐和最佳女配角金球奖。

获1984年纽约电影评论奖和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最佳导演奖。

§ 影片评价

媒体评价

两个传统的英国贵族女子,摩尔太太和桂斯特决定展开印度之旅,希望藉着旅程,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从而广阔眼光。但到达后才发现当地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一切并非心中所想。幸运地,她们遇上热心的亚薛思医生,更请缨带领她们参观神秘的马拉巴古洞,直到满身伤痕的桂斯特突然惶恐地从洞内逃跑出来,将这个愉快的旅程完全扭转。而他们身上的肤色,会否是牵起一场种族间斗争的关键?

网民评价

初次看影片《印度之行》还是个小女孩,当时懵懵懂懂的,虽然没有完全了解该片的含义,但是,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有种神秘的力量被吸引。还有,觉得女主角并不好看。

若干年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重观此片,深深被震撼!影片深藏的思想和能量是巨大的,深刻的。这就像看《红楼梦》,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影片整体恢弘大气的手笔,人物细致入微的刻画,无不令人折服。同时还发现,女主角其实很美,一种自然、真实之美,这种美,是现代人贯看的好莱坞之人造美女无法企及的。唯一觉得遗憾的是,音乐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常说好书拍不成好电影,由这部电影,我对原著有了深深的期待。想,如果有时间,有精力,看看原著吧。[2]

§ 同名小说

《印度之行》

简介

英国现代著名小说,爱·摩·福斯特著。

《印度之行》是福斯特六部长篇小说中取得声望最高的作品。它是根据他在印度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写成的。小说描写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一个看望在那里任殖民官的儿子,另一个则是看望未婚夫。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小说写出了一系列使我们产生浓厚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并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深刻地探讨了这些重要问题,因此《印度之行》一直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为世界广大读者所喜爱。

这部小说展示了英国与其殖民地印度两个民族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充满辛辣的讽刺、优美的抒情、含义深远的象征和富有哲理的预见。是英国20世纪最后一本成功的传统小说。

1984年,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将福斯特的作品《印度之行》成功地搬上了银幕。

作者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

1912和1922年先后游历印度。福斯特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人文主义在20世纪的反映。

他擅长以英国风俗小说传统手法,讽刺、批评英国社会,往往相信实现“爱的原则”后社会矛盾可以和解。

著有《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小说,另有《小说面面观》等文学理论著作。美国文艺学院设有E.M.福斯特奖。

导读

作者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他相信未来的世界一定属于这样的人们:他们尽一切努力来促进人们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并且通过友好相待和文化与智力方面的帮助,使这种接触和影响达到人类理想的境界。  ——《印度之行》

福斯特的小说语言有一种韵味,他笔下的独特意境以及深刻的象征意义是时间所损蚀不了的。 ——萧 乾

作为一个小说家,他一直同乔伊斯、劳伦斯和吴尔夫被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 ——叶君健

尽管小说含有消极的意义,但非常明显,它决不是一部消极的作品,它所表现的主要意义是人生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虽然秩序不能包括一切,虽然只有黑暗是持久的,但世界依然是我们的。 ——[英国]约翰·塞耶·马丁,文学评论家  。

人物分析

阿齐兹医生

阿齐兹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个子不高,很活泼,长得漂亮而灵巧,也很健壮,留着小胡子,有一双很敏锐的眼睛。他是昌德拉普尔的一个穆斯林医生,心肠好、爱交际,但易冲动、反复无常。妻子几年前去世,给他留下了三个孩子。阿齐兹试图和几个英国人——阿德拉·奎斯蒂德、穆尔夫人和菲尔丁交朋友。一天夜晚阿齐兹在清真寺碰到穆尔夫人,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菲尔丁的茶话会上他认识了菲尔丁和阿德拉,并邀请两位刚到印度的英国女士去参观马拉巴山洞。他和菲尔丁很快成为亲密的朋友。和这几个英国人的交往中他显得友好、热情、乐于助人。他被阿德拉诬告企图在一个山洞中侮辱她。后来阿德拉在审判的证词中说他无罪。在他被逮捕的时候以及审判后,阿齐兹怀疑菲尔丁抛弃了他,并认为菲尔丁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才请求他放弃向阿德拉索赔。他甚至拒绝读菲尔丁给他的来信,并一直以为菲尔丁娶的妻子就是阿德拉。在昌德拉普尔城的被捕和审判给阿齐兹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扼杀了他的热心、外向的性格,使他最后变成了一个多疑的、狂热的爱国者和反英派。在两年以后的茂城,阿齐兹是王宫里的首席医生。在茂城他遇见了菲尔丁,两人的误会消除了,并达成了和解。阿齐兹反对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并说只有将英国人赶出了印度,他和菲尔丁才能成为朋友。

西里儿·菲尔丁

西里儿·菲尔丁是政府大学预科学校的校长。他是一个外表上不修边幅、眼睛碧蓝、四肢发达的中年人。他顽强、温和、直率、聪明、理智,没有狭隘的种族情感。他信仰自由人道主义,并和印度人阿齐兹、戈德博尔等交朋友。在搭桥聚会上,能对印度人以礼相待的为数不多,他就是其中之一。他安排的茶话会把两个印度人阿齐兹、戈德博尔和两个刚到印度的英国女士穆尔夫人、阿德拉聚在了一起。这体现了他想消除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鸿沟的愿望。菲尔丁与阿齐兹之间关系的发展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他去探望病中的阿齐兹,这使他俩的友谊得到了发展。当阿齐兹遭控告企图在山洞中侮辱阿德拉并被逮捕时,菲尔丁一直站在阿齐兹一边。他的立场使他遭到其他英国同胞的排斥。审判结束后,菲尔丁的正义感使他帮助阿德拉度过了难关。阿齐兹因此怀疑菲尔丁对他的友谊。两人的关系变得冷淡起来。两年以后在前往茂城的官方访问中,菲尔丁遇见了在那儿工作的阿齐兹,两人的误会消除了。菲尔丁冲破种族和国家的桎梏,和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们进行了尝试性的交往,为此,他受到人们的尊敬。他惟一的欠缺是穆尔夫人以及她的孩子拉尔夫和斯特拉所拥有的那种超自然的天性,那种超越了菲尔丁的正常心智和经验的圣人般的洞察力。

穆尔夫人

穆尔夫人是一位头发苍白、脸色红润的年长妇人。她有三个子女:郎尼、斯特拉和拉尔夫。穆尔夫人新近来到印度看望在昌德拉普尔做市法官的郎尼,和她同来的是阿德拉。此行的目的是决定阿德拉和郎尼是否缔结婚姻。她敏感、聪慧、为人友善。作为西方文化中优雅的象征,她坚持人道主义的观点,笃信基督教“友好,友好,更友好”的教义。·不幸的是,她发现包括她儿子郎尼在内的统治印度的英国人对本地人的所作所为都有悖她的观念。她那毫无偏见,对所有人包括印度人在内都友好的态度赢得了许多印度朋友,其中包括阿齐兹和戈德博尔。在清真寺她碰到了阿齐兹并和他成为朋友。阿齐兹认为,穆尔夫人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马拉巴山洞中的经历是穆尔夫人一生中的一个转折。洞中可怕的回声让她意识到怜悯、虔诚以及存在的勇气,都毫无差异,就连猥亵也是如此。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有,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值。甚至基督教的所有神圣言辞加起来也仅仅相当于山洞发出的单调回声。她不再是以往的那个真挚、亲切的老人,她变得孤独,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她知道阿齐兹是清白无辜的,并且直接告诉了阿德拉,但是她却并不想出庭作证。审判前她被儿子送上回国旅程,并在途中去世。在审判中,她的名字被印度化,成了“埃思米斯·埃思莫尔”——一位印度女神的名字。这象征着穆尔夫人的永生。她成为一位女神,告知阿德拉真相,拯救了阿齐兹;她牺牲自己,给这方炎热的土地带来润物的雨水和丰收。通过她生前留在对阿齐兹和戈德博尔心中的影响,以及她的孩子拉尔夫和斯特拉的人格,穆尔夫人使东、西方的不和谐得到缓和。

纳拉扬·戈德博尔教授

戈德博尔教授是一位年事已高,形容枯槁的婆罗门。他有着灰蓝色的眼睛,花白的胡须,和欧洲人一样的肤色。他的整个外表看上去显得比较协调,似乎从形态和灵魂上把东西两方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分离。戈德博尔教授在菲尔丁的学校工作。他显得神秘莫测,言谈举止经常让人费解。在菲尔丁举行的茶话会上他唱了一首歌,并解释说这是一首企求牧牛神讫里什那降临的印度宗教歌曲。他说讫里什那拒绝了他的要求。在回答穆尔夫人的提问时,他说没有一首能肯定把神请出来的歌存在。

在菲尔丁看来,马拉巴山洞的灾难性事件之后,戈德博尔既让人恼火,却又不乏直率。他对阿齐兹困境的反应与众不同,他对审判有独到的视角与看法’,他不是狭隘地从两个种族的矛盾来看待这次审判,而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它。他对他朋友的命运漠不关心。他认为善与恶是上帝的两副面容,一副是显现的,另一副是隐蔽的,差异很大。“然而,隐蔽暗含着显现,但并非不存在,因此我们有资格再三呼喊:‘出来,出来,出来,出来。’”在“寺庙”这一部分,戈德博尔并非急于想看到黑天的降生,因为他知道,爱神黑天已经降临,并且不可避免地将会消失。戈德博尔看似矛盾而实则深邃的思想使得他能够心境平和而不为世事烦恼。事实上,他对宇宙神秘的接受与泰然最终似乎变成了福斯特认为人人均应遵循的一个模式。

阿德拉·奎斯蒂德

阿德拉·奎斯蒂德是一位相貌平平的英国小姐,她身体削瘦,脸上还有雀斑。她和穆尔夫人一同来到印度,目的是进一步了解穆尔夫人的儿子朗尼·希斯洛普并决定是否嫁给他。她对自己的婚事一直犹豫不决。当她发现朗尼对印度人如此傲慢无礼,她不敢想像跟朗尼在昌德拉普尔生活的情景。然而,在整个故事中,她对自己的婚姻反复动摇,拿不定主意。在这一章中,她可能决定跟朗尼结婚,在下一章中她可能又否定了自己的决定。与在印度的其他英国人不同,阿德拉坦率诚恳、毫无偏见,她想了解真正的印度。因为她愿意跟印度人交往,向他们学习,并支持他们,她不大受英国人的欢迎。她对自己为期不远的婚事疑虑重重,加之马拉巴山洞给人留下的恐惧虚无感,导致她神志错乱地指控阿齐兹。她自己一直也未弄清楚马拉巴山洞里发生的事情。.后来她意识到阿齐兹根本没有进那个山洞,袭击她的或许是向导,或许是一个幽灵。在审判期间,阿德拉不顾英国人对她施加的压力,说出了事实的真相,证明了阿齐兹的清白。她因此使自己沦人孤立的境地,朗尼取消了和她的婚约,只有菲尔丁出于同情收留并照顾她,直到最后她返回英国。阿德拉是一个真诚、明理、充满正义感的女孩,但是过于理智,缺乏激情与想像,这导致了她的悲剧。

朗尼·希斯洛普

朗尼·希斯洛普是吕德拉普尔市的法官,他是典型的英国公学制度的产物。他对印度了解甚少,来印度后变得骄傲自大,好吹毛求疵,冷酷无情。他认为英国人到印度来并不是为了表现得让人愉快,而是为了用强权控制这个不幸的国家。他敌视当地的印度居民,反对他母亲和阿德拉与他们交往。他是当时英国殖民地官员的典型,丝毫也不尊重当地居民。他打算和阿德拉结婚,却一点也不爱她。当阿德拉在审判的时候说出真相证明阿齐兹无罪时,他很失望,并意识到阿德拉不适合做他的妻子,并取消了与阿德拉的婚约。

相关评论

无政府主义的分野之行

《印度之行》不愧于福斯特最有传世影响的小说,在保留传统式的情节走向叙述和外部世界的宏观描写的同时,角色内心世界描写的分量大大加重,并大量地辅之以象征手法。因此有不少人把《印度之行》视为现代主义和现实小说之间的过渡品。其实无论什么殖民政治文学还是什么前现代化的过渡品都是别人扣的帽子。整篇小说的精髓依然是福斯特一直在探讨的人际关系问题。而小说真正是有“殖民”而无“政治”的。即便代表本土精英的阿齐兹多次与英国教授菲尔丁争论印度出路,也只是在个体公民在爱国问题的左右倾斜上浅尝辄止罢了。文中登场人物,无论贫富贵贱、白皮黑发,更像是超脱出政府管制的自由份子。他们不关心军事暴动带来革命,也不受制于国家机器的运作。警察局长时常在口中叨念着如何惩罚印度贫/平民,但是对于该行为无论是其施动者还是受动者,小说从来没有正面描述过。相反,担负起社会运行角色的人,反倒是制度之外的当地居民们,他们以自己千百年来固有的生活模式与评判标准使社会运作起来,被隔绝在印度之外的,反倒是那群远道而来的英裔人。即便阿齐兹的入狱是国家机器运作的结果,但警察从立案到逮捕,我们不能感受丝毫标准化操作程序的存在,唯一的一次法庭审判更像是一出闹剧。

这里原因有二,其一,是在于印度的特殊语境,19世纪初的印度,还处于前法治化时期,与风俗道德相比,在不少社会生活领域,法律还显得苍白无力;与社区自发组织相比,暴力机器还不能扫除犄角处的余尘。“他(阿齐兹)的习俗是属于社会的,只要社会没有发现你违反规范,那就是你没有给社会带来危害,因为只有当社会看到你违反规范的时候,你猜算有危害社会的行为。”诸如此类舆论力量胜过法律法规的描述,文中还有很多,这也就并不出奇了。

其二,福斯特本就是信奉审美为上的原则,追求自由平等,用格兰斯顿的话就是“艺术美的研究和人际关系的培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因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是都坚信并依赖自己的内心直觉和美德,并且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且对国家机器有种天生的反感。阿德拉刚走下海船,踏上印度的土地时就对早一步侵入印度,敌视印度人并且想要以此为模板教化所有后来人的英国人提高了警惕,行文至半时,更是干脆让她自己开口讲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很善良,也不很坚强,我要靠这些去和我的环境对抗,去避免成为她们一类的人。我有不少很严重的缺点。这就是我喜欢阿克巴尔‘普遍宗教’的原因,也就是说我要继续保持我清白和明智的本性。”

另外一方面,福斯特对政治并不积极热心,这决定了他无法在自己的小说中提出超前的政治构想和斗争纲领,自然也就无法赋予小说这个里世界中人物任何提纲挈领,又何况《印度之行》本来也不是为政治或泛政治化而作?1914年的印度,还没有出现甘地,强大的英国殖民统治使反抗外敌过于虚幻只得流于空谈。所以即便福斯特旅居印度多时,也无法从现实中收集到有关反殖民的革命斗争素材。

像上文提到的,在福斯特的小说中,他历来的探索方向都是指向人与周围人事、世界的联系。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冒险遇到了各色宗教的掺杂其间,并且把话语的分析放置在了一个不同源也不同质的跨文化情境里。虽然小说存在时间流动,但是基本的叙事框架是不变的——与生机一片的热带气候不相协调的萧索破败的殖民大陆和各种教派相互箕斗的宗教国家。由此引发的混乱是必定的。世间本无善与恶,混沌与秩序才是永恒。当混乱出现时,人们自然就想寻求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学观,一条定理,一种秩序。

讲到形而上的哲学对人的影响,自然离不开宗教对人的洗礼。宗教给信徒设定一种抽象秩序。秩序的本源是官能感受到的世界,最后却返回来赋予这个世界以能动活力。印度是个实实在在的宗教国家,大不列颠的民众历来也有信仰耶稣的传统,当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不期而遇,更像是一场传教宣演的比试,最后谁能获得胜利?为此,小说给三大宗教各安排了一个象征代表,穆尔夫人、阿齐兹和戈德波尔分别代表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最后三个角色各自的结局使作者的感情趋向不言自明。

仁义宽厚的穆尔夫人无法认同混乱不安印度大陆。异域多元化的宗教存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路历史传说与文化艺术鳞次栉比都使信仰一神论、追求绝对知觉而不容失序的穆尔夫人无所适从,产生信仰危机,仓皇而逃出印度只是以否定自我所见来追怀遗失的精神信仰。一意孤行、不合时宜的航海计划更像是回归天父的举措。

至于以穆斯林的身份存在的阿齐兹,他相信真主却对现实却无能为力,崇尚和平但反遭诬陷。教义告诉他要团结,但残酷的事实却让他不得不通过怀念曾叱咤印度的封建国王来排遣国运衰败的抑郁。最后只得通过写诗来借古讽今,逃避现实,学习西式医学的他也只能空有一套救治知识了。

分野的最后一位代表,印度教的戈德波尔则是关注轮回,忽略现世。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花大量篇幅来写印度教祭祀活动。通篇充斥着喧哗与混乱,是一种与寻常生活状态相异的行为模式。人们欢庆爱神黑天的降临,却浑然不知领主早已病死的真相,更让这场狂欢变得无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印度教更像是印度本身的代表——混乱繁芜,让人不得要领。

在宗教分野之外,还存有本国与他国的对抗。阿齐兹确信印度的发展不需要英国的参与,就算客观上后者带来了先进的器物与制度,并打碎了印度本身的桎梏。而菲尔丁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封建制度下的必然衰败和西方人工和理性的必要性。这次在两位无政府主义者内部出现了分歧。两位挚友几经决裂,在最后重归于好,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会分道扬镳。他们试图寻在一个使朋友平等交流的秩序,使两国和睦相处的秩序。然后这是一次讽刺性的寻找,无论是个人关系的还是国家群体的,也无论是借助宗教冥想还是理性思维。任一一方,都无法圆满。

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忠诚?福斯特在读《神曲》时曾发问过,是但丁把贝娅特丽丝描写为从天国下凡的天使,还是李尔王把缢死的三女儿科迪莉亚抱在怀中?对小说中的忠诚而言,是阿齐兹的“国家利益过于个人”,还是菲尔丁的左翼的、犬儒的爱国主义?这种认识的混乱就是终极,应该如何消除,小说并未能给出答案。就像小说结尾那样。

“如果我们摆脱你们,需要五千五百年,那么我们就用这五千五百年,我们将把每个该死的英国人都统统赶到大海里去,到那时候”——阿齐兹骑在马上飞快靠近菲尔丁——“到那时候”,他轻轻吻了菲尔丁一下,做结论似的说:“我和你一定会成为朋友。”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成为朋友呢?”菲尔丁满怀深情地抓着阿齐兹的手说,“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你的愿望。”

然而他们的坐骑并没有这种愿望——他们会转向各奔东西,大地没有这种愿望,它在路上布下重岩,使他们不能并辔而行;他们走出山谷的时候,脚下的茂城一览无遗;那些寺庙,那个大湖,那个监狱,那个神殿,那些飞鸟,那个兵营,那个宾馆,所有这一切它们都没有这种愿望,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你们现在还不能成为朋友!”苍天也在呼叫:“不,你们在这儿不能成为朋友”

一场畅游印度的旅行,到头来成为了作者以印度为舞台,向人们展示宗教、文化的分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