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詹姆斯·奥古斯汀·艾洛依休斯·乔伊斯 |
释义 | § 人物简介 詹姆斯·奥古斯汀·艾洛依休斯·乔伊斯——老年照 詹姆斯·奥古斯汀·艾洛依休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爱尔兰作家和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芬尼根的苏醒》(1939)。 尽管乔伊斯一生大部分时光都远离故土爱尔兰,但早年在祖国的生活经历却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爱尔兰为背景和主题。他所创作的小说大多根植于他早年在都柏林的生活,包括他的家庭、朋友、敌人、中学和大学的岁月。乔伊斯是用英文写作的现代主义作家中将国际化因素和乡土化情节结合最好的人。 § 早年生活 乔伊斯出生于都柏林近郊拉斯加地区的一个富裕的天主教家庭。他的父系祖上曾是科可市富庶的商贾。1887年,乔伊斯的父亲约翰·乔伊斯开始担任都柏林公司的征款员一职,于是乔伊斯的家庭搬迁由拉斯加区搬迁至布雷区。 1891年乔伊斯创作了第一首诗,以缅怀查尔斯·斯图亚特·帕内尔的死。他的父亲将儿子的第一首诗作印刷成册,甚至给梵蒂冈图书馆也寄了一本。同年11月,乔伊斯开始供职于濒临破产的《斯塔布斯公报》。1893年,乔伊斯离职。这一年也是乔伊斯家庭开始由富裕变贫穷的转折点,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乔伊斯父亲的酗酒问题以及对家庭财产的管理不善。反复出现在乔伊斯的小说《一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以及《都柏林人》中的人物西蒙·德拉鲁斯就以他的父亲为原型。 乔伊斯1888年入读“伍德小学”。这是位于基尔戴尔郡的一所寄宿学校。然而四年之后,他却不得不离开这所学校,因为他的父亲已经无力再负担他的学费。辍学之后,乔伊斯曾经接受过短暂的家庭教育,并入读位于北里士蒙大街的基督教兄弟会学校。1893年,乔伊斯转入贝尔维德中学。尽管乔伊斯一直就读于基督教会学校,在16岁那年他却和天主教决裂。然而,基督教哲学家圣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却对作家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98年乔伊斯入读都柏林大学,修习现代语言,主修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同时,乔伊斯还参加了大量和戏剧、文学相关的社会活动。他曾于1900年发表过一篇题为《亨利克·易卜生的新戏剧》的文学评论。后来,易卜生本人读到这篇评论,并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大学期间,乔伊斯写了大量文章以及至少两个剧本(如今都已经散佚)。后来乔伊斯经常以大学时代的朋友为原型创作小说中的人物。[1] § 流亡生活以及早期创作 1902年,乔伊斯第一次来到巴黎,目的是修习医学。1903年他因母亲病危而返回爱尔兰。次年一月,乔伊斯写了一篇关于美学的散文,题为《一位艺术家的画像》。乔伊斯将此文向一直倡导思想自由的杂志《Dana》投稿,却被拒绝。于是乔伊斯决定在他22岁那年将之改写成一部小说,题目暂定为《英雄斯蒂芬》。同年,乔伊斯结识了年轻的旅馆女服务员诺拉•伯娜科。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中故事发生的日期1904年6月16日,就是乔伊斯和这位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人第一次约会的日期。乔伊斯在爱尔兰的这段时间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并和学医学的奥列佛·圣约翰·格加蒂过从甚密,此人后来成为《尤利西斯》中的人物巴克·穆利根的原型。乔伊斯在格加蒂的海滨城堡中住了六个晚上,之后两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导致了乔伊斯的离去。那天晚上乔伊斯在一间妓院喝得酩酊大醉,并和别人寻衅打架。后来是他父亲的熟人,犹太人阿尔弗莱德·亨特收留了他。此人就是《尤利西斯》中主人公利奥波德·布鲁姆的原型。 没过多久,乔伊斯和诺拉·伯娜科私奔,开始了流亡海外的生涯。他们先去了南斯拉夫的普拉,然后又迁居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特里雅斯特,靠教授英文为生。在特里雅斯特乔伊斯结识了艾托·史密茨。他们于1907年结识,并成为好朋友。乔伊斯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欧洲大陆度过的。1915年乔伊斯移居苏黎世,并于1920年再次来到巴黎,在此度过了接下来的20年的光阴。在这20年中,他曾两次回爱尔兰小住。晚年他又搬回苏黎世,不过不久之后他便去世了。在巴黎期间,乔伊斯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玛利亚·尤拉和尤金·尤拉夫妇的资助。在两人坚定不移的支持下,小说《芬尼根的苏醒》才得以顺利出版。后来,尤拉夫妇曾经在文学杂志《转变》上以“前进中的努力”为题连载乔伊斯的小说。 《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乔伊斯早年在爱尔兰的生活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均以爱尔兰为地点。乔伊斯在早期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深入的剖析都柏林社会发展的迟缓和麻木。《都柏林人》的主题是“顿悟”,意指对灵魂或其他事物突然间的发现或自觉。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就是那篇乔伊斯拟改写的《英雄斯蒂芬》。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质,记述的是一个天才男人逐渐成熟并认清自我的过程。主要人物名叫斯蒂芬·德拉鲁斯,影射作家本人。这部小说中乔伊斯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初露端倪,他运用大量心理独白,而且更多的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而非客观现实。 § 戏剧和诗歌创作 早期的乔伊斯非常热衷于创作戏剧,然而他一生却只公开发表了一个剧本,题为《流亡》。这个剧本诞生于一战刚刚爆发的1914年,在1918年公开发表。这个剧本起到了承接《都柏林人》和《尤利西斯》的重要作用。在构思《流亡》期间,乔伊斯也开始动笔写《尤利西斯》。 乔伊斯也出版了相当数量的诗集。他的第一部成熟的诗作是具有讽刺风格的《神圣的办公室》,出版于1904年。在这部作品中乔伊斯声称自己比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很多大师都要高明。乔伊斯的第一部大型诗集则是《室内音乐》,里面收录了36首抒情诗。乔伊斯因这部诗集的出版而被庞德列入意象派诗人之列。而庞德本人在随之而来的十几年里也成了乔伊斯最忠诚的支持者之一。1936年出版的《诗歌选集》收录了乔伊斯晚年的一些诗作。 《尤利西斯》出版经历 乔伊斯于1906年完成《都柏林人》之后,便开始以前面提到的利奥波德·布鲁姆为人物原型构思新的小说《尤利西斯》。尽管创作《尤利西斯》的念头很早便在乔伊斯头脑中酝酿了,可是却直到1914年他才开始动笔。这部注定要震撼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巨著于1921年10月完成。 在庞德的帮助下,这部小说得以于1918年开始在美国文学刊物《小评论》上连载。这本杂志的主编是玛格丽特·安德森和简·希普,其背后的老板则是对现代文学和艺术有浓厚兴趣的纽约律师约翰·奎恩。不幸的是,《尤利西斯》被美国的书籍检查机构确定为淫秽刊物,其连载很快就中止了,两位编辑也因传播淫秽内容而获罪。一直到1933年,《尤利西斯》才得以在美国重见天日。 由于小说本身具有很大的争议性,乔伊斯在寻找出版商出版的时候遭遇了许多挫折。然而在1922年,《尤利西斯》还是由希尔维亚·比奇麾下的位于塞纳河左岸的著名出版社“莎士比亚及其伙伴”出版发行了,然而此时出版的是法文版本。小说的英文版本由乔伊斯的资助者哈里特·肖·威弗协助出版。英文版在美国仅仅刊行了500册,却还是被当局全部没收并禁毁。第二年,《尤利西斯》英文版再次印刷500册运往英国,却全部被位于福克斯通的英国海关焚毁。而同时,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由塞缪尔·罗斯的出版公司盗版印刷的《尤利西斯》,这些都使得小说的合法性问题更加恶化。1928年罗斯的行为被法院宣判有罪,他被责令立即停止刊行盗版。 《尤利西斯》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 1922年是英语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年英语文学中出现了两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一是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一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大量采用了意识流技巧、揶揄风格以及许多其他新的文学创作技巧来刻画人物。这部小说的全部故事情节都发生在一天之内:1904年6月16日。故事发生地点是都柏林“荷马”区的“奥德赛”。乔伊斯以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奥德修斯(《荷马史诗》之《奥德赛》中的人物,伊塞卡国王,在特洛伊战争中献木马计。“尤利西斯”是“奥德修斯”的拉丁语名称)、珀涅罗珀(奥德修斯的妻子,丈夫远征20年,期间她拒绝了无数求婚者)和忒勒马科斯(奥德修斯和珀涅罗珀的儿子)来喻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利奥波德·布鲁姆、他的妻子莫利·布鲁姆以及斯蒂芬·德拉鲁斯,以追求一种反讽的效果。《尤利西斯》全方位的呈现和描绘都柏林不同区域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主要表现这座城市的贫穷和枯燥。这部小说对都柏林的描绘可谓细致入微。乔伊斯甚至曾声称,如果都柏林在某场大浩劫中被毁,那么对这座城市的重建工作就应该完全按照《尤利西斯》中的记录来进行。为了追求对都柏林面貌描述的准确性,乔伊斯参考了1904年版的都柏林地址姓名录,其中记载了城市中每处民居和商业建筑的所有者。他甚至频繁的和他在都柏林的朋友联系,以获取详尽的信息。 《尤利西斯》全书分为18个章节,每个章节讲述一天中一个小时之内发生的事。全书的故事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结束。每个章节都具有独特叙事风格,且每一章都和《荷马史诗》之《奥德赛》的一个章节相对应。这种将多种风格融于一炉,以及在形式上追求极端、追求暗示性的特征是《尤利西斯》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主要的贡献。《尤利西斯》将古希腊神话融入现代文学的叙事结构,在事无巨细的描述外部世界的同时又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精彩的刻画。不过乔伊斯曾经不无惋惜的说:“我过于关注这部小说的结构了……大量的引用和窜改荷马史诗的章节标题抵损了《尤利西斯》和希腊神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芬尼根的苏醒》创作历程 在完成《尤利西斯》之后,乔伊斯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短暂的阻滞期。1923年10,乔伊斯开始了对《芬尼根的苏醒》(一译《芬尼根守灵夜》)的创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乔伊斯写作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进入30年代后他的写作速度明显的放缓下来。致使乔伊斯写作速度放缓的因素很多,包括1931年父亲的去世、他长期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露西娅以及他本人健康状况的恶化,尤其是视力的不断下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年轻的助手的协助下写成的,其中包括塞缪尔·贝克特。有一段时间,乔伊斯甚至考虑要将自己所有未完成的作品交由他的朋友詹姆斯·斯蒂芬斯来完成。 乔伊斯试图让别人来完成自己未竟作品《芬尼根的苏醒》的想法激起了轩然大波,包括庞德在内的很多好朋友都对此持反对态度。在这些压力下,乔伊斯还是坚持将这部作品完成。《芬尼根的苏醒》于1939年5月4日出版。 § 风格与结构 在《芬尼根的苏醒》中,乔伊斯将他的意识流技巧和梦境式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部小说彻底背离了传统的小说情节和人物构造的方式,语言也具有明显的含混和暧昧的风格。乔伊斯甚至大量运用双关语,这都使得《芬尼根的苏醒》显得比《尤利西斯》更加晦涩难懂。如果说《尤利西斯》描写的是一个城市一天的全部生活,那么《芬尼根的苏醒》讲述的则是夜晚和梦幻的逻辑。然而尽管这部小说是如此的晦涩难懂,读者们还是可以大致可以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主线情节。 《芬尼根的苏醒》中采用了大量用各种语言写成的双关语。包括贝克特在内的助手们的工作之一就是协助乔伊斯从各种语言中寻找词汇。到了晚年,随着乔伊斯视力的不断下降,他开始逐渐采用自己口述、由助手们记录的写作方式。 《芬尼根的苏醒》中显著的历史感来源于历史哲学家维柯和布鲁诺思想的影响。维柯曾经提出人类历史是循环往复的,人类的文明要先后经历混沌、神权统治、贵族统治和民主政治,然后再次回归混沌,重新循环。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明显的流露出维柯对乔伊斯的影响。此外,这部小说的第一句是写在最后一页上的,而最后一句则写在第一页上,体现了小说对“历史循环”的观点的赞同。乔伊斯曾说,这部小说是永远没有结局的,因为当人们终于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发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小说的开头。阅读《芬尼根的苏醒》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 § 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乔伊斯被迫离开巴黎,重新回到苏黎世,并最终在那里去世。去世后,乔伊斯被葬在苏黎世内的“弗伦特恩公墓”。后来他的妻子诺拉也和他合葬于此。两人相恋一生,却直到1931年才结婚。 乔伊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包括塞缪尔·贝克特、托马斯·品钦、威廉·博罗斯在内的诸多年轻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乔伊斯的影响力甚至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在《芬尼根的苏醒》一书中,乔伊斯自创了“夸克”(Quark)一词,这个词后来被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吸纳,被用来命名一种基本粒子。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曾经专门就《尤利西斯》的语言风格写过一本专著,而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则就《芬尼根的苏醒》写出哲学著作。 在如今的都柏林,6月16日是一年一度的“布鲁姆日”(布鲁姆为《尤利西斯》的主要人物),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尔兰文学家。近些年来,对“布鲁姆日”的庆祝也逐渐的超越了都柏林一城的范围,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其他城市。 § 乔伊斯主要作品 《室内音乐》 (诗集,1907) 《'都柏林人》 (短篇小说集,1914) 《流亡》 (剧本,1915)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小说,1916) 《尤利西斯》(小说,1922) 《芬尼根的苏醒》 (小说,1939) § 大事纪年表 一八八二年 三月二日生于都柏林南郊拉斯马因兹一个信天主教的家庭中。其父约翰·乔伊斯(1849一1931)是税务专员,与妻子米莉·简(1859一1903)共生有四男六女,乔伊斯为长子。 一八八六年(4岁)英首相葛莱斯顿的《自治法案》未获通过。 一八八八年(6岁)九月一日入基德尔县沙林斯市的克朗戈伍斯森林公学,校长是天主教耶稣会会长康米神父。乔伊斯是学生中年龄最小的。 一八九0年(8岁)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巴涅尔失去自治联盟主席职。 一八九一年(9岁)因父亲失业,乔伊斯于六月间退学。同年十月, 巴涅尔去世,乔伊斯出于对巴涅尔的同情,写了一首讽刺诗《希利,你也这样!》。希利是爱尔兰自治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中的领袖,本与巴涅尔关系密切,但在关键时刻却与巴涅尔决裂。 一八九三年(11岁)经康米神父介绍,乔伊斯于四月六日入了贝尔维迪尔公学三年级。这座学校也是耶稣会所创办的,他一度想当神父。十九世纪以来,在都柏林形成了以叶芝、格雷戈里夫人及辛格为中心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他直接间接受影响。通过友人,他也受到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然而给予他更强烈影响的是,十九世纪末出现在欧洲文学中的自由思想。中学毕业前,他就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 一八九七年(15岁)获全爱尔兰最佳作文奖。 一八九八年(16岁)九月入皇家大学都柏林学院,专攻哲学和语言。在校期间博览群书,为了读他最钦佩的作家易卜生的原著,学了丹麦文和挪威文。 一九00年(18岁)一月二十日,在学院的文学及历史协会发表讲演,题目是《戏剧与人生》。四月一日,英国文学杂志《半月评论》发表他的关于易卜生作品《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的评论:《易卜生的新戏剧》。此文获得年过七旬的易卜生的称许,使乔伊斯深受鼓舞,从而坚定了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决心。 一九0一年(19岁)十月,写《喧嚣的时代》一文,批评爱尔兰文艺剧院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自费出版。 一九0二年(20岁)夏天,结识叶芝和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十月获学士学位,入圣塞西莉亚医学院,因交不起学费而缀学。十二月初赴巴黎,下旬回都柏林。 一九0三年(21岁)一月十七日再度离开都柏林,二十三日抵巴黎, 靠写书评和教英语糊口。四月十日,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回国。八月十三日,母亲去世。在都柏林结交奥利弗·戈加蒂。 一九0四年(22岁)开始写自传体小说《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 二月二日决定把它改写为长篇小说。三月至六月底,在多基一座私立的克里夫顿学校代课。六月十日,散步途中结识诺拉·巴那克尔,一见钟情。十六日(布卢姆日)傍晚,两人首次幽会。这个期间写了后来收入《都柏林人》的一些短篇,发表在当地报刊上。用斯蒂芬·迪达勒斯的笔名,在八月十三日的《爱尔兰家园报》上发表短篇《姐妹》。九月九日,与戈加蒂一道住进沙湾的圆形炮塔。同住的还有戈加蒂的友人萨缨尔·特连奇(牛津大学学生)。十九日,因不喜欢戈加蒂,遂离开炮塔,回到父亲的家。十月上旬偕诺拉赴大陆,联系好在瑞士教英语的职务。途经巴黎,十一日抵苏黎世。然而教职落了空,十一月初改赴波拉的伯利兹语言学校任教。波拉在的里雅斯特(当时属于奥地利)以南一百五十英里外。 一九0五年(23岁)三月,转到的里雅斯特的伯利兹语言学校任教。 七月,因教职有了空缺,把胞弟斯坦尼斯劳斯叫了来。同月,长子乔治亚出生。十二月三日,将《都柏林人》原稿十二篇(后补加三篇)寄给出版家理查兹。 一九0六年(24岁)七月底赴罗马,在银行任通讯员。九月三十日在致斯坦尼斯劳斯的信中谈到短篇小说《尤利西斯》的设想。 主人公是住在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但他当时并未把这个短篇写出。四月以来,就改写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问题与理查兹鱼雁往还。九月三十日收到拒绝出版的信。 一九0七年(25岁)三月五日辞去银行的工作,七月回的里雅斯特,仍在原校任教。五月,早年写的抒情诗集《室内音乐》出版。 七月,长女露西亚·安娜出生。他辞去教职,个别教授英语。 一九0八年(26岁)三月,将辛格的《骑马下海人》(1904年上演的悲剧)译成意大利文。五月底,患虹膜炎。 一九0九年(27岁)为了交涉《都柏林人》出版事宜,七月回到都柏林,住在父亲家,并与蒙塞尔出版社签订《都柏林人》出版合同。九月里回到的里雅斯特。十月又返回都柏林,在四个企业家赞助下,十二月间开设沃尔特电影院。 一九一0年(28岁)一月二日,在妹妹艾琳的陪伴下,回到的里雅斯特。七月,把闹亏损的沃尔特电影院出让给人。 一九一一年(29岁)二月九日,蒙塞尔出版社来信,要求将涉及爱德华七世的记述一概删除。大约在这个时候,他把《斯蒂芬英雄》的原稿丢进火炉,幸而妹妹艾琳在场,给抢了出来。 一九一二年(30岁)七月最后一次回爱尔兰。与蒙塞尔出版社的谈判破裂。九月十一日活字版被拆掉。当夜,乔伊斯携全家人离开都柏林。在回到的里雅斯特的路上,他针对出版家罗伯茨写了一首讽刺诗《火口喷出来的瓦斯》。 一九一三年(31岁)在列沃帖拉高等商业学校(的里雅斯特大学的前身)教书的同时,继续个别教授英语。十二月十五日,经叶芝介绍,艾琳拉·庞德来信叫他寄作品去。 一九一四年(32岁)经庞德的介绍,自二月二日起,至次年九月号为止,在《唯我主义者》杂志上分二十五次连载《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 一月二十九日,理查兹同意出版《都柏林人》,该书于六月十五日问世。当月,开始写《尤利西斯》第三章。 一九一五年(33岁)六月下旬移居苏黎世。继续个别教授英语。经庞德、叶芝等人奔走,获得皇家文学基金的津贴。 一九一六年(34岁)经《唯我主义者》主编哈丽特·维沃尔鼎力协助,《都柏林人》以及《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在美国出版。 一九一七年(35岁)二月,青光眼复发。二月十二日,《写照》的英国版由伦敦的唯我主义者出版社出版。八月十八日,右眼动手术。 一九一八年(36岁)经庞德介绍,在美国《小评论》杂志三月号上开始连载《尤利西斯》。五月,剧本《流亡者》的英国版《格兰特·理查兹》和美国版(休布修)同时问世。与友人克劳德·赛克斯共同创立英国演员剧团,夏季到洛桑、日内瓦等城市巡回演出王尔德的《名叫欧纳斯特的重要性》,并于九月间在苏黎世公演萧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以及另外一些英国戏剧。 一九一九年(37岁)自五月起,哈丽特·维沃尔开始在经济上资助乔伊斯,一直延续到他去世后办理丧事为止。八月七日,《流亡者》在慕尼黑上演。十月中旬返回的里雅斯特,又到列沃帖拉高等商业学校教书。 一九二0年(38岁)在庞德的劝说下,决定移居巴黎,七月八日抵巴黎。 十一日结识莎士比亚书屋的西尔薇亚·毕奇。八月十五日,诗人T·S·艾略特等二人来访。十二月二十日完成《尤利西斯》第十五章。 一九二一年(39岁)《小评论》杂志因连载《尤利西斯》,在纽约被控告刊载猥亵作品被判有罪。四月十日,与西尔薇亚·毕奇签订《尤利西斯》出版合同,征集一千部的预约。预约者有叶芝、庞德、纪德、海明威等。五月间在友人家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晤面。十月二十九日,《尤利西斯》的原稿完成。 一九二二年(40岁)在生日(2月2日)那天收到《尤利西斯》的样本。八月携妻赴伦敦,初次见到哈丽特·维沃尔。因目疾恶化,急忙回巴黎。开始构思《芬尼根守灵夜》。 一九二三年(41岁)三月十日,着手写《芬尼根守灵夜》。 一九二四年(42岁)三月,《艺术家年轻时的写照》的法译本出版,改名《迪达勒斯》。《尤利西斯》法译的一部分刊载在《交流》杂志上。四月,《大西洋两岸评论》刊载《芬尼根守灵夜》开头部分。当年,维吉尼亚·吴尔夫出版小册子《本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对乔伊斯的作品表示支持。哈佛·葛曼所著《詹姆斯·乔伊斯最初的四十年》出版。 一九二五年(43岁)二月十九日,纽约的涅瓦弗德剧场上演《流亡者》。在《克莱帖里昂》七月号上发表《芬尼根守灵夜》第五章。 一九二六年(44岁)二月十四、十五日,伦敦的摄政剧场上演《流亡者》。 一九二七年(45岁)抒情诗集《一分钱一首的诗》由莎士比亚书屋出版。《尤利西斯》的德译本问世。 一九二九年(47岁)二月,《尤利西斯》法译本出版。四月二十五日,儿子乔治亚作为男低音歌手首次登台演唱。女儿露西亚神经出现异常症状。 一九三0年(48岁)《尤利西斯》德译本出版第三版。十二月下旬, 受乔伊斯本人之托,哈佛·葛曼着手写其传记。斯图尔特·吉尔伯特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由费伯与费伯出版社出版,他强调了此作的古典主义性格与象征性。(此书的修订本出版于1952年。) 一九三一年(49岁)四月,携妻女赴伦敦。七月四日是父亲约翰的生日, 乔伊斯选定这一天在伦敦与诺拉正式结婚。自从一九0四年不顾父亲的反对与诺拉私奔,已过了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其父亲在都柏林逝世。 一九三二年(50岁)二月十五日,孙儿斯蒂芬·詹姆斯·乔伊斯出生。《尤利西斯》日译本由岩波书店出版。乔伊斯本人认为属盗印,但按日本版权法,外国作品只享有版权十年。 一九三三年(51岁)十二月六日,纽约的乌尔赛法官宣判《尤利西斯》并非猥亵作品。 一九三四年(52岁)一月,为了确保版权,纽约的兰登书屋抢先出版一百部《尤利西斯》。弗兰克·勃真所著《詹姆斯·乔伊斯与〈尤利西斯〉的创造》由伦敦格雷森与格雷森出版社出版(修订本于一九六七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五年(53岁)七月,女儿露西亚的神经病发作,致使乔伊斯做了一星期恶梦,不断地为幻觉困扰。 一九三六年(54岁)七月,将露西亚以前写的《乔叟入门》作为她的生日(6月26日)礼物出版。十二月,《诗集》出版。 一九三七年(55岁)十月,《年轻内向的斯特列拉》在伦敦出版。 一九三八年(56岁)十一月十三日,《芬尼根守灵夜》完成。乔伊斯动员友人们做校对,年底校完。 一九三九年(57岁)五月四日,《芬尼根守灵夜》在伦敦和纽约同时出版。 一九四0年(58岁)十二月十七日,迁居到苏黎世。哈佛·葛曼的《詹姆斯·乔伊斯》出版。 一九四一年(59岁)一月十日,因腹部痉挛住院,查明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十三日凌晨去世。十五日葬于苏黎世的弗林贴隆坟地。《伦敦泰晤士报》刊载了一篇对乔伊斯缺乏理解的悼文。T·S·艾略特立即写文章表示抗议,并在《地平线》杂志三月号上发表《告鱼书》一文,进一步反击。维吉尼亚·吴尔夫接到讣告,感慨系之。(她于同年3月28日也自杀身死。)这一年,哈利·莱文撰写了《詹姆斯·乔伊斯》一书,肯定了乔伊斯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