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超构
释义

§ 简介

赵超构

赵超构(1910~1992)中国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1910年5月4日生于浙江瑞安(今文成县),1992年2月13 日卒于上海。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1949年3月进入解放区。上海解放后,继续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 生平

赵超构,原籍浙江文成,生于瑞安。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民国23年(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民国27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撰写《今日论语》。民国33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向大后方人民介绍延安真实情况。

民国35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版晚刊,任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篇幅短小,但笔酣墨饱。远至世界各地政坛风波,战场烽烟,近在街头巷尾社会见闻、市井琐事,无不聚其笔端。常从群众舆论中撷取材料,发为评论,切中时弊。发生在境内的“臧大咬子血案”、公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李公朴、闻一多大会、摊贩事件、劝工大楼血案等等重大社会政治事件,都著文发表于《今日论语》,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呼喊。民国36年5月,《新民报》上海版被勒令“永久停刊”。民国37年冬,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香港,次年进入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返沪,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1958年报纸改名《新民晚报》,侧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生活。赵超构任社长,提出“广、短、软,软中有硬”的办报方针,使晚报适合各层次读者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晚报辟《未晚谈》专栏,经常撰文评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工作中的赵超构

赵超构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深受读者喜爱。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杂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 办报方针

赵超构的“十六字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

§ 作品特点

杂文家赵超构

《延安一月》是赵超构轰动一时的代表作。据老报人回忆,迫于美国压力,蒋介石勉强批准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但要求只参观不报道。国民党同意赵超构去是因为他耳朵有点聋,说的又是一口别人难懂的温州话,认为他难以采访。但谁也没有料到,返回重庆后,赵超构竟在《新民报》先后81天连载长篇通讯《延安一月》,计有10余万字,写毛泽东,写共产党,写一个真实的延安,让新闻封锁下的国统区人民大开眼界。《延安一月》出版后,半年不到三次重印。经济学家吴敬琏父母是《新民报》创始人,他15岁读到《延安一月》时非常激动,他说:“非常光明的一个社会在中国出现了,虽然这个地方很小……我当然非常向往这个地方。”这篇报道改变了他的人生。

同时,赵超构对国统区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批判。1941年,重庆国民政府派专机前往香港接送爱国志士,不料,专机载回的却是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夫人和几只哈巴狗。国难当头,洋狗升天,赵超构写下时评《洋狗乘机辩》,但遭当局查扣,致使《新民报》当天的版面“开天窗”。这样的时评赵超构先后写了3000余篇。1947年5月,上海《新民晚报》被勒令停刊,罪名是“破坏社会秩序,意图颠覆政府”。1948年7月,南京《新民报》又被当局“永久停刊”,当时作为总主笔的赵超构也上了黑名单并避走香港。

§ 与毛泽东的交往

赵超构青年时代

因写了《延安一月》,赵超构成了毛泽东的朋友,也顺利地将《新民晚报》带入了新中国,并先后受到了毛泽东的7次召见。

1957年“大鸣大放”,爱说真话追求真理的赵超构以一天一篇短文的巨大热情投入了鸣放,写了100多篇文章,批评了不少现象。其中有篇《先锋何在》,批评新闻界缺乏敢于直言的先锋。毛泽东拿着《新民晚报》说:“内容相当尖锐。”但毛泽东又在保他,说:“但文笔比较客气。”毛泽东把赵超构叫到中南海吃饭,谈《新民晚报》在鸣放中的问题。事后,毛泽东在他撰写的一篇《人民日报》社论中说:“新民报犯的错误比文汇报小,它一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就认真更正,表示了这张报纸的负责人和记者们对于人民事业的决心,这个报纸在读者面前就开始有了主动……”毛泽东称赵超构是“我的右派朋友”。右派帽子虽高悬头顶,最后却得以幸免。但“文革”爆发,赵超构以“漏网大右派”的罪名被关入牛棚5年。 [1]

§ 故乡情结

赵超构评传

1958年,他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嘱咐到温州地区参观访问,写下了数万字的通讯《吾自故乡来》。当时,他到了瑞安、丽水、青田、龙泉等地,先后待了两个月。期间,他悄悄地回了一趟瑞安屿头,拜访了在家养老的继母裘德华。但最后,赵超构还是没能成行。对此,文成老家的故旧颇有微词,以致事隔40多年后,他的女儿赵刘芭女士回文成寻根问祖时,仍然还有人对此耿耿于怀。

其实,赵超构“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原委的。虽然他生活在上海,但对文成老家的情况依然了解。就在他访问温州的前一年,他爱人刘化丁刚从文成老家省亲回来。当年仅2岁、被抱在母亲怀里的赵刘芭自然没有记忆,但长大后她从父母那里还是隐约知道了一些事情。

1958年温州之行,赵超构肩负着奉命宣传大跃进“大好形势”的重任。而文成老家偏僻落后,是采访不到大跃进新闻的。再则,解放以后,赵超构在文成老家的亲戚,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大多受到冲击。鉴于当年他特殊的政治使命与身份,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对于来自老家的非议,赵超构自然听到了一些。这成了他多年来的心病,挥之不去,念念不忘。1964年,他在当时的《浙南大众》上撰文说,温州之行文成出生地无暇走到非常可惜,隐约透露了他想回老家的愿望。

过不了两年,“文革”爆发了。赵超构虽然受到毛主席的保护,但也难逃厄运。他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示众批斗,继而关进牛棚,还被抄了家。最后,被遣送至奉贤县新寺(后转入海滨新闻出版五七干校)喂猪、种菜、挑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这一非常时期,尽管赵超构内心充满了思乡的愁绪,但他是绝对不能回老家了。 赵超构与家人

不过,据赵刘芭女士回忆,他父亲在“文革”期间,曾经两次安排她母亲刘化丁回家省亲。第一次在1971年,第二次是1973年。她们先后拜访了瑞安屿头老屋、文成龙川故居等,历时半个多月,大部分时间在珊溪外婆家。当时老家的生活极度困难,吃的是清一色的番薯丝,她至今仍记忆犹新。

回到上海后,一直郁闷彷徨的父亲,兴致盎然地听她们讲述文成老家的人和事,显露了从未有过的欣慰与满足。

上世纪70年代末,赵超构终于盼来了拨云见日的日子。1980年6月,他在应《浙南日报》之约而写的《望乡之情》中,又旧话重提:“1958年后,至今又已20多年了,虽然多次动念,再回故乡看一看,迄未如愿。我想,总会有机会完成这个愿望的。”然而,此时的赵超构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新民晚报》复刊,作为社长的他分身乏术;《未晚谈》复笔,他几乎每天手不停笔;学习开会、参观视察、上台做报告,频繁的社会活动。,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血压过低、心动过缓,还有哮喘咯血……他回文成老家还能成行吗?

在上海虹口区那幢60平方米的旧式石库门房子里,晚年的赵超构用一口流利的文成方言,接待过一拨又一拨慕名前来拜访的文成老乡。每一次他都流露出对文成老家的眷恋和向往,总是情不自禁追忆当年离开文成时的情景:“从龙川家里先徒步5里到大峃,再从牌头街坐竹筏到峃口,又乘舴艋舟至瑞安……”而且,每次总是信誓旦旦地说:“现如今,再也没有什么顾虑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再回一趟老家。” [2].

§ 相关资讯

赵超构新闻奖

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奖,以已故的杰出新闻工作者、中国晚报界泰斗式人物、《新民晚报》原总编辑赵超构先生的名字命名,由中国晚报协会组织评选.

赵超构文化广场

赵超构文化广场

为纪念赵构诞辰一百周年,同时弘扬地方文化,改善人居环境,龙川乡于去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设赵超构文化广场。该广场地处县城西大门和县客运中心斜对面,是通往百丈漈、铜铃山、刘基庙墓三个国家重点景区的入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赵超构文化广场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两个入口小广场、赵超构铜质主题雕塑、巨型公益广告、亲水平台、防洪堤坝、生态草坪、景观灯柱、休憩廊架、文化地雕、健身设施、管理用房等。经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相关部门立项、审批、招标,广场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5%以上,预计在赵超构百年诞辰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广场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房管局等相关部门、社会热心人士以及龙川乡、花园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2010年3月7日,乡党委书记龚士东通过上海《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同志热心帮助,诚蒙中国新闻界元老、原《人民日报》总编辑、八旬高龄的范敬宜老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28世孙)欣然题词:赵超构文化广场、中国新闻界泰斗——赵超构。范老的题词,为广场添色,使龙川增辉。[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