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言不及义 |
释义 | § 概述 成语解释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成语出处 《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成语举例 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近义词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 反义词 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 语法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1] § 引证解释 说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论语·卫灵公》:“羣居终日,言不及义。”《魏书·阳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四万万男女同胞、侨胞、异胞之中,有的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的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 成语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聚集在一起闲聊,一聊就是一天。那些人说的话没有一句是讲的正经道理,专门耍小聪明,说些毫无意思,惹人发笑的话。孔子看到这些人如此打发时光,颇有感慨。他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群居。因此,他竭力反抗许多人聚在一起生活。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终日闲聊的危害极大,使得那些人无法造就成才。”[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