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兴龙
释义

§ 概要

赵兴龙,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师承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中英文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30多篇;曾荣获新加坡2010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最佳学生论文入围奖,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转载。曾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荣获2010-2011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二等奖,被河北省丰宁县教体局授予丰宁教育“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研究集中在教育信息化、移动学习、课程开发、儿童认知等领域。

个人主题讲座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性学习

2、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3、移动教研的理论与实践

4、基础教育何以跨越(黑河会议报告)

5、书到用时方恨少——给英华的孩子们

6、教师如何做科研

7、数字化时代的大语文观

8、信息生态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9、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整合

10、农远工程环境下的应用研究与绩效评价

11、一对一环境下的儿童写作话语分析

12、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

13、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1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15、远程教材开发:技术模型、构造原理和元素表现

16、ICT and An Exploratory Pedagogy for Classroom-based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17、“Many to one”mode of CSCL and Further Discussion

学术论文

XingLong ZHAO, MinJuan WANG , Juan WU, KeKang HE(2011) ICT and An Exploratory Pedagogy for Classroom-based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10(3),pp.141-151.SSCI检索.

Zhao, X. and Cai, S. (2011)‘‘Manyto one’ mode of CSCL and further discussion’, Int. J. Continuing Engineering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Vol. 21, No. 1, pp.42–54. EI检索.

Wang, M. J., Novak, D.,Callaghan, V., & Zhao, X.L. Looking in, looking out: Augmented reality inmobile learning. In J. Y. Jia (Eds.), Educational Stages and InteractiveLearning: From Kindergarten to Workplace Training, Hershey, PA: IGIPublishing.

Xiao, J., Wang, M. J., Callaghan,V., Chen, X. Y, & Zhao, X. L. (Accepted). Message design for mobileLearning ,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1 or 2012. SSCI检索.

Yu, S.Q. & Zhao, X.L. (Accepted).Promotionof regional e-educ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cology(inthe special issue on ‘ICT and Education Change in Mainland Chin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Educational Change,2011 or2012.

赵兴龙,王冰洁,张俊.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中国电化教育,CSSCI检索,2011(4),13-20.

赵兴龙,张俊,张雯.从知识类型看数学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10),36-37.(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

赵兴龙, 蔡苏. 计算机支持的体验式协作学习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第十四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新加坡. 2010年6月. (优秀论文入围).

何克抗, 赵兴龙. 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措施[J]. 基础教育参考. 2010(4):27-31.

赵兴龙, 余胜泉,何克抗.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选择[J].基础教育参考.2010(4):13-23. (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转载)

赵兴龙, 何克抗. 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10(1):18-24.

赵兴龙, 盛玉海.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实践力[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1):5-6. (特邀稿)

余胜泉, 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 中国电化教育.2009(8):33-40.

赵兴龙, 张雯,何克抗.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症结的调查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3):22-25.

何克抗, 余胜泉,吴娟,马宁,陈玲,赵兴龙等.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8.

赵兴龙,余胜泉.“双重”导向视域中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42-46.

何克抗,吴娟,赵兴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创新试验研究[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1):5-7.

王光生,赵兴龙,何克抗.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人际交互环境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 2008(11):66-70.

赵兴龙,梁玮,张雯.开发性研究的内涵及其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 2007(7):14-18.

沙景荣,赵兴龙.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微软(中国)教育部“携手助学”项目个案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6):71-75.

王光生,赵兴龙.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4):48-51.

赵兴龙,杨开城.论课程本体[J]. 中国电化教育. 2006(12):5-9.

赵兴龙,王光生,何克抗等.非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跨越式教学的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6(2):75-80.

沙景荣,赵兴龙等.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功能[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6(1):56-58.

赵兴龙,吴娟.试论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联盟的含义、形式及其意义[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3):72-75.

参与的科研项目

2010年12月开始,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学者等合作进行《移动学习中的增强现实》的项目研究。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主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农村地区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Y10011),资助来源2010-2011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有支持经费。

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科研基金信息技术环境下话语分析模型建构课题,有支持经费。

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参与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教材《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核心编写人员,主要负责教材设计样章的创意与编写工作,负责第四章《个别指导型教学资源设计》一章的内容撰写。

2008年8月至今,正在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的《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目前该课题正在实施中。

2008年8月至今,正在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实施》课题研究,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主要工作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统筹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

2008年8月至今,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批号为ACA07004),主要参与何克抗教授负责的“教育技术支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案例研究”子课题研究。

2008年4月至今,策划了河北省邢台市英华教育集团(私立)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项目,独立全程对整个项目的设计、管理以及教学指导进行创新性的运作,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

2008年9月至今,参与了河北丰宁县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签订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项目(二期、三期),项目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工作。

2008年9月至今,参与了福特基金资助的《利用教育技术提高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推广》项目,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福特基金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项目的实施规划与教学指导情况,代表项目向福特基金会做两次汇报,其中一次为英文汇报。

2008年7月至9月参与了《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应用规划方案》的制定与撰写,主要负责应用规划方案的应用类项目撰写与统筹并负责整体方案的统筹工作。

2008年6月至今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重点课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农村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项目,主要负责该项目研究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二期实验的开展,为该试验区的课题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课堂教学指导以及试验区的科研管理。

2004年9月至今参加了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发展试验研究项目》,主要负责该项目研究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国家级贫困县)的试验开展,为该试验区的课题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课堂教学指导以及试验区的科研管理,并在该项目中承担了Vclss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发任务。

2006年9月至今参加了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利用教育技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研究及推广项目》,主要负责该项目研究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实验开展,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指导以及实验区的科研管理。

2004年9月至今参加了《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校建设项目》,主要负责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汤河中学的项目研究管理、课堂教学指导等工作,支持陕西省太白县太白中学项目研究、课题指导等工作,并且对实施过程中使用的远程视讯系统进行管理。2006年9月微软公司邀请汤河中学参加了在西雅图举行的全球会议并进行现场发言,汤河中学为“百间教室”项目第一家受此殊荣的农村学校。

2005年6月至9月参与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光盘》设计开发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和中央电教馆合作完成。作为主要人员,参与设计、开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配套光盘。

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参与了《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原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该课题是全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立项重点课题、中央电化教育馆专项课题。主要协调组织2005年9月的山东结题会议,并且参与“四结合”课题其它试验学校的结题工作。

2005年4月参与编辑出版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佛山年会优秀案例光盘,已出版。

2006年8月参与编辑出版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北京年会优秀案例光盘,已出版。

2005年9月至12月全面参与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培训项目研究》。该项目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和赛迪网合作研究。该项目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三种角色、培训课程、学习者路径、评价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根据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和岗位不同,分别设计了低、中、高三种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以适应不同层次教师个体学习差异性的需要。全面参与设计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三种角色的岗位分工、培训层次、核心知识体系、培训课程、学习者学习路径以及评价方式。

高级学术会议参加

2010年11月受邀在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test on Multi-Media-based LearningMaterials Application做移动学习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时间30分钟,使用语言主要为英语,会议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8月9日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与英国Bolton大学教育控制中心举办的LearningDesign Research Seminar,使用语言为英文,会议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6月26日至7月4日,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学院举办的BNU-QUT2010博士生论坛,论坛中作了30分钟的长文报告,题目为:Practiceof Experience-based CSCL in Classroom in Higher Education,使用语言为英文,会议地点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育学院。

2010年5月31日至6月5日,参加了The 14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Education,在大会C4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与教育人工智能子会议中作fullpaper发言,题目为:计算机支持的体验式协作学习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用语言为中文,该文荣获本次大会研究生优秀论文入围奖(中国内地仅三人),会议地点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09年10月20,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两岸数字学习合作论坛(The Workshop on the Cross-Strait Collaboration on Digital Learning)。

2009年9月19日至24日,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学院举办的BNU-QUT2009博士生论坛,论坛中作了30分钟的长文报告,题目为:ICT and An ExploratoryPedagogy for Classroom-based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使用语言为英文,会议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

2009年5月25日至27日,参加了北京2009国际认知科学研讨会组委会举办的从“细胞机制到计算方法——北京2009国际认知科学研讨会”,会议地点在北京,参会费用为组委会全额资助。

技术开发经历

2006年至2007年,参与开发了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Vclass网络教学平台,主要负责学生角色、教师角色和管理角色数据的管理,使用语言为ASP+Javascript,数据库为SQLserver。

2008年至2009年,参与学习并开发了3D虚拟学习环境的一些关键技术,使用语言为Java3D。

2009年至今,与研究生合作开发协同写作平台,将论文的思想转化到平台开发上,使用语言为JAVA。个人主要讲座主题有:   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探究性学习

2、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3、移动教研的理论与实践

4、基础教育何以跨越(黑河会议报告)

5、书到用时方恨少——给英华的孩子们

6、教师如何做科研

7、数字化时代的大语文观

8、信息生态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

9、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整合

10、农远工程环境下的应用研究与绩效评价

11、一对一环境下的儿童写作话语分析

12、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

13、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1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15、远程教材开发:技术模型、构造原理和元素表现

16、ICT and An Exploratory Pedagogy for Classroom-based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17、“Many to one”mode of CSCL and Further Discussion

§ 人物历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8: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