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北 |
释义 | § 释义 “塞上江南”美誉的银川平原 1.方位 2.指西北地区。该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1950年曾经建立西北行政区,1954年行政区撤消,但习惯上仍然把这一地区称为西北。 § 西北行政 西北地区的身份证均以“6”开头 陕西:61 甘肃:62 青海:63 宁夏:64 新疆:65 § 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开拓沙漠生态新经济 在饱受风沙侵扰的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沙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可恨”,而是变得有些“可爱”。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沙漠生态新经济正在这里拓展。 沙漠生态新经济是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利用沙漠中的阳光、风光和治沙植物,发展沙漠生物化工、沙漠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沙漠风光旅游等产业。 第三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荒漠化土地分布于18个省区市。其中,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5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5.31。 在我国第六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中,我国目前已投入8亿多元,整合绿化了35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并在大漠深处修筑了一条全长234公里的“穿沙公路”,实施了以沙漠甘草种植加工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工程,还建设起沙漠旅游区。 库布其沙漠中的3500多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可以控制70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化。据推测,3500多平方公里的林草绿地面积,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相当于300辆奥迪汽车行驶3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 在大规模防沙绿化的同时,库布其沙漠的旅游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甘草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已经超过30亿元。一项利用沙漠充足光照的3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正在规划中。 在库布其沙漠中发展沙漠生态新经济的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开拓沙漠生态新经济的发展战略,计划到2015年使沙漠绿化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生物固碳达到1000万吨/年,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沙产业。” 致力于沙产业开发和荒漠化治理的北京仁创科技集团以风积沙为研究对象,累计开发出10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成功解决了沙漠风积沙利用中多项共性技术难题,形成绿色可循环的工业型沙产业。 在2009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说,如果用辩证的观点看,通过有效的治理、合理的利用,沙漠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完全可以变包袱为财富。 §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性分析综述 1. 西北干旱区概况 中国西北干旱区系指 35°N 以北,106°E 以西的内陆干旱区,包括新疆全境、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贺兰山以西的地区,土地面积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 24.5%,区域内共114县市,土地总面积219.05万平方千米,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和祖国的西北边疆。 2. 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进展 西北干旱气候的研究,虽然早在50年代末高由禧等[1]就曾进行过融冰化雪改变西北干旱面貌的试验,但后来一段时间,在我国一些气候图集和旱涝专著中西北地区常为空白区[2-3]。近20年来国内外(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气象工作者们又注意到这一有地域特色的问题,成立了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加强了各省(区)干旱气候事实的分析。近10年来还进行协作研究[4],注意成因研究和预测服务,还开展了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的国际合作观测试验[5],已在西北干旱气候的特征,成因及其监测和预测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出版了多本有关西北降水气候的专著和文集[6--10]。例如,徐国昌等同志研究发现,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及甘肃省数百年来干旱频率变化存在110—130年周期,20世纪为旱涝灾害高频期,特大旱灾与干旱高频期的关系密切,这一规律的发现对西北地区特大旱灾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3. 干旱性成因 就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专家研究的进展的状况不难看出,西北地区干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背景。西北区为什么如此干旱,干旱程度仍在加剧,有很多原因及说法,其中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3.1 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大陆性 我国干旱地区的地理环境早在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就已初步形成(赵松乔) [11] ,至晚第三纪时,由于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我国现代季风气候,使得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剧。李沛成[12]认为西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强烈的大陆气候分不开的。 宋宗水[13]也从沙尘暴的方面进一步印证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干旱化的影响。李江风[9]认为在西北地区干旱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加速干旱化的阶段,分别为距今250~120 万年和112 万年。至今,这两个时段也正是青藏高原加速隆升的时期。现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岭仍在继续抬升,从而继续加强了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和我国季风环流系统。孙国武等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的大气低频振荡在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南京气象学院罗哲贤教授在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从事过多年的研究工作,他研究发现,我国半干旱地区干旱的发生,取决于中高纬阻塞流型的形成和副热带高压流型的维持,在阻塞流型形成和维持的过程中,纬向非对称热力强迫与耗散,非线性平流和线性频散三者的作用同样重要,从而加深了对阻塞流型形成机制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孝泽等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河西走廊、陕甘宁等盆地的中、新生界地层中的形成于干旱环境下的沉积记录进行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干旱沉积及其时代可上溯到晚侏罗纪初期,大约距今1.6亿年。分析原因,主要是古特提斯海关闭、青藏高原隆升、盆地周围山脉抬升等构造运动因素使盆地的干旱效应加强造成的。这比原来提出的我国西北干旱环境形成的最早时代——早白垩纪提前了近2000万年。 3.2 不同周期的气候干湿交替变化 据竺可桢先生研究,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大致可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在由暖到寒或由寒到暖的过渡阶段,气候振荡,灾害频繁,往往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施雅风[14](1988) 认为 从长期历史演变看,在不同周期的干湿交替变化中,西北地区越来越干旱化。张丽萍[15]认为西北大面积的干旱荒漠是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环境演化的产物。但现有的生态环境又反作用于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过程。它并非是被动的响应,而是具有相互作用、互反馈的机制。张军民[16]也持同样的观点。徐国昌等研究表明大尺度大气环流持续性异常是导致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发现对流层“西高东低”的气压场形势是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形成的主要环流形势。张存杰等研究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亚槽、新疆脊、极涡、南亚高压等环流因子异常与西北地区干旱形成的关系,给出了西北地区干旱气候预测的EOF模型。董安祥等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对西北地区干旱形成有重要影响,天文准19年周期与西北地区降水的周期变化关系密切。李栋梁等研究发现西北地区降水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关系密切。谢金南等研究指出我国东部台风活动与青藏高原东侧年降水之间的关系较为显著。 3.3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张丽萍,张锐波[17]认为西北内陆干旱环境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归结为青藏高原隆升的产物,但同时提出西北地区干旱性加强的原因是全球气候转暖,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之中最明显并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改变了地质历史的环流形势,引起不同地区的气候波动,中国北方地区的暖干化非常明显。居其璞[18]通过对新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趋势研究,得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将使新疆的干旱状况日趋严重的类似推测。赵宗慈[19]等利用不同的全球模式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夏季我国西北与河套地区的土壤将变干。 3.4 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人口的压力必不可少 李江风[9]认为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的干旱化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的干旱化过程产生了较其他任何地区都显著的影响。程国栋,王根绪[20]认为由于人类各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加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的加强,引发水文干旱问题。冯东飞,郑廷武认为自然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人为地因素更是不能忽视,是加剧干旱的诱因。西部大开发中的严重污染,浪费,及数千年的战乱危害,人为破坏,建国以来大规模的垦殖与开发,传统发展理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把环境成本排除在外,政府未有效干预。这些都使西北更加干旱。李宇,董锁成,周长进就提出了人口压力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这么一个观点。 4. 干旱性的危害 4.1 植被生态退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植被生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山地森林过伐严重,林木蓄积量减少;平原胡杨、灌木林大面积衰败;草场载畜能力下降,面积缩小。 4.2 湖泊水环境变化 西北干旱区大多数平原湖泊属内陆流域终端渚水而成的封闭式湖泊,流域水文情势的变化必然导致湖泊水环境发生变,随入湖淡水减少,蒸发浓缩作用加强,对趋于干涸的湖泊,其水体矿化度可高达 100~300g/l 以上,湖水干涸后在地表形成较厚的坚硬盐壳。 4.3 水质恶化 西北干旱区随流域水文情势的改变,普遍存在水质恶化现象,表现在中下游天然水体(地表水、地下水)不断咸化和人为污染两方面。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的提高,加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过程,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提高,加上下游地表水量减少,使流域下游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均表现出明显盐化趋势干旱内陆河流域人类活动加剧还引起水体污染,地表水污染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下游,其中地表水污染以塔里木河、乌鲁木齐河、黑河、疏勒河等流域较为严重。 4.4 土地问题 郑度[23]分析了西北地区面临的土地退化问题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和土壤盐渍化。马松尧,王刚,杨生茂认为气候的干旱化倾向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土地荒漠化加速扩展的内在根源。 4.5 诱发沙尘暴,极端气候发生频繁,气候状况每况愈下 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来看,一般多发生于 3~5 月间。一般 3~6 月份是一年中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段,且近 50 年来随中下游水量的不断减少,沙尘暴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反映了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开发与沙尘暴灾害发生的密切相关性。 杨维西认为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基础。即使没有人为活动的干扰,单纯的气候因素也可以形成荒漠化。宋宗水认为西北干旱荒漠是黄土高原沙尘的发源地。气候变率大,气候灾害严重、地形复杂,气候大陆性强,极端气候发生频繁且危害极大。西北的干旱、大风、寒潮,西南的洪涝、水土流失、土壤退化,青藏高原的寒冻等灾害都十分严重,往往造成重大的生态环境灾难。 4.6 水资源缺乏引起的一系列农业和生态问题,制约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刘鹏刚等认为干旱造成水资源持续减少,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沙埋、风蚀沙割、狂风袭击、降温、霜冻,使大片农田减产和绝收。气候干旱还是蝗灾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蝗灾的主要原因。王洪道透彻地分析了高寒气候的日益干燥导致了湖水面积不断缩小与自然环境有关.湖泊水日益浓缩又使矿化度不断增加,渔产量不断下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受破坏。 王冉昕,寇清华,武建俊认为西北地区生态普遍脆弱,生态保护能力低下,局部有改善,总体在恶化,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尚杰,李庆,等从水资源、自然灾害、土壤侵蚀三个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胁迫;从土地经营结构、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产值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强调着重于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建立二者之间良性关系的思路。张军民认为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矿产等优势资源难以匹配,制约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张昱分析了我国西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西部农村农业发展落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西部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丁明磊,蔡靖方认为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和青藏地区高寒气候造成生态森林系统物种较为单一,降低了自然景观的综合观赏价值。李宇,董锁成,周长进认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制约本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压力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张家诚认为干旱地区的主要特点是缺水,如果能够获得水源则干旱区的许多优点就会显现出来。施雅凤分析西北地区经济建设的不利条件就是气候干旱水源不丰,尤其是建国以来。 5. 针对干旱性采取的措施 韩茂莉提到了西北地区的环境承载力,科学评价西北地区环境特征是顺利实施西部战略的前提。所以西北开发幅度的有限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5.1 提倡水的节约,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加强以流域为基础水资源统一管理,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优先的原则,统筹协调上、中、下游用水关系,农、林、牧、生态与工矿、城市用水关系,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关系,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郑度认为南水北调都应以服务城市和工矿用水为目标,而不宜用于垦殖发展农业,否则破坏天然植被加重土壤次生盐碱化,本着可行性,市场需求,投资效益的原则,不可轻率。很多专家认为必须上大西线,让水自流到新疆乌鲁木齐和塔克拉玛干地区,向大西北输水。当然应该组织更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 5.2 加强土地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草),植树造林 彭珂珊认为 实施退耕还林(草) 工程是恢复西部地区生态植被, 扼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措施。郑度认为荒漠化治理不应片面追求植被覆盖率。西北干旱区绿洲边缘可是当地营造小规模农田防护林,不宜大面积更不一过分渲染夸大防护林的作用,沙漠化治理不宜片面追求植被覆盖度,因该将强对现有植被的封护管理,使退化植被自然更新恢复。促使沙漠草灌自然植被发育。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取封育措施。植树造林一定要分区根据降水量以及土壤储水量合理安排乔木、灌木、草的比例,合理规划造林面积,种树与种草的选择,对生态效应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5.3 实施有效的耕作技术 李志熙,彭珂珊认为在西北干旱地区实施有效的耕作技术, 分析了地膜覆盖、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和间套四种效果较好的耕作高效综合利用技术,根据今后农业的发展形势,其重点应该放在: ①耕作栽培的复合技术。 ②无公害生产技术。 ③高效技术。④利用“3S”技术改造耕作技术。 当然,针对地区干旱所做出的措施远远不止这些,但重要的是能够认清干旱的原因、危害,最终是要政府等相关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来减少干旱所带来的危害。 6. 结论 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干旱性的分析,和对近20年来对西北地区的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的干旱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所以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干旱,西北地区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势、地貌及水资源状况,充分发挥本地区几大水系的优势,合理取水进行灌溉。对天然植被进行封闭性保护,对大面积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实施积极治理,对广阔的荒山漠野展开大规模人工绿化。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采用新的高效率的治理方式,需要大规模增加投入,需要地方经济提供更多的剩余积累来源,需要有资源配置体制和政策的大力支持。由此看来,西部大开发的计划只有本着经济性和环境生态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