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达氏鲟 |
释义 | § 简介 达氏鲟 达氏鲟(拼音:dá shì xún)(学名为Acipenser dabryanus).是鲟科鲟属的鱼类,俗名沙腊子、长江鲟、鲟鱼、小腊子。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长江。 § 原产地与分布 达氏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在渤海、东海以及朝鲜汉江口亦曾采到,现仅分布于长江流域。[1] § 形态特征 达氏鲟背鳍条2,12~13;臀鳍条3,22~24;胸鳍条21~26;腹鳍条7;鳃耙14~18。脊椎骨57~60,体长为体高的9.1—9.8倍,为头长的5.7—6.6倍。头长为头宽的1.6—2.2倍,头长为吻长的3.2—4.0倍,为眼径4.4—6.7倍,为眼间距的3.2—3.7倍 ;为尾柄长的1.5—1.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2.4倍,体细长,稍侧扁,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吻部尖短,眼侧位,眼间距较狭,稍隆起。口裂小,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后端稍超过眼前缘。前颌骨,上颌骨和下颌骨各具一行细齿,犁骨,腭骨和舌上均无齿。鳃孔达,鳃盖膜前部与狭部相连。假鳃发达,鳃耙尖锐稀疏。肛门紧位于臀鳍前方。腹鳍基部至肛门前方腹部正中具有棱膜,体无鳞,仅雄性在臀鳍基部两侧各具一行15~16枚圆鳞。无侧线,背鳍起点,雌性位于腹鳍基部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雄性偏近臀鳍。腹鳍位于臀鳍起点与尾鳍起点的中点。臀鳍较长,其起点雄鱼位于背鳍基部末端下方,雌性稍为后方,胸鳍呈扇形,肉质基柄发达。腹鳍起点距胸鳍基较距臀鳍起点为近。尾鳍叉型。体白色,稍透明。体腹面有2行细小的黑色小点。尾鳍末端散布有许多黑色小点。 § 生活习性 达氏鲟达氏鲟是一种淡水定居性鱼类。常在江河中下层活动,在长江的湖北长沙市以上至金沙江下游较习见,亦进入大型湖泊。尤喜栖息于流速较缓、富腐植质和底栖生物的沙质底或卵石碛坝的河湾或深沱中。生长速度较快。 生殖群体雄性4-7龄、雌性5-8龄达性成熟,一般体长0.8-1.0米,体重5-10公斤。产卵季节在10-11月,少数延至12月。性成熟个体在繁殖季节上溯至上游、江河主河道产卵,卵为沉性和粘着性。卵粘着在产卵场的石砾滩底发育。 食性以底栖无脊椎动为主,也食水生植物、藻类和腐植质等。幼鱼以水生寡毛类、蜻蜓幼虫、双翅目幼虫、摇蚊幼虫和小鱼等为食;较大幼鱼和成鱼以腐植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产卵期一般停食。[2] § 繁殖习性 达氏鲟一般认为达氏鲟有两个生殖类型,即春季〔3-4月〕和秋季〔11-12月〕生殖类型,产卵规模以春季生殖类型为大。达氏鲟在长江宜宾以卜江段产卵,卵为沉黏性,呈黑色,印粒偏小。1973年捕获的一尾雄性达氏鲟体长91.5厘米,体重为9.2千克,己性成熟。另外还捕了一尾刚产完卵不久的雌性达氏鲟,体重为11.25千克。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为4龄,雌鱼为6龄。[1] § 种群现状 达氏鲟在中国,达氏鲟天然产量不大,而在产区的渔业中尚占有一定位置。近二十年来,数量大减,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已受到长江上游各省的重视,与中华鲟同样受到有效保护。 § 主要用途和价值 原为长江渔业对象之一。作为鲟形目鱼类,达氏鲟是原始的硬骨鱼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曾实现过全人工繁殖,但由于达氏鲟资源量少,个体较小,大规模的人工繁殖和全人工繁殖并没有开展。 § 保护级别 达氏鲟易危。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一级。 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之一。 § 保护建议 达氏鲟 达氏鲟曾经是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渔业捕捞对象之一,1970年代初期,达氏鲟曾经占合江渔业总产量的4-10%。此后,达氏鲟的资源量急剧下降。1982年达氏鲟实行禁捕后,截至到2000年,在长江上游,达氏鲟仍有一定的误捕量,但葛洲坝下游自1994年以后再没有发现过达氏鲟。长江水产研究所于2002年春季在四川宜宾地区江段进行了长达50天的专项科研捕捞调查,仅在屏山福延镇江段捕获一尾体重约600g的达氏鲟。达氏鲟资源枯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能是幼鱼资源的破坏和过度捕捞所致。目前正在设计建设的金沙江水利工程对达氏鲟物种生存可能构成进一步的威胁。建议加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达氏鲟可能的产卵场。达氏鲟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 § 医药信息 【药名】达氏鲟鳔 达氏鲟 【拼音】DASHIXUNBIAO 【来源】为鲟科动物达氏鲟的鳔。 【功效】滋补强壮。 【主治】用于治疗滑精、阳痿、早泄、咯血、吐血、便血、带下、神经衰弱等。 【性味归经】甘,咸,平。入肾、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一25克。 【别名】达氏鲟(又名:腊子)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主要支流和大型湖泊内。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用网、钩捕获。捕后,剖腹取鳔,用凉水或温水洗净,去净血膜及其附属物,多个排列后压平,晒干。 【拉丁名】AcipenserdabryanusDumeril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生药材鉴定】生药为淡灰白色半透明坚韧角质性的膜状物,或无色透明带光泽的叶片状,亦有切成细丝,或成线条者,无臭、无味。 【中药化学成分】主含骨胶原(Collagen)80%。 § 人工繁殖 重庆长寿湖水产研究所曾于1976年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简况如下: 亲鱼选择 雌鲟体长92~115cm,体重7.8-14.25kg,7-11龄,性腺发育在Ⅳ期,腹部膨大而具有弹性,卵巢约占腹腔的2/3,卵呈深灰色或黑灰色,卵径2.7~3.4mm(5%甲醛溶液固定后),每克卵的数量为46.4-73.6粒,绝对怀卵量4.5万~7万粒;雄鲟体长87~102mm,体重5.1-9.5kg,7-9龄,性腺为V期,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达氏鲟 催产 所用催情剂为达氏鲟和中华鲟的脑垂体,均以丙酮脱水经干燥保存一定时间。剂量:雌鲟1.7-2.1mg/kg体重,雄鲟减半。注射次数:一次或两次。注射部位:胸鳍基部。 人工授精和孵化 待鱼卵成股流出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操作与家鱼人工授精相似,所不同之处为: ①精液用江水(不能用盐水)稀释约20倍后用; ②精卵混合后搅拌时间稍长,并以江水漂洗卵2~3次后,加入细泥浆水搅拌约30分钟去粘; ③受精卵转入孵化器后继续搅拌约10分钟,以防鲟卵粘结影响孵化效果。 受精卵入水5~6分钟就开始吸水膨胀,卵径原为2.7mm,吸水后为2.9mm×3.0mm,极性斑色泽清晰,约20分钟开始出现粘性,到30分钟粘度已达“顶点”,此时卵外被坚实胶膜,手捏有弹性,动物极已转向上方。未受精卵吸水缓慢,极性斑色泽浑浊,手捏易破裂,动物极多侧位,有激动现象,镜检卵裂紊乱。 从不同孵化温度的对比材料中可知,达氏鲟卵的最适孵化温度为18-20℃,温度高于22℃或低于10℃便对胚胎发育不利。孵化箱水温变动在15.1~19.2℃,当平均水温为16.2℃时,经138小时仔鱼全部孵出。从开始有仔鱼孵出到全部孵出的时间为14小时。 重庆水产研究所于1980-1986年对达氏鲟进行了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鲟鱼脑下垂体或LRH-A作达氏鲟的催产剂均可行,其有效剂量分别为8~20mg/kg体重和30-50ug/kg体重,将两者混合使用也同样有效,一次或两次注射无明显差异,水温为19~27℃时,药物的效应时间为17-25小时;采用轻压鱼腹分次采卵法比国外通常施行的切口或者剖腹采卵法有效,且不伤害亲体。驯化养殖的达氏鲟雄鱼精液经液氮(-196℃)保存214天后尚有受精能力,用以和中华鲟杂交孵出了杂交鱼苗。 § 相关新闻 长江边发现“怪鱼”被确认为绝迹国宝达氏鲟达氏鲟2007年10月19日下午,四川宜宾城区盐坪坝附近的长江边上,一条重3公斤的“怪鱼”被江水冲到沙滩上,一民工捕到准备出售时,有群众及时向当地渔政管理部门报告。经渔政确认,该鱼竟是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绝迹多年的达氏鲟。经过紧急救治,当日傍晚,有关部门将其放归长江。[4] 四川:达氏鲟成功实现全人工繁殖 记者日前在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用科研所人工繁殖的达氏鲟子一代作种鱼,成功繁殖出子二代达氏鲟鱼苗。 据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周亮介绍,该所从1993年起,开始从事达氏鲟、白鲟、中华鲟、胭脂鱼、大鲵的人工繁殖研究。今年初夏,所里的科研人员用1999年、2000年自己全人工繁殖的达氏鲟子一代(其种鱼是从自然水域获得)作种鱼,成功繁殖出子二代达氏鲟鱼苗,取得成功。周亮告诉记者,这是全世界第一次实现达氏鲟的全人工繁育(之前的人工繁殖,种鱼都是从自然水域中获得),标志着我们可以确保“水中大熊猫”这个物种,在自然水域以外不会灭绝,通过全人工繁殖,可以让它子孙兴旺。 达氏鲟抵沪参加世博 2010年4月30日,宜宾的一批珍稀鱼类入驻位于上海的长江中华鲟保护养殖基地,正式进入上海世博会世界馆,参加世博会展示。 此次从宜宾空运到上海参加世博会的一批长江特有珍稀鱼类中,有被称作“水中大熊猫”、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的达氏鲟12条;有曾获得世界级观赏鱼金奖、被称为“东方美人鱼”的胭脂鱼100条;还有长江上游特有的珍稀鱼类岩原鲤20条。其中达氏鲟每条长度在1米左右,重量在8公斤左右。而20条岩原鲤,每条重量在0.5公斤左右。作为观赏鱼的胭脂鱼体积较小,每条长度仅有20厘米左右。 上述珍稀鱼类4月30日下午将正式进入上海世博会世界馆,参加展示后,达氏鲟将送回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驯养,而胭脂鱼、岩原鲤将在上海吴淞口一带放生。[5] § 背景资料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简称CITES)是一个在1963年时由国际自然与天然资源保育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IUCN,已在1990年时改名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的各会员国政府所起草签署,并在1975年时正式执行的一份国际协约。这份协约的目的主要是透过对野生动植物出口与进口限制,确保野生动物与植物的国际交易行为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由于这份公约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市签署的,因此又常被简单称呼为华盛顿公约。[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