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论雷峰塔的倒掉 |
释义 | § 简介 题目:论雷峰塔的倒掉 雷峰塔 作者:鲁迅 体裁:杂文 成作时间:1924年10月28日 § 创作背景 鲁迅写作此文时,上距辛亥革命13年,下距五四运动则仅5年。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2000年来的皇权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五四雷峰塔 运动,特别是同时进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思想、封建道德进行了有力的冲击,但也远没有将这些污泥浊水涤荡净尽。1924年冬,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加强其反动统治,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也日趋高涨的时候,鲁迅恰于此时发表此文,大题小做,借题发挥,其意义是远远超过了批判封建礼教的范围的。 本来,以中国国土之大,名胜古迹之多,个把雷峰塔的倒掉,算得了什么?许多人恐怕还根本不知道雷峰塔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在当年,一般人也只是感叹“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啊”么!可是鲁迅却摆脱什么“十景”“八景”的俗套,从此一事中联想、发掘和引申出如此深刻的含义,这实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深受教益。不过,“十景”之类,也并不是完全不值得议论的。鲁迅写完《论雷峰塔的倒掉》后,似乎意犹未尽。1925年2月,他在当时北京的《京报副刊》上看到了胡崇轩(按,即胡也频)的一篇通信,得知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家中,凡事就会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这就又引出了鲁迅的一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此文写于1925年2月6日,初载同年2月23日《语丝》周刊第15期,后亦收入杂文集《坟》。 § 原文欣赏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②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作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 ③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俶塔”④,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 注释讲解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期。 ②雷峰塔,原在杭州西湖净慈寺前面,宋开宝八年(975)为吴越王钱亻叔所建,初名西关砖塔,后定名王妃塔;因建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通称雷峰塔。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倒坍。 ③《义妖传》演述关于白蛇娘娘的民间神化故事的弹词,清代陈遇乾著,共四卷五十三回,又《续集》二卷十六回。“水满金山”“和白传员祭塔”,都是白蛇故事中的情节。金山在江苏镇江,山上有金山寺,东晋时所建。白状元是故事中白蛇娘娘和许仙所生的儿子许士林,他后来中了状元回来祭塔,与被法海和尚镇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相见。 ④本文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说:“这篇东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就是保俶塔。那么,大约是我记错的了,然而我却确乎早知道雷峰塔下并无白娘娘。现在既经前记者先生指点,知道这一节并非得于所看之书,则当时何以知之,也就莫名其妙矣。特此声明,并且更正。十一月三日。”保亻叔塔在西湖宝石山顶,今仍存。一说是吴越王钱俶入宋朝贡时所造。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十四中有简单记载:“杭州有保俶塔,因俶入朝,恐其被留,做此以保之……今误为保叔。”另一传说是宋咸平(998-1003)时僧永保化缘所筑。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咸平中,僧永保化缘筑塔,人以师叔称之,遂名塔曰保叔。” § 主题思想 赞扬反抗、揭露本质、鞭挞卫道、抒发欢欣 鲁迅这篇杂文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娘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鞭鞑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从而表达了人民对“镇压之塔”倒掉的无比欢欣的心情。 § 写作特点 以议为主,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这里的所谓以议为主,是说议论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因为归根结底,作者是要借雷峰塔的倒掉这个题目,写出自己的某些看法。但这不等于说议论的文字必然多于记叙部分的文字。相反,在本文中,白蛇娘娘遇难和法海和尚避难这两个故事的叙述和介绍,倒占有了不少篇幅。而这,正是鲁迅笔下的文艺性短论的一特色。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灵活的手法,把雷峰塔倒塌的社会新闻,同“白蛇传”“蟹和尚”等与塔有关的民间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边叙述故事,边插入议论,记叙为议论服务,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行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观点便从中得到了确证,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夹叙夹议在本文中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从整篇文章看,有些段落以记叙为主,如第二、七、八段,有些以议论为主,如第一、三、四、五、六、九、十段。在议、叙之间,常常是交错运用,有时是议论引出记叙,如第一段引起第二段;有时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生发出议论,如第二段生发出第三段,第七、八段引发出第九、十段。二是从文章的局部看,在一些段中,常常表现为记叙的语言和议论性的语言夹杂在一起,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难舍难分。第一段就是最好的例子。叙的是事,是人,是物,是故事,是情节;议的是看法,是观点,是道理。叙的故事在发展,使你不断有所感,有所思,议的道理在不断深入,使你的感性变为理性,使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思路,逐渐提到更高的层次。这里没有强人所难的生硬的说教,只是以事感人,以理服人,情自事来,理自情出,似在轻松活泼地漫话家常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读者追随作者,作者导引读者,同感同思,从而达到一个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的境界。 层次分明,由近及远、逐步深入 文章从现实中的雷峰塔的倒掉破题,但摒弃了一般人采取的“西湖十景”缺了一景的议论角度,认为不值一谈,却另辟蹊径,从民间传说中的白蛇娘娘的故事入手,概述主要情节,有条不紊,要言不烦,引出了传说中作为“镇压之塔”的雷峰塔,以一直希望他倒掉,显示了对白蛇娘娘无端受难的深厚同情。 从现实中的雷峰塔到传说中的雷峰塔,这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一步。 同情被雷峰塔镇压的白娘娘,必然憎恶造塔的法海。于是又引出玉皇捉拿法海,法海逃到蟹壳里避难的故事。故事梗概的叙述固是有条不紊,要言不烦,剥蟹一节的描绘更是井然有序,这动作细节本身也在由近及远,逐步深入。最后作者把传说中的雷峰塔化为现实中一切镇压人民的反动制度的象征,而从雷峰塔倒掉一事,预言并断言了一切的塔,从“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到法海造了用以镇压白娘娘的雷峰塔,一直到象征封建制度、反动统治“镇压之塔”,都将倒掉,都必然要倒掉,概莫能外。 一个偶发事件,雷峰塔的倒掉,前后呼应。两个主要人物,白娘娘和法海,有合有分。三座塔,现实中的破塔,传说中的“镇压之塔”,具有象征意义的“终究要倒”的塔,逐步引伸。短短千余字的一篇文章写得摇曳多姿,天衣无缝。 行文含蓄,语言幽默,爱憎分明 分明和含蓄,是两个词义相反的概念,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在鲁迅的这一篇文章里,却似乎是统一起来了。鲁迅对白娘娘的同情,对法海和尚的憎恶,是十分明显的,可是他并未直白地明说白娘娘可爱,值得同情,法海可恨,应予诅咒。 关于白娘娘,作者只是极简略地介绍了白蛇遇救,嫁夫报恩,金山寻夫,中计被擒,法海造塔,地下永镇的故事,从中已足见白娘娘的可敬,可爱,可怜,可钦,多说已无必要。雷峰塔倒掉消息传来,作者多年梦想成真,却也未说自己如何欣喜而只说“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作者自身自然包括在内,是不言而喻的了。法海应该说是本文要谴责的主要对象,在本文中的重要性是超过白娘娘的,但通篇不闻恶声,没有声色俱厉,没有剑拨弩张,相反在叙及、论及法海时,常以幽默语言、诙谐口吻出之。誉之为“得道的弹师”,比之为“非凡的人”,欲抑先扬,为后文的对法海的嘲讽做好铺垫。“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吧,像冷光闪闪的利刃,剖析着法海污浊的内心。“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法海狼狈之状,跃然纸上。而当鲁迅深刻指出法海自食其果的时候,以塔倒白娘娘复出作对比,说是“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那可真是“活该”了。“幸灾乐祸”,一般来说大概是不宜提倡的。但对法海之类的遭灾罹祸,却似乎不妨“幸”一下,“乐”一下,本文最后,我们好像看到了鲁迅“幸”法海之“灾”,“乐”法海之“祸”的神情。 幽默语言、诙谐口吻中含着讽刺,含着嘲笑,含着揭露,含着谴责,行文含蓄而又爱憎分明,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特点之一。 § 赏析“活该” 喜读“活该”。象征封建镇压之塔的雷峰塔倒掉了,“白蛇娘娘”终于重见光明,“普天之下的人民”怎不欣喜呢!喜读“活该”,可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与百姓寄托的劳动妇女得以翻身的欢呼之情。 笑读“活该”。“荼毒生灵”的法海,“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孩子们吃螃蟹时要找“蟹和尚”,这是何等的解“恨”与“快乐”。这是一切封建卫道者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笑读“活该”,则是对封建卫道者的揶揄、奚落。 怒读“活该”。学生义愤填膺,爱憎分明。那个象征封建势力的所谓“得道禅师”,活活将一对鸳鸯拆散,在法海这样的封建统治者手里,他们除了用“礼教”这把软刀子杀人以外,甚至直接制造劳动妇女的悲剧,他们是可恨可鄙的“孽种”! 骂读“活该”。法海和尚“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是出自妒忌的心理,最终“得道的禅师”变成了“蟹和尚”,而且“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这个结局的确“活该”。骂读“活该”是对于造镇压之塔的法海的嘲笑、批判与警告。 用“活该”二字作结,实在高妙,“喜笑怒骂皆成文章”这是由鲁迅先生思想认识的深邃所决定的。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姓周,本名樟寿,字豫才,后又取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母亲鲁瑞,来自作者鲁迅 农村,从自学获得看书能力,她的品格对鲁迅一生有重要影响。鲁迅1898年离乡赴南京学习,1904年赴日留学,开始学医,后弃医从文,写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编了《域外小说集》。1906年回国。1918年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五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了。1923年将其14篇小说编为《呐喊》出版。还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并写了大量杂文。1927年去广州,年底返上海,开始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他主编刊物,参加论战,发起进步社团,辅导培植文学新人,做了大量工作。这时期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篇》、《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等,1934年写了《故事新编》。晚期杂文集有《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他一生写有杂文700多篇,130多万字。他的全部著作收为《鲁迅全集》,共20卷,近1000万字。鲁迅著作被译成50多种文字,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作家,更是新文学、新文化的巨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