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赛乃姆 |
释义 | § 简介 赛乃姆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这种舞蹈非常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程式的要求,舞者即兴表演。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也可三、五人甚至更多的人同舞。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平常亲友欢聚时,维吾尔人都要跳。 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赛乃姆在维吾尔语中是偶象、神象、美人、美女的意思,也可为女人的名字。在音乐中则是一种由多首歌曲(多至十余首,少则七八首)联唱的歌舞音乐的名称。喀什木卡姆的第一部分中穹乃格曼,就有赛乃姆,同样也是舞曲,这种名称和形式由来已久。 除木卡姆中赛乃姆以外,各地多有以地名命名的赛乃姆。如伊犁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刀郎赛乃姆等等。赛乃姆舞是广泛流传于维吾尔族中,以赛乃姆音乐为伴奏的舞蹈,并无规定动作和程式。一般由男女成对而舞,人数不限,舞时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地快板中结束。各地赛乃姆均以其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异,但一般舞蹈动作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 § 溯源 赛乃姆 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民族聚居、文化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的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它每个木卡姆中“琼乃克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赛乃姆与古龟兹乐舞有密切关系,它是维吾尔古典舞蹈中最丰富且又最完整的一种形式,有着绚丽璀璨的悠久历史。赛乃姆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 赛乃姆的伴奏乐器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尔、沙塔尔、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赛乃姆”亦称“赛兰木”。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在中亚一带。16世纪,赛兰人大批迁徙新疆库车地区定居。他们的原居地是古代“康国乐”、“安国乐”的故乡,历史上以“胡旋舞”、“柘枝舞”著名。 这批移民很自然地把这些舞蹈带入新疆,逐渐与龟兹地区的舞蹈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人们将其舞称作“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赛乃姆”由于是在库车地区形成,因此,舞蹈中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保留了许多古典舞蹈,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等,与龟兹壁画中的描绘完全一致。随着民族的融合,赛乃姆舞遍及全疆,各地区在自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赛乃姆的特长,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大约有10多种,其中以喀什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和哈密赛乃姆最典型。 § 特点 赛乃姆 由于赛乃姆的音乐和节奏特点,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分的动作就更为丰富,如点、踢、跺、辗、转等。 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抚胸式等。当表演到高潮时,舞者一腿跪蹲,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成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二次。这组动作有拍掌、耸肩、绕腕,而最后的移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表现了舞者怡然自得的心情。 其次赛乃姆在步伐上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前三步),脚步平稳,略有微颤。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 赛乃姆舞蹈风格特点,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此外,赛乃姆舞中旋转和腰部的动作也较为丰富,这和吸收古代的胡旋舞有一定的关系。[1] § 风格 赛乃姆 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此外,赛乃姆舞中旋转和腰部的动作也较为丰富,这和吸收古代的胡旋舞有一定的关系。新疆地域辽阔,使赛乃姆舞蹈又有不同的地方风格。南疆以喀什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舞蹈比较明快活泼、深情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 北疆以伊犁为代表,它的赛乃姆舞蹈,吸收了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东疆以哈密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音乐比较缓慢,节奏中保留了不常见的节拍,它的舞蹈动作稳重,手腕的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 由于各地区的赛乃姆风格特点不同,所以群众习惯在赛乃姆前面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如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赛乃姆的音乐是在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赛乃姆音乐都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必须和音乐节奏紧密配合,和舞者情绪发展相适应,其节奏基本由慢发展到快。赛乃姆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沙塔尔、达甫(即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新赛乃姆的音乐,是在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必须和音乐节奏紧密配合,和舞者情绪发展相适应,其节奏基本有以下两种,由慢发展到快。 赛乃姆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沙塔尔、达甫(即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1] § 风情 赛乃姆 “赛乃姆”亦称“赛兰木”。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在中亚一带。16世纪,赛兰人大批迁徙新疆库车地区定居。他们的原居地是古代“康国乐”、“安国乐”的故乡,历史上以“胡旋舞”、“柘枝舞”著名。 这批移民很自然地把这些舞蹈带入新疆,逐渐与龟兹地区的舞蹈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人们将其舞称作“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赛乃姆”由于是在库车地区形成,因此,舞蹈中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保留了许多古典舞蹈,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等,与龟兹壁画中的描绘完全一致。 随着民族的融合,赛乃姆舞遍及全疆,各地区在自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赛乃姆的特长,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大约有10多种,其中以喀什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和哈密赛乃姆最典型。 演赛乃姆时,大家围坐成圆圈,乐队聚在一角伴奏,群众拍手唱和。舞者不唱,伴唱者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配合渲染,气氛炽热欢快。除演唱群众喜爱熟悉的歌曲外,还用旧曲调即兴编新词,描绘当场的情景,表达大家的欢乐心情。 赛乃姆是一种非常自由活泼的舞蹈,舞者即兴表演,和音乐节奏相适应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均统一在赛乃姆的节奏中进行。散板乐曲后,先由优秀的舞者起舞,然后有礼貌的邀请别人,被请者还礼后接替起舞,如此礼貌相邀,舞者不断。舞蹈的进行,随着音乐节奏由中速逐渐转快,当音乐舞蹈进入高潮,大家常用热情奔放的的声音呼喊助威,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气氛推向高潮。 赛乃姆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它的特点首先表现在身体各部分的细致运用和巧妙的配合上,在动作中,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运用得较多。如头的部分有移颈、摇头;手部分有绕腕、翻腕、揉腕、挑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甩腰、板腰;小腿部分运用就更丰富了。赛乃姆的舞蹈姿态有许多是从生活中来,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抚胸式等。 其次在步伐上赛乃姆也有独到之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手部节奏结合紧密。步伐用最多的“步一抬”,脚步平稳,略有微颤。 赛乃姆舞蹈的风格特点还和维吾尔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在民间,我们常常看到胡须斑白的老人或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凡遇到开心得意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摆动起来。这些动作被收在赛乃姆中,生动体现出维吾尔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 [2] § 文化传承 赛乃姆 赛乃姆最初是“美女佛”的意思,产生于佛教兴盛时期,现在还流行着以下一首民歌:“当初哪有着美丽的世界。只因美女佛‘赛乃姆’的出现,他用泥巴捏成塑像,将世界的一切奉献。”古代哈密,尤其是隋唐时代的回鹘人中确盛行过佛教,哈密赛乃姆来源于佛教的歌舞形式是史有所据的。现在哈密赛乃姆的基本形式为:先由哈密艾捷克(俗称胡胡子)演奏如泣如诉的悲哀乐曲;节奏由慢速、中速转快速,有些中间加有歌唱;鼓乐齐鸣,以热烈轻快、场面壮观的舞蹈结束。 每当人们干活劳累,或思念友人,或身处逆境、苦闷忧愁时就会唱起赛乃姆,跳起赛乃姆,用以消愁解闷,减轻精神痛苦。而在婚嫁迎亲,逢年过节,或举行麦西来甫和其他娱乐聚会时,唱一唱赛乃姆,跳一跳舞蹈,更可将欢乐的场面推向高潮。总之,哈密、伊吾地区维吾尔族的文化生活,内容十分丰富,过去和现在都给维吾尔族文化和中华文化增添了夺目的光彩,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哈密麦西来甫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提炼,搬上了舞台。地区文工团在70年代演出的“夏收麦西来甫”、“婚礼麦西来甫”等,都保持了麦西来甫的形式和风格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亲友欢聚时都要举行麦西来甫晚会,都要跳赛乃姆。每次由村里一家做东道主,同村的男女老少一起参加,晚会的主要活动就是跳赛乃姆,并穿插传送碗花、酒杯、腰带等游戏,有时也演唱木卡姆,猜谜语、等。 比如在举行婚礼的第一天,一般由男女双方的朋友分别把新郎、新娘及亲友邀请到家里进行庆贺。当天傍晚,新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前往女方家里迎亲,一路上管弦齐奏,载歌载舞,这一天自始至终都是跳赛乃姆。表演赛乃姆时,大家围成圆圈,乐队聚在一角伴奏,群众拍手唱和。舞者不唱,伴唱者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除演唱群众熟悉的歌曲外,还用旧曲调即兴编新词,描绘当场的情景,表达大家的欢乐心情。赛乃姆舞蹈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即兴表演,合上音乐节奏即可,可一人独舞、 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赛乃姆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常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之意)。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把火热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参加者无比激动、兴奋。 解放后,随着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广大维吾尔族劳动妇女多能在群众性的场所跳赛乃姆了。 § 歌词 赛乃姆 刀郎- 艾里甫与塞乃姆 从小和你青梅竹马相约在天山下 我们本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啊 赛乃姆你是花丛中最美的石榴花 艾里甫我却是博格达上孤独的阿卡 夜莺歌声在每个夜晚都会陪伴她 我的琴声却飘荡在遥远的博格达 为了爱情我被放逐在天涯 莫非今生和你厮守变成了神话 我寻遍天山南北我要找到你赛乃姆 不管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 花园里种不出天山上的雪莲花 不历经磨难我找不到今生的幸福 夜莺歌声在每个夜晚都会陪伴她 我的琴声却飘荡在遥远的博格达 为了爱情我被放逐在天涯 莫非今生和你厮守变成了神话 我寻遍天山南北我要找到你赛乃姆 不管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 花园里种不出天山上的雪莲花 不历经磨难我找不到今生的幸福 我寻遍天山南北我要找到你赛乃姆 不管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 花园里种不出天山上的雪莲花 不历经磨难我找不到今生的幸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