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绍琴
释义

§ 生平简介

赵绍琴

赵绍琴幼承家学,后又拜师于太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1934年悬壶北京。1950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赵绍琴他一生致力于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虽诊务繁忙,仍勤于著述,发表有“湿温病的治疗”、“在卫汗之可也”、“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脉学讲座”、“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等独到见解之医学论文60余篇,撰写出版了《温病纵横》、《温病浅谈》、《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床验案精选》和《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要》等多部学术著作,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医学文献。赵绍琴为国家药管理局第一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北京地区)。

§ 学术成就

赵绍琴承传于名门,不断求索创新,积60余年之实践,在温病学之学术领域独树一帜。首倡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二者病机不同,治法迥异。温热多从卫气营血横向变化,湿热多从上中下三焦纵向留连;治温热首任透转,贵在邪有出路而不专事寒凉;治湿热要在宣畅气机,气畅则湿化,湿化则热不独留,大忌凉遏滋腻留邪之品。提出湿热四误,即湿阻、寒凝、凉遏、凉伏四段说;温病神昏,有迫蒙闭脱竭五类,字字玑珠,法度分明,临床验证,效如桴鼓。在温病治疗上,赵绍琴善于运用叶天士“透热转气”法救治高热不退、昏迷等危重病证。他把透热转气法广泛地应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治疗,以透邪外出为指导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地发展了叶天士的温病辨治理论。如温病气分证,使用辛寒清气的治法达热外出。营分证的治疗在清营养阴中,适当加入具有开达、宣透作用的药物,以去其壅塞、排除障碍、宣畅气机,使邪有出路,则入营之邪即可外透,转出气分而解。如湿热入营,可用芳香化湿清热以开郁,疏通气机,使营热外达。如邪入心包,轻者用菖蒲、郁金清心豁痰、开窍通闭,连翘轻清透泄、宣畅气机,重者必用牛黄、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使营热外透。对于瘀血阻滞气机而热邪入营者,则应于散血之品加入琥珀、桃仁、丹皮等,活血散瘀通络,排除障碍,宣通气机,导热达外。他认为,以上宣畅气机的治法皆属透热转气范畴。即使温邪入了血分,仍应考虑透热转气之理。

赵绍琴重视脉、舌、色、症合参,尤其精于脉学,提出“浮、中、按、沉”四部诊脉方法,并强调相兼脉的重要性。他将家传脉学整理归纳,提出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和诊脉四部(浮、中、按、沉),与旧说大不相同。他将浮、中、按、沉四部,在温病中对应卫、气、营、血,在杂病中反映标象和本质的关系。如浮、中部所得反映疾病的现象,沉、按部所得反映疾病的实质。他所提出的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是指八类脉象。浮、沉言病机之趋势,迟、数言病性之寒热,虚、实言邪正之盛衰,气、血言病位之浅深。

他不仅是治疗温病之大师,治疗杂病亦是独具慧眼。他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对一些疑难病证主张从营血分进行辨证,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均取得了满意疗效。他认为,内科病症多由邪气阻闭气机,人体气血循行障碍,内郁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内引起。所以内科杂病的治疗,可用解郁、疏利、宣泄等法,开散郁结,宣通其滞,调畅气血,通达营卫。治疗时,他喜用升降散(白僵蚕、蝉蜕、广姜黄、生大黄),寒温并用,升降相因,宣畅三焦,条达气血,使周身气血流畅,火郁之邪可得宣泄疏发。根据他的经验,治火郁证需酌加风药,如防风、荆芥穗、苏叶等,以风药行气开郁,调畅气机,通达腠理而发其郁火。先后培养中医温病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其弟子彭建中、杨连柱等已成为中医界的后起之秀。

§ 参考文献

史宇广.中国中医人名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33-34

钟孟良,王宏图,谢路等. 怀念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 中医教育,2001,20(3):44-45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