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轮胎翻修工 |
释义 | § 工作内容 轮胎翻修工 (1)检测旧轮胎是否可以翻修; (2)胎体打磨; (3)胎体修补; (4)胎体喷胶浆; (5)炼胶; (6)胎面胶预硫化; (7)胎体与预硫化胎面胶贴合成型或胎体缭绕胶料成型加工; (8)翻新轮胎硫化; (9)成品检验。 § 职业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矿山机械行业以及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各种轮胎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目前中国轮胎年产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轮胎生产大国。 中国是橡胶资源匮乏的国家, 70%靠进口,橡胶行业面临着资源紧缺,原材料涨价的困境。中国60%的橡胶用于轮胎生产。据统计,2005年中国轮胎的产量为2.6亿条,产生的废旧轮胎约1.3亿条。这一数字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1年就将产生废旧轮胎2亿多条。翻新一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只相当于生产一条同规格新轮胎的20%-30%,价格仅为新轮胎的20%~50%左右,而翻新轮胎的性能与新轮胎基本一致,有些甚至超过了新轮胎。轮胎翻修行业的发展、人才素质的提高对降低运输成本、保护环境、节约橡胶资源和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 目前中国有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企业约2000余家,以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遍布全国各省市和区县,其中以广东、四川两省的厂家较多。行业从业人员30余万人,其中工人约2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0%。在27万工人中,半数以上人员为农民工。长期以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水平普遍偏低,生产环境差,行业对外开放的整体力度不大。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两个文件(国发[2005]21号和22号)发布以来,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国轮胎翻修量已超过900万条,比上一年增长12.5%,当年为国家节约橡胶资源9.67万吨,碳黑4万吨,胎圈钢丝1.5万吨,钢丝帘线3.8万吨,帘布1.5万吨,合计节约人民币37.8亿元。与此同时轮胎翻修质量和设备自给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翻新轮胎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尽管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近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与马来西亚、印尼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这些国家,轮胎翻修行业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民的广泛认同。他们不仅有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规范的市场环境,而且为培养合格的从业人员,建立了实用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例如在汽车工业和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 轮胎机械与硫化工是一个独立的职业。企业和学校根据联邦经济部和劳动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中职阶段学制为3年,高职阶段学制为1-2年。在德国的轮胎翻修企业有90%以上的工人接受过3年以上的培训。德国正是由于有了高素质的一线实用人才,才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在中国,尚无一所中、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与轮胎翻修相关的专业。在大学教育中,此类教育被列入与化工有关的专业中,主要教学内容是工程和设计。行业也还没有针对企业职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没有建立相应的职业标准。 由于基础工作薄弱,给企业的培训、考核及人事、劳资制度的改革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因此,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经验,规范轮胎翻修从业人员的工作主要职责,把教育与培训工作逐步纳入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对提高行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行业的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职业现状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日前刚颁布了一批新的职业,“轮胎翻修工”是其中之一。劳动部门表示:轮胎翻修工这个职业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薪酬水平也会逐年提高。记者立即联系了市内的多家汽车维修中心,希望能找到一位“轮胎翻修工”进行采访。出人意料,许多维修中心都表示:没有“轮胎翻修工”。 旧轮胎能“死而复生”,新技术催生新职业 一说到翻新轮胎,一些市民就会联想到“黑窝点”里加工的轮胎。这只是把废旧的轮胎经过表面处理,冒充新胎。真正的“翻修工”是让旧轮胎“死而复生”的人。他用机器设备和工具对旧轮胎进行打磨、贴合、硫化等处理,重新恢复其功能。一条合规格的翻新胎,如果合理使用,经过翻修工的手可以翻新1—3次。也就是说,轮胎翻修工能给一条轮胎几次”生命“。他们主要通过“热翻”和“冷翻”两种方法,加工的原料都是废旧轮胎。翻修工将旧胎表面的橡胶刮光,再用热橡胶覆盖表面合成新胎。这是“热翻”,其技术简单,投入不大,一般的农民工就可以胜任。这样生产出来的翻新胎是新胎价钱的1/3,却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新旧两种橡胶的粘合不稳定,轮胎高速运行过程中新的橡胶会整块脱落,成为高速公路的安全“杀手”。“冷翻”则是翻新质量较稳定的一种工艺。同样将旧胎表面的橡胶刮光,使用机器进行硫化处理后得到新胎。新技术催生了新职业,所以劳动保障部门将其定为新职业。但因冷翻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已不是一般的农民工可以应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这才是真正的“轮胎翻修工”。 尚没有真正意义的“轮胎翻修工” 据了解,中山市的许多大货车、大客车都在使用“翻新胎”,但为什么多家维修中心却说没有“翻修工”呢,这一行业在中国尚属空白吗? 从全国来看,目前有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企业约2000余家,以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行业从业人员30余万人,其中工人约2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0%。在27万工人中,半数以上人员为农民工。2005年以来,我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轮胎翻修质量和设备自给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翻新轮胎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在一些渐成规模的企业,积累了一定技术、经验的“轮胎翻修工”成为抢手货。 “轮胎翻修工”有望成为循环经济“猛将”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世界各国积极开辟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新途径。尤其是近些年来,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利用废旧资源培育新型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成了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废旧轮胎的综合利用途径有翻新、原形改制、热能利用、热分解、再生胶、胶粉等。 “香饽饽”成烫手“山芋”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报废旧胎处理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现在本市许多汽车维修中心已与一些生产厂家或回收点挂钩,将旧胎进行统一处理。但仍有许多旧胎被当成垃圾扔掉,它当中被磨损的橡胶只占三成,还有七成就被白白浪费掉。既然存在空白,那一行业应该是个“香饽饽”吧。雷总却认为:前景虽然可观,但如果没办法解决三个问题,轮胎翻修业将难继续壮大。“香饽饽”就会成为“烫手山芋”。首先是胎源不足,翻新的旧胎不能有洞或者曾经修补过。很多轮胎是严重磨损后才报废,也没有固定的回收体系。目前主要由进城打工的农民自发收购,人们对轮胎翻新再利用的观念淡薄。其次,技术、设备落后于发达国家。再者,翻新轮胎的质量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对使用安全造成影响。万一技术不过关,对环境保护将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1] § 职业前景 据统计,2005年中国产生的废旧轮胎约1.3亿条。这一数字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翻新一条旧轮胎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只相当于生产一条同规格新轮胎的20%-30%,价格仅为新轮胎的20%-50%左右,而翻新轮胎的性能与新轮胎基本一致。轮胎翻修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人才素质亟待提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