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调箜篌
释义

§ 转调箜篌

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雁柱箜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转调机械结构,使其成为结构完善、造型优美、表现力强的乐器。

§ 介绍

1981年4月,雁柱转调箜篌被正式列入沈阳音乐学院的科研项目,张琨在原雁柱箜篌的基础上,完成了转调机械结构的设计,由院办工厂承担试制任务,民乐系还派了三年级学生赵广运参加了琴体制作、油漆和装配工作。1982年12月首先制出了八个调的雁柱转调箜篌,通过沈阳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鉴定并移交教学使用。在鉴定会上,沈阳音乐学院讲师张爱兰用这架箜篌演奏的《山里人》、《渔舟唱晚》、《二泉映月》和《秋思》等古今乐曲,颇富特色,尤其可以用来演奏复调性音乐作品。

1984年,张琨又与本院孙海涛、杨品清和杨兰芝等人合作,最终完成了雁柱转调箜篌的科研项目。研制的这架大箜篌,通高200厘米、底长90厘米、宽20厘米。琴柱呈凤凰静立形,琴头雕刻“ 凤回首”装饰。底座设踏瓣和变音传动装置,上方曲木两侧镶嵌厚铜板、置金属弦轴。下方的共鸣箱,呈立体式双面琵琶形,两侧蒙以鱼鳞松或桐木面板,上置筝式活动雁柱。张两排88条尼龙弦或尼龙缠钢丝弦,每排44弦,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相对应的两弦同音,共44 音。音域bB2—#c4,达六个八度另两个音,在中间的三个八度音域范围内为压颤音区。通过踏瓣的控制,可转十二个调,转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准确。这种箜篌已被载入《 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1988年,雁柱转调箜篌在北京第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亮相,立即受到世界各国朋友们的广泛重视。美国《中报》、泰国《星暹日报》分别做了报道。1989年,此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4月,荷兰莱顿出版的音乐杂志《磬》,还对这架箜篌做了详细介绍。

沈阳音乐学院赵广运,在总结、继承前辈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集历代改革之大成,吸取雁柱箜篌之优点,也于1984年底制成一架转调箜篌,并邀请中央民族乐团箜篌独奏演员崔君芝前去试奏,鉴定。

崔君芝,是当代我国首位箜篌演奏家,北京人,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197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修钢琴、二胡,兼习竖琴、马头琴、古琴、古筝和琵琶。钢琴师从洪达林教授,二胡师从王国潼大师,竖琴师从魏晓曼、甘培雪、左荫等名家,并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进修竖琴,师从德国著名演奏家米勒。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以多种民族弹弦乐器的演奏技巧为基础,借鉴竖琴的弹奏手法,创新了一整套箜篌演奏技法。演奏时,采取坐姿,将共鸣箱置于胸前,左、右手分别弹奏两侧琴弦,也可左手弹弦、右手按弦。可在双排弦上运用大幅度(小三度音程)揉、滑、压、颤技巧,具有独到之处,还可演奏泛音、摇指、轮指及各种音色变化的各种手法,并可在泛音旋律中使用揉、压技巧,由于乐器结构和性能优越,可以双手同时演奏旋律与和声。转调箜篌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细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的韵味,可以完美地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转调箜篌的研制成功,使千年古乐箜篌得以复苏并高度升华,填补了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空白,它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风姿,不仅屹立于中国舞台,还登上世界乐坛。1981年以来,崔君芝带着雁柱箜篌先后在日本、香港、奥地利、新加坡、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箜篌独奏音乐会。十年里她三次应邀参加世界竖琴大会,并 举行独奏音乐会,把我国的箜篌推上了世界乐坛。她除了擅长弹奏反映我国悠久文化的民族乐曲外,还能自如地在箜篌上演奏肖邦、德彪西等钢琴大师的作品和世界竖琴名曲,博得国际同行和各国音乐家与听众的赞誉。一位法国音乐家说:“我从未听过箜篌独奏,原来它是一种东方特有的美。”在第三届世界竖琴大会上,与会者称颂雁柱箜篌是“竖琴乐器中最美的、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方竖琴。”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欣喜题诗:“箜篌古雅乐,失传多岁时,振兴复创造,喜有崔君芝。”著名画家范曾先生在《赠箜 篌妙手崔君芝》诗中道:“叩玉联珠意入魔,行云暂遏眇微波。萧萧严子箜篌引,惆怅千秋忆渡河。”崔君芝曾荣获文化部授予的箜篌表演优秀奖、联合国教科文总部表演纪念奖和美国首届世界竖琴比赛艺术家荣誉奖等。1996年,崔君芝将自己多年的箜篌演奏艺术实践,编著成《箜篌天地》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箜篌演奏法和乐曲集。她还为国内的陕西、江苏、山东等地歌舞团培养了演奏人才,陕西省古典乐团的刘丽,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箜篌演奏家。她的学生还遍及日本、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美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国作曲家为箜篌创作和改编了许多乐曲,其中独奏曲有:《高山流水》(李焕之)、《湘妃竹》(崔君芝)、《渔舟唱晚》(曹正、崔君芝)、《月儿高》(瞿春泉、崔君芝)、《阳关三叠》(杨通八、刘文金)、《思凡》(唐洪云)、《脸谱》(李海辉)、《绝句》(李海辉)、《洛神》(冯广映)、《文心雕龙》(崔君芝)和《民歌组曲》(张福全、崔君芝)等,重奏曲有:箜篌、箫二重奏《清明上河图》(刘为光)、箜篌洞箫二重奏《妆台秋思》(杜次文)、箜篌竖琴二重奏《鱼美人》(吴祖强、杜鸣心,改编杜咏)等,协奏曲有:箜篌与民族乐队《汨罗江幻想》(李焕之)、箜篌与合唱、民族乐队《箜篌引》(李焕之)、箜篌与民族乐队《古陵随想》(施万春、杨青)、箜篌与乐队《孔雀东南飞》(何占豪)、箜篌与弦乐队《彝族舞曲》(杨智华)和箜篌与弦乐队《二泉映月》(陈家驹、张定和)等。《高山流水》表现了“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艺术构思。《湘妃竹》是以汉代名曲《塞上》为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描绘了洞庭湖畔湘妃竹林秋晓晚晴的景色,用雅洁坦荡的音乐内涵,歌颂了竹子的高尚气节。此曲获全国第一届民族器乐创作评比二等奖。《渔舟唱晚》表现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限美好,渔人荡桨归舟时的欢乐情景。《月儿高》以唐代名曲《霓裳羽衣舞》为基础创作而成,据传,原曲是唐代皇帝梦游月宫,醒后谱下之曲。《思凡》据昆曲唱腔《尼姑思凡》改编,静中有动的引子和尾声,再现了仙桃庵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的意境。《脸谱》用现代写意手法,再现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面貌。《清明上河图》以宋代音乐大师姜白石的音乐为素材,以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题材创作而成,此曲曾获亚洲广播音乐作品一等奖和澳大利亚最佳音乐奖。

§ 其它

文化艺术,生活娱乐,人物百科,社会人文,中外历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