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转角牛羚 |
释义 | § 简介 转角牛羚转角牛羚,又名:塔比羚羊Topi,Bastard Hartebeest,Tsessebe 学名:Damaliscus lunatus 又称南非大羚羊或黑面狷羚,是一种生活在苏丹、乍得、坦桑尼亚及南非大草原及氾滥平原的狷羚。 转角牛羚是群居动物,族群可以是三两成群,但也有十多二十头一起的。族群由一或多头雄性领导,领导权通过追逐和打斗产生。领导的转角牛羚会负责保卫领土,并随时保持警觉性,在危险来到时提出警告。 转角牛羚也会逐水草而居无定所,但不会像黑尾牛羚 (wildebeest) 那样走那么远,声势也远远不及,最多只有一、二百头左右聚集一起。 常用分类:羚羊Antilope § 学术分类 转角牛羚哺乳纲 (Class Mammalia) 偶蹄目 (Order Artiodactyla = "even-toed ungulates") 反刍亚目 (Suborder Ruminantia) 有角下目 (Intraorder Pecora) 牛总科 (Superfamily Bovoidea) 牛科 (Family Bovidae) 狷羚亚科 (Subfamily Alcelaphinae) 转角牛羚属 (Genus Damaliscus) 转角牛羚 (Species lunatus) § 基本信息 转角牛羚大小、体重:肩高:1 - 1.3m, 重:90 - 135kg,雄性较大较重。 寿命:15 年。 分佈:坦桑尼亚 Serengeti National Park* 其他:东非伸延至西非的地区。虽然在 Serengeti 不算得罕有,但在其他地方则不多见。 寻找难度:不难。 栖地:草原。 食物:嫩草。 繁殖:雌性岁半、雄性三岁开始可以交配,旱季末是牠们的交配季节,怀孕期大约 240日。 生存威胁: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 同属动物:跟狷羚 (hartebeest)、黑尾牛羚 (wildebeest)、高角羚 (impala) 等属于相同亚科 (subfamily)。 最大的特征是它们面部和腿部紫蓝色、好像瘀伤的色斑。 § 生活习性 转角牛羚转角牛羚站立时的肩高为1米,体重80-160公斤。它们的毛皮一般都是锈红色,黑色的脚部及胸部,并在前额至鼻尖有一黑带。角呈竖琴形,并且明显是环状角,雄性及雌性的角都长达70厘米。 转角牛羚生活在大草原及氾滥平原上,以其上的草为主要食粮。雄性的领域由几十平方米至几公里不等,并以尿液及粪便为边界。20头雌性转角牛羚组成了一群族,并由一头雄性带领,而千多头转角牛羚亦会同时迁徙。 雄性转角牛羚会为自己的领域而发生争斗,多会以它们的角刺对方的膝部。转角牛羚在受惊时可以奔走达每小时70公里,及会跳越其他牛羚以逃避危险。它们被认为是最快速的狷羚。 § 行为特征 转角牛羚研究人员发现,非洲转角牛羚的性行为中存在一种奇特的“角色转换”现象,雄性表现得很挑剔,雌性则是咄咄逼人。在求爱过程中,一些雄性转角牛羚实际上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它们成为热情过度的雌性转角牛羚疯狂追求的对象,但可能是由于对方表现得太过主动,它们会拒绝异性的求爱。 根据刊登在《现代生物学》上的研究发现,这样做能够帮助雄性转角牛羚保存实力,即保持精子数量,以便应对与新伴侣可能出现的交配行为。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能够提高它们做父亲的机会,原因很简单:能够让可能的伴侣数量实现最大化。 揭露转角牛羚复杂交配行为的贾科布布鲁.约根森博士表示:“如果雄性转角牛羚可以自由地在雌性中间进行选择,它们会故意选择最奇怪的伴侣,而不是水准最高的一个。然而,一些热情过度的雌性转角牛羚在追求雄性过程中非常具有侵略性,为了拒绝它们的求爱,雄性会在身体上进行攻击。” 此项研究是在肯尼亚的马萨伊-玛拉区进行的,这一地区向来就是转角牛羚的繁殖地。雌性转角牛羚怀孕的机会只有一天,转角牛羚一年之中也只有一次碰面机会,它们的交配期更是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布鲁-约根森博士说:“在求爱过程中,由于雌性旺盛的需求而让雄性精疲力竭的现象并不是不寻常的。”转角牛羚在马萨伊-玛拉,他对每一只将要交配的雌性转角牛羚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它们平均要与4只雄性交配,而一些雌性的伴侣数量更是达到了12个。每一只雌性转角牛羚大约要交配11次,当然了,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在观察过程中,一只雌性转角牛羚的交配次数便达到了疯狂的36次。布鲁-约根森解释说:“雌性转角牛羚必须保证自己能够怀孕,因此需要找到一个本事非凡的雄性,它们必须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到这件大事上,确保雄性能够在这段时期与它们进行交配。” 然而,布鲁-约根森的发现却与传统的性选择理论相矛盾,根据性选择理论,雄性富有竞争性,雌性则会慎重选择。布鲁-约根森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采访时说:“我们可能没有用一种开放的方法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与性选择理论相冲突的现象可能远比我们认为的要普遍的多。通常情况下,雄性在求爱过程中表现得坚持不懈,雌 雌性转角羚羊为争配偶而战性则试图进行反抗。在非洲转角牛羚身上看到的现象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对于转角牛羚“杂乱”的性关系,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由于雄性成为一种有限资源,雌性之间必须通过竞争的方式抢夺这些资源。为了确保怀孕,雌性对与不同伴侣发生交配行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它们的第一选择会减少精子供应,这种现象与遗传学是相矛盾的。 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非洲转角牛羚的性行为中存在一种奇特的“角色转换”现象,雄性表现得很挑剔,雌性则是咄咄逼人。在求爱过程中,一些雄性转角牛羚实际上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它们成为热情过度的雌性转角牛羚疯狂追求的对象,但可能是由于对方表现得太过主动,它们会拒绝异性的求爱。 根据刊登在《现代生物学》上的研究发现,这样做能够帮助雄性转角牛羚保存实力,即保持精子数量,以便应对与新伴侣可能出现的交配行为。这种保存实力的做法能够提高它们做父亲的机会,原因很简单:能够让可能的伴侣数量实现最大化。 § 药用价值 转角牛羚名称:羚羊角 类别:平肝息风药 拼音:LINGYANGJIAO 拉丁:CornuSaigaeTataricae 别名:九尾羊角、角、羱羊角 药用部位:角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转角牛羚 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无,味淡。 栽培要点:产地:新疆、青海。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捉捕。猎取后锯取其角,晒干。性味归经:寒;咸;归肝、心经。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狂,痈肿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宜先煎2小时以上;研末,每次0.3-0.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或磨汁涂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脾虚慢惊禁服。 § 保护措施 转角牛羚1、对转角牛羚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2、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转角牛羚环境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4、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5、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6、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7、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时,当地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拯救措施。 § 物种信息 转角牛羚贝拉羚属Dorcatragus 贝拉羚D.megalotis 侏羚属Ourebia 侏羚O.ourebi 山羚属Oreotragus 山羚O.oreotragus 犬羚属Madoqua 柯氏犬羚M.kirkii 林犬羚M.saltiana 艮氏犬羚M.guentheri 转角牛羚银犬羚M.piacentinii 斯氏犬羚M.swaynei 红腹犬羚M.phillipsi 石羚属Raphicerus 石羚R.campestris 黑耳石羚R.melanotis 沙氏石羚R.sharpei 新小羚属Neotragus 倭新小羚N.pygmaeus 桑岛新小羚N.moschatus 贝氏新小羚N.batesi § 相关词条 黑尾牛羚塔比羚羊转角牛羚属平原 遗传学生存环境《现代生物学》非洲 贝拉羚侏羚新小羚斯氏犬羚 § 参考资料 1、http://www.heb.chinanews.com.cn/todaybd/news/kjit/2007-11-30/n7762.html 2、http://wildnature.go2c.info/wildlife/topi.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