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角膜塑型术
释义

§ 概述

角膜塑型术:美国四十年的历史中国十个月的印象

角膜塑型术作为一种屈光矫治方法已有一定的历史。随着现代验配技术的发展、镜片设计的进步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它又获得了新的生命,成为效果和预测性都较好的临床近视治疗方法。但是,同其他屈光矫治方法一样,角膜塑型术也需要各种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支撑,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近段时间,角膜塑型术在我国一哄而上,其形势令人忧喜参半。MichaelRussell先生作为角膜塑型术的推广者,去年从美国来到中国。本文是他从个人的体验和理解出发对角膜塑型术所作的回顾、分析和展望,虽是一家之言,但对我们也许会有所启发,故在此全文刊出。我们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由于作者是美国人,此文为翻译稿,若有不解之处,可与作者直接探讨。

§ 详述

本世纪五十年代,角膜接触镜在美国逐渐流行时,角膜塑型术就开始出现了。角膜塑型术并不涉及任何发明,其产生和发展可以归功于美国数以百计的接触镜验配师和几十家硬性接触镜制造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作验配时偶然发现:低度近视的患者配戴硬性镜片一天后,其裸眼视力比原先提高了许多,而且这种效果可以保持一小时以上;同时,部分原先配戴高度近视或远视接触镜的患者,换上框架眼镜后则反映视力反不如戴接触镜时,这种现象称为眼镜糊视(spectacle blur)【1】。对这一现象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由非透氧PMMA接触镜引发的角膜水肿导致了暂时性的角膜肿胀,并从而引起眼镜糊视;另一种解释则认为,角膜中央被基弧非常平坦的接触镜压平,这导致了患者近视度数与所戴框架眼镜度数的暂时不符,一旦角膜形状恢复,这种现象也即消失。后一种解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到本世纪六十年代,通过配戴接触镜改变角膜形状来治疗近视的方法逐渐为人们所接受【2,3,4】。从那时起,验配师在临床上试验了各种各样的硬性接触镜和验配技术,其目的是为了延长硬性镜片患者摘镜后保持良好视力的时间,巩固治疗的效果。今天,这些临床研究目标已基本得以实现。

治疗效果令人无法接受、研究开发相对停滞的三十年

本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三十年是角膜塑型术的“黑暗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接触镜医生会向近视患者推荐使用角膜塑型术。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有三:①当时镜片的设计水平不稳定;②因制造工艺可重复性差,即使镜片设计过关也难以得到配戴效果相同的替换镜片;③即使一切顺利,对于一个中度近视的患者来说,要成功地完成一个Ortho-K疗程至少需配五、六副甚至更多的镜片,时间长达两年之久,而且治疗期间还要无数次地到医院复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