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赭红尾鸲
释义 赭红尾鸲中 文 名:赭红尾鸲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鹟科→红尾鸲属

拉 丁 名:Phoenicurus ochruros

英 文 名:Black Redstart

属中文名:红尾鸲属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 鸟

赭红尾鸲 Black Redstart

§ 鸟种描述

描述:体重♂14-2.4g,♀17-24g;体长♂127-165mm,♀128-152mm;嘴峰♂912mm,♀10-12mm;翅♂78-89mm,♀73-88mm;尾♂57-70mm,♀56-78mm;跗蹠♂22-25mm,♀21-25mm。中等体型(15厘米)的深色红尾鸲。雄鸟头顶和背黑色或暗灰色,额、头侧、颈侧暗灰色或黑色,腰和尾上覆羽栗棕色,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亦为栗棕色,翅上覆羽黑色或暗灰色,飞羽暗褐色。下体颏、喉、胸黑色,腹至尾下覆羽等其余下体栗棕色。 雌鸟上体灰褐色,有的沾有棕色,两翅褐色或浅褐色,腰、尾上覆羽和外侧尾羽淡栗棕色,中央尾羽淡褐色,前额和眼周浅色。颏至胸灰褐色,腹浅棕色,尾下覆羽浅棕褐色或乳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褐色或黑色。

§ 叫声

告警叫声为tucc-tuee或tititicc,之前常有tseep叫声。鸣声为6~7个响亮有力的颤音接以奇特的粗哑声收尾,被形容为似流铅灌入瓶中。常于夜晚或清晨在突出的栖木上鸣叫。

§ 分布状况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偶见于河北、山东和海南岛。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非和西亚,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国,往南到地中海、北非,往东到小亚细亚、叙利亚、以色列、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尼泊尔、帕米尔高原、高加索、中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尔泰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阿拉伯半岛、地中海和东北非洲。

§ 迁 徙

我国主要为留鸟,部分迁徙 。

§ 生 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4500m的高山针叶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草地、也栖息于高原草地、河谷、灌丛以及有稀疏灌木生长的岩石草坡、荒漠和农田与村庄附近的小块林内。冬季也下到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人工林、果园和河谷灌丛中活动。

§ 食 性

主要以甲虫、象鼻虫、金龟子、步行虫、蚂蚁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昆虫为食,也吃甲壳类、蜘蛛和节肢动物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种子、果实和草子。

§ 习 性

除繁殖期成对外,平时多单独活动。常在林下岩石、灌丛和溪谷、悬岩灌丛以及林缘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喜欢栖停在灌木上或树木低枝上,当发现地上食物时才突然飞下捕食。

§ 繁 殖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或岩边洞穴中,也在河谷或路边悬岩缝穴和岩石间营巢,偶尔也在树洞中或树杈上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草根、草茎、草叶和苔藓编织而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叶,有时还垫有兽毛和鸟类羽毛。巢呈杯状,外径9.8-17.0cm,内径6.0-9.0cm,高5.0-8.5cm,深3.0-7.0cm。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多站在巢域灌木或石头上鸣叫。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卵淡绿蓝色或天蓝色、光滑无斑或仅钝端具少许稀疏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0-21mm×13-15.1mm。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6-19天。

§ 种群与保护

赭红尾鸲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种数量较丰富,是一种较常见的森林灌丛鸟类。由于嗜吃昆虫,在森林保护中意义很大

§ 野外鉴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长13-16cm。雄鸟前额、头侧、颈侧、颏至胸概黑色,头顶和背灰色或黑色,腰、尾上覆羽、尾下覆羽、外侧尾羽和腹栗棕色,中央尾羽褐色,两翅黑褐色。雌鸟上体和两翅淡褐色,尾上覆羽和外侧尾羽淡棕色,中央尾羽褐色,下体浅棕褐色。 欧亚红尾鸲和蓝额红尾鸲外形和羽色均与本种很相似,但欧亚红尾鸲前额白色、胸不为黑色;蓝额红尾鸲额蓝色,不为黑色或灰色,外侧尾羽具黑色端斑。均可明显与之区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