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豆荚螟 |
释义 | § 识别特征 翅展21-22mm。灰褐色。胸和腹部粉红或紫褐色。前翅黑褐与黄褐色鳞片混杂,近翅基色泽较暗覆有褐色端部白色的鳞片,沿中室内侧有一横带,外侧有淡黄色宽带,翅前缘从基角至顶角有一白色纵带;沿前缘有1条白色纵带纹,由翅前缘至后角有1条灰褐色条纹,前横带黄褐色,有红褐、金黄色镶边,亚缘线细锯齿状,外缘有1列黑色斑点。后翅灰白色,翅脉、顶角及外缘线褐色。双翅缘毛褐色。幼虫危害大豆、绿豆、菜豆、扁豆、豌豆等。[1] § 为害分布 为害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豌豆、蚕豆、大豆(毛豆)等,分布北起吉林、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山东受害重。 中国大豆产区均有分布,以南方大豆产区发生较重。除为害大豆外,还为害60余种豆科植物。 § 危害症状 幼虫为害豆叶、花及豆荚,常卷叶为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的种粒,荚内及蛀孔外堆积粪粒。受害豆荚味苦,不堪食用。严重受害区,蛀荚率达70%以上。 被害子粒蛀空,且排泄虫粪造成霉烂。每年发生随地区及当年气候条件而异,如南岭以南每年发生7~8代;江淮流域4~5代;辽南及华北2~3代。各地主要以末龄幼虫结茧越冬,也有以蛹越冬。在4~5代区,第1代幼虫为害豌豆、绿豆、苕子等;第2代为害春播大豆、绿豆、柽麻等;第3代为害大豆及豆科绿肥;第4、5代均为害大豆。成虫白天潜藏叶背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产卵于豆荚上,尤喜多毛品种。幼虫孵出后爬行或吐丝下垂扩散到邻株上,作一白色丝囊然后蛀孔入内为害。转荚为害时,入孔处也有丝囊覆盖,脱荚孔则无,这是鉴别荚内有无幼虫为害的重要特征。大豆收获时常有部分未脱荚幼虫随之带入晒场,在周围土表下越冬。田间豆荚螟的消长与温湿度、寄主特性、天敌数量等有关。在适温下,空间湿度在60%以下时产卵少,甚至不产卵,湿度过高对产卵也不利。适宜产卵相对湿度为70%。 § 防治方法 豆荚螟 ①选用早熟丰产、结荚期短、少毛或无毛抗虫品种;绿肥结荚期翻耕沤肥。 ②避免与绿肥等豆科植物连作或邻作,有条件地区可水旱轮作,开花期灌水,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幼虫化蛹率;及时收割运输,使未脱荚的幼虫集中在晒场处理。 ③掌握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期,在田间喷洒敌百虫、杀螟松等低毒农药,或选用残效长的药剂,在土表施用,毒杀入土老熟幼虫。 ④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撒施白僵菌粉,或在发生期释放赤眼卵蜂。 (5)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并摘除被害的卷叶和豆荚,以减少虫源。 (6)在豆田架设黑光灯,诱杀成虫。 (7)药剂防治:采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40%灭虫乳油每亩30毫升,对水50~60公斤,5%锐劲特胶悬剂25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如需兼治其他害虫,则应全面喷药。 § 发生规律 豆荚螟每年发生代数随不同地区而异,广东、广西7~8代,山东、陕西2~3代。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厘米深处结茧越冬。翌春,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种豆科绿肥作物上产卵发育为害,一般以第2代幼虫为害春大豆最重。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飞翔力也不强。每头雌蛾可产卵80~90粒,卵主要产在豆荚上。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结一白茧(丝囊)躲在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2~3龄幼虫有转荚为害习性,老熟幼虫离荚入土,结茧化蛹。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