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美龄大传》
释义

宋美龄大传 内容简介

在张学良将军溘然长逝之后,世人的眼光集中到了宋美龄的身上:这位中国最后一部活历史书。

本书尽量真实地记载、最大限度地客观评述了宋美龄的一生:她坚决主张抗日,不失为爱国主义者,但她又包庇亲友,大发国难财,为中国的现代史挥洒了沉重的一笔;她崇尚美德,坚决勇敢,一生孜孜以求,始终不渝,曾被誉为“圣女贞德”,但她又有自私的一面,善于耍政治手腕,玩弄权术。众多尖锐的矛盾集于她一身,我们看到她的阴影,也看到了她的光亮,回顾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过程,不能不承认她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当然也包括副作用。

宋美龄大传 本书目录

第一章 十足的 “美国女儿”

一、 西化的父亲宋耀如

二、 天真活泼的少女时代

三、 接受系统的西式教育

第二章 决定人生的婚姻

一、 初恋的时光

二、 蒋介石处理三妻妾

三、 嫁给蒋介石

第三章 干预政治的开始

一、 初入政坛

二、 追随蒋介石左右

三、 发动和参预 “新生活运动”

四、 中国空军之母

第四章 西安事变,只身救夫君

一、 最高统帅被囚禁

二、 在南京的谋划

三、 亲赴西安救夫君

第五章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一、 深入抗战第一线

二、 领导全国妇女抗日

第六章 在重庆的日日夜夜

一、 宋氏三姐妹聚首重庆

二、 三姐妹再度携手

第七章 活跃在外交舞台上

一、 出访印度

二、 出使美国

三、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活动

四、 开罗会议展风采

第八章 解放战争中的失败者

一、 踌躇满志的1946年

二、 兴高采烈的1947年

三、 不堪回首的1948年

第九章 初上台湾岛

一、 离美前的演说

二、 初上台湾岛的日子

三、 “娘子军”总头目

第十章 实质上的 “外交部长”

一、 “美国行动的重要性”

二、 “联合国代表权保卫战”

三、 “外交人才”主考官

第十一章 “心战”主将

一、 “心战”备忘录

二、 回绝承志世侄

三、 拒绝邓颖超

第十二章 “我将再起”

一、 头号 “评议委员”

二、 先生先死

三、 “代理总裁”并非空穴来风

四、 我将再起

第十三章 见钱眼开

一、 华航和圆山饭店

二、 夫人的态度变了

三、 九十多个皮箱

第十四章 衣食住行

一、 美丽的 “第一夫人”

二、 虔诚的基督徒

三、 夜生活片断

四、 蒋家的语言和女性

第十五章 身边的人

一、 如此 “母子”情

二、 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三、 宝贝孙子----蒋孝勇

第十六章 孤独的心

一、 手足凋零多感慨

二、 白发人送黑发人

三、 他乡无故遇

第十七章 窥破红尘

一、 老干新枝不结果

二、 难得风光有一回

宋美龄大传 文章节选

顿生嫌隙

宋氏三姐妹除在重庆活动外,还奔赴成都宣传、鼓动抗日、慰问抗日将士,不久,宋庆龄因要出面处理保卫中国同盟的一些善后工作,再次去了香港。应该说,从1940年2月,宋氏三姐妹从香港团聚到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前的这段时间里,是三姐妹之间的关系自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以来最为和睦、最为融洽的时期。而在1941年初,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了,这不仅为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在宋美龄和宋庆龄之间投下了阴影。

1941年春节前夕,为了筹划举家团圆的春节聚会,宋美龄拨通了香港宋庆龄住处的电话。

“二姐嘛,”宋美龄殷切地问,“近来身体可好?最近很想你,所以特给你打个电话。”

“小妹,”宋庆龄依旧是那样慢声细语,“你还一直想着我,特给我挂来电话,我很高兴。现在我很好,前几天身体出了点小毛病,现在好了。”

“什么小毛病?”宋美龄关心地问。

“没什么,感冒发低烧。”

“昨天,子良、子安两兄弟都有信来,他们很好。请你不要挂念。”说到这里,宋美龄稍停了一下,又接着说:“滇缅公路又吃紧了,但介石说日本人一时还到不了昆明,叫我们放心。”此时,宋子良在滇缅路西南运输处任职,宋子安在昆明小住。

“我可是有些担心,目前气候不佳啊。”宋庆龄话中有话。

“二姐还不了解他们两兄弟么?”宋美龄不知是没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间,还是故意打马虎眼,一个劲地安慰二姐:“小兄弟俩不错,精明极了,我们几个人挣的钱加在一起也没有他们多。再说他们手里有车,随时可以撤回内地,用不着担心。”

“小妹,广州的长途来了,你还有什么事,长话短说吧!”宋庆龄扭转话题。

“还有一件最最要紧的事,春节快到了,我和大姐都盼着和你在一块儿过团圆年,你能否早点回重庆来?”

宋庆龄默不作声。

“喂,喂,二姐,你怎么不说话呀?”宋美龄连忙催促,“我想,你不会拒绝我、拒绝你的亲妹妹的。还记得吗?我们三姊妹在美国求学的日子里,我们无忧无虑,过得多痛快呀!真令我怀念。阿姐,为了筹备这次春节团聚,大姐早让我准备了。”

“最近还有些事情挺棘手,怕是回不去,我的小妹,请不要等我,我首先谢谢你和大姐的一片姊妹之情。”宋庆龄的回答既温和又委婉,但却很断然。

“为什么呀?什么事也没这个事重要。”宋美龄还是穷追不舍。

“我不想参加这次聚会了,抱歉。”话音一落,未容宋美龄继续往下讲,宋庆龄“咔嚓”一声挂断了电话。

宋美龄很扫兴,愣了半天才把电话筒放回电话机上。

宋美龄希望二姐能与他们团聚,一方面出于姐妹亲情,难以割舍;另一方面了为了丈夫蒋介石,尽量拉拢二姐。前段日子,三姐妹为了共同抗日,经常在公众场合一起露面,交流抗战观点,但为何这次二姐断然拒绝,宋美龄百思不得其解。

几天以后,当她读到了由宋庆龄、何香凝联名拍发的关于皖南事变的通电后,才悟出了事情的端倪,原来宋庆龄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而再次亮明自己坚持抗日,反对反共的立场。

1941年10月,宋庆龄在香港经纽约《亚细亚》杂志发表论文,呼吁美国不要轻率与刚上台的日本东条内阁签约,宋美龄于11月再次在重庆之音对美国听众发表广播讲话,与二姐的号令,遥相呼应。

由于中国政府的积极外交活动,使美国终于放弃签订临时协定的打算。11月26日晚,美国提出了强硬的“和平方案”,即《赫尔备忘录》。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偷袭了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一向保持中立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联邦、英国、荷兰等国,纷纷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并申明中国已与德国、意大利处于战争状态。

就在中国对日本宣战的当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各战区发动全面游击战,并令第四战区攻击广州方面的日军,策应英军守卫香港。同时调第五、第六、第六十六军进入缅甸作战。

自12月上旬起,日本空军同时开始轰炸威克岛、关岛、马尼拉和新加坡。香港告急。

宋庆龄一直坚持到日寇逼近到九龙启德机场之前几小时,才乘最后一班飞机离开香港,经澳门辗转来到重庆。宋庆龄到达重庆的消息不胫而走,各界进步人士奔走相告,并准备召开欢迎会。可是,蒋介石却感到恐惧,他对宋庆龄的到来,十分冷漠,只是在国民党内正直人士的一再要求下,国民党才在国府礼堂召开了茶话会,欢迎宋庆龄。

宋庆龄回到了重庆,住在一所教会学校――求精中学的校园里。求精中学紧靠嘉陵江一侧建有一座壮观的教堂,因该校与黄山官邸只有一墙相隔,蒋介石夫妇常来这里参加基督教的礼拜活动。

此次,宋庆龄到达重庆,对媒体一律低调处理,就连对妹妹宋美龄的态度也略显僵硬。当宋美龄到机场迎接她,问她还缺不缺东西时,她的回答令宋美龄十分尴尬,她说:“我是独立的,自食其力,什么也不缺。”宋美龄虽然很扫兴,但顾及到是在公共场合,也就没再说什么,把二姐送到住地,又陪姐姐吃了晚餐。在宋美龄的一再央求之下,宋庆龄答应她,在适当时机,趁蒋介石外出之际,可以与她谈谈。

“现在谈不行吗?”宋美龄一向心急。

“小妹,你还像过去那样心急。告诉你,现在不行。小妹,说心里话,我很喜欢过去我的小妹。你先回去吧,说不定蒋介石还有什么事情。”宋庆龄言辞温柔地下了逐客令。

宋庆龄在求精中学的活动,当然也受到记者的关注。有一天,一位记者跟踪找上了门。宋庆龄看过了他的记者证后说:“尊敬的记者同志,我本不想让你失望,我现在正忙于工作,改日行不行?”

“夫人,为了找到您,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总编派我特意登门采访,打算在头版头条刊出您的消息,让人民了解您、理解您,何乐而不为呢?”记者力图找到突破口。说出的话颇有几分诱惑力。

“我不想让人宣传,只想抓紧时间多做一些工作。你说对吗?我的记者同志。”宋庆龄依旧守口如瓶。

“好吧!夫人,开始您说改日再来,我的时间有的是,随叫随到,您说个日子吧?”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