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影子大地》
释义

§ 简介

“影子大地”(1993年)是描写一位英国著名作家鲁益师(C.S.Lewis,1898-1963),晚年与一位美籍女诗人乔依(Joy Davidman)之间所发生的一段真实的爱情故事。

本片曾获英、美两国多项影评人大奖,包括英国奥斯卡最佳电影奖、美国影评人委员会与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男主角奖(Anthony Hopkins)、以及奥斯卡最佳编剧的提名(William Nickson)与最佳女主角提名(Debra Winger)。

§ 剧情

《影子大地》海报

1952 年,英国牛津大学英语系教授、作家杰克·刘易斯收到美国女诗人乔伊· 格雷沙姆的来信。她目前正在英国逗留,想和刘易斯见一次面。他为她准备了茶点,两人谈得很投机。不久,她和小儿子道格拉斯也成了刘易斯忠实的小书迷。乔伊婚姻不幸,与丈夫分居多年后离异,她打算和儿子长期生活在伦敦。杰克为了方便乔伊,同意和她举结婚,这样她就可以得到英国的公民证,长期留在英国。在牛津大学校园举行的宴会上,乔伊被杰克超然物外和不问外事的态度所激怒,她愤而离去。乔伊病倒了,经医生诊断她得的是晚期骨癌。

这时杰克才恍然醒悟:他已经深深爱上了乔伊。他向乔伊第二次求婚,这次他们在医院由教区牧师主持结了婚。不久,乔伊病重,从此,她再也没离开过病榻。就在杰克和道格拉斯身边,她与世长辞了。在她临终前,杰克向她保证要照顾好她的儿子道格拉斯。在为乔伊举行过葬礼之后,杰克又恢复了他熟悉的大学日常工作。

§ 幕后花絮

鲁益师是牛津大学著名学者,神学家、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对于中古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尤有研究。而鲜为人知的是,鲁益师不但在学界驰名,同时他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教会也早已声名鹊起,他的著作的汉译本也早已在港台教会出版。因为他的诸多的关于基督教信仰的著作有着持久和广泛的影响力,教会视其为当代基督教信仰的杰出护教士。 《影子大地》海报

电影《影子大地》就是拍摄这位基督教护教大师的真实故事,虽然这部影片早在1994年已经摄制完成投入放映,但是对于大陆观众而言,或许当时因为对鲁益师的陌生,少有人能留意这部影片。笔者无意间在一家基督教影视网站上面看到这部影片,也可以随着影片电光倒影也可以来了解这位大师,在阅读鲁益师著作的同时,电影《影子大地》给人们讲述了这位基督教护教大师的一段感情传奇。

鲁益师1898年11月29日出生于北爱尔兰,父亲是律师,母亲为教会牧师的女儿。据说,他在两岁时就可以开口说话,在幼童时即显示其卓越的才智。他在牛津大学受教,后曾在部队服役,并被授以中尉军衔。部队退役后,又回到牛津大学求学,并留校任教,担任牛津大学教授。在他的学术生涯中,集三种职业为一身,他即是一位杰出的文学作家,写出以《纳尼亚传奇》为代表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鲁益师也是一家哲学论坛的主持人,在哲学界有着自己的发言席和发言地位;另外,如前所述,他更是一位杰出的基督教神学家,是教会信仰二十世纪的护教士。

不过,鲁益师的信仰历程曲折,颇具传奇色彩。在他8岁时,母亲患病,鲁益师开始不断为母亲祷告,但是2个月后母亲最终亡故,自此,鲁益师开始对上帝存疑——这点,在影片中也有提及。但是在他16岁时为了取悦父亲,鲁益师还是走进教会,接受坚信礼开始领取圣餐。到了他的青年时期,他变成一个不可知论者,“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神话,是人自己的发明”。直至他在牛津大学任教时,他受两位基督徒同事柯格希尔教授和托尔金教授的影响,最终在31岁时,才悔改归主。据一些资料可以了解鲁益师归主的心路历程,他自称自己是“整个英国里最令人沮丧和最不愿意的一个归信”,甚至是 “史上最反基、最不情愿信主的人”。

在鲁益师信主后,他即常常在自己的课堂上和著作中为主“辨明福音”,《影子大地》中,常常可见鲁益师在和他的学生谈及信仰谈及“爱”的情节,他的诸多回应人们对于基督信仰的问诘的著作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影片中,他更是常常要到教会中对会众讲道,而他讲道的主题是“苦难是神化妆的祝福”、“苦难是神让我们长大”。我们看到鲁益师的宣讲是成功的,他的这种“神义论”常常可以成功说服听他讲道的会众,以至于在影片中,当鲁益师讲道结束后,深受感动的会众会打断鲁益师和乔伊的会面。另外,在影片中多处的回荡在牛津大学的教会圣诗献唱的画面中也显得更是贴切,让人可以和电影中的主人公鲁益师一起随时进入这敬虔的所在。

鲁益师对苦难的宣讲虽然是成功的,但是魔法师终于要书写他的传奇了,而传奇的着笔即是鲁益师所乐于宣讲的“苦难”。一直持守单身的鲁益师和美国笔友犹太裔女诗人乔伊在牛津谋面,乔伊典型的美国作风让鲁益师这位身体内流淌着盎格鲁撒克逊高贵的蓝色血液的英国绅士刮目相看。随着交往的深入,鲁益师对乔伊也越来越有好感。1956年,时年58岁的鲁益师“技术性”地和离异后的乔伊结婚,以便帮助这位美国女诗人乔伊和她的儿子更加方便的居住在英国,而此时的乔伊年40岁。

有情人已成眷属,新郎新妇成为一体,但是魔法师的传奇并没有到此为止。两人“伪结婚”后不久,乔伊即被发现身患绝症,行将就木,已经时日无多。在乔伊的病榻之侧,鲁益师才真正体会他曾经对自己的学士所宣讲的“爱”,因而在病榻上由牧师证婚,两人在上帝面前立此婚姻之约,鲁益师和乔伊正式结婚。婚后,鲁益师虔诚的为自己的妻子向主祷告,祈求主怜悯医治,但是乔伊还是在1963年12月22日因病不治而终。影片中,鲁益师在他的牛津大学同事面前情难自禁,失声责问——当有人试图安稳这位伤痛的老者,告诉他“神仍然在爱着我们”时,鲁益师却在哭诉“若是失去要如此痛苦,为何要爱”,他在质问“这苦难到底是为了什么?!”

影片的最后,鲁益师和乔伊的儿子漫步在英伦的绿地。这位当代文学大师、哲学家、学者、基督教护教大师,是否已经领会自己的宣讲:“苦难是神化妆的祝福”、“苦难是神让我们长大”。当年,他与诗人乔伊第一次谋面时,两人谈起鲁益师的畅销著作《纳尼亚传奇》,乔伊曾戏言问鲁益师“是做魔法师,还是做领受魔法的孩子?”时间虽然无法定格,上帝的恩典仍然同在!这位擅长撰写传奇故事给别人看的文学大师,却在用他自己的这段温情凄美的爱情故事,成为他人生传奇。而对于他对上帝的信仰,他用自己的受苦作出诠释,“痛苦是快乐的一部分”,正如在电影最后的镜头中,鲁益师所说的:“我没有答案,只有经历”。

§ 关于导演

理查德·阿滕伯勒

理查德·阿滕伯勒

英文名: Richard Attenborough

性 别: 男

生 日: 1923-08-29

角 色:导演,演员

生于英格兰的剑桥,父亲是大学教授。十二岁己开始登台演出,於1941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皇家戏剧学院,翌年应英国大作家兼电影明星诺维卡华纳之聘,1943年应召入伍,在空军电影组服役,拍了不少纪录片。战後再度活跃影剧圈。1958年与演员兼导演的布里安福比斯合组独立制片公司,1960年由他俩制片的第一部片子《静默的愤怒》,1965年在英国片《雨天祭神》中担任男主角,获英国影艺学院最佳男主角奖及皇家影艺学院奖,获封为爵士。1968年,他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多可爱的战争》一鸣惊人。1977年应邀为好莱坞导演超级战争巨片《夺桥遗恨》。1978年应印度电影大师萨特雷伊之邀,参加印度片《奕棋者》的演出,趁机筹划《甘地》的拍摄工作。本片於1983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他导演的电影全部自任监制,且经常参加幕前演出,近年以《侏罗纪公园》最著名。

§ 演员介绍

安东尼·霍普金斯

英国演员,早年在卡第福音乐戏剧学院就读,退役后又进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继而在劳伦斯·奥立弗领导的国家剧院中逐渐崭露头角,也开始在影视方面发展。1992年他以《沉默的羔羊》夺得奥斯卡影帝,创事业巅峰。其后主演了一连串优秀文艺片。为了表彰他对电影的杰出贡献,英国女王授予他爵士头衔。2000年3月加入美国国籍。现在安东尼·霍普金斯已经不是小人物了,对世界来说,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演员,甚至是艺术家,他拍的每一部电影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岁月的流逝中,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其在银幕上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向人们证实了他那过人的演技和天赋的才华。霍普金斯私底下似乎过着一种抑郁不安的生活,并仍旧显现一些典型艺术家暴躁古怪的习惯。霍普金斯有过两次婚姻,并生有一女。他喜爱利用休闲时间独自开车,遨游于美国大陆,享受难得的隐私。这就是安东尼·霍普金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神话。

§ 幕后制作

在《影子大地》这部毫不矫揉造作的爱情故事片里观众发现的真正的浪漫史,出人意料也令人欣慰。这是一个成熟的爱情故事,里面没有性爱场面,没有暴力,甚至也没有任何粗俗的语言。理查德· 阿顿巴罗的执导充满自信,两名优秀影星的表演达到顶峰。这是一部言之有物又精雕细刻的成功作品。尽管影片长达两小时零十分钟,但影片节奏平稳、从容不迫而不拖沓。随着杰克和乔伊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他就被带出了他舒适的“茧”而进入了不可预知的爱情世界,最后影片以悲剧结束。影片的有魅力的核心人物的扮演者霍普金斯,为他令人难忘的银幕群像增加了另一个感人的形象。

§ 看点

本片系改编自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护教学家路易斯的迟婚故事。 依言情的角度看,这是一部拍摄得堪称精致动人的小品电影。安东尼霍普金斯的眼神演活了一个年逾半百的智慧大师人味十足的情感起伏:从对域外永恒世界的笃定神往到邂逅爱情的惶惶惊喜,从经历死别的愤怒、怆痛,到归回日常循环的悠悠释然——欲望的踊动和生死的参悟,正是这部电影凝链剧力的重心,它原可跨越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触动人人的心弦。

刘基斯乃大学教授,也是著名的儿童故事作家兼诗人。表面上,这位权威学者已洞悉爱情与人生,然而实际上,含蓄的他只是感情的旁观者,与每个人都保持距离。

§ 相关影评

前言:奇幻文学大师C.S.Lewis,除了和托尔金的朋友之情之外,他晚年还有一个影响重大的爱情故事,就是他与妻子乔伊之间的爱情。这两段故事,并称C.S.Lewis 创作生涯中的文坛佳话。《影子大地》海报

影子大地」这部电影八年前在台湾首映时,大学生曾在BBS讨论区电影版进行很久的讨论,他们觉得电影有点闷,看完电影後似懂非懂的,尤其有些对白,他们知道很深刻,却不太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以下重要对白,是讨论区年轻人一问再问一谈再谈的。

1.未来的痛苦中,会有现在的快乐。(The pain now is the part of thehappiness in the past......It's a deal.)(Today's pain is part of that time's happyness.) 2.我这一生中,被迫做出两个选择,一个是小男生的抉择(one for the boy),一个是男人的抉择(one for the man),小男生选择安全(boy chose safe),男人选择痛苦(man chose suffer),childen choose safe, but men choose pain. 为什麼要爱呢?失去它是如此的痛苦。这次我真的没有答案了。(Why love?if losing hurts so much? I have no answers any more.) 电影最後独白的全文是: Why love, if losing hurts so much? I have no answers any more, only the life I've lived. Twice in that life I've been given the choice, as a boy, and as a man. The boy chose safety. The man chooses suffering. The pain, now, is part of the happiness, then. That's the deal. 八年後,当时参与讨论的一些大学生已经结婚有孩子了。有一次我在一个主题演讲中谈这部电影,听到有参与者跟我说,当年他也是似懂非懂、参与讨论的年轻人之一,但婚後有了孩子,比较明白箇中含意了。 另一次,针对已到中年的夫妻谈这部电影,电影放完全场默然,大家都沈浸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很久以後才有人叹口气说:「太深刻了!」那时候,我就知道我已不需再为电影作什麼解释,大家都从自己的人生中对电影心领神会,我的话全属赘言。 我非常喜欢导演经营出来的对比,包括期待魔衣橱展现出来的魔法世界、以及最後乔伊死掉,路易士和道格坐在旧衣橱前面,彷佛是在经历著魔法世界不再来的幻灭;还有男性展现的理性辩论、和女性展现出来的感性经验;以及理性阅读分析、与爱的经验体会的对比;当然,还有乔伊第一次见面就问的:「你上次输是什麼时候?」而後路易士却因著乔伊的出现,一输再输,却使生命经历前所未有宽度与深度。 另一个明显的对比是,路易士一向在苦难主题演讲中为上帝护航,最後当他自己面临无法立刻承负下来的苦难,他对别人引用他的话,却是勃然大怒,反倒是兄弟华宁的沈默、与跟乔伊儿子道格的相拥而泣,反而使他得到安慰。 乔伊还没有见到路易士,信中就问:「你是想作魔法师,还是想作领受魔法的孩子?」这话很有馀韵,不仅说出强弱之辩——当路易士自觉是强者时,其实最脆弱——也对比出电影最终路易士的独白:男孩,选择安全;男人,选择痛苦 导演也擅长用景致处理电影主题,譬如导演多次让镜头远距离遥望路易士的家,最後当乔伊过世时,镜头渐渐拉远,从乔伊死著的床,拉到外景遥望路易士的家,很有灵魂飞逝之感。当然,最棒的是黄金谷,远非路易士所认为的,其实竟然是多雨之谷;阳光不像路易士想的在山谷那一端,而是阳光阴影交错,正像快乐与痛苦在生命中的交织;与其逃避痛苦,不如看痛苦与快乐之间的绵延关系。这都是用镜头铺陈景致,带出来无法明言的意象。

信念的世界

说的是文学家路易士(C.S.Lewis)的真实故事。 路易士在牛津任教,满腹经纶,跟已退役的兄弟华宁住在一起,两个老光棍生活简单而规则。路易士擅长逻辑思辩与论证,常在台上滔滔雄辩「为何苦难是上帝化妆的祝福?」他已写出一本响誉英美的童话故事「狮王‧女巫‧衣橱」,当牛津同仁开玩笑的嘲笑这本书可从佛洛伊德学说来诠释,路易士浑然忘我的谈衣橱中的奇妙世界:「打开门,不小心进到另一个奇妙的世界....这是一个Magic, 充满神迹与魔法。」路易士讲的是如此忘我,因为他笃信神迹的存在。 路易士上课时,跟学生谈爱,他用文学作品,谈爱的象徵、以及是哪一种类型的爱,课堂上有一个学生常打瞌睡,有时会无法认同的摇头微笑,路易士跟他说:「如果不认同我,就跟我争辩,我愿意接受挑战,而且我有把握,终究我会赢!」 为了使文章思路顺畅,我得电影中间再交代出来的这个学生,在这里先讲清楚——我想,这就是影像表达跟文字表达最不一样的地方,影像主题跳接,观众会从前面的影像中自动连贯、并解读其相关含意,但文字缺乏影像的视觉印象,除非是文学创作,否则主题跳接,文章反而不顺畅,读者可能就会不明所以——这个学生是个爱智者,但是他很孤单,他疯狂渴望念书,因为只有读书,跟作者心灵对话,让他不感觉寂寞。所以他说,「我们阅读,是因为阅读让我们不孤单。」但是这学生却非常不快乐,直到他决定离开牛津,选择教职,他才得到快乐,因为他从学生需要爱、而他能给予爱的互动中,走出了孤单。导演刻意穿插这个学生上课打瞌睡、偷书、不快乐的脸,对映路易士,在这个学生眼中,路易士永远不曾输过,永远自信满满,对自己的信念笃信不移,但他却无法从路易士的授课中得到满足。

搅乱世界的女人

开始让路易士的生活失序,是一个女人乔伊的出现。乔伊跟路易士通信许久,路易士感觉乔伊彷佛十分瞭解他,问他问题都是开门见山。信中问路易士:「你是想作魔法师,还是想作领受魔法的孩子?」乔伊写诗,兄弟华宁说:「她一定很难缠。」 没想到这个难缠的女人,竟然要到英国来找路易士。 两个老光棍很怕女人,彼此相约,不要约到家里,约在饮茶地点就好,他们以为,应付应付,这桩麻烦事就会过去。 没想到乔伊直来直往的美国式作风,尽管让绅士作风的路易士常很尴尬不知如何应对,但也让路易士喜欢跟她作朋友。乔伊跟路易士对谈才没多久,就一针见血的问路易士:「你是否一直都赢?」 所以他们兄弟违反之前约定的,在带乔伊参观过牛津後,约她来家中作客。这次不仅破了例让女性出现在他们光棍的家,更重要的是,路易士因著乔伊闯入他们的生活,被她逼的放下他所有的论辩与信念,触及他心灵深处连自己都未曾触及的私密情感领域。 乔伊是带著孩子来作客的,孩子兴奋的去找路易士,问有没有阁楼?显然他深深向往著「狮王、女巫、衣橱」中的魔法世界,又要路易士在书本上签名。路易士签:「魔法永不消失。」乔伊仍一派美国风的说: 《影子大地》海报

「好,万一魔法消失,我们就告他。」导演安排这一段非常的重要,关键其後路易士经历「魔法消失」的心灵痛苦。 因为乔伊是写诗的,路易士要她念首诗,她却选了她自己最不爱的一首念,她说,她不喜欢这首「马德里的雪」,是因为她没有去过马德里。 就这样,两人谈到他们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对乔伊而言,经验比什麼都重要,乔伊说:「阅读让人安全。」路易士反问:我们一定要透过伤痛学东西吗?乔伊直指他的心:「你曾受过伤吗?」路易士回避直接回答。他改用他最擅藏的理性 思辩:「苦难是化妆的祝福。」 後来他们在书房,乔伊又问到这个问题,路易士才说,当他作孩子时,母亲死了,他对天堂其实根本没有信心,他不希望也不相信母亲死了,他觉得牙疼,很希望母亲来安慰他,乔伊接著他的话说:「你一直等回廊的脚步声,母亲,却再也不来了。」 这是封尘的记忆,路易士不去处理。他并不知道,乔伊的出现,将让他重新经历一次理性与情感、信念与经验的断裂。

朋友之情

因为兄弟俩对乔伊来访,都深感愉快,於是再度邀乔伊圣诞节来过节。兄弟俩都心知乔伊婚姻不是很愉快,否则不可能带著孩子远离家乡这麼久,但是基於英国绅士作风,乔伊不谈,两人也就不问。 圣诞夜,乔伊依约前来过节,路易士带乔伊去参加牛津大学圣诞夜聚会,当路易士这老光棍带女士出现时,全场骚动。路易士的一个向来喜欢跟路易士台槓的好友,当乔伊面损路易士的著作,乔伊却衷心护航,因为她的确喜欢路易士的著作。路易士的朋友不甘示弱接著损乔伊的老家美国文化肤浅,言下之意,只有肤浅的人才那麼喜欢路易士的著作,结果,素来直来直往、典型美国开放作风的乔伊也不甘示弱讥损对方愚蠢。乔伊的个性与机智,在路易士和路易士的朋友心中,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这段,我觉得导演处理的实在很有深意。当教授们欢唱基督诞生的圣诞音乐时,导演将镜头带向乔伊的孩子,在圣乐配衬下,他跑向阁楼,神圣肃穆的走向衣橱,光从屋顶洩下,让全屋子笼罩在神秘而神圣的氛围中,恰向一幅林布兰特的画。孩子期待的打开衣橱,将手探进满挂的衣服间,随即探到了衣橱壁:竟然没有另一个那裏亚世界!这时,圣乐停了。 路易士的弟弟上来,看到孩子的落寞失望。孩子说:「它只是个没用的旧衣橱!没用,就该丢掉。没关系,我不在乎。」 孩子无精打采想回家了,他想打电话给爸爸,但乔伊不肯让他打,两人在餐厅中起了争执。 乔伊哄孩子入睡後,回到路易士书房,跟他说:「谢谢你不问我。」乔伊指的是她婚姻的事,她感觉的出来,路易士尊重她的隐私,不多询问。乔伊随即告诉路易士,她丈夫有了外遇,她的婚姻濒临破裂,她是来英国逃避的。路易士听後只问:「我能为你作什麼?」乔伊回答:「作我的朋友。」路易士说:「我以为我已经是了!」(在路易士著作中,朋友,是非常崇高的关系。)

尴尬关系

乔伊终於带著孩子回到美国面对现实了。 乔伊走後,路易士百般不顺,他竟然体会到寂寞,并且觉得一切事都很无趣。这是一种心灵满足後,一旦让他满足的事物被抽走,他所经验到的心灵空洞化。他问他那老是跟他辩论的朋友:「你不觉得光阴虚度?」 就是在这时,他看到那上课老爱打瞌睡的学生偷书,他前去探望,想知道他能帮助些什麼?这学生告诉他,他不偷来看,这些书不会有人看。他阅读,是因为阅读使他不孤单。 许久以後,有一天,路易士在台上演讲,讲完後,赫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乔伊。他压抑著兴奋之情,前去打招呼,一再表达他的吃惊,说:「我没想到还可以再见到你。」弄得乔伊机智的开玩笑说:「我还没死!我只是在美国。」路易士问她怎麼再来英国没告诉他?乔伊继续开玩笑:「要徵得你同意?」然後看路易士手足无措,便自问自答的告诉他,她已经离婚了,并开玩笑说:「你有没有意见?没有?那好。」 因为路易士必须立刻去开会,两人谈话暂告一段落,默默相望,随即分开。 而後,路易士因为乔伊已经单身,畏惧闲言闲语伤到乔伊,反而不敢常去看乔伊,也不敢随意邀乔伊来家中喝茶聊天,两人关系反而疏远了。 直到有一天,路易士去看乔伊,问乔伊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乔伊说出难言之隐,两人之间正式从单纯的朋友关系,进到尴尬关系。乔伊为了维生,需要取得在英国的居留权,这居留权只能透过假婚姻取得。路易士决定帮助她,「技术性的结婚」。於是两人尴尬的、不让任何人知道的,在法院公证结婚,见证人只有路易士的兄弟。他们谈妥:「假装这事没发生过。」因此当法院主持婚礼的法官问有没有结婚戒指?两人都摊手耸肩:「没有。」 两人「技术性结婚」,生活过去一样,路易士仍旧很照顾她,但也小心翼翼不让流言毁谤伤害到彼此。

晴天霹雳

牛津大学校庆那天,路易士请乔伊来观礼。当乔伊在观众席,与路易士对望,连路易士老爱抬槓的最佳损友,都看的出来他俩很有点含情脉脉。路易士长期活在学术象牙塔,对生活经验情感经验都很朦懂无知,他其实并不知道,他根本已经不能没有乔伊。出於他一向以来对朋友之情的崇高敬意,他也一直保护自己和乔伊之间,是在最神圣的朋友关系中。 乔伊发现路易士的最佳损友看著他俩,一幅要大做文章的表情,乔伊又很美国作风的故意拿手抹去路易士脸上的一抹脏点,然後挑衅的看著路易士的朋友,一副「来八卦阿!」的表情,反而弄得那朋友尴尬万分。 但乔伊随即情绪大大低落。事实上那时她已经生病了,但是她自己还不知道。乔伊进到路易士的研究室,开始厌烦抱怨路易士的象牙塔生活、自我保护、谦谦君子作风,大家都敬他怕他,但那不是乔伊渴望的朋友关系——尽管路易士如此抬高这样的朋友关系。乔伊需要更直接更坦白更推心置腹,触及情感与心灵深处的朋友关系。 乔伊说,这种朋友关系你不是不明白,你只是不接受。然後愤而离开。 象牙塔中的路易士,对乔伊情绪低落有点不明所以,事後他仔细思量,越想越不放心,决定打电话给乔伊,也就是在乔伊去接电话,无缘无故摔了一跤之後,才被检查出来,她得了骨癌,而且是末期。

夫妻之爱

路易士知道乔伊得了骨癌。他立刻有了一些改变,他周围的人都知道,但路易士自己没发现。过去他谈苦难是上帝化妆的祝福,他总会说,「如果上帝爱你,他一定会不忍心,恨不得代你受苦。」但他现在不知不觉有了情境涉入,不再只是旁观上帝与受苦者之间的关系,他改成说:「如果你真的爱她,你会不忍心,恨不得代她受苦。更何况上帝。」 他发现他那上课老爱摇头不以为然、或者打瞌睡,努力阅读以摆脱寂寞感的学生决定放弃学业时,路易士去看他,心中很挫折,问学生:「「我不知道人们要从我这里得到什麼?」学生笑他:「我第一次发现你没有答案。」路易士问:「你喜欢我无知、疑惑?」学生说:「我不像你一直看透事物。」路易士叹息道:「其实我们都只是看到事物的影子,答案总是在山的那一边。」(注:此即电影名「The Shadow of Land」的由来。) 在医院等候医生,路易士跟她的兄弟华宁说:「太仓促了,担心来不及。」华宁早已瞭解路易士,他提醒路易士:「要讲什麼,就赶快讲。」医生告诉路易士,乔伊快死了。 路易士守候在乔伊旁边,半夜乔伊醒来看到路易士,深受感动,跟他说:「其实我并不真的是你的妻子,我们只是技术性的结婚,你不用这样照顾我。」路易士说:「那麼,我就技术性的照顾你。」乔伊叫路易士诚实告诉她,她病情究竟如何?路易士说:「医生说你会死。」乔伊跟他说:「谢谢你的诚实。」然後自嘲:「你看我,犹太人、离婚、破产,又得癌症,苦难对我就不能打点折吗?」她看著路易士,说:「你现在看我不一样了,眼神确定多了。」路易士回答:「我不想失去你。」乔伊也说:「我不想被失去。」 的确,善辩、每辩必赢的路易士,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他变得忧愁、没把握、担忧。当路易士跟同事谈,不知乔伊的孩子道格该怎麼办?同事提醒他说:「她是你朋友,但她不是你亲人!你不该操心这麼多。乔伊还有亲人。」路易士突然变的很激动:「是的,我不是她亲人,但我比世上任何人都爱她,我好怕失去她。」。路易士流下泪来,同事说:「抱歉,我们不知道你们的情感!」路易士回答:「我原先也不知道。」 乔伊的病危,终於唤醒理性过强、压抑否认掉情感的路易士,让他知道他已深爱乔伊。於是路易士再到医院时,作了任何人听到都会大吃一惊的事。他跟病危的乔伊求婚,要她嫁给他,他不要之前法院公证的「技术性结婚」,他要在上帝面前、让上帝见证祝福的婚姻。 当乔伊听到路易士的求婚,她问:「你想让我在死前,作彻底诚实的女人?」路易师说:「不,我是想让我作诚实的人。」 当路易士终於明白自己的爱情,他便决定忠於所爱,尽管乔伊已经活不久了。 《影子大地》海报

男孩与男人

乔伊接受路易士的求婚,也意味著她有这个权利可以托孤。乔伊当然不放心她的孩子道格。 道格正在经历当年路易士还是孩子、母亲死了的经验。这个曾相信衣橱里的魔法世界的孩子,现在摺了许愿船让船顺水漂流,发现船沈了,失望又自我保护的说:「我不在乎。」他不明白何以母亲生病?他将之怪罪英国这个烂国家,又很疑惑到底爸爸知不知道这件事。他像当年的路易士,心灵太幼小,无法用成熟的信心信仰面对苦难,他找个理由怪罪,然後假装不在乎来逃避。 路易士和乔伊结婚了,这次双双在上帝面前定下誓约,彼此为对方套上戒指,华宁与道格都是见证人。 婚後,乔伊继续住院治疗,路易士往返医院与学校,同时不忘去教堂祈祷,他跟同事说,我本来想透过祈祷改变上帝,结果是我被改变了。 有一天在火车上,路易士遇见了那个让他备受挫折的学生。他发现他比在牛津大学时快乐,他有了不再寂寞的笑容。这个学生说,如今他自己成了老师,他从孩子们的笑容中感到满足,他喜欢教书。路易士赞许他说:「你一定是个好老师。」 学生调侃他当年经常说的话:「我喜欢挑战。」路易士也提这学生的名言:「阅读,使我不孤独。你现在还这样认为?」 他俩都有了改变,因著爱,走出孤独;而路易士,也是直到此时,才放弃理性辩论的挑战,直接面对生命经验的挑战,他不再过著「阅读,使人安全」的学术象牙塔生活。学生刚经历过父亲的死,而路易士正在陪乔伊跟死神搏斗。生命经验,教会他俩该会的事物,两人在生命经验面前,同样是学生。

婚姻生活

乔伊奇迹似的能用柺杖行走了,医生说,这原本是不可能的事。路易士很开心,想带她回家,说,能过多久就算多久。 他们有了一段美好的婚姻生活,乔伊让路易士走出封闭的学术生活,经历生命中很多的第一次。 譬如,乔伊陪路易士参加五月一号清晨学生的庆典活动。当乔伊第一次跟路易士碰面,路易士和华宁带她去学校参观,路易士曾提过这个庆典活动,那时乔伊就发现,尽管路易士在牛津多年,却未曾参加过这个活动。他俩听诗班在天即将破晓时,从塔楼顶传下来的歌声,看学生欢乐的庆祝,彷佛经历著新生的喜悦。这些喜悦,路易士从未经验过。 此外,乔伊第一次被请去路易士家作客,在书房,她看到一幅很美的风景画,画中像黄金般的阳光,洒在山谷的另一端。路易士说,听说这里叫做黄金谷,并且说,人生就是这样,答案总是在山的那一头,我们得到的,只是影子。就是在那时,他说及母亲去世他的经验。 现在乔伊要他带她去黄金谷。两人沿路上,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快乐。 到了黄金谷,他们才知道黄金谷不是遍满阳光之地。因为「黄金」是威尔斯发音的口误,其实恰好相反,它原意是「水」,是多雨之地。 他们刚到黄金谷时,只见云层被风卷动,使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是一层阴影、复一层阳光的交替,阳光根本不在山的那一头,它就在山谷中,跟阴影交错出现。 後来就下雨了,两人躲雨,乔伊跟路易士谈她即将死的事。路易士说,不要扫兴,等时候到了,我会应付的好的。乔伊说,可以比「应付」作的更好,因为「将来的痛苦会有现在的快乐,这是个交易。」乔伊要路易士用最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日後的痛苦,因为它有此时的快乐,路易士感动的紧抱住她。 他们从春天过到夏天,而後经过秋天,最後,在冬天时乔伊病复发了。 医生知道这次是回天乏术。

乔伊的死

乔伊死前托孤道格给路易士,叫他帮助孩子,说:「他假装不在乎,跟你一样。」 可是路易士连自己都帮不了,他无法承受乔伊的死。他走出丧礼教堂时,根本和道格一样,是个茫然失措的脸。当年他讲台上侃侃而谈「苦难是上帝化妆的祝福。」如今当别人用这话来安慰他,要他有信心,他却是一脸的漠然不能受安慰。 路易士有很长一段时间封闭自己不与人接触,因为他一接触人,碰到别人用他以前也常使用的劝勉来安慰他,他就会勃然大怒。他只想跟华宁谈,因为华宁向来倾听,却不多言。 後来华宁提醒路易士要跟孩子谈谈。孩子更无助,也更需要帮助。 路易士在阁楼旧衣橱前找到道格。他俩就一齐坐在衣橱前。沈默很久以後,路易士说:「当年我为我妈妈祷告,以为只要我相信,她就不会死。孩子接著道:「结果没有用。....我不在乎。但我不明白她为何要死?」路易斯:「我也不明白,但我不能紧握不放。得放她走。」孩子:「你相信天堂吗?」「我相信。」孩子说:「我不相信。」路易士回答:「没关系。」因为当年他也是这样。孩子说:「但我好想再见她。」路易士回答:「我也是。」路易士终於忍不住哭了,孩子也啜泣,最後,两人相拥痛哭。是两个受苦的人彼此相伴、共同经历这必须走过的创痛。 日子过去,终究路易士和孩子从创痛中走出来。 路易士再跟导生上课,开门见山的已经不是文学象徵中的爱了,他直接问:「阅读使人不孤独,你相信吗?」「不!」学生答。路易士说:「我也不。」然後路易师士再问:「爱使人不孤独,你觉得呢?」 他带孩子重回黄金谷,心中想著:「为何要爱?既然失去它是如此的痛苦。我在生命中有两次抉择,男孩,选择安全;男人,选择痛苦。现在的痛苦,有当时的快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