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奎荣 |
释义 | § 个人简介 袁奎荣 袁奎荣(1930-2001 ),教授。浙江嘉善人。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南矿冶学院讲师、副教授、地质系副主任、副院长,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教授、院长,广西地质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在花岗岩构造学、显微造与组构学以及隐伏花岗岩与立体找矿等领域较有研究。提出并倡导的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已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十分突出的独立学科,为推动中国花岗岩构造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4月2日在桂林逝世,享年71岁。 § 工作经历 1930年5月17日 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 1949~1952年 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52~1978年 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助教、讲师。 1960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副主任。 1978年 中南矿冶学院副教授。 1979年 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 1980~1984年 任桂林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1984~1993年 任桂林工学院院长 § 成长经历 袁奎荣,1930年5月出生于浙江嘉善一个小商人家庭,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含辛茹苦,供他与妹妹继续读书。当时国力的贫弱,人民生活的艰辛,在他早熟的心灵里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富国强邦的梦想也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194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同时考入南京大学和浙江医学院,在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面前,他敏锐地预感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必然需要数量庞大的矿产资源,寻找那些不知埋藏何方的地下宝藏将是一项艰巨但却令人神往的工作,为此,他欣然来到南京大学地质系就读。 1952年,袁奎荣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南矿冶学院(后中南工业大学、今中南大学)地质系工作。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建国初期,中国地质资料奇缺,一切必须从头做起。20世纪50年代,根据国家大规模能源和原材料普查的需要,在从事花岗岩岩石学教学工作的同时,他带领科学考查队,北征新疆,南下海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野外地质考察,重点放在对花岗岩体地质的观察与研究上面。这一时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锻炼了他的体魄,更重要的是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对华南不同地质构造背景和产出条件的赣、湘、桂、粤地区的对比研究,为他日后形成花岗岩地质研究的学术观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科研经历 花岗岩及其成矿演化问题,一直是花岗岩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传统岩石学成因范畴的研究多偏重于与花岗岩岩浆的成分及其内部物理化学分异演化有关的问题。70年代以后,一些研究者才逐步意识到花岗岩源区成因类型及花岗岩岩浆构造环境对矿床形成过程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对花岗岩地质研究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推动这一认识转变的一批科研人员中,袁奎荣是功不可没的带头人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致力于花岗岩成因与构造环境、花岗岩的成矿作用、花岗岩结构构造、显微构造和组构以及花岗岩建造等领域的研究的教学。1956年,他发表了首篇花岗岩研究方面的地质学术论文,60~70年代,他先后发表了华南某地地洼型花岗岩特征,广西姑婆山花岗岩的时代及平桂地区锡矿找矿时代问题,岩浆岩地区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识别标志等一系列论文;从而为80年代初提出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成矿理论作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必要准备。80年代,他从岩体地质及其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的客观事实出发,开始突破传统花岗岩研究理论的束缚,大胆地把花岗岩形成的历史动力学机制引入到他的研究中,并借助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地质和数字图像处理等综合手段来佐证他的观点,受到老一辈专家和同行的注意。这一时期他公开发表的论文,诸如陆缘地体构造的多期活化——南含锡花岗岩的大地构造成矿环境、断块构造对中国南部花岗岩内生锡矿的控制作用和花山岩套的成岩成矿特性在华南中生代花岗岩锡矿演化中的意义等都是结合中国花岗岩地质研究涉足国际地学前沿领域或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重点的重要成果。这些学术成果不仅在一些问题上成功地检验和修正了国内外学术权威们的结论,开创了花岗岩地质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充分体现了袁奎荣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服务于实践的一贯指导思想。 1956年,袁奎荣被提升为讲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 年,提升为系副主任;1978年,湖南省提拔14位优秀人才为副教授,其中有他;1979年,任命他为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1980年,调任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现桂林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84 年升任院长。 勤奋+创新 成功者的秘诀 花岗岩,是地壳上分布最广的一种火成岩,它是地壳深处的岩浆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花岗岩研究是理论地质学和经济地质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在大陆岩石圈组成和演化,以及矿产资源开发上,也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而始终是国际地学发展各个时期前沿领域的关键性课题。但是,如何开展花岗岩研究?是按传统做法,把研究局限在纯岩石学范围,做微观的室内鉴定和纯理论性的构造学分析,还是突破时空限制,把研究范围扩展到整个地质作用过程和成岩成矿的动力机制?无疑,前一种更稳妥但难以突破前人窠臼,后一种有风险,但却可能导致理论创新。袁奎荣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因为这符合他的性格。 早在60年代初袁奎荣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就已经开始对花岗岩与各种有色金属矿产之间密切与微妙的联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对花岗岩构造的研究仍然是国内地质学界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1976年,袁奎荣在参加海南富铁矿的会战中,首次提出了海南岛存在海西古地槽的认识,从而突破了中国各大地构造学派对华南大地构造的传统认识。接着,他又在编制1:400万海西花岗岩分布图的基础上,提出了海西花岗岩和华南花岗岩类反向超伏的观点。这一新认识不仅使地质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中国华南地区是否有海西花岗岩、是否有同构造期花岗岩的问题有了确定的答案,而且对寻找不同时期与花岗岩伴生的金属矿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该项研究的论文在1982年南京国际花岗岩学术会议一经宣读,便立即引起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会议一结束,澳大利亚著名花岗岩专家怀特教授就专程赶赴桂林,与袁奎荣作竟日长谈,交流彼此在这项研究上的经验与心得,从而也为当时他任副院长的桂林冶金地质学院与澳大利亚拉楚布大学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从那时起,袁奎荣与国内一批有志于花岗岩研究的岩石学家,将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岩体侵位机制、区域控矿构造、岩体内部原生与次生构造以及显微构造等大、中、小、微构造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开始形成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研究思考路线,成为在花岗岩研究中擅长以综合构造和岩石动力学分析而著称的花岗岩问题学者,并以此闻名国内外。 根据近30年来在花岗岩地质研究以及长期从事理论教学与生产的科研实践,1981年,袁奎荣首次系统地提出了隐伏花岗岩及其研究方法这一新理论,初步建立了该学科的框架基础;1984 年,组建国内第一家以深部找矿为特色的、在花岗岩地质研究方面具有竞争力的桂林冶金地质学院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汇集了一批由老中青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梯队;1986年主编具有代表性成果的1∶100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及预测图。经过十余年系统、深入、富有开创性的研究以及及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吸取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得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理论和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既有较完整的预测理论,又有综合性预测手段、方法和典型矿区实例研究的较为完整的新学科体系。期间,完成了花岗岩内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与围岩关系等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305”重大课题的研究。1990年,主编出版《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扩矿》,该专著着重对花岗岩产出的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历史动力学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顶上带”、“体中体”等研究与预测隐伏岩体的学科性鲜明的新概念,建立了华南预测隐伏花岗岩的综合模式和专家系统,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广泛好评,被公认为一部具有鲜明特色和先进学术水平与应用价值的学术专著,较全面地反映和总结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的最新水平和发展趋势。该书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经多年在华南、新疆、青海等地的生产实践检验,证明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找矿,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解决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如锡、钨、金、银、铜、钼等)的储量危机,扩大资源产地和进行深部矿远景评价,还可以帮助解决与岩体有关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等重要成矿理论问题。 袁奎荣在对花岗岩的研究中,非常注意独立思考和观念创新,因为他深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道理,坚持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当别人还在用传统方法来研究花岗岩的成因和状态时,他已经用先进的显微构造与组构方面的成果来研究花岗岩构造了;当别人还在研究地表花岗岩时,他已经用综合手段来研究预测地下隐伏花岗岩了。当地体学在国外刚刚兴起不久时,业内多数学者尚未深入了解此项成果的用途时,他已大胆地将这一理论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因此,当他的地学论文在南京国际大陆边缘学术会议上宣读时,与会学者都大为惊讶。正因为不断求新求变,敢于大胆引进和突破创新,他在地学研究中时有惊人之举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1986年,当他与刘家远研究员合作出版了《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及预测图》(1∶100万)及说明书时,立即在地学界引起一片赞誉,因为这是一项国内地学界长期有人想做而未做成的大工程。时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的地质学家涂光炽评论此项工作无论在国内外均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而著名大地构造专家陈国达称赞此项工作“是中国第一幅已经印出的这种图,世界上也罕见。”前苏联著名矿床学家巴斯金娜博士说:“据我所知,即使是全世界,编这样出色的隐伏花岗岩分布图,也是第一次。” 造福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理论的生命在于应用。用袁奎荣自己的话来说,科学家的工作不是只做给人看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富强有益。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种矿产资源采掘量和需求量的剧增,地表及浅层矿体日益减少,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及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正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战略资源储备的忧虑,袁奎荣才选择了隐伏花岗石预测及深部找矿这一崭新领域,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对祖国对人民无限挚爱的高度责任感。 1980年,袁奎荣从中南矿冶学院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任副院长,上任不久,他就承担了大厂一个旧锡矿的成矿预测专题研究计划,该项目随即被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他很快组织了一支由地质、物探、化探等多学科合成的攻关队伍,开始了他立体找矿的尝试。然而,当项目进行到关键时刻,一次意外车祸,使他身受重伤,左大腿骨碎成六七块。住院治疗期间,有100多天不能翻身,只能以一种姿势躺在床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中断课题研究,坚持在病房里听取进展汇报,指导课题研究方向,在他的带领下,这一项目如期完成并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知识分子的惟一缺点大概就是思想比较单纯,所以有一件事让他至今也想不明白。那是1981年9月,由他提出,梁金城(后为桂林工学院院长)执笔,以学者身份斗胆给有关部门上书,预言广西博白—岑溪断裂以东到广东四会—吴川断裂以西约3万平方千米的隆起带上,将是花岗岩破碎带蚀变型金矿活化转移和富集区,建议上级组织力量在这一地区寻找类似山东昭远—掖县金矿那样的高品位金矿床,袁奎荣更主动请缨,愿意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的预测决不是空穴来风,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大量事实调查和理论分析基础上的。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直到数年后,有关部门陆续在粤西、桂东南地区找到了非常可观的金矿,从而证实了他的推测是正确的。虽然他为这一迟来的证明感到欣慰,但也为自己没能亲自参加这一工作多少感到有些失落,更为耽误了那么多宝贵时间而感到万分惋惜。 这件事让袁奎荣深刻地意识到,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紧紧依靠整体的力量,依靠一大批视野开阔、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大军协同作战。所以80年代后期,在紧张的行政和教学工作之余,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上面。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是一所由中专发展而来的全日制单科性工科院校,原有的科研力量十分薄弱。他任院长后,采用外调、选送、委培、聘请等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学术梯队,并根据学院实际,提出了“华南、有色、综合、深部”的科研指导方针、集中力量,发挥优势,使学院的科研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了能把花岗石地质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对国内外多次讲学考察,袁奎荣较早开始了观赏石、宝玉石和花岗石建材的研究和开发,著有《中国观赏石》、《花岗石与石材开发》等专著,对弘扬我国石文化和开发利用观赏石、花岗石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科研成果 袁奎荣成绩卓著,共编学术专著5部,撰写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或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奖4项。1991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还多次应邀到日本的熊本大学、名古屋大学,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学,澳大利亚的拉楚布大学,新英格兰大学,英国的南安普敦大学和瑞士、俄罗斯等国进行访问、讲学及科学考察,3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执行主席,为促进国际间的地学交流和提高我国学术地位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在地学界享有较高威望。他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曾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和广西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职。 袁奎荣不仅自身治学严谨,富于创新,而且特别关怀年轻一代科研人员的成长,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他先后带出了26名硕士生、6名博士生,古稀之年仍在指导博士生,不辞辛劳地为年轻人审阅学术论文;仍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地质界的研究动态,不时应邀担当宝玉石和观赏石方面的顾问专家等。 撰有论文《华南海西花岗岩的初步研究》、《中国南部花岗岩在锡成矿中的作用》。出版了《中国观赏石》一书。 § 主要论著 1 袁奎荣.隐伏花岗岩预测及深部找矿.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 袁奎荣,刘家远.1/100万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隐伏花岗岩分布与预测图,1986 3 袁奎荣,邹进福.花岗石与石材开发(自编教材),1988 4 袁奎荣,邹进福.中国观赏石.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 袁奎荣,肖垂斌,等.青海锡铁山隐伏铅锌矿床.长沙: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7015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