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尔及利亚电影 |
释义 | 阿尔及利亚电影 § 内容 1920年,美国和法国开始在这里拍摄影片。1947年起,法国人建起制片厂,拍摄了一批有关生活、文化、旅游的短纪录片。1957年,民族解放阵线成立电影培训学校,开始拍摄民族武装斗争的短片,主要有R.伏几埃(法)的《阿尔及利亚在燃烧》(1959)、M.拉克达?哈米纳的《人民之声》(1961)和《茉莉花》(1961)。1962年独立。1967年成立国家电影工商局和纪录片处,主管电影摄制。1969年开始将法国人垄断的制片及发行业收归国有,直至80年代,是唯一把电影制片和发行控制在政府手中的阿拉伯国家。1965年成立本?阿克努电影学院和电影资料馆。1974年成立视听艺术协会、电影工作者工会和电影、电视俱乐部。1962~1971年生产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反映人民解放运动、民族解放战争的“战争电影”(或称“圣战者电影”)。纪录片主要有M.拉克达?哈米纳的《阿尔及利亚,第一年》(1963)和《该死的黎明》(1965)。故事片主要有法国导演J.夏尔比的《如此年轻的世界》(1964,描写战争中的伤残儿童,获1965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奖);M.巴基亚的《夜晚怕太阳》(1965,描写阿尔及利亚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与生活);M.拉克达?哈米纳的《奥雷斯山上的风》(1966,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描写普通家庭的民族意识觉醒);S.里亚德的《道路》(1968,描写集中营中与侵略者作斗争的地下组织)、《塔哈尔检察官》(1969);A.托尔比的《被跟踪的人》(1969)、《打开秘密的钥匙》(1971);A.拉赫迪的《鸦片和棍棒》(1970)等。 1971年11月阿尔及利亚进行土改,政府要求电影反映革命。此后,一批青年人拍出有关农业革命的故事片,被称为“青年电影”。它们重新解释了解放战争,揭露封建制度的束缚和落后习惯势力的影响。主要有M.布阿马利的《烧炭工》(1972)、《遗产》(1974);A.托尔比的《努阿》(1972);D.达玛尔奇的《幸福家庭》(1973);S.A.马齐夫的《黑色的水》(1970);哈米纳的《十二月》(1972)、《斋年纪事》(1975)、《沙漠的风》(1982);S.里亚德的《南风》(1975)、《一个阴谋的剖析》(1978);M.阿卢瓦赫的《奥马尔?加特拉托》(1976);拉?梅尔巴赫的《掠夺者》(1976);拉赫迪的《幻想国里的阿里》(1979);T.穆夫梯的《阿尔及利亚的麻雀》(1979);K.比恰拉的《血的命运》(1979)等。1983年,导演D.乌齐尔、B.布格曼和M.格拉尔的《形形色色的案件》表现了土改等社会政治问题,受到广泛重视。阿尔及利亚年产各种影片12部。年输入法、英、阿拉伯及社会主义国家影片100多部。1986年有影院700多家。 § 配图 § 所属分类 电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