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赖声川 |
释义 | § 生平概况 赖声川 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博士,现任台北艺术大学教授、美国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赖声川29岁开始剧场创作,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他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使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暗恋桃花源》成为经典舞台剧,二十多年来为喜爱戏剧的人们所称颂。赖声川至今编导舞台剧20多部(包括轰动亚洲的七个半小时史诗《如梦之梦》 )、电影2部(包括享誉国际的《暗恋桃花源》)、电视作品300集(包括家喻户晓的《我们一家都是人》),另有剧场导演作品22部(包括莫扎特歌剧3部)等。出版书籍《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是国内第一本将创意规则化、步骤化的实用工具书。 赖声川1972年就读辅仁大学英语系,同时在台北一家餐厅从事民歌演唱和演奏,玩音乐玩了整整5年。1978年,赖声川申请到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读戏剧艺术,对当时许多人而言,这是不可思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台湾是剧场沙漠,很少有人有“看戏”的习惯。 1983年,29岁的赖声川选择回台湾。他认为,台湾没有剧场工业,这是一个机会,他想创造剧场,也创造观众。1984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上演时剧场里只有100多人,直到他采用中国传统的曲艺相声和舞台剧相结合的独创手法创作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17年前,台湾人口只有2000万的时候,该剧的磁带就卖出了100万盒。因此有报纸称:“赖声川拯救了台湾相声。” 随后20多年,赖声川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如梦之梦》、 《遥远的星球一粒沙》等。今年,赖声川用他的经典剧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征服了内地观众,从而也迅速打开了内地市场。 赖声川是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前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及院长,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暨驻校艺术家;曾二度荣获台湾文艺大奖,也曾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电影《暗恋桃花源》获东京影展银樱奖、柏林影展卡里加里奖、金马奖、新加坡影展最佳影片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于1999年获选为联合报选出之「台湾文学经典作品」;《如梦之梦》并于2003年荣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整体演出」等三项奖项。 赖声川曾于1998年起在大陆先后推出《红色的天空》 、《千禧夜,我们说相声》、 《他没有两个老婆》等多部剧目,均大受欢迎。2006年初,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赖声川导演主持的【表演工作坊】达成共识,于2006年9月携手共同推出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大陆版。自2006年11月18日在北京首都剧场后,已经在中国十个城市演出近60场,观众人数已达12万之众,被纽约时报誉为“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剧目”。赖声川于2006年在海峡两岸发布新书《赖声川的创意学》,分享多年的创意心得。其它出版包括《赖声川:剧场》一至四册(元尊,1999)、《如梦之梦》(远流,2001)、 《世纪之音》 、 《两夜情》 、 《魔幻都市》 、 《对照》 、及《拼贴》 (群声,2005)。《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台北:时报,2003)是研究赖声川的专书。2006年9-10月在台北举行的「赖声川国际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学者,发表了关于赖声川作品之十四篇论文。2007年8月大陆版《赖声川剧本辑之一“暗恋桃花源”•“红色的天空”》出版。 2007年8月,为了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话剧团建团30周年、中国话剧百年,香港话剧团特别邀请赖声川导演为该剧团排演了一版以全粤语演出的香港版《暗恋桃花源》,并在香港版和大陆版的基础上创出新意,推出“两岸三地联演版”,别出心裁地以大陆版“暗恋”部分和香港版“桃花源”部分拼贴碰撞,在舞台上分别用普通话和粤语“双语”碰撞,将原剧中两个剧团争一个剧场的戏剧冲突演化至高峰,也将“暗恋”的悲怆凄美和“桃花源”笑闹鬼马展现得淋漓尽致。2007年中国纪念话剧百年期间,《暗恋桃花源》入选话剧百年十大经典剧目,赖声川也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当代名人堂。 被《亚洲周刊》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是华文世界最著名的剧场工作者之一,从1984以来,以强烈的创意吸引观众涌入剧场,带给台湾剧场新生命,从此持续为中国语文剧场开拓新的领域与境界。在余秋雨的观点中,赖声川和他领导的【表演工作坊】「总能弹拨到无数观众的心弦」。 赖声川被日本NHK电视台称为「台湾剧场最灿烂的一颗星」;美国橘郡记事报称他为「台湾现代剧场的创造者……世界上很少剧场艺术家有赖声川如此广远的成就。」远东经济评论曾称他的作品为「中国语文世界中最精彩的戏剧」;美国新闻周刊说他的作品「是最新的印证,台湾正创造着亚洲最大胆的中国艺术。」新加坡联合早报说赖声川的戏「为世界华语剧场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悲喜剧经验。」赖声川自己认为,“我是相信戏剧的力量的,它运作好的时候,很少东西力量比它大。因为是真的人,你跟你周围的观众也算是一个群体,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跟看电影又不一样,看电影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看,跟旁边的人没什么关系,你并没有感觉这一晚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电影可以随时放。” § 获得奖项 东京国际影展青年导演银樱奖(《暗恋桃花源》、1992) 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暗恋桃花源》、1992) 柏林国际影展卡里加里奖(《暗恋桃花源》、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影片(《暗恋桃花源》、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导演(《暗恋桃花源》、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飞比西国际评审团奖(《暗恋桃花源》、1993) 香港舞台剧奖特别荣誉奖(2000) 2011年4月20日,现代戏剧谷2011壹戏剧大赏颁奖典礼在上海静安800秀举行,凭《宝岛一村》荣获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导演。[1] § 作品 赖声川(左) 1、《那一夜,我们说相声》1985 这个由5个相声段子所组成的“相声剧场”,借由正在消失中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事物与观念的消逝。 2、《暗恋桃花源》1986 前后三度上演的《暗恋桃花源》。排练悲剧《暗恋》和排练喜剧《桃花源》的两个不同剧团,阴错阳差地必须轮流使用一个舞台。最后,两团甚至象合唱团二重唱似地公用舞台演出。 3、《红色的天空》1994 “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纪念演出。赖声川透过演员还年轻的身体,诠释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种种情境。 4、《如梦之梦》2000 《如梦之梦》从一个医生的故事,连结到一个病人的故事,在连到一个上海老女人、一个法国伯爵的故事,然后又回到病人的故事,最后再度成为医生的故事。 话剧(导演、剧本非自创) 1. 《落脚声?古厝中的贝克特》 (剧作家贝克特;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1988) 2. 《海鸥》 (剧作家契诃夫;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1990) 3. 《面试》 (剧作家范?意大利;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1991) 4. 《一夫二主》 (剧作家高多尼;“表演工作坊”演出,1995) 5. 《新世纪,天使隐藏人间》 (剧作家库许纳;“表演工作坊”演出,1996) 6. 《灵戏》 (剧作家郭宝昆;新加坡实践话剧团演出,1998) 剧场(舞台设计) 1. 《摘星》 (兰陵剧坊演出、1984) 2. 《先生,开个门!》 (“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3. 《绝不付帐!》 (“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 4. 《十三角关系》 (“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5. 《菩萨之三十七种修行之李尔王》 (“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电影(编剧与导演) 1. 《暗恋桃花源》 (1992) 2. 《飞侠阿达》 (1994) 电视(编剧与导演) 1. 《我们一家都是人》 (1995-97,共244集) § 出版 赖声川(左) 1.《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台北:皇冠,1986。 2.《暗恋桃花源》。台北:皇冠,1986。 3. 《圆环物语》 。台北:皇冠,1987。 4. 《今之昔》 (品特二出剧本之翻译)。台北:皇冠,1987。 4.《西游记》。台北:皇冠,1988。 5.《回头是彼岸》。台北:皇冠,1989。 6.ThePeachBlossomLand.英文版,收於OxfordAnthologyofContemporar yChineseDrama.Trans.MarthaCheung.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7.《赖声川:剧场》四册。台北:元尊,1999。 8.《僧侣与哲学家》(翻译)。台北:先觉,1999。 其他为演出之中文翻译 1.贝克特:《戏》(1988) 2.贝克特:《无言剧二》(1988) 3.贝克特:《来去》(1988) 4.贝克特:《俄亥俄即兴》(1988) 5.贝克特:《落脚声》(1988) 6.贝克特:《什么哪里》(1988) 7.契诃夫:《海鸥》(1990) 8.范?意大利:《面试》(1991) 9.艾克鹏: 《厨房闹剧》 (1992) 10.高多尼:《一夫二主》(1995) 11.达利欧?弗: 《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12.库许纳:《新世纪,天使隐藏人间》(1996) 13.达利欧?弗:《绝不付帐!》(1998) 有声出版品 1.《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飞碟,1985) 2.《这一夜,谁来说相声?》(飞碟,1989) 3. 《台湾怪谭》 (飞碟,1991) 4.《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新版、飞碟,1993) 5.《又一夜,他们说相声》(丰华,1997) 影像出版品 1.《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群声,1994)2.《台湾怪谭》(飞碟,1994) 3.《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新版、飞碟,1994)4.《回头是彼岸》(群声,1994) 5. 《红色的天空》 (群声,1995)6.《一夫二主》(群声,1996) 7.《又一夜,他们说相声》(群声,1998)8.《我和我和他和他》(群声,1999) 9.《暗恋桃花源》(群声,2000) § 履历 赖声川 1954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市 1978年同丁乃竺结婚;进入美国伯克利大学戏剧艺术研究所 1983年获博士学位,回台湾任教于新成立的国立艺术学院 1984年首部戏《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在台北耕莘文教院大礼堂上演;“表演工作坊”成立 1985年《那一夜,他们说相声》在台北市国立艺术馆上演,由“表演工作坊”演出,开始了“相声剧”系列 1986年《暗恋桃花源》首演于台北国立艺术馆 1989年创作《回头是彼岸》;《这一夜,谁来说相声》首演于台北国立艺术馆,这部戏后被很多人称做“表坊”的巅峰之作 1992年担任编导的电影《暗恋桃花源》在台北首映,后获多个国际电影奖项 1995年开始担任超级电视台情景喜剧《我们一家都是人》创意总监及编导 1998年创作《我和我和他和他》;出版《赖声川:剧场》共四册 2000年创作《如梦之梦》,国立艺术学院八小时演出,观众被安置在中央可以转动的座椅上,演员的演出环绕观众展开 2002年《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在北京演出 2003年《遥远的星球一粒沙》 于非典时期在首都剧场上演,有一千多名观众带口罩观看演出 2006年《赖声川的创意学》出版内地版 2006年11月18日赖生川的《暗恋桃花源》将在首都剧场第一轮公演[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