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补荫
释义

§ 发展历程

沈括(荫补出身)

中国自秦汉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体,一直发展并延续至清末,在这样政体的支配下,如何选拔官员管理国家事务,便成了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封建官僚队伍的建设,国家机器的运转乃至王朝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大体有三: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袭制;以推荐为主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有以考试做标准的科举选官制。

荫补制,是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变种,是一种变相的世卿世禄制度。秦汉之时,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崩溃,荫补制度渐渐兴起,到汉代,“二千石九卿得荫子弟为郎”,但此时还没有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固定的选官方式,故而史称“汉之奏荫,虽有定制而未始有常恩”。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盛极一时,渐渐发展到只凭门第入仕,荫补制受到压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兴起,统治者为笼络官僚队伍,维护其既得利益,制定了详细的荫补法。唐代的荫补法规定了官员依品级来荫补其子孙,总的说来五品以上皆可得荫补,并规定“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宋初,基本上沿袭了唐、五代时期的荫补旧制,“台省六品,诸司五品已上官皆得荫补”。

到了王朝逐渐稳定的时候,因而需要更多的忠实于赵宋皇帝的官员去接管五代时期各国的领土,以巩固其统治基础。于是在扩大科举取士的同时,也大量录用官员子弟为官,以不断充实和加强官僚队伍,各种形式的荫补相继出现,荫补人数大量增加。宋真宗即位后,官员荫补子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之后的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都没能改变宋代荫补官员泛滥的局面。在宋以后的元、明、清三代,荫补制度基本上是以唐宋为蓝本,而有所损益的。

宋代的荫补制度在整个古代荫补制度的发展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宋代荫补制度为标准,与历代荫补制度作比较,可以更好的理解古代这种选官方式。

§ 铨试和呈试

补荫

宋代考试制度发达。无出身人如荫补、军功补官、进纳补官等以及科举第五甲及特奏名入仕的人,在“出官”以前,均须通过吏部主持的铨试和呈试以便获得参选资格。“文臣初出官有铨试之科,武臣初出官有呈试之法,其试中者,始得放行参选”。这是宋政府为了保证官员素质的重要举措。因为荫补入仕是宋代入仕人数最多的一类,所以铨试和呈试的主要对象是荫补官员。

宋初荫补官员的考试非常简单,武官甚至只要能念诵《论语》即算合格,这主要是由于宋初荫补之人尚少,铨试法和呈试法还没有完全成型的缘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仁宗庆历年间,庆历三年(1043年)十一月,仁宗颁布了《任子诏》,标志着铨试和呈试法成为了一种制度。虽然宋代规定了荫补官员必须参加铨试或呈试方准出官,可是荫补官员凭借其自身的势力、关系网往往能免试注官,即便是参加考试,也会用作弊手段蒙混过关,很容易通过考试获得出官机会。因此说,铨试、呈试对荫补官员的约束是十分有限的。

§ 荫补官员的差遣

石守信

虽然说,荫补官员可以毫不费力的通过铨试和呈试获得差遣。但是他们在所承担的差遣上仍然受到种种限制,这是由他们自身情况决定的,荫补官员属于无出身的人。在宋代,政府推崇科举入仕的有出身之人,而对以荫补官员为主的无出身之人,则多予限制。主要反映在除授差遣和叙迁两个方面。

在差遣方面,一般来讲,荫补官员不得担任高级清要之职。比如,荫补官员一般不能任台谏、两制、外交使节等职。台谏官是执政官员的候选对象,地位很高,被人看重。荫补官员若任此职,必遭非议。靖康元年(1126年),唐恕以荫补官员的身份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陈过庭上言:“自祖宗以来定令,本台僚属非有出身,未尝除授,近者唐恕除监察御史,恕实有行业,士类推许,倘使分领六察,固优为之。然以荫补入仕,有违祖宗条例,恐此一开,自是袴襦之子攀援进取者,足相蹑于宪府矣,欲乞改除一等差遣”,终于“诏以恕为郎官”。

从这则史料中不难看出,台谏之官,是历来不允许荫补官员担任的。两制官即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对出身的要求就更严了。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曾颁布诏令“翰林学士,两省官及馆阁今后并除进士出身人”严格限制无出身的人担任翰林学士。据《石林燕语》记载韩维、林振彦是宋朝仅有的两个由荫补出身而任两制官的人。

在叙迁方面,对荫补官员的限制更大。宋代文臣寄禄官可分为选人、京朝官两大类。京朝官又可分为京官,朝官。每一类官员各有其磨勘、叙迁之法,出身不同,磨勘年限和升入官阶便不相同。根据《长编》,在同等条件下磨勘,荫补官员较进士出身的官员所得的官职要低,且所用时间也较长。荫补官员若要升迁到与有进士出身官员同样的职位,则要多花一倍的时间。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臣,想要通过磨勘一阶一阶的升到高官,是万分不容易的,荫补官员因为没有出身,则显得更加艰难。

不过,荫补官员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高级官员特别是高级武官的子弟,因出身将门往往能快速的升至高官,象石守信、王审琦、曹彬等人之子,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大多数中下级文武官员的子弟,要升至高官是很困难的。宋真宗时期,制定了宋代的第一部荫补法,所受荫补之人全都是武阶官的小使臣,没有文官。至天圣五年(1027年),始分文资、武资。据庆历三年(1043年)的荫补法,文官多补将作监丞以下的京官和选人阶,而武官仍旧补小使臣阶。

到熙宁年间,文官除宰相之子荫补阶由将作监丞降为大理评事外,其余则不变,武官荫补阶虽然有很大的调整,但仍是荫补小使臣阶,又以其中三班奉职,三班借职为最多。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所荫补的级别都非常低。宰相之子也不过荫补正九品的大理评事,更多的官员则荫补末等京官和选人阶;而武官则为清一色的小使臣阶,最高的东头供奉官也只是从八品。第二个结论是,在荫补的官员中,武官始终占大多数。

§ 与科举出身官员的比较

贾似道

宋代选官的途径虽然很多,但主要的仍是荫补和科举两途。以南宋李心传记载的《嘉定四选总数》为例,嘉定六年(1213年),荫补出身官员占57%,科举出身官员占28%,其它出身官员占15%。在《宋史》列传中(不包括后妃、宗室、列女等传)各类科举、制举以及学校舍选出身共有980人,约占总数的70%,恩荫出身共有231人,约占总人数的17%,其它出身人占1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荫补和科举出身的官员,占据了官员的大多数,而荫补入仕的人数又远多于科举入仕的人数,只是由于《宋史》列传中所载的多是在中央、地方任职的要员,而这些官员大部分是出身科举的,所以荫补官员虽在总量上多于科举入仕者,但真正能进入《宋史》中的人数却并不多。在两宋135位宰相中,仅有沈义伦、吕端、陈执中、贾似道四人为荫补出身。

§ 汉代荫补

霍光

荫补作为一种制度出现应该是在汉代,据宋人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中说:“任子保任之法,任子之说起于刘向以父任为辇郎,袁盎以兄任为郎中,释者曰‘言为父兄所保任,故得为郎也’。而眉山苏洵上书仁宗亦云所谓任子,犹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尔。”

汉代任子入仕的官阶是很低的。但在任用方面却可达到很高的地位,如刘向(以父刘德为宗正而入仕为辇郎)曾位列九卿,与萧望之、周堪、金敞等共同辅政,苏武(因父苏建为卫尉而荫为郎)从匈奴返回京师,被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

至于霍光(以兄骠骑将军霍去病出为郎)更不用说了,辅政重臣,位列大将军,废立皇帝,权倾内外。把汉代的任子与宋代的荫补作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任子范围要小得多,宋代文武官员五品以上皆可获得荫补权利,而汉代则仅限于二千石以上官员。另外,汉代以任子出身的官员常可至三公九卿之大官,如霍光、刘向等,他们的出身并不受人非议,其中刘向还曾被列位三公的萧望之、周堪推荐。可是宋代荫补官是绝难达到显赫的地位的。

§ 唐代荫补

唐代荫补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和宋代比起来,唐代荫补的品阶是很高的,宰相之子初官便可为正七品的官员,宋代宰相之子仅为九品京官。从日后的发展来讲,唐朝有369名宰相,士族地主出身者有125名,其中荫补者25名,占20%;在200余名庶族地主出身的宰相中,荫补者占11%,两者平均,荫补出身的宰相占总数的16%。这个比例要远大于宋朝,可以说唐代的荫补子弟在高级官僚队伍中是不乏其人的。

再从素质上比较,唐代虽有李德裕,裴行俭等一、二贤者,可是时人关于荫补官员素质过低的论断,也不绝于书。马周尝言“今不肖袭爵嗣职,则兆庶被殃”,魏玄同言“贵戚子弟一皆早仕弘文、崇贤、千牛、辇脚之类,技能薄而门阀高,请裁”。可见,唐代荫补官员虽能跻身高位,但能力却很一般,也没有对国家起多大的作用。

§ 明代荫补

锦衣卫

明代,文官和武官实行两套完全不同的荫补制度。就文官来说,子弟必须经过科举考试,中得进士后,才能按照资格获得品阶、俸禄、官职等。成化年间,为了进一步提高荫补官员的素质,规定凡荫补者均须送到国子监读书,称其为“官生”,待学习期满,参加科举,中得进士后,方授官职。与文官不同,武官子弟可直接承袭父辈官职。明代武官阶为六品十二级,正一品至从二品为流官,不允世袭。正三品之下的军官均可承袭。

如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守卫有功,特赐“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岁禄二千石,其子世袭指挥同知。武官子弟的世袭不用经过科举,而要进入武学,接受军事训练。然后通过比武,成绩优异者,方可袭职。从明代的荫补情况来看,在文官方面,对荫补官员的要求较宋代严格,须获进士出身,方能授官。所授官职也较宋代高。在武官方面,与其说是荫补授官,还不如说是世袭。

这在锦衣卫中尤为突出。永乐时规定,只要有军功,兄弟诸侄均可袭职,这样造成了军队中冗官现象严重,人浮于事,战斗力极差。而必须参加比武才能授官的制度,使投机钻营,贿赂考官之风盛行。嘉靖时,詹事府詹事霍韬曾说:“自永乐后,新官免试,旧官即比试贿赂无不中”,这倒是与宋代荫补官员的铨试和呈试相差无几。

§ 清代荫补

八旗

清代的荫补叫荫生,有“难荫”“恩荫”“特荫”三种形式。“难荫”,顺治三年(1646年)制,规定“官员殁于王事者,依应升品级赠衔,并荫一子入监读书,期满候铨”。雍正年间,又进一步规定,“官员因公差委,在大洋、大江、黄河、洞庭、洪泽等湖,遭风漂殁者,依应升品级荫赠,在内洋,内河漂殁者,减等荫赠。八品以下,赠衔不给荫”。光绪时“现任官遇贼殉难及军营病故者”可升阶升衔赠给实官补荫或依现任官荫赠。“恩荫”始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诏满、汉文官在京四品,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各送一子入监。护军统领、副都统、阿思哈尼哈番、侍郎、学士以上之子为荫生,余为监生”。

乾隆年间,规定荫补入仕的官员必须经过考试,其“文理优通者,交部引见。荒谬者,发回原籍读书。三年再试”。“特恩”主要是皇帝为照顾表彰一些有功绩的名臣,而加恩于他们的后裔。乾隆三年(1738年),下诏说:“皇考酬庸念旧,立贤良祠于京师。凡我朝宣劳辅治完全名节之臣,永享禋祀,垂誉无穷,其子孙登仕籍者固多,或有不能自振,渐就零落者,朕甚悯焉。其旁求贤良子孙无仕宦者,或品级卑微者,各都统、督、抚择其嫡裔,品行材质可造就者,送部引见加恩”。

在这三种荫补中,以恩荫为最多,满洲八旗子弟一般都是由恩荫进入仕途的。在荫生授官例中规定:“公侯伯一品官荫生以部院衙门五品缺用,二品官荫生以六品缺用,三品官荫生以七品缺用,四品官荫生以八品缺用”。另外,汉荫生还有内用、外用、改武职之分,总的来说,所授官职要低于满人。和宋代的荫补比起来,清代荫生范围要较小,只是四品以上官员可获荫补资格,且有满、汉之分。

清代的八旗子弟特别是在中期以后,养尊处优,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自身谋生都很困难,不但大量耗费国家钱财,而且也助长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 总结

总的说来,荫补官员初官所得的品阶经历了一个从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其中宋朝是这个变化的谷底,宰相之子也不过是正九品京官,明清时,二品官员之子都可补到正六品官阶。

在从荫补官员入仕的政治前途上来看,以宋朝为分界,宋以前荫补官员多有至宰相、大将军者,宋以后,科举逐渐发展,荫补官员的政治地位下降,明代文职荫补官员甚至要考取进士,方能入仕为官。

从荫补官员的素质和对国家的影响上来看,历代则相差不多,历代有作为的荫补官员都是绝对少数,大多碌碌无为,尸位素餐。这其中以宋朝所受消极影响为最大,这与宋代荫补之滥,冗官问题严重是分不开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