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荷塘纱龙 |
释义 | § 概况 荷塘纱龙 新会县民间传统舞龙种类较多,有蕉树龙、禾草龙、 金(银)布龙、火龙、沙龙等。建国前,多在春节、 秋收后或神诞时进行。其中,远近驰名、艺术性较强的是荷塘区篁湾乡的荷塘纱龙。 1937年英皇加冕、1940年英皇登基时,均应邀到香港表演。 并先后到上海、澳门及邻近各县演出,获得好评。 据悉,荷塘纱龙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于2008年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1] § 起源与发展 荷塘纱龙始于南宋,明代时由四川传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舞法主要靠民间口耳相传传承至今。很久之前,荷塘的纱龙表演技艺简单,后经不断创新改良,在清初将原纱龙加大加长。如今的荷塘纱龙全长50多米,分24节,需26人共舞。另有龙珠,鲤鱼。龙身用纱布、竹、木等,粘贴上一个个金钱片制作而成。纱龙的特点是,龙身纱薄、长,龙身中的木板上还要点上蜡烛,舞的时候蜡烛不能停, 还不能烧着龙身的纱布,难度非常高。纱龙一般在晚上表演,烛光把整条纱龙映照得明亮通透,熠熠生辉。纱龙的套路多,有20多种花款,表演时活灵活现,气势如虹。 荷塘纱龙以其制作工艺精湛、表演花式多样、表演技巧 难度高以及普及性广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31年受香港总督邀请前往香港为英皇加冕演出;1993年2月到广州白天鹅宾馆参加庆祝盛会,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为其点睛。2005年11月,荷塘纱龙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荣获金奖。并先后到过澳门、上海、广州、珠海、顺德等地交流表演,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荷塘纱龙所独具的艺术价值,荷塘镇于1996年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纱龙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 [2] § 介绍 荷塘纱龙 相传数百年前,篁湾乡有一举人在四川候补县官, 对当地乡民耍龙灯很感兴趣,经常与舞者切磋舞技。回乡后,与乡中昆仲研究,以本地游龙的形象为基础,吸取四川“游龙抢宝”(以元宝作引龙),改为富有本地特色的龙吐珠;吸取四川彩龙的滚、缠、 盘等款式舞技,创造了纱龙矫健威武的舞姿。到20年代, 留学日本的乡民李玉颖,提仪把裹布以轻纱贴金绘彩, 使龙灯形象显得更高尚纯洁,色彩瑰丽,玲珑透彻,轻巧灵活, 成为本县群龙中独具一格的纱龙(灯)。 荷塘纱龙的舞步,有小跑步、大跨跳、古典错步、弓箭步。 舞珠人也有时用武术耍枪的步法和动作,花式丰富多采。整个龙队排列是:先以扎作精美的工艺品纱灯“头牌”(表演单位名称招牌)为前导,接着是舞龙珠,龙头随珠上下、左右、 前后舞动,双鲤灯则逆向游动于左右侧,前后是乐队。 “纱龙”的舞技传授,除有手抄纪录本可资参考外, 主要是由有经验的“带珠”为师傅传授。建国初, 还健在的老艺人有李木、李文右、李长钧、陈之、李汉尧等。到“文化大革命后”, 有些已辞世了。后起的接班人有李汉涛、李赞均、李根亮等。 扎作艺人老一辈的有陈文,他扎的龙头很轻,仅七八公斤重,后传授其子陈霖。1985年时已年老,逐步传给孙儿。 头牌的扎作过去总由旺昌承制,但他无儿女,技已失传,80年代后期只靠模仿扎作。 § 特色 荷塘纱龙全长46.75米。分龙头、尾外和24节龙身,共26人舞;另有1人舞龙珠(一般是由师博担任),两人舞鲤鱼灯,四、 五人伴奏乐,1人掌高身细鼓,1人掌商边大铜锣, 两人敲文武(高低音)两面厚小铜锣(单打或叫炯炯)。 其他人随队供应燃料(特制腊烛)。 这些龙舞花式在进行过程中频频变换,高潮迭起,动作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把龙的性格、灵气、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有“翻身欲腾三尺浪,昂首直上九重天”之气概,令人目不暇接。 [3] § 相关 荷塘的李柏俊老人介绍,纱龙由竹、木板、纱布作骨架,再粘贴上一个个金钱片制作而成。经过一代代口耳相传和创新改良,现在的荷塘纱龙全长约50米,龙头、龙尾,龙身分为24节,需26人共舞,另有两条鲤鱼在左右跳跃,名为“鲤鱼跃龙门”。舞龙珠需1人,此人乃全套龙舞表演的引路者、指挥者,至关重要,一般由师傅担任。纱龙的特点是,龙身纱薄,龙身长,龙身中的木板上还要点上蜡烛,而且舞的时候上下翻舞速度要快,蜡烛还不能熄,更不能烧着制作龙身的纱布,难度相当高。夜间时,龙身中的烛光透过薄纱一晃一晃的,十分好看。舞纱龙的运动量很大,在快速表演的过程中要频频换人,而换人时又不能暂停,一场完整的纱龙表演,需出动80多名精壮机灵的大汉轮番上场。 龙舞花式多样推陈出新 年逾花甲的李柏良被选为2006年荷塘镇纱龙“龙种”。记者曾得以亲见一次他的风采,只见他一声令下,“起龙”,纱龙便腾空而起。李伯介绍,荷塘纱龙表演与众不同,虽然龙身长,但速度要快,表演十分灵活。舞步有小跑步、大跨步、古典错步、弓箭步,舞珠者有时也用武术耍枪的步法和动作。龙舞花式丰富多彩,共有20多款,分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式有拜神、企龙、走之字、双扣连环、团龙、六耳等,均为行进路线的姿势;立体式有反脊、单龙门、双龙门、卷塔、卷螺、戏珠、戏水、跳龙、龙桥、莲花桩、梅花桩、海棠花、龙门鲤鱼等,其中反脊、跳龙等花式是难度非常高的兴奋型动态,多在舞至高潮时出现。这些龙舞花式每年都有推陈出新,在进行过程中频频变换,高潮迭起,把龙的性格、灵气、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 获奖多多名扬海内外 近百年来,荷塘纱龙饮誉省港澳,名扬海内外。早在1918年,荷塘纱龙就到澳门表演;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参加1957年在广州举办的广东省民间工艺展览演出,1959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建国10周年大庆表演,1987年、1988年两次代表江门参加广东省举办的第一、二届民间艺术欢乐节,1990年应澳门政府邀请到澳门参加“美好明天嘉年华”文化表演,1993年应邀参加广州白天鹅宾馆开业10周年庆祝活动,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为荷塘纱龙点睛。近年来,荷塘纱龙还参加中山小榄每年一次的国际菊花展览会开幕式,并多次参加江门、新会、台山、珠海、斗门、佛山、顺德、开平等地的民间艺术大巡游和大型庆典活动。荷塘纱龙所到之处,精彩表演令人赞叹不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在2005广东国际文化旅游节上,“荷塘纱龙”作为我市惟一的参赛代表,在近50支来自全省各地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 融入现代逐步产业化 75岁的李炳驱从20岁开始,一直在荷塘镇从事纱龙制作和人员训练工作。他介绍,邀请荷塘纱龙队前去表演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后,要邀请纱龙队还得提前一两个月预约。纱龙队演出机会很多,因此吸引了荷塘许多年轻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连荷塘篁湾村小学的小学生们都组织了一支“小龙队”,他们将舞纱龙当成了一门兴趣课。尽管每扎一次纱龙都要耗资三四万元,每舞一次纱龙都要出动近百人,但篁湾村老人协会专门组织了一班年轻人,把每次出外表演赚取的经费存下来,用于纱龙的制作和年轻人的培训等工作,并在改进纱龙款式、装饰、舞动方式方面不断研究创新。目前,荷塘纱龙队不仅可以做到“以龙养龙”,甚至已初现发展成文化产业的潜力。 荷塘纱龙,作为五邑民俗的代表作,开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4] § 传承人 李赞均 虽然已临近花甲之年,但李赞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舞龙30多载的李赞均在生活中是一名泥瓦匠,与纱龙结缘为他的生活“增添了光彩”。说起当年,他情不自禁地比划起来:“我21岁开始学舞纱龙,而且是学舞龙珠。当时师傅带了几个徒弟,不可能一直手把手地教我们,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熟记舞龙珠的把式和套路,我晚上回到家就拿着浇菜的长勺子当龙珠,在天井一遍一遍地练习。” 别人休息的时候自己偷着练 据李赞均介绍,荷塘纱龙以竹、木板、纱布作骨架,以龙身裹轻纱贴金绘彩,故而得名。经过创新改良,现在的荷塘纱龙全长约50米,龙头、龙尾、龙身分为24节,需26人共舞,另有两条鲤鱼在左右跳跃,名为“鲤鱼跃龙门”。舞龙珠需1人,此人乃全套龙舞表演的引路者、指挥者,至关重要,一般由师傅担任。纱龙的特点是:龙身纱薄,龙身长,龙身中的木板上还要点上蜡烛,舞的时候上下翻舞速度要快,蜡烛还不能熄,更不能烧着裹在龙身上的纱布,难度相当高。夜间时,龙身中的烛光透过薄纱一晃一晃的,十分好看。 一套完整的龙舞,历时60分钟。由于运动量大,在快速表演中要频频换人,一般一次换20多人,且换人时不能暂停。表演一场,连龙珠手、鲤鱼手、锣鼓手等在内,需要近百名大汉轮番上场。换人时,整条龙减速并缓缓移至场边,包围已在场边等候的下一批队员,在观众察觉不到的情况下迅速换人。龙肚内点燃的110支蜡烛,是经过特别方法制作的,抗风、防滴。表演一次共需蜡烛400多支,约二三十公斤。通常,换蜡烛的时候,也是表演者休息的时候。 在整支龙队中,舞龙珠和舞龙头的人是全套表演的引路者,出什么花式,变什么图案,都由他们指挥,因此,龙珠和龙头的表演者也是整支队伍的灵魂人物。有500多年历史的荷塘纱龙的舞龙技艺,也正是由这些“灵魂人物”,在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一代一代口耳相传至今。 李赞均首次与纱龙“亲密接触”是在1973年,当时他21岁。“村里的舞龙队1960年舞过一次龙,后来由于文革等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舞过了。13年后,才恢复舞龙。”李赞均回忆道:“当时大家都很兴奋,纷纷报名。师傅从报名的近300人里挑了180人,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当时我被选中学舞龙珠,觉得很光荣。” 荷塘纱龙的舞法主要是靠民间口耳相传。李赞均被选为“带珠人”后,作为师傅的“入室弟子”闭门学了一个多月。他说:“舞龙珠其实是最讲究技巧的一部分,既要体力过人,还要头脑机灵,懂得顾全局。‘双扣连环’、‘回龙’、‘团螺’、‘散梅花’、‘莲花桩’……舞龙有几十个套路,都要熟记心中。我白天跟着大家一起去练龙,晚上回家后,还要自己偷着练。我拿着浇菜的长勺子当龙珠,在天井一遍一遍地练。” “师傅常常向我们强调舞龙的时候一定要团结,因为哪怕走错一步,都会影响整条龙的美感。龙珠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龙珠一动,整条龙都跟着动,所以,每次演出,我都会先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舞的时候注意整条龙的走势和速度,心里要提前做好计划。” 表演时一定要认真 切不可儿戏 李赞均“带珠”多年,参加过各种表演,一些演出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荷塘纱龙停演了13年,1973年重新开演时,附近的村民都非常激动,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有时甚至人多到开不了场。有一次我们在佛山一个陶瓷厂外的球场开演,那情景我现在都还记得。”李赞均说。 “我们一出场,观众就不停地欢呼鼓掌。那次我们表演了一个多小时,是最卖力的一次。几乎所有的套路都表演了,连难度最高、平时只跳四圈的‘跳龙’,也在观众盛情难却的掌声中,多跳了两圈。表演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说到这里,李赞均有些激动,语气里充满怀念。 “能够被选中去舞龙是一件家家户户都觉得光荣的事情,所以出场表演时一定要认真,切不可儿戏。有时蜡烛的烛液会滴到舞龙人的身上,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李赞均告诉记者。 如今,荷塘纱龙每年出来舞龙的机会不是很多。据篁湾村村委宣传委员李锦初介绍,随着工业发展,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工厂工作了,平时去舞龙或者练习舞龙,100多人的队伍很难组织,而且舞一次龙,仅人工、车费、纱龙折旧等成本支出就要几万元。人员组织难、经费短缺等原因,使得荷塘纱龙每年舞龙的次数变得屈指可数。 “但只要有机会,哪怕村里有时还要垫些钱,村委会也支持出去舞龙,因为这是对荷塘纱龙的宣传。”李锦初说。 纱龙是荷塘的光荣 要传承发扬 随着时代的变迁,荷塘纱龙的老一辈舞龙人都已经上了年纪,新时代需要新的舞龙人。在商品经济时代,如何使荷塘纱龙继续传承与发展呢? 对于这一问题,李赞均坚定地说道:“荷塘纱龙是荷塘的光荣,应该要代代相传。老一辈舞龙人有传承的责任。当年师傅传我舞龙技艺,我也应该把我所知的所有技艺都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目前李赞均带了三四个徒弟。在带徒弟的过程中,李赞均感到现在的年轻人里面其实有很多舞龙爱好者,但愿意苦练的人不多。即使是这样,李赞均仍然非常用心地教,像他的师傅一样,“在徒弟不争气的时候也会骂”,但在心里,他总是希望“徒弟们变得比我更厉害”。 除了带年轻人外,李赞均还负责教导篁湾村的由小学生组成的“小龙队”。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荷塘纱龙文化,荷塘镇成立了荷塘纱龙总会,并在各中小学增加了舞龙兴趣班,形成了荷塘纱龙年轻的生力军。李赞均说:“组织这样的‘小龙队’挺好的,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舞龙的光荣,让他们把这份光荣传下去。等将来我的徒弟们都成才出师了,我也就‘退休’了。” § 问策专家 培养有传承能力的接班人 对于荷塘纱龙的传承发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敬给出了建议。他说,荷塘纱龙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充实资料档案,一是培养真正的传承人才。 杨明敬说,荷塘纱龙要抓住自身的文化特色做文章,例如舞龙的套式、龙肚中点燃的蜡烛、龙的手工制作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蜡烛”可能会被替代,纱龙的制作方式、材质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传承下去,相关文化部门就应该把这些资料记录下来。另外,资料档案的充实,不仅仅是针对荷塘纱龙本身,还要关注传承人,包括传承人的生平、经历、舞龙技艺以及对纱龙制作工艺进行过的创新等等。 “荷塘纱龙在中小学举办舞龙兴趣班的做法很好,有助于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但光是这样还不够,还应该物色一些有天分的、有工艺美术功底的,同时又有兴趣的年轻人进行专门培养。”杨明敬说,要把培养兴趣和培养真正的传承人才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去培养具有创新和传承能力的人才。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经费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让这些人才能够留下来、学进去。 杨明敬还提出,荷塘纱龙在传承的同时要考虑“创新”。“荷塘纱龙的造型很大,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考虑如何将龙做得更漂亮、方便装卸;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来组织活动,使其既能够流传下去,又能够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杨明敬说。 [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