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城县
释义 蒙城县历史由来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尉迟寺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黄淮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 概况

蒙城县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第一大县。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 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即将建成投产。

蒙城,环境优良,水陆交通便捷。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 正在建设中的界阜蚌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通讯设备先进,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全县已开通广播电视专用光缆。

全县以粮食、油料、棉花、黄牛、瓜菜、烟草等为主的六大农业产业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粮棉总产量近年来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2万吨左右。

迅速崛起的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已拥有机械制造、烟酒食品、化工印刷、轻纺服装、建材造纸等行业。微型车、冷冻机、家具、皮件、雪茄烟、 庄子酒、专用面粉及“五洲牌”牛肉系列等产品,加工技术先进,已形成规模生产。

商贸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国家级皖北汽车中心批发市场、省级柳林黄牛市场和农机市场及一批商品批发市场,为工业生产、销售和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提供了方便。投资2亿元占地400亩的牛群中国商贸城正在建设中。

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借助文化名人牛群来蒙城县担任副县长的机遇,大力发展牛文化、牛经济, 加快发展蒙城富民强县的步伐,为实现“十五”计划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蒙城县将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前来考察、洽谈、合作。蒙城县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为您在蒙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 农业

蒙城县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我国政府早期引用外资治理区和黄淮海开发区,先后被国家列为小麦商品粮、优质棉、出口棉和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国家肉牛育肥、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是全国平原绿化示范县。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成绩斐然,正在由传统型农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型农业转变。全县已建成年饲养量75万头的优质黄牛、40万只的波尔山羊、130万头二元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建设30万亩优质棉、40万亩的优质花生、50万亩各类瓜菜10万亩薄荷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地。

林业生产发展迅速。全县现有林业用地45万亩,其中有林地40万亩,全县现有各类林木75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5.9%。县乡公路、河流两侧绿化率达95%以上,全县成片造林36万亩,高标准农田林网140万亩。城镇绿化覆盖面达36%,人均公共绿地达5.9平方米。我县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水利设施完善。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治水和外资、黄淮海等项目的实施,全县现有各类涵闸110座,修筑堤防长度206公里,电灌站1365处,装机容量 33710千瓦,机井9600眼,小口井37000眼,喷灌机械5.1万部。形成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14.8万亩,除涝面积已达144.15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74.1万亩。抗灾能力不断增强,保证了农业高产稳产。

§ 文物古迹

尉迟寺遗址

蒙城地理位置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许疃镇境内,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98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2次发掘,共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文化周报及北京、河北、山东、安徽等其他几十家媒体都曾作过报道。2001年7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尉迟寺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已被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

文庙

文庙又名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文庙自前而后依次为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塔

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庄子祠

庄子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始建庄子祠,大文学家苏轼著《庄子祠堂记》。原址在涡河北岸,后被洪水所没。明万历八年(1580年),知县吴一鸾重建庄子祠,规模宏大,蔚为壮观。明崇祯五年(1632年),知县李时芳重修庄子祠。今天,宋、明时期庄子祠均已不在。1995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宋代庄子祠堂旧址重建庄子祠,聘请中国科学院著名古建筑专家张驭寰作总体设计。第一期工程已告竣,分汉围墙、东西万树园围墙、大三门、影壁、山门、逍遥堂。二期建设项目为古衡门、濮池、五笑亭、观台、观鱼桥、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道舍、客舍等,正在筹建中

§ 教育事业

蒙城县高中教育:

蒙城县现有高中七所(一中、二中、双中、乐中、岳中、坛中、汇贤)在校学生6632人。一中作为省示范高中,教学管理规范,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蒙城二中也是后来者居上。今年蒙城县秋季高考本科达线949人,少年班达线3人,艺体达线29人,跨入全省先进学校行列。全国十大名校均有蒙城县考生,特别是今年有三名高二学生超过中国科大少年班分数线,二名被录取为少年班学生(刘东文、陈谭轩)。

学前教育:

日前,蒙城县已拥有各类各级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12600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95%,专职幼儿教师472人,近年来,蒙城县幼儿园保教质量、办园水平不断提高,办园条件不断改善.县直一幼正积极筹备,争创省级示范幼儿园。

特殊教育:

牛群特校自2001年6月1日挂牌以来,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有教职工34人,学生1301人,最近,牛群又在板桥创办了“五子牛特教学校”,学校将朝着“教育、康复、就业”一体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

目前,蒙城县职高在校学生3700人,职业初中在校学生16000人,在整个职业学生招生滑坡的情况下,蒙城县的职业教育都在稳步发展,今年对口升学本科达线89人,占全县总达线137人的64.96%。各职业学校瞄准市场抓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培训,据不完全统计,仅庄周职高一年就向外地输送了460名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成人教育: 蒙城县

近年来,蒙城县成人教育发展也很快,电大的招生规模、办学质量一直处在全省先进行列。

蒙城县的社会力量办学也已成为蒙城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现有民办学校53所,学生11417人,教师695人,社办幼儿教育发展迅速,仅县城就有社办幼儿园 27所。遵循“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加大了对社办学校扶持和管理的力度,使社办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八中的创建,缓解了地区初中招生的压力。

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是严把教师的入口关,教育局出台了《全县教育系统三项制度》,在工作、学习等方面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其次是在全县积极开展了“做合格教师,育一代新人”学教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的自觉性和为人师表的荣誉感。三是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四是关心教师的疾苦,尽量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关于严禁中小学乱收费工作:

及时转发省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坚决制止乱收费的通知》,严格规定了收费的项目和数额,加强对收费工作的督查,加大对举报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收费政策的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决不手软。

§ 卫生系统

现有医疗卫生机构49个,包括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22所乡镇医院、卫生院。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现有卫生人员225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1人;床位1513张;万元以上设备635件;年门诊106万余人次;年住院5万余人次。

§ 行政区划

蒙城地图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1]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