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语族 |
释义 | § 现状简介 分布 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这是主张阿尔泰语系具有发生学性质的一派学者的意见。另一派学者认为蒙古语族是一个独立的语族,在类型上与突厥语族、满-通古斯语族十分相近。蒙古语族包括9种语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历史上,中国境内的卫拉特话和国外的卡尔梅克语接近,巴尔虎-布里亚特话和国外的布里亚特语接近。现在这两种话和蒙古语的共同性不断增加,所以在中国境内它们处于蒙古语方言的地位。蒙古语族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阿富汗等地。使用人口约500万。 § 分类及分布 包括9种语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 、卡尔梅克语 、达斡尔语 、莫戈勒语 、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蒙古语族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国、前苏联、阿富汗等地。 § 民族特点 蒙古族自称“蒙古”,也称马背民族,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历史悠久,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以后逐渐西移。各部落之间竞相掠夺人口、牲畜和财富,形成了无休止的部落战争。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以及外蒙古。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 语言特点 蒙古语族各语种结构上具有一致性,都存在元音和谐律。元音总数互相参差,但元音系统的面貌仍然彼此相似。辅音的一致性表现在塞音、塞擦音按清浊和送气与否来分,都只有两套。 而在构词和语法上都运用3种后置的手段 :① 派生词的构词附加成分居于词根之后。②表示形态变化的语法粘附成分居于词干之后。③表示词与词的关系(在格以外使用)的虚词不用前置词而用后置词。蒙古语族语言来自原始的共同蒙古语。从词源上说,各种语言的大部分常用词是共同的,其语音形式的不同有对应规律可循。语法粘附成分和构词附加成分也有许多是同一来源。 § 文字特点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又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 蒙古语族 蒙古语族是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这是主张阿尔泰语系具有发生学性质的一派学者的意见。另一派学者认为蒙古语族是一个独立的语族,在类型上与突厥语族、满-通古斯语族十分相近。蒙古语族包括9种语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历史上,中国境内的卫拉特话和卡尔梅克语接近,巴尔虎-布里亚特话和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语接近。现在这两种话和蒙古语的共同性不断增加,所以在中国境内它们处于蒙古语方言的地位。蒙古语族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阿富汗等地。使用人口约500万。 蒙古语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西北各省、区,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分布在苏联,中国境内则有分别和这两种语言相近的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和卫拉特方言。这两种方言再加上内蒙古方言就是中国蒙古语的三大方言。达斡尔语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及黑龙江省。其他 4种语言分布在中国甘肃、青海两省。莫戈勒语分布在阿富□。使用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共约500万左右。 蒙古语族9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基本上相近的语法体系和大量的同源词。同时,各语言之间又互有差异,各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差异的大小是不同的。大体上说,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比较近,而前三者更近些;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比较近,而东部裕固语又和后三者稍远些;莫戈勒语则和其他8种都不很近,但从基本特点看,稍近于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因此,可以断定,蒙古语族各语言源于一种"共同蒙古语"。现代的 9种语言是经过长期演变几次分化而形成的。可能是开始分为东西两个方言。蒙古语、 布里亚特语、 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来自古东部方言,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来自古西部方言。到东西两个方言发展为语言时,在东方的语言里,达斡尔语、莫戈勒语各为一个方言,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还只是一个方言;在西方的语言里,东部裕固语自为一个方言,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共为一个方言。到这5个方言都发展为语言时,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各形成为方言。最后一步才是这6个方言继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之后,也形成语言。 蒙古语族语言都是粘着语,体词和动词都可以在词干后依一定次序接几层语法粘附成分,表示几层语法意义。大部分语法粘附成分既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又出现在上述各种语言的口语中,也有一些语法粘附成分只出现在文献记载和几种口语中,其他口语不见。口语中个别的语法形式在文献中找不到。 蒙古书面语和9种口语名词后附加属格:宾格、与-位格、离格的粘附成分,以表示各种语言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 从历史上看,蒙古语族语言都有元音和谐律。元音和谐律的基本性质是:在词根内部、词根和构词成分之间、词干和语法成分之间,性质相同的元音表现为互相适应,即某些元音之后可以出现某些元音,性质相反的元音表现为互相排斥,即某些元音之后不能出现某些元音。一双双互相对立的元音,组成舌位较后较低或发音时器官较紧张的一组和舌位较前较高或发音时器官较松弛的另一组。同组元音互相和谐,异组则否。有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又增加元音的唇状和谐,于是同一个语法成分,在语音面貌不同的词干之后,要求分别出现4种不同的语音形式。 元音和谐在9种语言中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大体上说,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保留得比较完整;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处于半保持半破坏状态;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词的两组语音形式的对立已很不明显,但历史上存在过元音和谐,仍然留有痕迹,可以推寻。蒙古语族语言还有辅音和谐现象。主要表现是:在有舌位较后较低的元音的词里出现软腭辅音时,部位偏后;在有舌位较前较高的元音的词里出现软腭辅音时,部位偏前。在词首位置的这种软腭辅音,在古代可能只有塞音而没有擦音,现代的莫戈勒语和东乡语还是如此(从喉擦音变为软腭擦音的另当别论)。古代的清或清音带送气的软腭塞音在现代蒙古语(卫拉特方言除外)和布里亚特语都变成了擦音。卡尔梅克语和蒙古语卫拉特方言、达斡尔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安语从塞音向擦音演变的范围更窄一些。 § 达斡尔语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境内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附近沿嫩江及其支流一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县也有一些人使用这种语言。使用人口约 9万(1982)。分布特哈和齐齐哈尔两个土语。语音方面,有 6个短元音及与之相配的 6个长元音和主要出现在借词中的y和舌尖元音。有8个复元音。元音和谐不严整。辅音有23个。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腭化辅音、唇化辅音、复辅音数目很多,但出现频率不高。语法方面,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有排除式和包括式的区别,并且保存着两套完整的变格形式。有与指示代词相区别的第三人称代词(单数)和(复数)。有加在作谓语的动词或作表语的名词后面的与代词形式相对应的第一、二人称附加成分"我"、"我们"、 "咱们"、"你"、"你们"。词汇方面,以和蒙古语族语言同源的词为主,历史上吸收过一些满语词,近代和现代吸收了大量汉语借词。词汇中反映渔业、狩猎、畜牧和农业的词语很丰富。 § 东部裕固语 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康乐区、皇城区。使用人口约3000多人,占裕固族总人口的 1/3。语音方面,单元音分长短,共有15个。复元音也有 15个。元音和谐有部位和谐和唇状和谐两种,包括词干内的和谐及词干与附加成分之间的和谐,但都只涉及一部分元音。辅音有32个。词汇方面除蒙古语族同源词外,还有不少汉语借词、藏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其中突厥语借词多于其他任何一种蒙古语族语言。与蒙古语相同的语词比例也大于土族语、东乡语和保安语。 § 东乡语 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宁夏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霍城等县,以东乡族自治县最为集中。使用人口约28万(1982)。 东乡语各地口语比较一致。语音方面,有7个元音。有28个辅音。复元音较多,元音和谐已基本消失。语法方面,领格和宾格合并为领-宾格。造格用于人称代词,含鄙视的意义。动词的语法范畴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一些语言相比,较为简单。词汇方面,固有词里派生词占一定的比例,但是许多构词后缀现在已不活跃。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还吸收了一些与宗教生活有关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多兼通汉语,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汉文。 § 保安语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临夏县,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原保安城附近的下庄、嘎斯尔等地的一些土族也使用保安语。使用人口共约8000(1982)。 保安语分大河家和同仁两个方言。语音方面(以大墩语音为代表),有11个元音,有26个辅音。复元音较多,有4个前响复元音和9个后响复元音。元音和谐已基本消失。比较稳定的复辅音有9个,还有不稳定的复辅音。13世纪记录蒙古语的文献里出现在词首的辅音 h(现代蒙古语已经失落)在保安语里一般都保留着。 语法方面,人称代词的变格与名词不同,第一、二人称的领格独立,宾格和与位格合并并且有错根现象。陈述式动词有确定语气和非确定语气的语法范畴。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词汇方面,除吸收了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外,还吸收了不少来自藏语的词。保安族多兼通汉语,长期以来使用汉文。 § 土族语 又称"蒙古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中国青海省东部和甘肃省西部地区,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最集中。使用人口约10万(1982)。 土族语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语音方面(以互助方言为代表),有7个元音。复元音较多,多为后响的二合元音。辅音有26个。元音和谐只涉及一部分元音,主要表现在词根范围内。复辅音较多,除个别情况外都出现于词首。第一音节(尤其是词首)的元音失落现象较常见。词的重音落在末一个音节上,当词干后接有含元音的附加成分时,随着音节的增加,重音往后移动。语法方面,各种格的附加成分形式简单,没有变体。表示复数的附加成分比较特殊。静词和形动词作谓语时要加判断语气助词。副动词的附加成分种类较多。词汇方面,保留着一些古词。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较多。派生法是主要的构词方式。 1979年,本民族的语文工作者设计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的文字方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