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用 |
释义 | § 简介 著名出版人范用 范用,1923年出生,江苏镇江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起从事出版工作,辗转武汉、桂林、重庆等地。解放后来到北京,担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 1979年4月,《读书》杂志正式创刊,范用和陈翰伯、陈原、冯亦代、倪子明同为创始人。尽管走过风风雨雨,但当年的《读书》营造了一种追求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的气场,这些至今为许多读书人所追慕。 自1985年起兼任三联书店总经理,1989年离休。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等。 2010年9月14日下午,由于病情更加严重,经抢救无效出版界名人范用不幸离世。范用长期以来范用一直被肺病所困,尤其是近几年病情反复发作。[1] § 出版风云 范用 范用至今仍收藏着一张1938年的照片,是那年在汉口读书生活出版社工作时和同事们的合影。照片上十个人,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是范用,那时他才十四岁。头一年,他从穆源小学毕业,进镇江中学读书才两个月,日本军队打过来,学校解散。从此他离开了故乡,怀揣着外婆凑的八块银元,开始独立闯荡人生。 在汉口,范用投奔了在书局做事的舅公。想不到舅公三个月后便生病辞世,留下他一个人为生活发愁。 舅公做事的书局楼上,有另一家出版社办公,这家出版社就是读书生活出版社。从小痴迷于读书的范用,很快和出版社的人熟悉起来,并随即成了其中一名练习生。这一机遇,决定了他一生从事出版事业的方向。 从打包、送信、邮购等杂务开始干起,一直到批发、门市、会计、出版、编辑,出版社的每个环节范用几乎都一一经历过。他曾辗转汉口、重庆,南下桂林又北上京城,几度坎坷,范用亲历了出版社挣扎、奋斗与崛起的时代。 1948年10月,读书生活出版社和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范用也正式成为了三联书店的一员。新中国成立后,范用来到北京,历任中宣部出版委员会科长,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出版局副主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1985年起兼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直到1989年离休。 范用学历不高,后来填履历表的时候,他总是老老实实填上“小学毕业”。按他自己的说法,要想好看一点,他就填“中学肄业”。有时范用也不免解嘲说:“要是现在,我是没有资格进出版社大门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今天也许没有资格进出版社大门的人,却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出版家。 唐弢先生曾说:“没有范用,就没有我这本书。(指《晦庵书话》)”同样,没有范用,也不会有行销两百多万册的《傅雷家书》,不会有图文并茂的《红楼梦人物论》、全本的《随想录》、《牛棚杂记》……范用倡导创办的《新华文摘》,主持创办的《读书》杂志,他担任三联书店负责人期间编辑出版的一套套丛书和一本本颇具份量的著作,都已成为中国出版界的骄傲。 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杨绛曾在回忆老三联的文章中写道:“三联是我们熟悉的老书店,品牌好,有它的特色。特色是: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喜爱这点特色。” 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倪墨炎先生也说过:“我最向往的就是来自范用那里的书。和我阅读兴趣相同的一些朋友,常常会被范用弄得‘破产’。他们有时买到心爱的书,会兴高采烈地说:‘范用这个老头策划的书,好像就是冲着我们来的!’”由此可见,范用出版的书受欢迎程度之高。 这些认同与肯定,和范用自由率直的性格,勤恳务实的作风,及对书发自内心的钟爱是分不开的。《读书》杂志的筹划和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范用 “文革”期间,老三联的知识分子纷纷在政治运动中被打倒。范用和原国家出版局局长陈翰伯、原商务印书馆社长陈原一道,被扣上“陈范集团”的帽子,遣往湖北咸宁干校劳动。在干校里,几个出版人每每聚首,屡屡议及当时除了毛选和“小红书”之外,几无可看之书的苦况。他们商定,出去以后还是要办和书有关的杂志。1978年,这个愿望有了实现的可能。此时陈翰伯担任了文化部新闻出版局代局长,陈原担任了商务印书馆总经理,范用担任了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而三联书店则属于人民出版社的副牌。 1978年12月,酝酿已久的《读书》杂志开始筹备,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确定了“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办刊宗旨。 毕竟坚冰初启,这个宗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十分敏感。当时范用就提出,这个刊物不在商务印书馆和人民出版社办,就由他担当总经理的三联书店来办。为此,范用曾向党组立下军令状,万一《读书》出了问题,全由他一人承担。 然而,《读书》创刊号的一篇文章《读书无禁区》还是惹出了一场风波。范用说,《读书无禁区》作者是中宣部新闻出版局理论处处长李洪林,原来的标题是《打破读书禁区》,发稿时,范用把篇名改成了《读书无禁区》。他并非不知道这样做会有麻烦,但是他说:“我当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因为毛泽东读书就没有什么禁区。” 原来,范用在1939年到1941年曾经多次为毛泽东买书。1946年在上海,他接到任务,上海出的杂志,不论“左”“中”“右”,包括外文的,各买两本,积攒到一定数量,装箱由海路运往解放区,也是毛主席要看的。范用当然喜欢这样的美差,因为可以饱读过路书刊。而且他由此总结出了自己的读书观,即:“博学之,看书要广;明辨之,看了以后你要分析它,读书无禁区应该这样子。关键是在明辨之,我说最重要在这三个字上。”后来《读书》的发展和社会对它的高度认可都证明,范用最初把握的导向是正确的。“人家说范用是个光拉车不看路的人。我说我是个实干家,我不大懂政治。”范用说。认准的事情,范用会一丝不苟地完成。从创刊起,每期《读书》付印前他都要看清样。从组稿到封面设计、排印、装订,范用一抓到底。直到退休,《读书》一直稳步发展。这本至今仍然拥有大量读者的“文革”后第一本思想文艺评论刊物,成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思想的一个前沿阵地,也是中国读书类杂志的成功范例。 范用16岁入党。用他的话说,他从来就是一个坚持党性原则的人。但他的特色在于,不是让个性泯灭于共性之中,而是创造性地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让个性在共性中发扬光大。对思想、文化、精神价值的执著追求,对先进文化的弘扬,始终是他作为一个出版家最看重的东西。就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出版业的贡献来看,范用无疑是成功的。 § 人物性格 爱书也爱装帧 范用 汪家明说,范用是新时期以来对三联书店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也是他让韬奋精神得以延续到今天。在汪家明眼里,范用是一个爱书的人,爱书爱到痴迷,见到有思想、有文化、装帧又很得体的书就会买下来四处跟朋友分享。即便生命后期躺在病床上,范用最喜欢干的事情也是看书,经常让人定期将三联书店的书目拿给他看,他再有选择地挑书来看。 范用也爱书的装帧设计。三联书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书籍,不少封面都是出自他之手。他不是一般的爱,他爱得痴情。书在他眼里,是有生命的机体,书的内容以及封面、扉页、勒口、正文版式、插图、纸张材料等,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丝毫马虎不得。在范用的出版生涯中,有几本书常常为人提起,分别是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和《傅雷家书》 。这些书从内容到装帧,范用都是用最高的标准编辑出版。汪家明认为,作为出版人,范用以自己只爱书本身的行为阐释了一个出版人的职业操守,相对当下越来越多不爱书、却爱书之外的附加值的出版人来说,范用无疑是可贵的。 [1] § 人物影响 范用是新时期以来对三联书店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也是他让韬奋精神得以延续到今天。在汪家明眼里,范用是一个爱书的人,爱书爱到痴迷,见到有思想、有文化、装帧又很得体的书就会买下来四处跟朋友分享。即便生命后期躺在病床上,范用最喜欢干的事情也是看书,经常让人定期将三联书店的书目拿给他看,他再有选择地挑书来看。 § 人物评价 “三多先生” 生活中的范用有“三多先生”之称,“书多,酒多,朋友多”。书多自然不在话下,即便他十三岁时收藏的书现在还像新的一样。朋友多,夏衍就曾经说过:“范用哪里是在开书店啊,他是在交朋友。”至于喝酒,他的外孙女许月竹写过一篇《我的外公》,文章中说:“他做什么事情都快,看书快,写字快,走路快,吃饭快,就是喝起酒来,慢慢的。”许月竹还说:“外公喜欢收集酒瓶,他的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酒瓶,颜色不同,有大有小。” 作为出版人,范用以自己只爱书本身的行为阐释了一个出版人的职业操守,相对当下越来越多不爱书、却爱书之外的附加值的出版人来说,范用无疑是可贵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