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古族音乐
释义 蒙古族音乐

§ 内容

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著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无论在生活、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著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BR>蒙古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中,调式问题素来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地域性音乐风格的鲜明特色,往往通过某些独特的调式体现出来。诚然,蒙古族音乐属于中国音乐体系,其调式思维的基础是五声音阶。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并非只适用于汉族音乐,而是概括了中国乃至亚洲诸多民族音乐的调式规律,包括蒙古族音乐在内。然而,“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体系,只是研究蒙古音乐调式的基本框架,而不是现成结论。何况,在蒙古族民间音乐中,除却五声音阶之外,还存在著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乃至蒙古族固有的一些特殊调式。但它们赖以发生的律学依据,不是西洋的“十二平均律”,而是中国的“五度相生”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简单照搬西洋调式理论。

蒙古族民歌在许多方面与其他民族的民歌有著一定的共性特徵,又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而这一独特正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优势表现。演唱方式独特多数的蒙古族民歌,如果不熟悉的人单从乐谱上看,除有一些装饰音化的标记外,似乎没有过多的特别之处。但当真正听到歌手现场演唱时,会使人大吃一惊而不相信所见到的乐谱。其中的奥妙即在于独特的发声方式与演唱技巧。在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技巧体系中,“诺古拉”技巧最具代表性。“诺古拉”一词为蒙古语“折回”、“弯转”之意,汉译一般为“波折音”,在音乐表现上有著独特而浓郁的装饰性色彩。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BR>蒙古族乐器主要有雅托克、火不思、口琴、马头琴、四胡等。雅托克即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火不思在明朝有各种译写方法,如琥珀槌、胡博词、虎拨思儿等,不仅在蒙古草原上流传,明代中原地区也很盛行;口琴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古人弹奏口弦尤以妇女为甚;马头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时称朝尔,适用于独奏、合奏及蒙古族曲艺乌力嘎尔的伴奏等;四胡亦称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 配图

§ 所属分类

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