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族的表演艺术 |
释义 | § 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1] § 说唱艺术 蒙古族说唱艺术的表演技法,可以归纳为说功、唱功、做功三种。 说功的基本要求是:节奏感鲜明,吐字清晰,用蒙语叙说,也糅入一些汉语和当地的方言、土语说表。唱功:讲究字正腔圆,艺人一般要根据自身条件所唱曲种的要求,掌握发声技巧,恰当地运用声音的轻重、高低 、缓急、快慢等变化,叙事或塑造人物形象。做功:是艺人辅以说、唱的表演技法,艺人们通过手、眼、身、法、步等变化,摹拟曲(书)目中的具体生活情景,刻画其中人物的形态、性格、情绪变化等,烘托演出气氛。 说 功 插 白 指演员演唱时,乐师或伴唱者在表演者说到某一关键处突然插话。擂话可起到衔接、贯通故事情节,烘托演出气氛的作用。插白在好来宝等曲种中均有运用,大多无固定模式,常在演唱时根据需要即兴发挥。 夹 白 一般用于唱词中间。运用夹白时,二胡、四胡等弦乐轻奏,梆子、四块瓦等击节乐器也随之轻打。夹白在乌力格尔、好来宝等曲种中均有采用。 散 白 指陶力、好来宝、乌力格尔等曲种的艺人,在叙述故事、攀拟曲(书)目人物的语言(或对话)时,所用的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散白中含有各地方言的因素,讲究抑扬顿挫。 韵 白 有韵的道白。韵白的吐字、发声起伏性大,抑扬顿挫更强,节奏感和韵律感鲜明,多在开场前的定场诗,或表现诗词、楹联等内容时运用。有时在正书说唱时,也插入韵白。 串 话 艺人在说唱正书前为招徕观众,常常说一段或几段合辙押韵、幽默风趣、简练上口、且有一定生活哲理的语言,对此,艺人们谓之“串话”或“寡嘴”。串话,用当地居民熟悉的方言、土语,句式长短不一,句子押韵上口,风趣幽默,表演时一气呵成。串话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即兴发挥的。既可用在某一曲(书)目开始时,又可插入曲(书)目表演的某一段落中。 警 语 艺人为了调节场上气氛,或运用声音高低变化,或以醒木击案,或用手指弹打琴筒,并说:“诸位,请往这看!”“哈哈”、“嘿”等。也用动作或眼神故意设置某种虚悬,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套语 也叫套话。指陶力、好来宝、乌力格尔等曲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对规范的用语。如阿民乌尔图在说唱陶力《蟒古斯的故事》时,开头一般要先说一段:“须弥山在土丘那么大的时候,天王大汗还在小孩那么大的时候……”套语,一旦在某一地域形成,在此地行艺者均要沿用;但不同艺人在采用时,也可对其中的用词做一些变动。 唱 功 真 嗓 又称“真嗓子”,“本嗓”。指艺人根据自身的发声条件,经训练而形成的自然发声唱法。此种唱法,发声厚重,韵味纯正,质朴无华,表现力强。 假 嗓 又称“假嗓子”、“小嗓”。指艺人在演唱时,通常紧缩喉腔,控制气流对声带的冲击而发出的假声。此种唱法发出的音色俏丽,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慢 唱 此种唱法是一种旋律平直、速度缓慢的歌唱,一般用于曲(书)目的开篇,或叙说某一催人泪下的故事时,或在抒发思乡、怀友、忧愁、悲伤等情感时,也常采用慢唱。如乌力格尔艺人蒯莽演唱《为亲人招魂》时,就采用了此种唱法。 快 唱 也称“紧唱”。演唱时,具有速度快,尾音短,强弱变化分明的特点。多用来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豪放豁达的性格、浴血奋战沙场等。 登 楼 也称“上楼梯”、“爬梁子”。指艺人在演唱时,情绪与所表演的故事内容一起发展,从而越唱越高,越唱越亮。 喜 唱 指唱腔中含有喜庆的气氛,用来表现热烈的情绪。如孟敖其尔在演唱好来宝《通霍铁路》时,当唱到火车轮子在铁路上飞奔时,巧妙插入在铁路两旁牧民观看“铁牤牛”(指火车)时发出的喜悦之声,极富艺术感染力。 对字行腔 指艺人在演唱时,根据唱词的结构特点,将唱词成双成对地吐出。 闪梆子 指演员在演唱时避开强拍梆子击打声,从弱拍音起唱,使听众能听清唱词。一些嗓音条件不佳,高音唱不上去的艺人也用此法。避开由乐器演奏的高音,以便使演唱更轻松。 扑梆子 指没有音乐过门的情况下,开口启唱。此种唱法多用于情绪紧张、激昂等特定的场合。此种唱法除用于启唱外,也可在数板、叫板之后运用。 行腔村词 艺人在演唱腔长字少的唱词时,为了托腔保韵,往往要在唱腔中加入衬词。常用的衬词有“啊”、“哎”、“唉”、“哪”、“嗨”、“哈”、“哎咳”、“哎哟”、“那子”、“咿子儿哟”、“咿呼咳”、“咿叶儿呀”、“呀叶儿哟”等。衬词在句头、句中、句尾都可使用。 风搅雪 其涵义有两种:一,指艺人演唱某一曲目时,唱词由蒙古、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混合构成;二、在同一曲(书)目中,用蒙古、汉两种语言交替演唱,或先用蒙古语唱一段,再用汉语说唱一段。如乌力格尔艺人扎那演唱《红楼梦》时,常用此种形式。对此,民间称为“风搅雪”。 做功 虚 似 指艺人用虚拟的动作、或用手中的道具,表现曲(书)目中的情节、人物。如艺人乌日塔那斯图说《格斯尔传》,当说到恶魔进攻牧人的家园时,把四胡弓子放下,右手在胸前有节奏地摆动,似马蹄悄然疾行;同时,眼中流露出贪婪之神,使听众能体味到这是一次偷袭。 定 位 指艺人在说唱时,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给故事中人物活动的地域定位,人物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等。 口 技 指演员运用口腔中气流变化,摹拟自然界、人或动物发出的声响,如电闪雷鸣、刮风下雨、车行马走、鸡鸣狗叫、汽笛轰鸣、机声隆隆等特技。 抹帽儿 艺人在表演时,戴一顶旧帽子出场,时而以艺人的身份说唱故事,时而抹帽进入角色,摹拟其中的人物。帽子一抹、一戴,艺人便从这个人物变成另外一个人物,也可以随时跳出来成为艺人自身,转换灵活自如。[2] § 草原上的"安代"和《安代舞》 系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是有着悠久历史、丰富民族文化和以歌舞相伴为生的马背民族。由于语言系属、生活地域和民族历史的多种原因,在蒙古族的广大民间自古流传着信仰万物有灵、崇拜多神的原始萨满教。 "安代"这个词,对于生活在远离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大多是通过呈现于艺术殿堂舞台上的蒙古族《安代舞》表演而得知的。但要想对《安代舞》有更多的了解,只论舞台上的舞蹈那就过于单薄了,还是应从它的来龙去脉和在民间长期被人们所热衷、得以流传上得以了解。 在过去古老的岁月中,草原人民为求得生活的安定、畜牧的丰产与疾病的痊愈,都是通过萨满教的神职人员巫师"萨满"举行沟通天地、人神的原始宗教仪式,来获得万物诸神的保佑。 蒙古族的原始萨满教,由于历史的更迭、其他宗教文化的融入和民间百姓为获取不同目的、需求,而出现了相应不同程序的仪式,因此也相应地出现了对巫师"萨满"的不同称谓。其中,"安代"便是在萨满教神职人员中,偏重于为年轻女子因包办婚姻和其它有关婚姻问题不愉快而忧郁成疾,导致"精神疾病"者进行医治、祛病消灾的特有称谓。据说,东蒙草原上有名的"安代"季米叶老大爷,就曾治愈过数不清害相思病和忧郁症的年轻媳妇。 那么"安代"与《安代舞》,《安代舞》与患"精神疾病"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几者之间不但有着十分紧密与微妙的关系外,还有有关"安代"称谓来源,极富浪漫色彩的传说。 老艺人季米叶就曾经讲述过:很早以前,在一个叫郭尔罗斯的地方有一位老汉,早年丧偶,晚年只有一个女儿与他相依为命。老汉把自己所有的爱和清贫生活中的一切都给予了女儿。这个女儿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和寄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正处二八妙龄、俊美而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的女儿,虽然生活清贫但也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一天,这个如花似锦、充满欢乐的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她不是不吃不喝就是吃喝起来没有停止;不是长时间地不说不笑,就是一说笑起来便没有尽头。老汉为此急得各处寻医、拜佛,但没有人能治得了宝贝女儿的病症。眼看着女儿一天天憔悴下去的样子,老汉心急如焚痛苦得每日落泪不止。这时突然听说,在很远的一个叫蒙古镇的地方,有人能够医治这种怪病。为了女儿的康复,不管是真是假老汉抱着这一线希望立即套上勒勒车,拉着女儿踏上了遥远的求医征途。谁知,好不容易到达蒙古镇后,不但没有找到能治这种病的医生,就连知道这种病的人都没有。无可奈何的老汉只得又拉着女儿奔赴他乡求治。 老汉千辛万苦拉着病况日下的女儿在来到库伦旗时,突然车轴断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异地他乡,老汉完全陷入了绝望。他痛苦地围绕着辘辘车,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不停地挥泪顿足、放声恸歌,哭诉着自己的不幸和遭遇。老人的歌声慢慢引来了远近的人们,大家听后也极为同情地跟随在老汉身后围绕车子顿足悲歌起来。 这时,奇迹发生了,曾不省人事、奄奄一息的姑娘竟然慢慢苏醒过来,走下车子跟随在人们后面悄声歌唱着。也不知围绕车子边唱边走地转了多少圈,累得姑娘浑身发汗湿透了衣衫,但病情却一下子减轻了许多。此后,父女二人在乡亲们的建议下便在库仑旗定居下来。后来这种以绕圈、唱歌跳舞进行治病的方法,从库仑旗传向了广阔的草原。 此外,也有"安代"是一种妖孽的名称,哪里的年轻媳妇患上了精神疾病,必是"安代"附身的传说。因此,哪里有人患上精神疾症,家人就会请来能通人神、天地的博学巫师"萨满"来进行治疗。久而久之这些专门能驱除"安代"妖孽,治愈精神病症的萨满,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新的特殊称谓"安代"。有意思的是,这些"安代"在长时间为患者进行思想疏导和劝慰之后,当病人走出蒙古包与家人和亲属见面时,"安代"就要组织患者的家人、亲友和邻居一起陪她共同唱歌和舞蹈,使病人在愉快的情绪下活动身体、吐故纳新,彻底摆脱病魔的缠绕。后来人们把治疗精神疾病程序最后一环的集体舞蹈,称作《安代舞》。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文艺工作者把蒙古族这种载歌载舞的《安代舞》经加工、提炼,作为表演舞蹈引入了艺术殿堂,才使更广泛的舞蹈爱好者,欣赏到如此欢乐和优美的蒙古族《安代舞》。 草原上的《安代舞》一般要在老"安代"的带领和指挥下,人们围成圆圈,在经常变换舞圈运转方向、速度由慢至快地边唱边舞。参加舞蹈的人们一边挥舞彩巾一边踏足为拍,整个舞蹈虽然动作简单但却不失优美、豪放和抒情。作为伴舞的歌曲其中不时夹入好似呼号的蒙语,更增添了《安代舞》的民族特色。 在人们的歌声、笑声中,舞蹈节奏由慢渐快地进入最后的狂热阶段:老"安代"和为舞蹈添加乐趣的助舞者一会儿双??在头上摇动彩巾,好似一群纷飞的彩蝶来到了草原。这种发自众人肺腑,期盼病人康复良苦用心下的歌舞,无人不因此而受到感动。也许老"安代"所以能用歌舞获得治疗成功、驱走妖孽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 蒙古族曲种"好来宝" 好来宝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 "好来宝"的蒙古族语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的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 20世纪初叶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出现多样化,徒口表演的简单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也因表演者人数的不同而有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上,也形成了叙事、嘲讽和赞颂三种类型。除表现本民族生活的节目如《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内容也被好来宝艺人进行编演。 好来宝艺人,往往同时也是其它蒙古族曲种如"乌力格尔"等的艺人。已知最著名的有琶杰和毛依罕。其中毛依罕更擅长表演好来宝。 毛依罕(1906~1979),出生于内蒙古札鲁特旗塔本艾里屯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小时候过继给伯父当儿子,伯母陶苓波茹是位很有才华和声望的民歌手和曲艺艺人,他从小受伯母的艺术熏陶。16岁时,毛依罕已经能够自己拉着胡琴表演好来宝,跟随伯母到处行艺。由于蒙古族艺人通常不限于表演一种艺术样式,从而使毛依罕在主要表演好来宝的同时,自然地吸取了蒙古族民歌和蒙古族语说书即"乌力格尔"的艺术养料,用以丰富自己的好来宝表演。他的好来宝表演,满怀激情、豪迈洒脱,极富感染力。《虚伪的社会》、《可恨的官吏富豪》、《铁虻牛》、《慈母的爱》和《呼和浩特颂》等是他影响较大的代表性节目。他创作和表演的大部分好来宝节目的曲本,被编成《毛依罕好来宝选集》出版行世。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