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蒙古攻宋
释义 蒙,宋,金对峙图

蒙古攻宋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历史阶段,发生在1235年-1278年。蒙古攻灭南宋前后分为三个阶段:窝阔台攻宋、蒙哥攻宋、忽必烈灭宋。

§ 概述

蒙军兵分三路:西路由巩昌(今甘肃陇西)攻四川,中路南攻荆、襄,东路进军江淮。由于宋军已有防御,并顽强抵抗,蒙军的骑兵优势在山地与水路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未能灭宋。蒙哥即位后的第二年(1252年),又部署灭宋,并发兵从临洮经四川西部,入云南迂回攻宋。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亲统大军攻宋,由六盘山攻入四川,在合州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北)遭宋守军阻击,负伤而死。蒙军被迫撤军。忽必烈即位后,改变战略,大力发展水军,以襄樊为主攻方向,从中突破,直趋宋都临安(今杭州),最后灭宋。

§ 窝阔台攻宋

1235年春,窝阔台在派遣拔都、速不台等率军西征的同时,分两路军大举攻宋。东路军由皇子阔出等统率,向湖北进军,攻下光化(今湖北光化县北)等城。1237年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等地,蒙古军受挫,遂撤走。

西路军由皇子阔端等统率,进攻四川。1235年末,阔端兵至巩昌(今甘肃陇西),巩昌便宜总帅汪世显降蒙,并率所部军从攻四川。1236年,阔端率主力攻入大安(今陕西宁强)阳平关,宋守军全军溃灭。是年冬,蒙古军攻入成都。不久,阔端引兵退回。1241年,蒙古军又进攻四川,破二十余城,进围成都,攻破汉州(今四川广汉)等地。

1238年至1241年间,蒙宋曾多次进行和谈,但未能达成和议。南宋以孟珙为京湖安抚制置大使,使襄樊地区恢复了原先的重镇地位。1242年,宋廷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大使,收复了被蒙古军占领的部分州县。宋军坚守要地,蒙古军停止进攻。

§ 蒙哥攻宋

蒙哥攻宋

1251年蒙哥即位后,命忽必烈统军经略中原汉地,并负责征服南宋。忽必烈采纳汉儒姚枢的建议,在河南设置经略司,在陕西设置宣抚司,屯田戍兵,与宋襄樊对峙。蒙古在四川等地也立城置戍,建立坚固的后方基地。

1256年,蒙哥分两路军马攻宋。蒙哥亲统西路军进攻四川。诸王塔察儿等统率东路军,进攻荆襄、两淮。1257年,蒙哥分三道入四川。蒙古先锋军向成都进兵,败宋军,占领成都。一年之间,蒙古军长驱直入,宋军相继败降。1259年春,蒙哥亲自领兵攻打合州(今四川合川县)。台州守将王坚凭钓鱼山坚守,蒙古军连续攻城数月不能破。七月间,蒙哥亲自领兵到城下猛攻,宋军发炮石反击。蒙古军败退。蒙哥死在军中。

1257年秋,塔察儿的东路军以十万铁骑攻打湖北的襄阳和樊城,无所建树。1258年秋,蒙哥令忽必烈代领塔察儿军攻宋。1259年九月,忽必烈军突破南宋长江防线,包围鄂州城(今湖北武汉)。鄂州守将奋勇抗战,蒙古军不能攻破。十二月,忽必烈得知阿里不哥要争夺汗位,这时,正好贾似道遣使请和,忽必烈便匆忙决定与宋议和,轻骑北返,回到开平。

§ 忽必烈灭宋

忽必烈为了灭宋,早在1268年(至元五年)就已派人围攻宋汉水中游军事重镇襄阳和樊城。经数年苦战,1273年破城。时值蒙古军已控制四川。次年夏,忽必烈便命伯颜为统帅,分兵两路,大举南下。元军在沿途虽然受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但由于南宋朝廷不作战备,结果,伯颜等很快便夺取了鄂州(今武昌)、汉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蕲州(蕲春)、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安庆、池州、建康(今南京市)、镇江等地。

1275年冬,复分兵3路,约期攻取临安(今杭州市)。在元军大军压境下,1276年春,南宋皇室被迫出降,临安为元军占领,南宋亡。

在元军进入临安后,以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为首的抗战派,仍拥立南宋幼主赵兄弟赵昰,赵昺,辗转于东南各省之间继续进行抵抗。但由于力量悬殊,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执,陆秀夫和张世杰于次年也战败而死。至此,蒙古军遂全面统一中国。

§ 参考资料

[1] 蒙古文化网站 http://www.mgwhw.com/history/04/2005093006_01.asp

[2] 一算子 http://www.113e.com/result/shizhai/ap31186381.html

[3] 文化共享 http://60.190.28.249:8088/datalib/2002/NewEvent/DL/DL-18151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6:11